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蛔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573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蛔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乌梅,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药材性状:呈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种子扁卵形,淡黄色,气微,味极酸。

相关配伍,1、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御米壳(去筋膜,蜜炒)。等

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2、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3、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4、治咽喉肿痛:乌梅30g,双花60g,雄黄12g,为末,蜜丸,每丸3g,每次含化1丸,徐徐咽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蛔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蛔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寄生虫而引发的嗳气、呕吐、少食或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腹痛、便溏或便夹蜖虫等证。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蛔乌梅丸,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乌梅肉60-120ɡ、黄连20-30ɡ、木香30-50ɡ、麸煨芲术50-80ɡ、姜汁制川厚朴50-80ɡ、公丁香10-20ɡ、使君子50-80ɡ、川炼子30-50ɡ、槟榔30-50ɡ、小茴香30-50ɡ、生大黄20-30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种安蛔乌梅丸,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乌梅肉65-110ɡ、黄连22-28ɡ、木香35-45ɡ、麸煨芲术55-75ɡ、姜汁制川厚朴55-70ɡ、公丁香15-18ɡ、使君子55-78ɡ、川炼子35-45ɡ、槟榔32-48ɡ、小茴香35-40ɡ、生大黄25-28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蛔乌梅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乌梅肉,⑴原料与用具:乌梅足量、冷却后的白开水适量、蒸茏一套、火炉、装物器具;⑵浸泡:①清水冲洗乌梅,去除粘附乌梅污杂物,将乌梅放入冷却后白开水浸泡,②水不宜多,水至淹没乌梅的水平线上即可,③浸泡水中每半小时搅拌一次,以免有些乌梅没有浸泡到,④浸泡时间不可过长,约3-5小时时间左右,或视浸泡后乌梅肉至饱满易剥为度;⑶制熟取肉:采用先制熟后取肉法:①煎煮法:将浸泡后乌梅与浸泡水(水不够可酌量加些水),置入锅中煎煮,沸后再文火慢慢煎熬,至乌梅肉熟易剥即可,②蒸制法:将浸泡水倒入锅中(水不够可酌量加些水),浸泡后乌梅置入笼中蒸煮,至乌梅肉熟易剥即可,③取肉:蒸或煮熟乌梅去核取乌梅肉,蒸或煮后乌梅汁冷却保留备用(罝氷箱冷藏),⑷制丁:乌梅肉切细丁,细丁晒干,⑸研末:乌梅肉丁,置入粉碎机研末,用120目过筛一次,取细末留粗末备用。步骤2、取料:按方称足量药物,去杂物晒干。步骤3、研末:全部药物调匀(包括乌梅肉粗末)置入粉碎机研末,用120目过筛三次,取细末而去粗末。步骤4、制丸:⑴调匀:乌梅肉细末与全部药物细末调拌均匀,⑵蜂制:以蜂蜜和乌梅汁液(蒸或煮乌梅液水)与细药末调匀,做为0.5㎝直径药丸,⑶水泛制:白开水和乌梅汁液(蒸或煮乌梅液水)调匀,以乌梅汁水泛为丸(约有绿豆大小)皆可,⑷装衣:①备料:制为药丸(晒至70%干的湿药丸),取适量珠砂研为细末备用,②滚衣:以珠砂为例,在平坦的器物内,珠砂细末散撒于药丸表面,搅拌均匀,使用滚转法,让药丸表面粘有薄薄珠砂末,俗称以珠砂滚衣为丸,使黑色药丸穿上红色衣装。步骤5、晒干:⑴室外:倒入竹篇等器物置室外阳光照晒干,①在装丸药器物上加盖透光透风罩子,以免蝇虫叮咬而污染,②带无菌手套,勤搅(2-3小时/次),以丸药全面照晒。⑵室内:于阳光房内,倒入竹篇等器物置阳光房晒干,仅需带无菌手套,来勤搅(2-3小时/次),以丸药全面照晒。步骤6、炒制,采用单炒法:先起火温锅,然乌梅丸置入锅中,文火而勤炒勤搅,约需10-20分钟时,待乌梅丸表面微黄而不焦停火,乌梅丸仍置锅中,继续勤炒勤搅,待锅冷却后,乌梅丸即可起锅,置入竹篇器具内散热,其中,炒制时,①性慢:炒制时操作者,心要静性要慢而不能急躁,以严格掌握标准为目的,②文火:炒时仅能微火、文火,火切不可大,也不需急火,③眼视:边炒边观察边视,药丸表面不仅光滑无裂痕,同时观察药丸表面颜色变化,以色黄或微焦为原则,④鼻闻:边炒边鼻闻,以闻及药丸的药香味而不是焦香味,⑤待乌梅丸色黄时停火,丸仍置锅中,继续勤炒勤搅,待锅冷却后,乌梅丸即可起锅,置入竹篇等器具内散热。步骤7、封装:⑴散热:炒制药丸不可急装,待散热后装封为宜,温热的药丸立即装封易发霉,①器物:装药丸器物要无菌、干燥、紧密而不透气,②注明:包装完毕后,包装器物外表要签写注明:药名、重量或数目、包装日期、包装者。步骤8、取药量;应根据配制药量大小来定量-即按其组成方药量大小比例测祘,而取得各药所需的量即可。步骤9、产地与药质;药物按上注明产地取入,其药质是精选上等品,药品要干燥而清洁无杂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取乌梅肉,还可采用先取肉后制熟法:①取肉:若经浸泡后乌梅易剥易取肉时,可先取其肉,②蒸制法:将乌梅肉置入笼内,乌梅核置入锅中,在加入适量水,升火蒸煮,至乌梅肉熟即可,③乌梅汁保留:蒸煮时乌梅汁冷却保留备用(罝氷箱冷藏),⑷制丁:乌梅肉切细丁,细丁晒干,⑸研末:乌梅肉丁,置入粉碎机研末,用120目过筛一次,取细末留粗末备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6的炒制中还可采用麸煨法:①温锅时将适量麦麸倒入锅中,文火而勤炒勤搅,②待麦麸发热时,然乌梅丸加入锅内勤炒勤搅,见麦麸发焦有香味时停火,③麸丸仍在锅内,继勤炒勤搅,待锅冷却后起锅,筛去麦麸取出乌梅丸,置入竹篇等器具内散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6的炒制中还可采用醋炒法:铁锅先温之,乌梅丸后置入锅中,文火而勤炒勤搅,约需10-20分钟时,待乌梅丸表面微黄,边炒边搅边加醋炒,其中,①醋为镇江产恒顺精制香醋,②两人操作,一人勤炒勤搅,一人加醋,③香醋循锅沿上方一周,待醋浸入乌梅丸,重复加醋3-5次,④加醋要徐徐浇撒,每次醋量不宜多要少,醋量多防止乌梅丸散化,更不宜将乌梅丸浸入醋内,只需醋浸润至丸内即可。

本发明的一种安蛔乌梅丸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1、作用、功效,①能杀虫安蛔,消滞化积止痛,②可行气止痛、消滞化积、开胃平吐,③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化浊止痛;2、应用范围:寄生虫而引发的嗳气、呕吐、少食或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腹痛、便溏或便夹蜖虫等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安蛔乌梅丸,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乌梅肉60-120ɡ、黄连20-30ɡ、木香30-50ɡ、麸煨芲术50-80ɡ、姜汁制川厚朴50-80ɡ、公丁香10-20ɡ、使君子50-80ɡ、川炼子30-50ɡ、槟榔30-50ɡ、小茴香30-50ɡ、生大黄20-30ɡ。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一种安蛔乌梅丸,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乌梅肉65-110ɡ、黄连22-28ɡ、木香35-45ɡ、麸煨芲术55-75ɡ、姜汁制川厚朴55-70ɡ、公丁香15-18ɡ、使君子55-78ɡ、川炼子35-45ɡ、槟榔32-48ɡ、小茴香35-40ɡ、生大黄25-28ɡ。

如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提供一种安蛔乌梅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乌梅肉,⑴原料与用具:乌梅足量、冷却后的白开水适量、蒸茏一套、火炉、装物器具;⑵浸泡:①清水冲洗乌梅,去除粘附乌梅污杂物,将乌梅放入冷却后白开水浸泡,②水不宜多,水至淹没乌梅的水平线上即可,③浸泡水中每半小时搅拌一次,以免有些乌梅没有浸泡到,④浸泡时间不可过长,约3-5小时时间左右,或视浸泡后乌梅肉至饱满易剥为度;⑶制熟取肉:采用先制熟后取肉法:①煎煮法:将浸泡后乌梅与浸泡水(水不够可酌量加些水),置入锅中煎煮,沸后再文火慢慢煎熬,至乌梅肉熟易剥即可,②蒸制法:将浸泡水倒入锅中(水不够可酌量加些水),浸泡后乌梅置入笼中蒸煮,至乌梅肉熟易剥即可,③取肉:蒸或煮熟乌梅去核取乌梅肉,蒸或煮后乌梅汁冷却保留备用(罝氷箱冷藏),⑷制丁:乌梅肉切细丁,细丁晒干,⑸研末:乌梅肉丁,置入粉碎机研末,用120目过筛一次,取细末留粗末备用。步骤2、取料:按方称足量药物,去杂物晒干。步骤3、研末:全部药物调匀(包括乌梅肉粗末)置入粉碎机研末,用120目过筛三次,取细末而去粗末。步骤4、制丸:⑴调匀:乌梅肉细末与全部药物细末调拌均匀,⑵蜂制:以蜂蜜和乌梅汁液(蒸或煮乌梅液水)与细药末调匀,做为0.5㎝直径药丸,⑶水泛制:白开水和乌梅汁液(蒸或煮乌梅液水)调匀,以乌梅汁水泛为丸(约有绿豆大小)皆可,⑷装衣:①备料:制为药丸(晒至70%干的湿药丸),取适量珠砂研为细末备用,②滚衣:以珠砂为例,在平坦的器物内,珠砂细末散撒于药丸表面,搅拌均匀,使用滚转法,让药丸表面粘有薄薄珠砂末,俗称以珠砂滚衣为丸,使黑色药丸穿上红色衣装。步骤5、晒干:⑴室外:倒入竹篇等器物置室外阳光照晒干,①在装丸药器物上加盖透光透风罩子,以免蝇虫叮咬而污染,②带无菌手套,勤搅(2-3小时/次),以丸药全面照晒。⑵室内:于阳光房内,倒入竹篇等器物置阳光房晒干,仅需带无菌手套,来勤搅(2-3小时/次),以丸药全面照晒。步骤6、炒制,采用单炒法:先起火温锅,然乌梅丸置入锅中,文火而勤炒勤搅,约需10-20分钟时,待乌梅丸表面微黄而不焦停火,乌梅丸仍置锅中,继续勤炒勤搅,待锅冷却后,乌梅丸即可起锅,置入竹篇器具内散热,其中,炒制时,①性慢:炒制时操作者,心要静性要慢而不能急躁,以严格掌握标准为目的,②文火:炒时仅能微火、文火,火切不可大,也不需急火,③眼视:边炒边观察边视,药丸表面不仅光滑无裂痕,同时观察药丸表面颜色变化,以色黄或微焦为原则,④鼻闻:边炒边鼻闻,以闻及药丸的药香味而不是焦香味,⑤待乌梅丸色黄时停火,丸仍置锅中,继续勤炒勤搅,待锅冷却后,乌梅丸即可起锅,置入竹篇等器具内散热。步骤7、封装:⑴散热:炒制药丸不可急装,待散热后装封为宜,温热的药丸立即装封易发霉,①器物:装药丸器物要无菌、干燥、紧密而不透气,②注明:包装完毕后,包装器物外表要签写注明:药名、重量或数目、包装日期、包装者。步骤8、取药量;应根据配制药量大小来定量-即按其组成方药量大小比例测祘,而取得各药所需的量即可。步骤9、产地与药质;药物按上注明产地取入,其药质是精选上等品,药品要干燥而清洁无杂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取乌梅肉,还可采用先取肉后制熟法:①取肉:若经浸泡后乌梅易剥易取肉时,可先取其肉,②蒸制法:将乌梅肉置入笼内,乌梅核置入锅中,在加入适量水,升火蒸煮,至乌梅肉熟即可,③乌梅汁保留:蒸煮时乌梅汁冷却保留备用(罝氷箱冷藏),⑷制丁:乌梅肉切细丁,细丁晒干,⑸研末:乌梅肉丁,置入粉碎机研末,用120目过筛一次,取细末留粗末备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6的炒制中还可采用麸煨法:①温锅时将适量麦麸倒入锅中,文火而勤炒勤搅,②待麦麸发热时,然乌梅丸加入锅内勤炒勤搅,见麦麸发焦有香味时停火,③麸丸仍在锅内,继勤炒勤搅,待锅冷却后起锅,筛去麦麸取出乌梅丸,置入竹篇等器具内散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6的炒制中还可采用醋炒法:铁锅先温之,乌梅丸后置入锅中,文火而勤炒勤搅,约需10-20分钟时,待乌梅丸表面微黄,边炒边搅边加醋炒,其中,①醋为镇江产恒顺精制香醋,②两人操作,一人勤炒勤搅,一人加醋,③香醋循锅沿上方一周,待醋浸入乌梅丸,重复加醋3-5次,④加醋要徐徐浇撒,每次醋量不宜多要少,醋量多防止乌梅丸散化,更不宜将乌梅丸浸入醋内,只需醋浸润至丸内即可。

本发明安蛔乌梅丸,1、组成乌梅肉60-120ɡ、使君子50-100ɡ、川炼子、槟榔、小茴香各30-50ɡ、生大黄20-30ɡ、黄连20-30ɡ、木香10-20ɡ、麸煨芲术50-80ɡ、姜汁制川厚朴50-80ɡ、公丁香10-20ɡ。2、方解:乌梅肉、使君子、川炼子、槟榔、生大黄配伍增强杀虫安蛔,消滞化积止痛的作用,还能润肠通便驱虫:公丁香、小茴香、麸煨芲术、姜汁制川厚朴不仅能温中散寒,还可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还能行气消滞,化积开胃;生大黄、黄连不但可清热解毒,还可泻火解毒。3、作用、功效与应用范围:⑴作用、功效;①能杀虫安蛔,消滞化积止痛。②可行气止痛、消滞化积、开胃平吐。③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化浊止痛,⑵应用范围:寄生虫而引发的:嗳气、呕吐、少食或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腹痛、便溏或便夹蜖虫等证。4、服法、用量与注意点:⑴服用时间不宜长。⑵辛辣油腻食品。⑶非寄生虫证者勿用。

上述乌梅丸组方演变过程;史氏中医创立业于清·壅正8年,近300年历史,薪火传承十代人。创业者就自制乌梅丸,且很喜用之,其疗效甚佳。

创业者史继川组方:乌梅肉、粉葛根、黄连、藿香、木香、小茴香、肉桂、泽泻。

第二代传人史兆元方:在继川方加炒川厚朴。

第三代传人史鹤山方:在兆元方加炒枳壳。

第四代传人史天和方:在鹤山方加公丁香。

第五代传人史南华方:

①史南华基本方:在天和方加黄柏,并将粉葛根改为麸煨葛根。

②化积乌梅丸组方:乌梅肉30-50ɡ、麸煨葛根40-80ɡ、炒枳壳、炒莱菔子、炙鸡内金各30-50ɡ、焦山楂50-80ɡ、木香10-20ɡ、麸煨芲术50-80ɡ、姜汁制川厚朴50-80ɡ、公丁香10-20ɡ、肉桂10-20ɡ、泽泻20-30ɡ。

第六代传人史润生方:仍为南华方。

第七代传人史功甫乌梅丸组方:

①史功甫基本方:乌梅肉30-60ɡ、麸煨葛根30-50ɡ、黄连10-15ɡ、藿香30-50ɡ、木香10-20ɡ、小茴香、炒川厚朴50-80ɡ、公丁香10-20ɡ、黄柏20-30ɡ、肉桂10-20ɡ、泽泻20-30ɡ、细辛8-10ɡ。

②止惊乌梅丸方:

组方:史功甫基本方加珠砂,珠砂细末以衣而为丸。

③安蛔乌梅丸方:乌梅肉60-100ɡ、使君子、川炼子、槟榔、小茴香各30-50ɡ、生大黄20-30ɡ、木香10-20ɡ、麸煨芲术50-80ɡ、姜汁制川厚朴50-80ɡ、公丁香10-20ɡ、泽泻20-30ɡ。

第八代传人史茂林乌梅丸组方:

⑴青年时组方;乌梅肉50-80ɡ、麸煨葛根30-50ɡ、黄连15-20ɡ、藿香30-40ɡ、木香20-30ɡ、小茴香10-20ɡ、炒芲术30-50ɡ、炒川厚朴50-80ɡ、公丁香10-20ɡ、黄柏20-30ɡ、肉桂10-20ɡ、泽泻20-30ɡ、细辛8-10ɡ。

⑵中年时组方;夏季黄连量加倍,冬季肉桂量加倍。

⑶晚年时组方:

①去小茴香,加大乌梅肉50-100ɡ、麸煨葛根50-80ɡ。

②主张制丸后将乌梅丸炒制微焦使用,其效尤佳。

③提倡随时四季气候变化,而在基本方加药组方制丸。

④乌梅丸深秋时与冬季炒用,春末与夏季生用。

第九代传人史来恩在茂林基本方作如下改变:

⑴加大如下药物用量:黄连20-30ɡ、炒芲术50-80ɡ、藿香50-80ɡ、木香30-50ɡ。

⑵加荜茇,去细辛。

⑶按季节气候时温而变,因时而变,因气而变的原则,在基本方上加以变动,制订随四时季节气候变化而组成乌梅丸四季方(见丸方组成)。

本发明经十代人临床应用,证实乌梅丸既可生用,亦可炒用,其效尤佳(夏季生用,冬季炒用)。

药物产地选择;乌梅肉(福建)、麸煨葛根(四川或广东)、黄连(四川或云南)、藿香(广藿香)、木香(印度)、炒芲术(江苏或四川)、炒川厚朴(四川)、公丁香(马来群岛)、荜茇(越南)、黄柏(东北)、肉桂(广西)、泽泻(福建)。薄荷(江苏)、香茹(浙江)、防风(辽宁)、细辛(四川)使君子(四川)、川炼子(四川)、槟榔(福建)、小茴香(江苏)、炒枳壳(江苏)、炒莱菔子(江苏)、炙鸡内金(江苏)、茯苓(云南)、焦山楂(江苏)、砂仁(广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