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球囊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4283发布日期:2018-11-14 02:08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阴道球囊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道球囊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先天性无阴道是妇科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人造阴道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是迄今较为理想的术式。然而术中如何将腹膜覆盖人造阴道,显著影响手术时间的长短。另外,阴道成形术后需要反复放置阴道模具防止人造阴道粘连、缩窄。目前阴道模具主要包括木材、塑料、玻璃及金属等材质,其结构较为固定,无个体化型号,分泌物排出不畅,长时间留置存在感染的风险,且容易滑脱,有时为防止模具滑脱不得不临时缝合阴道外口,或采用类似丁字裤设计固定模具,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因此,为人造阴道患者设计一种简单有效的阴道球囊支架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术式以及阴道模具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道球囊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阴道球囊支架,包括一充盈球囊,其表面覆以圆滑凸起螺纹,一个主导管和两个侧导管,一侧导管与充盈球囊相通,一侧导管作为给药冲洗管,均为单向活瓣结构,整个结构由硅胶材质构成。

上述新型阴道球囊支架中,所述球囊充水后近心端类圆锥形,远心端类圆柱体底边,球囊包绕主导管,充水后长度为10至12厘米。

上述新型阴道球囊支架中,所述球囊充水后最大结构外径为2.8厘米。

上述新型阴道球囊支架中,所述球囊表面覆以圆滑螺纹,螺纹凸起0.2cm,宽0.2cm,间距1cm。

上述新型阴道球囊支架中,所述主导管的长度包括球囊段在内长30cm,主导管为18fr型号,可对接引流袋。

上述新型阴道球囊支架中,所述两侧导管长3cm,发自主导管口3cm处,与主导管成逆向30度夹角,分布于主导管两侧。

上述新型阴道球囊支架中,一侧导管与充盈球囊相通,一侧导管作为给药冲洗管,两侧管均为单向活瓣设计。

本发明专利有以下优点:1.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手术时阴道球囊支架将盆腔腹膜牵引至阴道外口,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少由于盆腔腹膜张力过大,引起缝合后阴道口周围皮肤的内陷问题,有利于外阴美观,术后作为阴道模具停留在人造阴道内,起到维持阴道形态的作用;2.术后根据个体差异可调节充盈球囊的大小,方便阴道球囊支架的放入和取出;3.由于阴道球囊支架包括一主导管,以及一给药冲洗侧导管,有利于阴道分泌物的引流及阴道冲洗;4.球囊表面凸起的螺旋型条纹,可防止阴道球囊支架的滑脱,同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阴道皱襞的形成;5.该阴道球囊支架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具有柔软性,接触面均为圆滑设计,减少患者佩戴后的不适感。

图1为新型阴道球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数字代表组成部分如下:-充盈球囊,-主导管,-给药冲洗侧导管,-连接球囊侧导管,-球囊表面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阴道球囊支架,包括一可充盈球囊,表面覆以螺纹,所述球囊为硅胶材质,中间为主导管,主导管末端3cm处发出两侧导管。所述球囊最大外径为2.8厘米,长10-12厘米,表面覆以圆滑螺纹,螺纹凸出0.2厘米,宽0.2厘米,间距1厘米,主导管包括球囊总长30cm,周径1.8cm(18fr),作为引流通道,可对接引流袋。两侧导管自主导管末端3cm处发出,一侧导管与球囊相通,另一侧导管作为冲洗通道,均为单向活瓣,与主导管成逆向30度夹角,侧导管长3cm,周径约1.0cm。阴道球囊支架包含一主导管,作为阴道分泌物排出的主要通道,可对接引流袋。一侧导管方便阴道给药冲洗,另一侧导管与充盈球囊相通,通过调节球囊的大小方便患者放入和取出,以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球囊支架表面螺纹设计,可防止球囊支架滑脱。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子,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阴道球囊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主要解决:1.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中如何将腹膜牵引至阴道口覆盖人工穴道,以提高手术效率;2.阴道模具个体化问题;3.阴道模具脱落问题;4.阴道模具放置后阴道分泌物的引流及冲洗问题;5.阴道模具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问题。解决要点:借助阴道球囊支架将腹膜牵引至阴道口,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无张力缝合,降低皮肤内陷;主管道及冲洗侧管道解决阴道分泌物引流不畅及无法冲洗问题。充盈球囊的膨胀性解决阴道模具的个体化及便捷性问题;球囊表面螺纹设计解决阴道模具的脱落问题;硅胶材质及圆滑设计解决阴道模具的舒适性问题;用途: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中作为牵引支架;阴道成型术后作为阴道模具。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福;谢梅青;吴荧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圣福
技术研发日:2017.04.27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