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排尿量检测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351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排尿量检测装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测量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排尿量检测装备。



背景技术:

病人,尤其是住院病人,在医院治疗期间,医生偶尔会要求病人自己记录下每次或每天的排尿量,作为诊断病情的一个判断指标。

目前,病人检测尿量的方法较为传统,往往将尿液直接排入一个带刻度的尿壶中,再将尿壶拎起至一定高度读取,读取完毕后将里面的尿液倒入尿池中。这种检测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对于体制较弱(如刚手术完)的病人较为不便,需要自带尿壶,且需要有将尿壶拎起至一定高度、倒尿等动作;2、重复使用尿壶较不卫生,要求病人每次较为仔细地清洗尿壶也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需病患自带量具、操作简单、卫生的医用排尿量检测装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排尿量检测装备,包括尿池,所述的尿池底部设有排尿口,还包括储液罐、气泵、下液管路及若干测试气管,所述的储液罐位于尿池下方,储液罐顶部设有进液口,储液罐底部设有排液口,下液管路上端对接排尿口,下液管路下端对接进液口,下液管路上设有下液单向阀;所述的尿池上设有若干喷气嘴,喷气嘴通过输气管与气泵的供气端连通,喷气嘴的喷气方向朝向排尿口,排液口通过一排泄管连接至化粪池,且排泄管上靠近储液罐处设有一排泄截止阀;所述的储液罐侧壁上设有若干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气液口,所述的测试气管包括弯曲管段及横管段,气液口与测试气管一一对应,在对应的气液口与测试气管中:弯曲管段上端与横管段一端连通,弯曲管段下端与气液口对接,横管段中设有与横管段转动连接的测试叶轮。

作为优选,在一个测试气管中:测试叶轮上设有观察叶轮,测试叶轮通过中间轴与观察叶轮同轴连接,中间轴穿过测试气管,中间轴上设有与测试气管转动密封配合的转动密封圈。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气囊,各横管段另一端均与气囊连通,横管段上设有充气单向阀;气囊与储液罐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泄压管连通,所述泄压管上设有泄压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弯曲管段至气囊方向;所述泄压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气囊至尿池方向。

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与弯曲管段一一对应连接的除液管,弯曲管段通过对应的除液管与一主管连通,主管与气囊连通,各除液管上均设有除液单向阀,除液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气囊至弯曲管段方向,主管上设有除液截止阀。

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与弯曲管段一一对应连接的排液管,排液管另一端均与气囊连通,排液管上均设有排液截止阀。

作为优选,所述下液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尿池至储液罐方向。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直接设于医院洗手间尿池中,无需病患自带量具测量,使用便捷;2、即用即冲,安全、卫生;3、无水式冲洗,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尿池;2:喷气嘴;3:储液罐;4:排泄截止阀;5:排泄管;6:泄压单向阀;7:下液单向阀;8:下液管路;9:测试气管;9a:弯曲管段;9b:横管段;10:除液管;11:除液单向阀;12:充气单向阀;13:除液截止阀;14:气囊;15:主管;16:泄压管;17:测试叶轮;18:观察叶轮;19:排液截止阀;2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医用排尿量检测装备,参见图1,包括内侧底部呈锥形的尿池1,所述的尿池1底部设有排尿口,还包括储液罐3、气泵、下液管路8及五根测试气管9,所述的储液罐3位于尿池1下方,储液罐3呈圆柱体,竖直设置,储液罐3顶部设有进液口,储液罐3底部设有排液口,下液管路8上端对接排尿口,下液管路8下端对接进液口,下液管路8上设有一个下液单向阀7,所述下液单向阀7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尿池1至储液罐3方向,使得尿液和空气能从尿池1进入储液罐3,但不能反向流出;所述的尿池1内侧设有五个喷气嘴2,五个喷气嘴2横向等距间隔设置,喷气嘴2通过输气管与气泵的供气端连通,喷气嘴2的喷气方向朝向排尿口,能够促进尿液和空气较为快速地通过下液单向阀7进入储液罐3。排液口通过一排泄管5连接至外界的化粪池,且排泄管5上靠近储液罐3处设有一排泄截止阀4,排泄截止阀4用于控制储液罐3内的尿液是否排除。所述的储液罐3侧壁上设有五个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气液口,五个气液口等距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气液口的间距为储液罐3内100毫升的尿液量,最下侧的气液口与储液罐3底面的间距也为储液罐3内100毫升的尿液量,所述的测试气管9包括弯曲管段9a及横管段9b,气液口与测试气管9一一对应,在对应的气液口与测试气管9中:弯曲管段9a上端与横管段9b一端连通,弯曲管段9a下端与气液口对接,使得测试完毕后,弯曲管段9a内的尿液能回流至储液罐3内,横管段9b中设有与横管段9b转动连接的测试叶轮17。在一个测试气管中:测试叶轮17上设有观察叶轮18,测试叶轮17通过中间轴与观察叶轮18同轴连接,中间轴穿过测试气管9竖直设置,利于观察叶轮18旋转,各观察叶轮18附近都对应标有不同刻度,如图3所示,各观察叶轮18对应的刻度与该观察叶轮18所在测试气管9对接的气液口的水位高度一一对应,即储液罐3内尿液量为100毫升处的气液口对应的测试气管9外侧观察叶轮18处的刻度为100毫升;储液罐3内尿液量为200毫升处的气液口对应的测试气管9外侧观察叶轮18处的刻度为200毫升;以此类推。便于病人通过观察叶轮18旋转情况读取刻度。中间轴上设有与测试气管转动密封配合的转动密封圈。

还包括一气囊14,各横管段9b另一端均与气囊14连通,横管段9b上设有充气单向阀12,充气单向阀12位于测试叶轮17与气囊14之间,充气单向阀12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弯曲管段9a至气囊14方向,使得测试过程中,气流能经过测试叶轮17往气囊14内充气加压,不会反向流动;气囊14与储液罐3之间通过一根泄压管16连通,所述泄压管16上设有泄压单向阀6,泄压单向阀6的可通过方向为气囊14至尿池1方向,使得测试完毕,在泄除储液罐3内尿液时,气囊14内的气压能通过泄压单向阀6作用于储液罐3内,辅助泄除储液罐3内的尿液。气囊14不仅能重复利用储液罐3内的气流气压,还能防止储液罐3内尿液的尿骚味外泄。

还包括五根与弯曲管段9a一一对应连接的除液管10,弯曲管段9a通过对应的除液管10与一主管15连通,主管15与气囊14连通,各除液管10上均设有除液单向阀11,除液单向阀11的可通过方向为气囊14至弯曲管段9a方向,主管15上设有除液截止阀13。除液截止阀13与排泄截止阀4通过同一开关控制,同时打开、同时关闭。测试完毕,在泄除储液罐3内尿液时,除液截止阀13呈打开状态,气囊14内的气压也能通过除液截止阀13,继而通过除液单向阀11,进入弯曲管段9a,辅助排除弯曲管段9a内残留的尿液。

检测排尿量时,排泄截止阀4关闭,除液截止阀13关闭,启动喷气嘴2,病人将尿液撒入尿池1中,通过喷气嘴2的气流驱动,尿液和空气穿过下液单向阀7进入储液罐3,储液罐3内尿液量增加,且气压也上升,储液罐3内气流通过各测试气管9往气囊14内流动,流动过程中驱动测试叶轮17旋转,进而驱动观察叶轮18旋转。随着储液罐3内尿液水位逐渐上升,会逐个淹没过储液罐3侧壁上的气液口,被尿液淹没的气液口对应的测试气管9内气流停止流动,测试叶轮17及对应的观察叶轮18停止旋转。病人撒尿完毕,在停止的观察叶轮18中对应的最大刻度值即为储液罐3内的尿液量。读取完毕,开启排泄截止阀4,同步开启除液截止阀13,并关闭喷气嘴2,储液罐3内的尿液将通过排泄管5排入外界的化粪池,同时,气囊14内储存的气压既能通过泄压管16辅助储液罐3泄除储液罐3内的尿液,也能通过各除液管10清除弯曲管段9a内残留的尿液,待储液罐3内尿液泄除完毕,即可关闭排泄截止阀4与除液截止阀13等待下一次测试。

实施例2:

一种医用排尿量检测装备,参见图2,包括内侧底部呈锥形的尿池1,所述的尿池1底部设有排尿口,还包括储液罐3、气泵、下液管路8及五根测试气管9,所述的储液罐3位于尿池1下方,储液罐3呈圆柱体,竖直设置,储液罐3顶部设有进液口,储液罐3底部设有排液口,下液管路8上端对接排尿口,下液管路8下端对接进液口,下液管路8上设有一个下液单向阀7,所述下液单向阀7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尿池1至储液罐3方向,使得尿液和空气能从尿池1进入储液罐3,但不能反向流出;所述的尿池1内侧设有五个喷气嘴2,五个喷气嘴2横向等距间隔设置,喷气嘴2通过输气管与气泵的供气端连通,喷气嘴2的喷气方向朝向排尿口,能够促进尿液和空气较为快速地通过下液单向阀7进入储液罐3。排液口通过一排泄管5连接至外界的化粪池,且排泄管5上靠近储液罐3处设有一排泄截止阀4,排泄截止阀4用于控制储液罐3内的尿液是否排除;所述的储液罐3侧壁上设有五个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气液口,五个气液口等距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气液口的间距为储液罐3内100毫升的尿液量,最下侧的气液口与储液罐3底面的间距也为储液罐3内100毫升的尿液量,所述的测试气管9包括弯曲管段9a及横管段9b,气液口与测试气管9一一对应,在对应的气液口与测试气管9中:弯曲管段9a上端与横管段9b一端连通,弯曲管段9a下端与气液口对接,使得测试完毕后,弯曲管段9a内的尿液能回流至储液罐3内,横管段9b中设有与横管段9b转动连接的测试叶轮17。在一个测试气管中:测试叶轮17上设有观察叶轮18,测试叶轮17通过中间轴与观察叶轮18同轴连接,中间轴穿过测试气管9竖直设置,利于观察叶轮18旋转,各观察叶轮18附近都对应标有不同刻度,如图3所示,各观察叶轮18对应的刻度与该观察叶轮18所在测试气管9对接的气液口的水位高度一一对应,即储液罐3内尿液量为100毫升处的气液口对应的测试气管9外侧观察叶轮18处的刻度为100毫升;储液罐3内尿液量为200毫升处的气液口对应的测试气管9外侧观察叶轮18处的刻度为200毫升;以此类推。便于病人通过观察叶轮18旋转情况读取刻度。中间轴上设有与测试气管转动密封配合的转动密封圈。

还包括一气囊14,各横管段9b另一端均与气囊14连通,横管段9b上设有充气单向阀12,充气单向阀12位于测试叶轮17与气囊14之间,充气单向阀12的可通过方向为由弯曲管段9a至气囊14方向,使得测试过程中,气流能经过测试叶轮17往气囊14内充气加压,不会反向流动;气囊14与储液罐3之间通过一根泄压管16连通,所述泄压管16上设有泄压单向阀6,泄压单向阀6的可通过方向为气囊14至尿池1方向,使得测试完毕,在泄除储液罐3内尿液时,气囊14内的气压能通过泄压单向阀6作用于储液罐3内,辅助泄除储液罐3内的尿液。

还包括五根与弯曲管段9a一一对应连接的排液管20,排液管20另一端均与气囊14连通,排液管20上均设有排液截止阀19。各排液截止阀19与排泄截止阀4通过同一开关控制,同时打开、同时关闭。测试完毕,在泄除储液罐3内尿液时,各排液截止阀19呈打开状态,气囊14内的气压也能通过各排液截止阀19进入弯曲管段9a,辅助排除弯曲管段9a内残留的尿液。

检测排尿量时,排泄截止阀4关闭,各排液截止阀19关闭,启动喷气嘴2,病人将尿液撒入尿池1中,通过喷气嘴2的气流驱动,尿液和空气穿过下液单向阀7进入储液罐3,储液罐3内尿液量增加,且气压也上升,储液罐3内气流通过各测试气管9往气囊14内流动,流动过程中驱动测试叶轮17旋转,进而驱动观察叶轮18旋转。随着储液罐3内尿液水位逐渐上升,会逐个淹没过储液罐3侧壁上的气液口,被尿液淹没的气液口对应的测试气管9内气流停止流动,测试叶轮17及对应的观察叶轮18停止旋转。病人撒尿完毕,在停止的观察叶轮18中对应的最大刻度值即为储液罐3内的尿液量。读取完毕,开启排泄截止阀4,同步开启各排液截止阀19,并关闭喷气嘴2,储液罐3内的尿液将通过排泄管5排入外界的化粪池,同时,气囊14内储存的气压既能通过泄压管16辅助储液罐3泄除储液罐3内的尿液,也能通过各排液管20清除弯曲管段9a内残留的尿液,待储液罐3内尿液泄除完毕,即可关闭排泄截止阀4与各排液截止阀19,等待下一次测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