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贫血属于中医学“虚劳”、“黄病”、“虚黄”等范畴,多由于先天禀賦不足、饮食不节、长期失血、烦劳过度、妊娠失养和大病久病虚损等引起脾肾亏损,脾虚则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肾虚则精气不足,无以生髓化血,导致气血亏虚。虽然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贫血病的药物品种很多,但由于导致贫血病的因素有多种,因此贫血病也分多种类型,所以这些药物缺乏针对性,疗程相对较长,且部分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或过敏反应,所以服用后对于治疗属于阴虚血亏所致的贫血病这种疾病来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生地黄12-32山药9-24山茱萸6-15知母9-24
玄参9-24麦冬9-24黄柏6-15当归6-15炒白芍9-24
牡丹皮6-15玉竹6-15生甘草4-10
所述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然后加水浸泡25分钟,之后煎煮30分钟,过滤去渣即可制成所述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口服液、丸剂和膏剂。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是采用水煮提取的方法来提取原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保持其活性,这样不仅可使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大大提高,而且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能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另外,本发明的药物为纯中药复方制剂,因而患者长期服用后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安全性好。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贫血病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并发症较多。临床常见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等。此方立法于健脾和胃,益气生血。方中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是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为君药。山药甘平,补脾养胃,为慢性久病调补脾胃之佳品;知母苦甘寒,清热泻火,生津润燥;麦冬甘微苦微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止痛;牡丹皮苦甘微寒,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以上诸药,清热养阴,活血补血,健脾益气,共为臣药。山茱萸酸涩微温,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为平补阴阳之要药;玄参甘苦咸微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炒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玉竹甘微寒,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以上诸药,清热燥湿,养阴生津,滋肝肾,补阴阳,故为佐药。生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痛,调和诸药,以为使药。本方健脾补肾,补阴阳,生气血,故适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的贫血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生地黄12山药9山茱萸6知母9
玄参9麦冬9黄柏6当归6炒白芍9
牡丹皮6玉竹6生甘草4
所述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然后加水浸泡25分钟,之后煎煮30分钟,过滤去渣即可制成所述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口服液、丸剂和膏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生地黄32山药24山茱萸15知母24
玄参24麦冬24黄柏15当归15炒白芍24
牡丹皮15玉竹15生甘草1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生地黄22山药17山茱萸12知母17
玄参17麦冬17黄柏12当归12炒白芍17
牡丹皮12玉竹12生甘草10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呈棕色至棕褐色;气淡,味微苦。为了验证该中药复方制剂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利用上述中药复方制剂对315例患有阴虚血亏型贫血病的患者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其中21-30岁患者99例,31-40岁114例,41-50岁102例,每次用药150ml,每日3次,120天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共治愈(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199例,占63.2%;有效(各项化验检查明显改善,主要症状有改善)99例,占31.4%%;无效(各项化验检查无变化,主要症状无改善)17例,占5.4%;总有效率为94.6%。经2个疗程治疗后共治愈246例,占78.1%;有效60例,占19.0%;无效9例,占2.9%;总有效率为97.1%。
同时,本发明人对治疗效果与年龄、治疗效果与疗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表2。
表1: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效果与年龄关系表
将上述表1中的数据用x2检验法进行计算,结果为0.050>p>0.025,由此可以证明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阴虚血亏型贫血病,对各年龄组的治疗效果不随年龄而变化。
表2: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效果与疗程关系表
将上述表2中的数据用x2检验法进行计算,结果为p<0.005,由此可以证明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阴虚血亏型贫血病,随着治疗的深入,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