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6482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系统。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比如人体的衰老、肿瘤的形成、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风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所以,微循环障碍被医学界称为“百病之源”。因此,改善微循环能够对人体疾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改善微循环一般通过药物和物理疗法来实现,药物一般为保健药品,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广告铺天盖地,大多数人不能够分清哪些药物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是否会有不利因素等;物理疗法包括超短波、频谱、热疗等,通过扩张微血管达到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这些治疗只能改善治疗时的微循环状况,持续时间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微循环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应用仿生脉冲磁共振原理,结合人体生物电信号测量,通过脉冲发射阵列发射极低频脉冲磁场,改变细胞膜电位及细胞膜表面电荷分布,进而从细胞层次提高血流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舒张功能,使病变组织的微循环得到良好的修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脉冲磁场输出模块和线圈,所述计算机系统的输出端与脉冲磁场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脉冲磁场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线圈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线圈与人体接触,在人体与计算机系统之间至少连接有心电模块、血氧模块和血流灌注量模块。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检波整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生理指标计算单元,所述预处理模块与检波整形模块连接,所述检波整形模块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生理指标计算单元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方法,方法如下:该微循环修复方法包括心电反馈模式和脑电反馈模式两种程序模式,根据不同的疾病设定相应的程序模式,来使产生不同的脉冲磁场。

进一步地,对于改善血液循环方面的修复,系统启动心电反馈模式;

s1、在输出脉冲磁场之前,先采集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电、血氧、血流灌注量);

s2、待这些生理指标稳定后,根据人体心率输出相应频率的锯齿波脉冲磁场,同时继续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电、血氧、血流灌注量),并每隔一分钟对脉冲磁场的频率和幅值进行修正,频率修正主要根据心率数值,使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与脉冲磁场形成共振模式,幅值则根据血氧、血流灌注量进行调整,血氧主要体现患者的血液中氧的含量,血流灌注量主要体现患者的血流速;

s3、如果血氧含量和血流速有任何之一低于正常值,则不断增大脉冲幅值,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任何不适感觉,每分钟增加幅值为5%,直至达到正常水平。

进一步地,对于改善神经类疾病方面的修复,系统启动脑电反馈模式;

s1、在输出脉冲磁场之前,系统先采集患者的生理指标(脑电、血氧、血流灌注量);

s2、待这些生理指标稳定后,根据人体脑电特征输出相应频率的锯齿波脉冲磁场,同时继续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脑电、血氧、血流灌注量),并每隔一分钟对脉冲磁场的频率和幅值进行修正,频率修正主要根据脑电波特征量,使患者神经系统与脉冲磁长形成共振,幅值则根据血氧、血流灌注量进行调整;

s3、如果血氧含量和血流速有任何之一低于正常值,则不断增大脉冲幅值,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任何不适感觉,每分钟增加幅值为5%,直至达到正常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系统及其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系统通过采集人体的心电、脑电、血氧、血流灌注量等生物电信号,并通过专家系统对人体电信号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于不同病症,输出相应频率、幅值的脉冲电磁场信号,使之作用于人体,并实时对所采集的电信号进行分析,不断微调输出的脉冲电磁场信号,使之与人体血液细胞形成高度共振,进而改善血液细胞的膜电位,提高血流速,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人体生物电反馈模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脉冲磁场输出模块和线圈,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检波整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生理指标计算单元,所述预处理模块与检波整形模块连接,所述检波整形模块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生理指标计算单元连接,所述计算机系统的输出端与脉冲磁场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脉冲磁场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线圈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线圈与人体接触,在人体与计算机系统之间至少连接有心电模块、血氧模块和血流灌注量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如图3所示的一种具有生物反馈功能的微循环修复方法,方法如下:该微循环修复方法包括心电反馈模式和脑电反馈模式两种程序模式,根据不同的疾病设定相应的程序模式,来使产生不同的脉冲磁场。

对于改善血液循环方面的修复,系统启动心电反馈模式;

s1、在输出脉冲磁场之前,先采集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电、血氧、血流灌注量);

s2、待这些生理指标稳定后,根据人体心率输出相应频率的锯齿波脉冲磁场,同时继续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电、血氧、血流灌注量),并每隔一分钟对脉冲磁场的频率和幅值进行修正,频率修正主要根据心率数值,使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与脉冲磁场形成共振模式,幅值则根据血氧、血流灌注量进行调整,血氧主要体现患者的血液中氧的含量,血流灌注量主要体现患者的血流速;

s3、如果血氧含量和血流速有任何之一低于正常值,则不断增大脉冲幅值,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任何不适感觉,每分钟增加幅值为5%,直至达到正常水平。

对于改善神经类疾病方面的修复,系统启动脑电反馈模式;

s1、在输出脉冲磁场之前,系统先采集患者的生理指标(脑电、血氧、血流灌注量);

s2、待这些生理指标稳定后,根据人体脑电特征输出相应频率的锯齿波脉冲磁场,同时继续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脑电、血氧、血流灌注量),并每隔一分钟对脉冲磁场的频率和幅值进行修正,频率修正主要根据脑电波特征量,使患者神经系统与脉冲磁长形成共振,幅值则根据血氧、血流灌注量进行调整;

s3、如果血氧含量和血流速有任何之一低于正常值,则不断增大脉冲幅值,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任何不适感觉,每分钟增加幅值为5%,直至达到正常水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