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冷却面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355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医用冷却面膜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用面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冷却面膜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面膜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在面膜表面涂覆有化学成分,以与面部接触被皮肤吸收,通过化学成分对面部皮肤起美容作用,而在医学领域,需要在术后或激光治疗后的面部进行降温,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装纳有冰块或冰水的冷却袋来对面部进行降温,这种冷却袋无法与面部完全贴合,导致与面部的接触面积有限,限制了对面部的降温作用,同时,该冷却袋一次对面部的冷却时间有限,一段时间后就恢复到常温,失去了冷却效果,并且需要用手长时间扶着该冷却袋,费时费力,冷却效果还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冷却面膜组件,采用一具有连续冷却作用的面膜来对面部进行持续降温,同时,面膜有效提高了与脸部的贴合度,提高了对面部的冷却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医用冷却面膜组件,包括:

面膜,其为三层式结构,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冷却层、药剂层和薄膜层,所述冷却层内填充有水凝胶,所述水凝胶中设置有若干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间隔分布在整个面膜区域,所述冷却层外周设置有回流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冷却层外侧开设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注入口以及与所述回流通道连通的回流口;所述药剂层以可分离的方式贴合设置在所述冷却层的下端,所述冷却层为可伸缩的空腔结构,所述药剂一侧设置有与药剂层内部空间连通的送液口,所述薄膜层贴合设置在所述药剂底部;

制冷装置,其包括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循环箱和第二循环箱,所述第一循环箱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循环箱的入口与所述回流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箱的出口与所述注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箱的出口与所述送液口连通;

其中,所述药剂层底部贯穿开设有若干渗透孔,所述薄膜层黏贴封闭在所述渗透孔底部。

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水凝胶密封隔开,所述冷却通道对称设置在面膜中心轴两侧,各个所述冷却通道在面膜中心轴处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注入口开设在所述面膜底部,位于所述面膜底部和中部的所述冷却通道为向所述面膜两侧发散的半环状通道,所述半环状通道间隔覆盖在面膜两侧区域,所述半环状通道中心与所述注入口连通,且所述半环状通道与所述回流通道隔断。

优选的,位于所述面膜顶部的所述冷却通道为向所述面膜顶部和两侧发散的辐流状通道,所述辐流状通道间隔覆盖在面膜顶部区域,所述辐流状通道中心与所述半环状通道中心连通,且各个所述辐流状通道外侧与所述回流通道贯通。

优选的,所述药剂层为薄壁状空腔结构,所述药剂层四周为可折叠的伸缩层,所述送液口贯穿开设在所述伸缩层上并与所述药剂层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送液口中设置有一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制冷装置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第一循环箱和第二循环箱底部通过接触层贴合设置在所述制冷装置的冷端上。

优选的,所述接触层为导热硅脂或铟箔。

优选的,所述注入口通过一带有第一输送泵的注入管道与所述第一循环箱底部连通,所述回流口通过回流管道与所述第一循环箱顶部连通,所述送液口通过一带有第二输送泵的送液管道与所述第二循环箱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循环箱和第二循环箱之间通过一带有阀门的连接管连通。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对面部的持续降温,提高了对面部的降温效果;

2、面膜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了成本支出,同时,面膜提高了与面部的贴合度,进一步提高了对面度的冷却效果,且不用手进行扶持,为用户提供了便捷;

3、面膜底部还设置有药剂层,用于对面部进行用药,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便捷。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面膜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面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面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冷却面膜组件,如图1-3所示,包括面膜和制冷装置600,其中,面膜其为三层式结构,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冷却层100、药剂层200和薄膜层300,所述冷却层10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空腔结构,所述冷却层100内填充有水凝胶150,所述水凝胶150使得面膜具有一定厚度和形状,在水凝胶150中设置有若干冷却通道130,所述冷却通道130与所述水凝胶150密封隔开,避免流经冷却通道130的冷凝液直接与水凝胶150接触,所述冷却通道130对称设置在面膜中心轴两侧,使得所述冷却通道130间隔分布在整个面膜区域,对整个面膜区域都有降温效果,各个所述冷却通道130在面膜中心轴处相连通,冷凝液在面膜中心处相互融会贯通。

所述冷却层100外周设置有回流通道140,所述冷却通道130的出口与所述回流通道140连通,所述冷却层100外侧开设有与所述冷却通道130连通的注入口120以及与所述回流通道140连通的回流口110;具体的,所述注入口120开设在所述面膜底部,位于所述面膜底部和中部的所述冷却通道130为向所述面膜两侧发散的半环状通道131,所述半环状通道131间隔覆盖在面膜两侧区域,所述半环状通道131中心与所述注入口120连通,且所述半环状通道131与所述回流通道140隔断,冷凝液通过注入口120从半环状通道131中心进入到冷却通道130中,并沿着冷却通道向上运动,避免冷凝液直接从半环状通道131回流至回流通道140中,使得面膜上部得不到冷却液的有效冷却效果。

同时,位于所述面膜顶部的所述冷却通道130为向所述面膜顶部和两侧发散的辐流状通道132,所述辐流状通道132间隔覆盖在面膜顶部区域,所述辐流状通道132中心与所述半环状通道131中心连通,且各个所述辐流状通道132外侧与所述回流通道140贯通,冷凝液沿着半环状通道131向面膜上端移动,从半环状通道131中心流入到辐流状通道132中,经过辐流状通道132回流至回流通道140中,使得冷凝液从下而上流经整个冷却通道130,冷却面积覆盖这个面膜区域,提高了面膜的冷却效果。

冷却通道130内的循环冷却液有效降低了面膜的温度,同时,可以将冷却温度传递到水凝胶150中,水凝胶150提高了面膜的可塑性,提高与面部的接触面积,使得面膜更加与面部皮肤贴合,提高对面部的降温效果,同时,水凝胶150有一定的保温效果,避免面膜快速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有效保持了面膜的冷却功效。

所述药剂层200以可分离的方式贴合设置在所述冷却层100的下端,所述药剂层200为可伸缩的空腔结构,所述药剂层200一侧设置有与药剂层内部空间连通的送液口210,具体的,所述药剂层200为薄壁状空腔结构,顶层与冷却层100下表面贴合,以提高了热传导系数,所述药剂层200四周为可折叠的伸缩层220,使得药剂层200具有伸缩性,所述送液口210贯穿开设在所述伸缩层220上并与所述药剂层200内部连通。正常情况下,所述送液口210中设置有一密封塞,用以密封药剂层200的内部空间,不需要用药剂层200时,将药剂层200的内部空间抽真空,伸缩层220收缩,使得药剂层200上下表面贴合,而基本不影响面膜的厚度,同时也不会对面膜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所述药剂层200底部贯穿开设有若干渗透孔,使得容置在药剂层200内的液体能从渗透孔向下渗透出来,并且所述薄膜层300黏贴封闭在所述渗透孔底部,用以密封渗透孔,通常情况下,薄膜层300密封渗透孔,当需要向药剂层200中通入液体时,拔掉塞子,通过送液口210向药剂层200中送入液体,该药剂层200也充当冷却的作用。当需要向面部涂覆药剂层200中的液体时,将薄膜层300从药剂层200底部撕掉,通过内压力将液体透过渗透孔向下流出,达到面部。

制冷装置600,其包括有冷端和热端,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600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冷端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循环箱510和第二循环箱520,所述第一循环箱510和第二循环箱520底部通过接触层700贴合设置在所述制冷装置的冷端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层700为导热硅脂,用以增加第一循环箱510和第二循环箱520与冷端的有效接触面接,提高热导率。

所述第一循环箱510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循环箱510的入口与所述回流口110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箱510的出口与所述注入口120连通,使得冷却液循环降温利用,对面膜进行降温,以使得面膜具有冷却功能。所述第二循环箱520中可以根据需要填充有冷却液或药剂,所述第二循环箱520的出口与所述送液口210连通。当需要对面部进行用药时,将药剂填充入第二循环箱520中,去掉薄膜层300,药剂从渗透孔中均匀渗入到面部,实现了自动持续的用药过程,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药剂被污染的风险,用药结束后,将药剂层200从面膜上分离下来,不影响冷却层的下次使用,也可以在冷却层下端面上再贴合一个药剂层,从而组成完成的面膜,对面膜重复利用,提高了利用率,且减小成本。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注入口120通过一带有第一输送泵420的注入管道410与所述第一循环箱510底部连通,所述回流口110通过回流管道140与所述第一循环箱510顶部连通,所述送液口210通过一带有第二输送泵430的送液管道440与所述第二循环箱520底部连通,第一输送泵为冷却液的循环提供动力,以根据面膜的实时温度来控制冷却液的循环速度。第二输送泵430为第二循环箱520中液体提供注入动力,将第二循环箱520中液体注入到药剂层中。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循环箱510和第二循环箱520之间通过一带有阀门540的连接管530连通,当不要对面部进行用药的情况下,可以将阀门540打开,通过连接管530将第一循环箱510和第二循环箱520连通,且第一循环箱510和第二循环箱520中都注入有冷却液,提高了冷却液的容量,进而提高对面膜的冷却效果。当需要对面部进行用药时,阀门540关闭,第一循环箱510中注入冷却液,对面膜进行冷却降温,第二循环箱520中注入药剂,并注入到药剂层中,对面部进行用药,药剂本身被冷端冷却,进一步提高了对面膜的冷却效果。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面膜组件实现了对面部的持续降温,提高了对面部的降温效果;同时,面膜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了成本支出,同时,面膜提高了与面部的贴合度,进一步提高了对面度的冷却效果,且不用手进行扶持,为用户提供了便捷;进一步的,面膜底部还设置有药剂层200,用于对面部进行用药,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便捷。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