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组配式自清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33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面负压引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创面组配式自清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属于医用器械。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简称VSD)是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目前,负压引流装置的基本配置包括负压源、引流管、多孔泡沫软垫、生物半透膜和引流容器;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小孔的引流管设置在多孔泡沫软垫内。使用时,将多孔泡沫软垫放置于创面上,用生物半透膜覆盖在多孔泡沫软垫上,将多孔泡沫软垫和引流管一起封闭,引流管另一端通过直通或多通接头与引流容器相连接,引流容器通过导管与负压源连接;通过负压引即可将渗血、渗液、脓液等引流至引流容器内。

然而,目前常用的负压引流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常用的VSD敷料多为柔软的长方形片状结构,比较适用于表面较平坦、形态较规则的表浅创面。当创面存在异形及带有盲管样深部创面时,传统VSD敷料不易与创面充分接触,同时残留死腔导致积血积液;因此引流效果欠佳,导致创口积液积脓,感染控制不良,创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2、由于VSD沫敷料中的引流管均按同一个方向排列;当分泌物较多时,容易造成VSD沫敷料的毛细孔或分布在引流管壁上的引流孔堵塞,且难以疏通。

因此亟待研发一种不易堵塞,能满足具有深部、异形创面使用要求的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不易堵塞,能适应具有深部或异形创面引流,且能根据手术台上实际的情况灵活选择的创面组配式自清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VSD敷料、包埋于该VSD敷料中且表面分布有若干引流孔的引流管、与该引流管连接的负压源;所述引流管包括正向引流管组和反向引流管组,所述正向引流管组由平行排列的多根正向引流管构成、所述反向引流管组由平行排列的多根反向引流管构成,正向引流管与反向引流管间隔布置;各正向引流管分别通过螺纹与第一导流管连接,各第一导流管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一负压源并联;各反向引流管分别通过螺纹与第二导流管连接,各第二导流管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二负压源并联。

表面分布有若干引流孔的附加引流管通过医用硅胶带固定在VSD敷料的一个或多个侧面上,各附加引流管分别通过带有开关的附加导流管与所述第一负压源或第二负压源连通;附加引流管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螺纹;表面分布有若干引流孔的延伸引流管通过管接头与附加引流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诸多优点,具体分析如下:

1、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两个负压源,并将原来按一个方向布置在VSD敷料内的引流管改为了按相反方向间隔排列的两组;交替开启两个负压源即可通过正向引流管组、反向引流管组实现交替引流,因此可在VSD敷料的孔隙之间形成“逆洗”,有助于清洁引流管及敷料细孔内残留物质,形成自清洗功能;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负压引流装置VSD敷料容易堵塞的缺陷;能够实现持续引流。

2、由于在VSD敷料中增加了引流管,因此不仅增大了VSD敷料周围的吸引量、减少VSD敷料周围及底部发生堵塞的可能性;而且对于感染较重、分泌物较多的创面,较传统VSD负压引流装置能够更加均匀和充分地实现引流。

3、由于可在VSD敷料的不同的侧面增加不同长度的附加引流管,因此能够满足不规则创面的使用要求;彻底消除了异形创面引流容易出现残腔、死腔等“盲区”的缺陷。

4、由于附加引流管的两端管口处采用了螺纹结构,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直通管接头、或弯头、或三通管接头、或四通管接头等各种形式的管接头沿不同方向进行灵活植接延伸引流管,从而有效地实现残腔或深部创口引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VSD敷料1、正向引流管2、反向引流管3、第一开关4、第一导流管5、附加引流管6、附加导流管7、医用硅胶带8、延伸引流管9、管接头10、第二导流管11、第二开关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正向引流管组和反向引流管组包埋于VSD敷料1内。所述正向引流管组由平行排列的多根正向引流管2构成,所述反向引流管组由平行排列、且方向与正向引流管2相反的多根反向引流管3构成;正向引流管2、反向引流管3间隔布置,正向引流管2和反向引流管3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引流孔(图中未标示出)。各正向引流管2分别通过螺纹管接头(图中未标示出)与第一导流管5,各第一导流管5通过第一开关4与第一负压源(图中未示出)并联;各反向引流管3分别通过螺纹管接头与第二导流管11连接,各反向引流管3第二开关12与第二负压源(图中未示出)并联。

为了适应不规则创面的引流要求、消除异形创面引流容易出现残腔、死腔等缺陷,在VSD敷料1的一个或多个侧面缝合有带有弹性的医用硅胶带8;表面分布有若干引流孔的附加引流管6通过医用硅胶带8固定在VSD敷料1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各附加引流管6分别通过带有开关(图中未标示出)的附加导流管7与所述第一负压源或第二负压源连通。

为了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植管度,附加引流管6的一端或两端管口设有螺纹。

为了便于实现深部创口引流,附加引流管6通过管接头10与延伸引流管9连通;管接头10为管口带有螺纹的直通管接头、或弯头、或三通管接头、或四通管接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