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平衡器及利用该平衡器制作牙合垫的数字化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591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牙床平衡器及利用该平衡器制作牙合垫的数字化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具及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恢复牙床平衡后使上下牙床固定的平衡器以及利用该平衡器制作用于对平衡后的牙床进行定位的牙合垫。



背景技术:

人体第一颈椎支撑着颅骨,形成支撑点。上颌骨在颅骨的前端,上颌骨上长出来的16颗牙齿,形成了上排牙床;下颌骨由咬肌及其它肌肉包裹并支撑着,下颌骨髁突与颅骨之间生长成的位置由下颌骨上的牙齿与上颌牙齿咬合之后的高度来决定,当下颌骨做上下、左右及前后运动时,下颌骨髁突也会随之上下、左右及前后运动,运动时下颌骨带动咬肌张开,同时拉扯颈部肌肉向前伸展,引起第一颈椎与颅骨支撑点的发生移位。

人们从小到大,牙齿长年累月咀嚼食物产生的磨损、睡觉时产生的磨牙以及拔牙、补牙、没有正确的装配假牙、不正确的牙齿矫正等,直接导致上下排牙齿闭合的时候咬合上出现错位,错位后的牙床导致下颌骨髁突回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使咬肌和颈部肌肉持续张开拉扯着,得不到松弛,第一颈椎与颅骨的支撑点也得不到复位,从而易产生颈椎病症。

人体能直立并且保持平衡不倒的原因是骨骼肌对骨架保持均衡的发力。所以当身体一侧的骨骼肌拉力大于另一侧的时候,相反一侧的骨骼肌受平衡器官指令欲阻止身体倾斜而紧急收缩,肌肉痉挛引起的收缩给椎体、脊椎神经、脊椎动脉造成强大的压迫,诱发头痛、眩晕、耳鸣、吞咽障碍、呕吐、食欲不振、反胃、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心前区疼痛、胸闷、胸痛、心律失常、颈性高血压、颈肩酸痛、腰背酸痛、不能直立、四肢无力,上肢疼痛,手麻,下肢疼痛、脚麻、跛行,走路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有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猝倒,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

人体直立有四个物理平衡区构成:1、头部平衡区,2、上身平衡区,3、盆骨平衡区,4、牙床平衡区。人体内部因为牙床平衡区失衡,连锁导致另外三个平衡区也失去了平衡,从而造成了对身体各器官的病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创新设了一种恢复牙床平衡后使上下牙床固定的平衡器以及利用该平衡器制作用于对平衡后的牙床进行定位的牙合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牙床平衡器,包括戴于上排牙齿的上颌平衡器与戴于下排牙齿的下颌平衡器,所述上颌平衡器位于牙床中部的位置上设有支撑面,所述下颌平衡器位于牙床中部的位置上设有凸起,所述支撑面与凸起相向并相互匹配。

优选地,所述上颌平衡器和下颌平衡器由随牙床形状形成的弯曲部与延伸部构成,所述弯曲部与延伸部外侧表面设有能贴合于牙床内侧的牙印凹陷,所述支撑面位于上颌平衡器的弯曲部上,所述凸起位于下颌平衡器的弯曲部上。

优选地,所述上颌平衡器和下颌平衡器均由数字化设计雕刻制成。

优选地,所述凸起上设有凸尖,所述支撑面上设有配合凸尖的小孔。

一种利用牙床平衡器制作牙合垫的数字化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上颌平衡器戴于患者上排牙齿上,将下颌平衡器戴于下排牙齿上;

b、待脸部肌肉放松后,取出下颌平衡器,将其凸起磨成凸尖,再放回下排牙齿内侧;

c、将咬合箔递进口腔上颌平衡器和下颌平衡器之间或者在凸尖上涂以颜料,随着凸尖与支撑面的触碰,支撑面上留下一个印点;

d、取出上颌平衡器,在其支撑面印点所在的位置打磨出一个小孔,再放回上排牙齿内侧;

e、上排牙齿和下排牙齿咬合,凸尖插入小孔,上下牙床固定,将硅橡胶牙合记录材料挤进上排牙齿和下排牙齿之间的空隙内;

f、等硅橡胶牙合记录材料凝固后取出适当修整后重新戴入口腔内,利用口内扫描仪将口腔内数据扫入电脑;

g、在3d设计软件上利用扫描好的口腔数据设计出牙合垫;

h、通过牙科雕刻机雕刻出设计好的牙合垫。

优选地,该方法制作的牙合垫包括与下排牙齿套合的套体,所述套体与其所套合的下排牙齿之间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刚好填补上排牙齿和下排牙齿正常咬合时所产生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套体下边还连有套边,所述套边附着于牙龈上。

优选地,所述套体包括中间的弯曲段和两端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厚度比弯曲段的厚度要厚,延伸段的宽度比弯曲段的宽度要宽。

优选地,所述延伸段上间隔设置有凹槽。

按照本发明设计的牙床平衡器以及利用该平衡器制作出的牙合垫能有效使患者的牙床恢复平衡和保持平衡,随之另外三个平衡区也重新得到恢复,同时使颈椎得到康复,使下降了的身体功能在全身骨骼肌重塑力量平衡和强度的过程中得以恢复,由此引发的病症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上下颌平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下颌平衡器戴于牙床内侧的嘴巴张开示意图(平衡前);

图3为上下颌平衡器支撑面与凸起打磨后的嘴巴张开示意图(平衡后);

图4为上下牙床恢复平衡后的牙齿咬合侧视图;

图5为硅橡胶牙合记录材料挤进上下排牙齿咬合后所形成的空隙的侧视图;

图6为套取的硅橡胶牙合记录材料与下排牙齿修正后的侧视图;

图7为牙合垫的侧视图;

图8为牙合垫的俯视图;

图中1.下颌平衡器,2.上颌平衡器,3.延伸部,4.弯曲部,5.凸起,6.支撑面,7.凸尖,8.小孔,9.上排牙齿,10.下排牙齿,11.空隙,12.硅橡胶牙合记录材料,13.套体,14.弯曲段,15.延伸段,16.牙印凹陷,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牙合垫的制作方法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取得牙床恢复平衡后相对于原牙床咬合所发生的偏移量,并使上下排牙床固定在平衡点,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牙床平衡器,该平衡器包括有戴于上排牙齿9的上颌平衡器2与戴于下排牙齿10的下颌平衡器1,所述上下颌平衡器2、1由随牙床形状形成的弯曲部4与延伸部3构成(弯曲部4处于门牙与尖牙的位置,延伸部3处于前磨牙与磨牙的位置),所述弯曲部4与延伸部3外侧表面设有能贴合于牙床内侧的牙印凹陷16,该牙印凹陷16用于将上下颌平衡器2、1紧贴附着在牙床内侧上,在上颌平衡器2的弯曲部4有一支撑面6,在下颌平衡器1的弯曲部4则有一与支撑面6对应的凸起5,当恢复平衡后咬合时,凸起5能贴于支撑面6上,使牙床恢复平衡后所建立起的平衡点得到固定。

为了使上下颌平衡器2、1得到更稳的固定,本发明在利用该牙床平衡器制作牙合垫过程中,将凸起5打磨成凸尖7,将支持面6打磨出小孔8,上下排牙齿9、10闭合时,凸尖7就能插进支持面6上的小孔8内,这样便得到稳定的固定。

在确定并固定平衡点后,还需要制作一种使牙床恢复平衡的康复用的牙合垫,该牙合垫的制作方法如下:

a、根据患者牙齿的形状,制作出上述结构的牙床平衡器,并戴在患者上下排牙齿9、10内侧,使其固定在口腔内;

b、待患者脸部肌肉完全放松后,取出下颌平衡器1,将它的凸起5磨成凸尖7,再放回下排牙齿10内侧;

c、将印纸递进口腔上下颌平衡器2、1之间或者在凸尖7上涂以颜料,随着凸尖7与支撑面6的触碰,支撑面上留下一个印点(该印点就是牙床恢复平衡后的平衡点);

d、取出上颌平衡器2,在它的支撑面印点所在的位置打磨出一个小孔8,再放回上排牙齿9内侧;

e、患者上下排牙齿9、10咬合,凸尖7刚好能插入小孔8,使上下牙床固定,此时上下排牙齿之间产生空隙11(即牙床恢复平衡后相对于原牙床咬合所发生的偏移量),然后将硅橡胶牙合记录材料12挤进上下排牙齿9、10之间的空隙11内;

f、等硅橡胶牙合记录材料12凝固后取出适当修整后重新戴入口腔内,利用口内扫描仪将口腔内数据扫描进电脑;

g、在3d设计软件上利用扫描好的口腔数据设计出牙合垫;

h、通过牙科雕刻机雕刻出设计好的牙合垫。

该牙合垫包括与下排牙齿10套合的套体13,套体13与其所套合的下排牙齿10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刚好填补上排牙齿9和下排牙齿10正常咬合时所产生的空隙11。其中所谓“正常咬合”是指患者脸部肌肉完全放松后,以非常自然松弛的方式进行的咬合。

为了使牙合垫更稳固地戴于下排牙齿10上,本发明还在套体13下边连有套边,该套边能附着于牙龈上。

套体13包括中间的弯曲段14和两端的延伸段15,延伸段15的厚度比弯曲段14的厚度要厚,延伸段15的宽度比弯曲段14的宽度要宽。延伸段15上间隔设置有凹槽17。

按照上述原理,同样也能制作出戴于上排牙齿的牙合垫。

本发明设计的牙床平衡器以及利用该平衡器制作出的牙合垫由于填补了上下排牙齿恢复平衡后咬合所产生的空隙,能有效使患者的牙床得到平衡,随之另外三个平衡区也重新得到恢复,同时使颈椎得到修复,使下降了的身体功能在全身骨骼肌重塑力量平衡和强度的过程中得以恢复,由此引发的病症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