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319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创新的弯曲结构,其利用数个弹性弹簧圈和拉线的配合,使用在气管镜之导管内,可简易控制导管远端的摆动,而具有进步性和实用性。



背景技术:

气管镜通常包含有一条细长的导管,以供伸入人体内部。该导管的远端结合有摄像模块,以拍摄人体腔内的影像并传送到外部的荧幕,供医疗人员得以直接观察或进行治疗。而为了取得人体内部不同角度位置的影像,在导管远端会设置一段可以弯曲的软管结构,来控制其摆动,并连动摄像模块转向,以获得不同多角度的腔内影像。

常见的弯曲结构为在导管远端软管的内部设以多个铆接结合的单元体,形成可以侧向摆动的结构,提供弯曲导管远端之软管者,该习知的单元体(a1)结构,如图1所示,为于其圆柱形本体(a11)两侧分别设以结合片(a12),通过将一单元体(a1)的二结合片(a12)和另一单元体(a1)的圆柱形本体(a11)以微型铆钉(a13)来铆接二者,或者是使用雷射电焊来铆接二者,然后,依序结合多个单元,设置在导管远端的软管内部,而配合二条拉线的带动,来达成弯曲之目的。此方式虽可通过铆接各单元体的结构,使导管远端可以摆动,但其将各单元体铆接的加工程序相当繁杂而艰难,且每一导管都需要多个单元体的组合,故在制造上显然不够便利,而有改良的空间。

另有如中国申请第201380069722.6号,名称为《用于内窥镜的铰链式末端部件》的发明专利案的现有技术,其利用铰链式单元体相互扣合为一可弯曲的结构体,提供内窥镜的管体远端可以控制摆动,在组合单元体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些,但加工成本高,且不够便利,需要一一结合各单元体,且在应用上,单元体间的摆动弯曲若有任何不良,即有可能造成不可修复之故障,故仍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一种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创新的弯曲结构,应用于人体气管镜之导管内部,而更具有进步性和实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其由一条主弹性弹簧圈、二条小型弹性弹簧圈及一固定座所组成,其中主弹性弹簧圈设在气管镜导管远端的软管之内部,而二小型弹性弹簧圈则设在主弹性弹簧圈内部相对的两侧位置,提供气管镜的二条拉线分别贯穿其间,前述固定座容置于软管的最远端,其设有一中央垂直板,而其两侧各设有多个贯穿孔,二拉线的远端分别穿过位于固定座之中央垂直板二侧的中间贯穿孔,并以定位板固定,因此,在施力于不同拉线时,即可连动固定座向对应一侧方向摆动,而达到控制导管远端可侧向摆动弯曲之目的,获得显著的进步。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

其包括一条主弹性弹簧圈、二条小型弹性弹簧圈及一固定座,其中:

主弹性弹簧圈为设在气管镜导管远端的软管之内部,其外径稍小于导管的内径;

二小型弹性弹簧圈则设在主弹性弹簧圈内部相对的两侧位置,提供气管镜的二条拉线分别贯穿其间;以及

固定座结合于导管的最远端,其设有多个贯穿孔,而前述二拉线的远端分别穿过二贯穿孔,并以分别结合以定位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设有一中央垂直板,而各贯穿孔设于其两侧,使二拉线的远端分别穿过固定座中央垂直板二侧的中间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设有一中央开孔,可组合一管体,形成工作孔道,而各贯穿孔分别设于固定座外缘环状部,于其中相对二侧之贯穿孔内设有定向条,而二拉线的远端分别穿过固定座另二侧之二贯穿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气管镜导管单元体结构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之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为图二之远端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导管摆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符号说明:

(1)主弹性弹簧圈(2)小型弹性弹簧圈(3)固定座

(31)中央垂直板(32)贯穿孔(33)固定板(4)导管

(5)拉线(6)固定座(61)中央开孔(62)贯穿孔(63)定向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主要由一条主弹性弹簧圈(1)、二条小型弹性弹簧圈(2)及一固定座(3)所组成,其中主弹性弹簧圈(1)为设在气管镜导管(4)远端的软管之内部,其外径稍小于导管(4)的内径,而二小型弹性弹簧圈(2)则设在主弹性弹簧圈(1)内部相对的两侧位置,提供气管镜的二条拉线(5)分别贯穿其间,前述固定座(3)设于导管(4)的最远端,其设有一中央垂直板(31),而其两侧各设有多个贯穿孔(32),二拉线(5)的远端分别穿过固定座(3)之中央垂直板(31)二侧的中间贯穿孔,并分别以定位板(33)固定之,而完成本发明之可弯曲结构。而固定座(3)上的其他贯穿孔则可提供电源线和连接线穿设其间,以连接远端之摄像模块、发光体与近端控制机构和电源机构。

使用时,因为主弹性弹簧圈(1)和小型弹性弹簧圈(2)本身均具可弯曲性,因此,在施力于不同拉线(5)时,该拉线(5)远端的定位板(33)即可连动固定座(3)向对应侧方向摆动,该固定座(3)通过中央垂直板(31)的分隔,可确保其只能向中央垂直板(31)的两侧方向弯曲倾斜,而达到控制导管远端之软管部,可稳定朝两侧方向摆动的状态,如图4所示,乃获致使导管(4)远端弯曲之目的,获致显著的进步性者。

请再参阅图5,为本发明之变化实施例,其中的固定座(6)具有一中央开孔(61),而在其环状外部设以数个贯穿孔(62),该中央开孔(61)可供连接一管体而形成为工作管道,二拉线(5)的远端亦分别穿设于固定座(6)相对侧的二贯穿孔,且于另二侧的二贯穿孔内装设以定向条(63),乃可控制固定座(6)在不同拉线(2)的连动下,得以准确的朝对应方向弯曲,并带动导管远端软管部弯曲摆动,使本发明增添其应用范围,提高实用功效者。

综而言之,本发明所改良的弯曲结构,其制造程序简易,无需如习知要多次相互扣合或铆合枢接多个单元,而能简易组合于管体远端的软管内部,达到简易控制气管镜导管远端弯曲摆动之目的,较习知设计显然更具有极佳的实用进步性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管镜导管弯曲结构,其主要由一条主弹性弹簧圈、二条小型弹性弹簧圈及一固定座所组成,其中主弹性弹簧圈为设在气管镜导管远端的软管之内部,而二小型弹性弹簧圈则设在主弹性弹簧圈内部相对的两侧位置,提供气管镜的二条拉线分别贯穿其间,固定座则容置于软管的最远端,二拉线的远端分别穿过固定座二侧的贯穿孔并固定,拉线的另端延伸结合于把手内部的控制机构,因此可利用于把手处简易操作连动拉线,进而连动固定座同向摆动,达到使导管远端同步弯曲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南冰;林燕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嘉润医用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