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雾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594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温控雾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温控汽化且自动供药的高压雾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口岸集装箱的消毒、杀虫等防疫处理主要采用熏蒸剂密闭熏蒸处理或者常压喷雾器喷雾处理。但目前的熏蒸剂(如溴甲烷等)均为高毒气体;常压喷雾处理又需开箱将货物移出,类似此类处理方法均可能造成箱内存在的有害生物特别是飞虫的逃逸,造成疫情疫病防控的缺失。在整个消杀过程中,频繁的装卸货所产生的成本极高,整个作业程序冗余,不利于快速通关。

针对进境动物产品外包装的防疫处理,主要采用过氧乙酸和高锰酸钾反应实施箱内密闭熏蒸消毒。该方法虽无需将货物移出处理,但采用纸盒作为混合溶液的反应装置,仍需打开集装箱门方可操作,且因混合溶液反应速度快,在集装箱门完全密封前,部分熏蒸气体已溢出集装箱,导致箱内熏蒸气体不足、处理不彻底。同时,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该方法易存在人员频繁直接接触药剂,混合溶液反应后的残渣无法及时收集清理,反应装置易倾倒、药液洒漏并污染货物的风险。

中国专利CN201913029U公开一种多功能雾化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储液容器、电磁泵,箱体由顶板、底板、前板、背板和侧板构成,底板上安装有加热汽化装置,顶板上对应加热汽化装置喷嘴位置处开有喷雾出口,一侧板上设有电源开关、电源线及手提柄,所述储液容器外部设有挡板,挡板外一侧固定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分别与加热汽化装置、电源开关连通。优点是:使液体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加热汽化装置时充分汽化并形成气雾状经喷嘴喷出,不仅可避免喷出的气雾在物体表面形成水滴,对物体造成污染和损害,而且还可大幅度提高消毒、杀虫效果;该机结构简单、降低了用电成本和药液的使用成本。

中国专利CN201759890U公开一种快速熏蒸消毒装置,用于解决空间快速熏蒸消毒问题。它包括盛装二氧化氯溶液的液槽和箱体,它还设有高压气流发生装置和风力发生装置,所述液槽顶部敞口,液槽侧壁底部设有高压气流出口;所述风力发生装置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设置于箱体侧壁、液槽上方。该发明具有很高的“液-气”转换速率,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可广泛用于医院、机关、家庭、学校及各种公共场合的空间卫生消毒与空气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温控汽化且可自动供药的雾化处理装置。

本发明设有可移动箱体、药液供给装置、加热汽化装置、气源输送装置、雾化输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药液供给装置、加热汽化装置、气源输送装置和控制装置均设置于可移动箱体中,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药液供给装置设有储液容器、设于储液容器内的液位传感器、过滤器、与储液容器连通的电磁泵、电磁阀和供液管道,供液管道进口与储液容器出口连通,过滤器设于储药容器出口处,电磁阀设于供液管道进口处,电磁泵设于供液管道上并与储液容器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用于阻隔储液容器中的杂质随药液流出;液位传感器用于对高、低液位作出判断和预警;电磁泵用于将储液容器中的药液输出提供动力源;电磁阀用于电动控制药液在供液管道上的流通;

所述加热汽化装置设有壳体、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汽化管道、双U形电加热管和设置在汽化管道与壳体之间的保温填充物,所述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汽化管道、双U形电加热管和设置在汽化管道与壳体之间的保温填充物设在壳体内,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双U型电加热管连接;

所述气源输送装置设有正压空气泵、电磁阀和气源输送管道,电磁阀设于正压空气泵出气口处,气源输送管道进气口与正压空气泵出气口相连通,气源输送管道出气口经雾化输出装置与汽化管道相连通,正压空气泵用于对整个处理装置提供气源动力,电磁阀用于电动控制气源在气源输送管道上的流通;

所述雾化输出装置设有三通阀和输出喷嘴,三通阀设于可移动箱体内部,输出喷嘴设于可移动箱体外部,三通阀分别与汽化管道出口、气源输送管道出口连通,三通阀另一端经输出喷嘴出口连通待处理的集装箱或目标物接触面;

所述控制装置设有触摸控制屏、CPU模块、数字量输入与输出模块、控制电路以及相关的开关按钮,控制装置是整个处理装置的核心部件,控制电路分别与药液供给装置中的液位传感器、电磁泵、电磁阀,加热汽化装置中的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双U形电加热管,气源输送装置中的正压空气泵、电磁阀相连接。

所述可移动箱体可由前端面板、后端面板、顶板、左右侧面板、底座板、固接于后端面板与顶板之间的手推柄和固定于底座板下方四角的车轮组件构成;所述前端面板最好设有至少1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雾化输出装置的布设;所述左右侧面板上最好设有至少1个径向散热孔,所述径向散热孔可及时将可移动箱体内蓄积的热量散除。

所述液位传感器可至少设有2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可至少设有2个,分别设于汽化管道中部位置和汽化管道供汽口处,均与温度控制器连接。

所述汽化管道最好为螺旋状,汽化管道一端连接供液管道出口,汽化管道另一端为供汽口。

所述双U形电加热管最好为相互连通的加热管,双U形电加热管设于汽化管道螺旋轴心处,并与汽化管道外壁均衡接触。

所述气源输送装置提供的正压气源可将汽化管道出气口处的雾化汽体经雾化输出装置快速推送至目标物接触面。

所述输出喷嘴最好根据实际处理环境(集装箱、下水道等),设为直管、弯管或其他形态的输送管件。

所述控制装置可设置于可移动箱体的顶板处。

所述控制电路可包括信号处理器和至少1个时间继电器,信号处理器输入端分别接各路的传感器,信号处理器输出端分别接各时间继电器,每个时间继电器分别控制1个电磁阀的通断;所述控制电路还可设有警报器,可起到异常警报(如液位过低、压力不足等)的作用并及时辨别故障问题。

所述控制装置可由CPU模块控制数字量输入和输出模块输出开关量信号,并经时间继电器控制各个管路中的电磁阀、各个装置如正压空气泵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各个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CPU模块可根据控制需要,预设或调整设置各个装置的运行参数。

所述供液管道、汽化管道、气源输送管道的连接处均可设有自锁式快速接头。

所述三通阀、输出喷嘴分别与可移动箱体中的前端面板连接处均可设有挡圈,可用于保护并固定三通阀和输出喷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所述温度控制器可设置温度上下限区间并电动控制热源的提供。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设有控制装置、电磁阀和警报器,可以预设并自动控制供液量和供气量,异常警报。

2)由于设有液位传感器,可以实现液位预警。

3)由于设有过滤器,可以有效过滤供液过程中的溶液杂质。

4)由于设有电磁泵,可以及时输送药液,满足药液在实施过程的可持续。

5)由于设有双U形电加热管、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药液的“液——汽”转化,达到雾化作用,并有效监测和控制汽化温度。

6)由于设有正压空气泵和电磁阀,可有效提供气源并形成正向驱动力,快速推送汽化后的药剂到达被处理物;同时还可形成“汽——气”混合,可进一步促进药剂雾化程度、均匀而有效地扩散。

7)由于设有自锁式快速接头,可以与供液管道、汽化管道、供气管道及输出喷嘴组合为液、汽、气、汽气混合多种不同形态物质提供有效的传输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发明实施例设有可移动箱体1、药液供给装置2、加热汽化装置3、气源输送装置4、雾化输出装置5和控制装置6。

可移动箱体1由前端面板11、后端面板12、顶板13、左右侧面板14、底座板15、固化于后端面板与顶板之间的手推柄16和固定于底座板下方四角的车轮组件17构成;其中,前端面板11设有通孔,用于雾化输出装置5的布设;左右侧面板14上设有多个径向散热孔,促进箱体散热。

药液供给装置2、加热汽化装置3、输汽装置4、控制装置6均设置于可移动箱体1中,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药液供给装置2包括储液容器21,设于储液容器内的液位传感器22和23,过滤器24,与储液容器连通的电磁泵25,电磁阀26和供液管道27。供液管道27进口与储液容器21出口连通,过滤器24设于储药容器21出口处、电磁阀26设于供液管道27进口处、电磁泵25设于供液管道27上并与储液容器21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24用于阻隔储液容器中的杂质随药液流出;所述液位传感器22和23分别用于对高、低液位作出判断和预警;所述电磁泵25用于将储液容器中的药液输出提供动力源;所述电磁阀26用于电动控制药液在供液管道上的流通。

加热汽化装置3包括一壳体31、设置在壳体内的温度控制器32、温度传感器33和34、汽化管道35、双U形电加热管36和设置在汽化管道与壳体之间的保温填充物(未画出)。温度控制器32与双U型电加热管36连接,温度控制器32可设置温度上下限区间并电动控制热源的提供;温度传感器33和34分别设于汽化管道35中部位置和供汽口处,均与温度控制器32连接。所述汽化管道35为螺旋状,一端连接供液管道27出口,另一端为供汽口。所述双U形电加热管36为相互连通的加热管,设于汽化管道35螺旋轴心处,并与汽化管道外壁均衡接触。

气源输送装置4设有正压空气泵41、电磁阀42和气源输送管道43。电磁阀42设于正压空气泵41出气口处,气源输送管道43进气口与正压空气泵41出气口相连通、气源输送管道43出气口经雾化输出装置5与汽化管道35相连通。正压空气泵用于对整个处理装置提供气源动力,电磁阀用于电动控制气源在气源输送管道上的流通。所述气源输送装置4提供的正压气源可将汽化管道出气口处的雾化汽体经雾化输出装置快速推送至目标物接触面。

雾化输出装置5由三通阀51和输出喷嘴52构成,三通阀51设于可移动箱体1内部,输出喷嘴52设于可移动箱体1外部。三通阀51分别与汽化管道35出口、气源输送管道43出口连通,另一端经输出喷嘴52出口连通待处理的集装箱或目标物接触面。所述输出喷嘴52可根据实际处理环境(集装箱、下水道等)需要设为直管、弯管或者其他形态的输送管件。

控制装置6集成了触摸控制屏、CPU模块、数字量输入和输出模块、控制电路以及相关的开关、按钮等,也是整个处理装置的核心部件。控制装置设置于可移动箱体的顶板处;控制电路分别与药液供给装置中的液位传感器、电磁泵、电磁阀,加热汽化装置中的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双U形电加热管,气源输送装置中的正压空气泵、电磁阀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信号处理器和多个时间继电器,信号处理器输入端分别接各路的传感器,信号处理器输出端分别接各时间继电器,每个时间继电器分别控制1个电磁阀的通断。所述控制电路还设有警报器(未画出),可起到异常警报(如液位过低、压力不足等)的作用并及时辨别故障问题。整个控制装置6由CPU模块控制数字量输入和输出模块输出开关量信号,并经时间继电器控制各个管路中的电磁阀、各个装置如正压空气泵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各个装置的运行状态;还可根据控制需要,预设或调整设置各个装置的运行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供液口、出汽口等各个管道连接处均设有自锁式快速接头7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三通阀51、输出喷嘴52分别与可移动箱体1中的前端面板11连接处均设有挡圈72和73,可用于保护并固定三通阀和输出喷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本发明具体实施时,接通电源开关,在控制装置中的触摸控制屏上预设温度、液量等各级参数后,加热汽化装置中的双U形电加热管开始工作,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已升至设定的汽化温度上限时,将信号经温度控制器传送至控制装置,同时温度控制器接收控制装置的电信号并停止加热。控制装置发送电信号控制药液供给装置中的电磁阀开启、电磁泵开始工作,药液经电磁泵由供液管道进入汽化管道;流经汽化管道的药液受热而形成为气雾。同时,气源输送装置中的正压空气泵和电磁阀接收电信号开启,高压气源经气源输送管道与汽化后的药剂汇合,继续稳定保持药液汽化状态,通过压力差将药剂经输出喷嘴快速推送至需要处理的目标物接触面,完成处理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已降至设定的汽化温度下限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装置,同时温度控制器接收控制装置的电信号并继续加热;当控制装置接收到液位传感器发送的低液位电信号时,控制装置发送电信号控制电磁泵、正压空气泵和各路电磁阀紧急关闭,警报器启动提醒;当控制装置接收到液位传感器发送的高液位电信号时,警报器启动提醒停止对储液容器加注药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