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上皮瓣成型器及角膜上皮瓣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621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角膜上皮瓣成型器及角膜上皮瓣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眼科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提出一种角膜上皮瓣成型器及角膜上皮瓣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目前仍然是激光治疗近视的主要术式,术中需要在角膜中央制作直径8-10毫米上皮瓣,掀开上皮瓣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原位磨镶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从而达到矫正近视、散光的目的,而后上皮瓣复位或去除。

常规制作上皮瓣的方法是在角膜上放置上皮钻环,置20%乙醇于钻环内,浸润20-30s后充分冲洗,然后用上皮铲沿环形痕迹轻轻分离上皮,掀起上皮瓣后再进行后续的激光切削操作。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用上皮铲分离上皮瓣的起边过程较为困难,为防止损伤前弹力层,上皮铲边缘较钝,因此在起边上皮瓣时需要沿浸润痕迹反复刮擦后才能掀起边缘,容易造成上皮瓣边缘不规则和瓣的完整性欠佳的现象,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迅速的成型出规则、完整的上皮瓣的装置和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膜上皮瓣成型器,该成型器包括定位环和活动插设在所述定位环内的钻环,所述定位环的顶部周向开设有沟槽,所述钻环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在所述钻环相对于所述定位环转动时与所述沟槽形成导向配合。

优选的,当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沟槽紧密插接时,所述钻环的底部与所述定位环的底部齐平。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的外侧设有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手柄。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的底部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沟槽的度数为270°。

优选的,所述钻环的底部为粗糙表面。

优选的,所述粗糙表面为磨砂面。

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上设有第二手柄。

优选的,所述导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部在所述钻环上相隔180°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角膜上皮瓣成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定位环紧贴角膜表面;

s2、上提钻环设定距离,以使钻环的底部离开角膜表面;

s3、将20%乙醇溶液注入到定位环内,并在20-30s后吸干乙醇溶液,定位环内注入生理盐水冲洗两次并吸干;

s4、下压钻环至与角膜表面接触,驱动导向部在沟槽内往复滑动,以使钻环在定位环内旋转。

s5、取下定位环,用上皮铲伸入环形上皮松解处分离角膜上皮层,完整分离后,去掉上皮瓣,以备后续的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角膜上皮瓣成型器及角膜上皮瓣成型方法,将原有的上皮钻环作为定位环,用于盛放乙醇溶液,另外在定位环的内部增设了一个活动插接的钻环,该钻环可在注入乙醇溶液时向上抬起,从而使钻环下方的待钻磨角膜上皮得到充分浸润;在钻磨时,将钻环下放至与角膜上皮接触,通过钻环上设置的导向部与定位环顶部弧形沟槽的导向配合,可使钻环在定位环中平稳的旋转,由此便可以得到规则和完整的角膜上皮瓣,且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角膜上皮瓣成型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角膜上皮瓣成型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钻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定位环;11、沟槽;12、第一手柄;2、钻环;3、导向部;31、第二手柄;32、扇形平台;33、柱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角膜上皮瓣成型器,将原有的上皮钻环作为定位环1,该定位环1为一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底部压贴在角膜上皮上,起到定位及盛放酒精的作用;根据人眼角膜的大小,定位环1的上半部分外径为9.5-10.5mm,高2mm,厚1mm,下半部分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即呈一种斜向内高2mm的倒梯形;定位环1的底部外径为8.1-9.1mm,内径与上半部分保持一致,为7.5-8.5mm,这样底部边缘厚约0.3mm,可以在角膜表面形成比较明显的压痕,但又不至于损伤角膜,在对上皮瓣进行起边操作时,可以很容易找到上皮瓣的边缘位置。

定位环1的外侧设有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手柄12,第一手柄12长8cm,为一直径6mm的实心金属圆柱体,第一手柄12可与定位环1成45°夹角,以方便手持定位操作。

再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在外钻环的内部加设了一个活动插接的钻环2,钻环2为一高4mm的空心圆柱体,外直径8mm,内直径6mm,厚1mm,钻环2是用于对角膜上皮进行钻磨的部件,通过自身的旋转来钻磨角膜上皮,由此本实施例将钻环2的底面还设置为磨砂表面,磨砂表面可以增加钻环2底面与角膜上皮的摩擦力,这样在旋转钻环2的时候粗糙的磨砂面与被酒精浸泡后松解的角膜上皮相互摩擦,使受力部位的上皮脱离;当然钻环2的底面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的粗糙表面,如设置成具有放射状纹理的表面等。

钻环2的顶部还设有导向部3,导向部3包括扇形平台32、柱状凸起33以及第二手柄31,扇形平台32固定连接在钻环2的顶部,外缘长4mm,内缘长2mm,厚1.8mm,其内缘与内环的内表面平齐并固定在一起,外缘突出于内环0.8mm;柱状凸起33连接在扇形平台32的外缘处、并整体向下延伸,长1mm,宽0.5mm,内侧壁与钻环2的间距离为0.25mm,以此相对应的,再结合图3所示,在定位环1的顶部周向开设有沟槽2,沟槽2深1mm,宽0.5mm,用于与柱状凸起33形成插接,并在钻环2旋转时对柱状凸起33形成导向作用,以此使钻环2在定位环1中平稳的旋转,最终得到规则和完整的角膜上皮瓣;沟槽2的度数可以为270°,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持了旋转的灵活度,比较容易用手操作,又能保持稳固;第二手柄31为一直径1mm、高5mm的细圆柱形体,底部固定在旋转台中央处,用于导向部3的旋转及上提操作。

其中,导向部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导向部3在钻环2上相隔180°设置,这样在旋转钻环2时,可将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在两个导向部3中的第二手柄31上,不仅旋转方便,而且可以使钻环2在纵向上受力均衡,不会发生倾斜,由此可进一步确保不会破坏上皮瓣的规则性和完整性,且拇指与食指协同旋转操作也更加方便。

另外,当导向部3与沟槽2紧密插接时,钻环2的底部优选为与定位环1的底部齐平,这样利用角膜自然外凸的形状,可以保证钻环2对角膜上皮的有效钻磨,同时又可以保证钻磨程度不会过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角膜上皮瓣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一手手持第一手柄,将定位环紧贴角膜表面;

s2、另一只手手持第二手柄,将钻环上提,使钻环的底部高出外环的底部1mm,以使钻环的底部离开角膜表面;

s3、将20%乙醇溶液注入到定位环内,并在20-30s后吸干乙醇溶液,由于钻环此时已经离开角膜上皮表面,所以钻环下方的角膜上皮也可以得到乙醇溶液的充分浸润,而此部分角膜上皮也正是即将被钻磨的部分,因此此步骤可以为得到规则完成的上皮瓣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吸干乙醇溶液后,还可0.9%生理盐水加入钻环内冲洗角膜表面,冲洗两次后用海绵棒吸除,在此过程中左手扶稳定位环,避免其位置发生变动;

s4、将第二手柄下压,使旋转台下方的柱状突起进入沟槽、与其紧密接触,这样钻环下缘与定位环下缘平齐,钻环紧贴在角膜表面,通过左右拨动第二手柄,驱动导向部在沟槽内往复滑动,使钻环在定位环内左右转动,因内环下表面粗糙不平,摩擦的力量使压迫处角膜上皮分离,通过钻环上设置的导向部与定位环顶部弧形沟槽的导向配合,可使钻环在定位环中平稳的旋转,由此便可以得到规则和完整的角膜上皮瓣,且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高效。

s5、取下定位环,用上皮铲伸入环形上皮松解处分离角膜上皮层,完整分离后,去掉上皮瓣,以备后续的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操作。

本发明的角膜上皮瓣成型器是在原有角膜上皮钻环的基础上改装而成,没有增加手术步骤,不需要对医师进行额外的手术技巧培训,操作简单,推广成本低,易被广大医师接受,本装置的使用避免了医师用上皮铲反复刮擦造成的酒精浸润边缘区上皮损伤,可以避免原先操作易造成的上皮瓣边缘不规则及影响瓣的完整性,使角膜上皮瓣的起边过程更加规范化并且容易,极大简化了lasek手术的操作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