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5756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在生活或生产中时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时会危及人类和动物的生命,烧烫伤一般发生于皮肤表层和深层组织,极易引起表皮细菌感染、皮肤变形和遗留瘢痕,甚至引发高烧、休克等,目前,针对烧伤的治疗主要是涂抹和口服抗生素药物,及配合简单的中药膏剂,外包无菌纱布,普遍可以做到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但是其止痛比较慢,患者需长时间忍受病痛的折磨,治疗时间又比较长,长时间的不愈,烧伤面积较大的地方治疗好后也会留下部分瘢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它不仅能有效、快速的止痛;而且治疗时间短,不会留下瘢痕;制作工艺还比较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20-50份、黄柏15-30份、地榆20-40份、大黄15-30份、没药5-8份、甘草16-30份、珍珠粉3-8份、冰片10-20份和当归8-16份。

更优的是,前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中,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30-40份、黄柏20-25份、地榆25-35份、大黄20-25份、没药6-7份、甘草15-25份、珍珠粉5-6份、冰片12-18份和当归10-14份。

最优的是,前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中,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35份、黄柏23份、地榆30份、大黄23份、没药6.5份、甘草20份、珍珠粉5.5份、冰片16份和当归12份。

前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白芨、黄柏、地榆、大黄、没药、甘草、当归粉碎混合得a品;

b、将5倍a品量的油加入锅中,煮沸,迅速投入a品,加入珍珠粉并同时搅拌,熬制20-30min,常温冷却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得b品;

c、将纱布消毒,置于无菌容器内,倒入b品浸入制成药膏纱布,分个装入灭菌无毒的塑料袋内封口,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白芨贴膏中,以白芨、黄柏、地榆、大黄、没药、甘草和当归等具有中药成分的配方作为主料,配以珍珠粉、冰片为辅料,使得白芨中的重要成分得到有效的提取,配方中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配伍合理,使得本产品的白芨贴膏不仅能有效、快速的止痛;而且治疗时间短,不会留下瘢痕;制作工艺还比较简单;其中,白芨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地榆,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没药,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还可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气喘咳嗽、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珍珠粉,增强免疫力、补充钙质、葆春延衰、改善睡眠、治疗溃疡、养肝明目、辅助降压;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

实验例。

一、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31例,年龄17-60,平均28岁。烧伤原因:火焰烧伤23例,热液烫伤11例,瓦斯烧伤7例,高温水泥烫伤4例,电弧烧伤3例。烧伤面积3%-50%。烧伤深度均符合烧伤创面分度三都四分发中深ⅱ、ⅲ度诊断标准、创面经换药或刃厚植皮后愈合,创面愈合时间21-32d,平均27天。将4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19例,建立随访记录,治疗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28岁;烧伤面积22.4%,创面愈合时间27d。对照组患者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28岁,烧伤面积22%,创面愈合时间28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面积、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二、实验

1、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白芨贴膏。创面愈合早期给予湿水清洗,乙醇脱脂后用干纱布擦干,覆盖本发明白芨贴膏,固定。持续使用1-3个月,定期清洗或更换。

2、对照组:对愈合创面未采取治疗措施,仅进行随机观察。

三、对全部患者进行回访3-6个月。

四、结果:治疗组29例患者中完成全程治疗及随访21例,因多种原因未能完成随访8例。对照组19例患者中除一例外,其余完成随访。两组患者4个月后疗效比较,治疗组21例患者中优12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为90.48%;对照组18例患者中良5例,差13例,优良率为27.78%;两组患者6个月后疗效比较,治疗组21例患者中优1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5.24%;对照组18例患者中良2例,差16例,优良率为11.11%。结论:本发明的白芨贴膏能治疗时间短,见效快,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35g、黄柏23g、地榆30g、大黄23g、没药6.5g、甘草20g、珍珠粉5.5g、冰片16g和当归12g。

所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白芨、黄柏、地榆、大黄、没药、甘草、当归粉碎混合得a品;

b、将5倍a品量的油加入锅中,煮沸,迅速投入a品,加入珍珠粉并同时搅拌,熬制20-30min,常温冷却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得b品;

c、将纱布消毒,置于无菌容器内,倒入b品浸入制成药膏纱布,分个装入灭菌无毒的塑料袋内封口,即得。

实施例2。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20g、黄柏15g、地榆20g、大黄15g、没药5g、甘草16g、珍珠粉3g、冰片10g和当归8g。

所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白芨、黄柏、地榆、大黄、没药、甘草、当归粉碎混合得a品;

b、将5倍a品量的油加入锅中,煮沸,迅速投入a品,加入珍珠粉并同时搅拌,熬制20-30min,常温冷却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得b品;

c、将纱布消毒,置于无菌容器内,倒入b品浸入制成药膏纱布,分个装入灭菌无毒的塑料袋内封口,即得。

实施例3。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50g、黄柏30g、地榆40g、大黄30g、没药8g、甘草30g、珍珠粉8g、冰片20g和当归16g。

所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白芨、黄柏、地榆、大黄、没药、甘草、当归粉碎混合得a品;

b、将5倍a品量的油加入锅中,煮沸,迅速投入a品,加入珍珠粉并同时搅拌,熬制20-30min,常温冷却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得b品;

c、将纱布消毒,置于无菌容器内,倒入b品浸入制成药膏纱布,分个装入灭菌无毒的塑料袋内封口,即得。

实施例4。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30g、黄柏20g、地榆25g、大黄20g、没药6g、甘草15g、珍珠粉5g、冰片12g和当归10g。

所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白芨、黄柏、地榆、大黄、没药、甘草、当归粉碎混合得a品;

b、将5倍a品量的油加入锅中,煮沸,迅速投入a品,加入珍珠粉并同时搅拌,熬制20-30min,常温冷却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得b品;

c、将纱布消毒,置于无菌容器内,倒入b品浸入制成药膏纱布,分个装入灭菌无毒的塑料袋内封口,即得。

实施例5。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40g、黄柏25g、地榆35g、大黄25g、没药7g、甘草15g、珍珠粉5g、冰片12g和当归10g。

所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白芨、黄柏、地榆、大黄、没药、甘草、当归粉碎混合得a品;

b、将5倍a品量的油加入锅中,煮沸,迅速投入a品,加入珍珠粉并同时搅拌,熬制20-30min,常温冷却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得b品;

c、将纱布消毒,置于无菌容器内,倒入b品浸入制成药膏纱布,分个装入灭菌无毒的塑料袋内封口,即得。

实施例6。一种烧伤用的白芨贴膏,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芨36g、黄柏23g、地榆28g、大黄22g、没药6.3g、甘草19g、珍珠粉5.6g、冰片14g和当归11g。

所述的烧伤用的白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白芨、黄柏、地榆、大黄、没药、甘草、当归粉碎混合得a品;

b、将5倍a品量的油加入锅中,煮沸,迅速投入a品,加入珍珠粉并同时搅拌,熬制20-30min,常温冷却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得b品;

c、将纱布消毒,置于无菌容器内,倒入b品浸入制成药膏纱布,分个装入灭菌无毒的塑料袋内封口,即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