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面膜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6195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中药成分的面膜。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面膜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越来越多的人们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在入学、求职、工作、恋爱、婚姻、社交、生活等人生各个方面获得优势,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甚至改变自己的人生。在追求美容的道路上,现在人们对美容护肤的安全性更加注重,美业出现了很多天然的水果美容、自制美容面膜、黄瓜美容等;但是这些美容方法效果并不佳,很难达到自己想到的效果。中草药美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而且其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其不但有纯绿色、安全无刺激,而且还兼具了疗效佳,功效好的作用。

因此申请人认为有必要研究出一种面膜,其除了具备普通面膜的提亮肤色、补水外,还具备改善肤质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面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面膜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面膜,包括,组剂a和组剂b。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组剂a为一号面膜粉或三号面膜粉或一号面膜粉与三号面膜粉的任意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黄柏1.5-1.8份,西洋参1.5-2.1份,白茯苓1.5-2.1份,甘松1.5-2.1份,玉竹1.5-2.1份,炒僵蚕1.5-2.1份,大黄1.5-2.1份,桑白皮1.5-2.1份,枇杷叶1.5-2.1份,白蔹1.5-2.1份,生甘草1.5-2.1份,白药2-5份。本组分具有祛黄气、祛痘印、收细毛孔、调理暗哑肤质,让肌肤富有光泽,晶莹剔透,呈现鲜彩无暇肌肤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三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山药粉2.5-3份,白芨1.5-2.1份,辛夷1.5-2.1份,黄苓1.5-2.1份,西洋参1.5-2.1份,菟丝子3-4.2份,维生素b2粉1.5-2.1份,白蔹1.5-2.1份,白芍药1.5-2.1份,白药2-5份,红药1-2份,连翘1.5-2.1份,生甘草1.5-2.1份,橄榄油3-10份。本组剂具有祛青春痘、面疱、暗疮、祛痘印、收细毛孔、促进肌肤水油平衡,解决粉刺、痘脓包等肌肤烦恼,缓解出油、毛孔粗大、粉刺等问题根源,持续使用,肌肤日渐光滑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组剂b包括二号面膜粉,所述的二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莲子粉5-11份、珍珠粉4-8份、海藻粉18-25份、糯米粉5-11份、蜂蜜17-23份、维生素c粉1-3份、维生素b2粉1-3份、橄榄油3-6份。本组组剂有多效保湿,滋润肌肤,补充肌肤水分,有效改善肌肤干燥缺水状态,焕发肌肤年轻活力,收细毛孔,修护舒缓受损脆弱肌肤,增强肌肤抗衰力,令肌肤水润、细腻、有活力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组剂c,所述的组剂c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糯米粉8-11份,面粉8-11份,黄面17-23份,蜂蜜18-21份,陈醋18-32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各组分的细度为200-350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适量的干净无污染的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水为矿泉水、蒸馏水、冷开水。

制备上述中药面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号面膜粉、二号面膜粉、三号面膜粉各组分清洗干净,烘干后按照各自的重量份数比分别混合;

(2)将步骤(1)的混合原料研磨成粉末,并将粉末过200-350目筛,收集过筛后的粉末;

(3)将步骤(2)中的粉末灭菌处理,得到中药面膜粉;

(4)步骤(3)中的中药面膜粉与组剂c按照1:1重量比例均匀混合后搅拌30-60分钟:

(5)往步骤(4)中搅拌后的中药面膜粉加入适量的水,调均即可。

制备上述中药面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使用的第1-45天,使用一号面膜粉或三号面膜粉,使用频率为隔天使用,所述的一号面膜粉或三号面膜粉可交替使用。第二阶段为第46-51天后,使用频率为3天一次,使用二号面膜粉;

s1、以第1-46天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使用一号面膜粉或三号面膜粉或一号面膜粉与三号面膜粉交替使用;

s2、以第46-51天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使用二号面膜粉,第51天后可将二号面膜粉与第一阶段中使用的面膜粉交替使用;

s3、具体使用步骤为:

(1)洗面奶洗面;

(2)轻拍爽肤水三次,爽肤水总量在3ml-5ml;

(3)晚霜打底;

(5)再次轻拍爽肤水若干;

(6)白天涂防晒、隔离霜;晚上涂晚霜;

(7)将面膜敷在面部30-60分钟后洗掉即可。

当然,所述的一号面膜粉、二号面膜粉、三号面膜粉可以根据皮肤的不同情况自行组合使用(如使用顺序自定),以达到皮肤完美的效果。但是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皮肤比较干燥,则需要及时补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的中药为绿色、安全、环保的产品,对皮肤无伤害;且美容护肤技术的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专业起点低,更加利于市场的进驻与技术的管理。

2、本发明采用的中药具有许多活性成份,如生物碱、皂甙、黄酮类、醌类、有机酸等其它不同活性成份,根据不同中药的功效,调配出适当的功效中药进行制作面膜,能够适应不同的肤质。

3、本发明针对使用中的肤质变化分别设计出一号面膜粉、二号面膜粉、三号面膜粉,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肤质的变化适时调整面膜,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4、本发明能够改善使用者的水油平衡,提亮肤色,保持皮肤水润,且通过各中药成分的调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肤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中药面膜,包括,组剂a、组剂b、组剂c,所述的组剂a为一号面膜粉,所述的组剂b为二号面膜粉。

一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黄柏1.6份,西洋参1.8份,白茯苓1.8份,甘松1.8份,玉竹1.8份,炒僵蚕1.8份,大黄1.8份,桑白皮1.8份,枇杷叶2份,白蔹1.8份,生甘草2份,白药3份。

二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莲子粉8份、珍珠粉5份、海藻粉20份、糯米粉9份、蜂蜜20份、维生素c粉1.5份、维生素b2粉1.5份、橄榄油5份。

所述的组剂c,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糯米粉10份,面粉10份,黄面18份,蜂蜜20份,陈醋20份。

其制备方法为:

s1、将一号面膜粉、二号面膜粉分别与组剂c按照1:1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后搅拌30分钟;

s2、将s1中的面膜粉分别加水搅匀即可使用。

其使用方法为:

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使用的第1-45天,使用一号面膜粉,使用频率为隔天使用。第二阶段为第46-51天后,使用频率为3天一次,使用二号面膜粉;

s1、以第1-46天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使用一号面膜粉;

s2、以第46-51天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使用二号面膜粉,第51天后可将二号面膜粉与第一阶段中使用的面膜粉交替使用;

s1、以第1-46天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使用一号面膜粉;

s2、以第46-51天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使用二号面膜粉或将一号面膜粉与二号面膜粉交替使用(隔天使用);

s3、具体使用步骤为:

(1)洗面奶洗面;

(2)轻拍爽肤水三次,爽肤水总量在3ml-5ml;

(3)晚霜打底;

(5)再次轻拍爽肤水若干;

(6)白天涂防晒、隔离霜;晚上涂晚霜;

(7)将面膜敷在面部30-60分钟后洗掉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中药面膜,包括,组剂a、组剂b、组剂c,所述的组剂a为三号面膜粉,所述的组剂b为二号面膜粉。

所述的三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山药粉2.6份,白芨1.8份,辛夷1.8份,黄苓1.8份,西洋参1.8份,菟丝子3.5份,维生素b2粉1.8份,白蔹1.8份,白芍药1.8份,白药3份,红药1.5份,连翘1.8份,生甘草1.8份,橄榄油4份。

所述的二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莲子粉10份、珍珠粉7份、海藻粉24份、糯米粉8份、蜂蜜20份、维生素c粉2份、维生素b2粉2份、橄榄油4份。

所述的组剂c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糯米粉9份,面粉9份,黄面21份,蜂蜜20份,陈醋26份。

其制备方法为:

s1、将三号面膜粉、二号面膜粉分别与组剂c按照1:1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后搅拌30分钟;

s2、将s1中的面膜粉分别加水搅匀即可使用。

其使用方法为:

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使用的第1-45天,使用三号面膜粉,使用频率为隔天使用。第二阶段为第46-51天后,使用频率为3天一次,使用二号面膜粉;

s1、以第1-46天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使用三号面膜粉;

s2、以第46-51天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使用二号面膜粉或将三号面膜粉与二号面膜粉交替使用;

s3、具体使用步骤为:

(1)洗面奶洗面;

(2)轻拍爽肤水三次,爽肤水总量在3ml-5ml;

(3)晚霜打底;

(5)再次轻拍爽肤水若干;

(6)白天涂防晒、隔离霜;晚上涂晚霜;

(7)将面膜敷在面部30-60分钟后洗掉即可。

实施例三

一种中药面膜,包括,组剂a、组剂b、组剂c,所述的组剂a为一号面膜粉与三号面膜粉1:1重量比均匀混合,所述的组剂b为二号面膜粉。

所述的一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黄柏1.6份,西洋参2份,白茯苓2份,甘松2份,玉竹2份,炒僵蚕2份,大黄2份,桑白皮2份,枇杷叶1.8份,白蔹1.8份,生甘草2份,白药4份。

所述的三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山药粉2.8份,白芨2份,辛夷2份,黄苓2份,西洋参2份,菟丝子4份,维生素b2粉2份,白蔹2份,白芍药2份,白药4.5份,红药1.5份,连翘2份,生甘草2份,橄榄油7份。

所述的组剂b为二号面膜粉,且所述的二号面膜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莲子粉8份、珍珠粉7份、海藻粉123份、糯米粉9份、蜂蜜22份、维生素c粉1.5份、维生素b2粉1.5份、橄榄油5份。

所述的组剂c,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糯米粉9份,面粉9份,黄面18份,蜂蜜19份,陈醋30份。

其制备方法为:

s1、将一号面膜粉、三号面膜粉、二号面膜粉分别与组剂c按照1:1的重量比均匀混合后搅拌30分钟;

s2、将s1中的面膜粉分别加水搅匀即可使用。

其使用方法为:

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使用的第1-45天,使用一号面膜粉或三号面膜粉,使用频率为隔天使用,所述的一号面膜粉或三号面膜粉可交替使用。第二阶段为第46-51天后,使用频率为3天一次,使用二号面膜粉;

s1、以第1-46天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使用一号面膜粉或三号面膜粉或一号面膜粉与三号面膜粉交替使用;

s2、以第46-51天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使用二号面膜粉,第51天后可将二号面膜粉与第一阶段中使用的面膜粉交替使用;

s3、具体使用步骤为:

(1)洗面奶洗面;

(2)轻拍爽肤水三次,爽肤水总量在3ml-5ml;

(3)晚霜打底;

(5)再次轻拍爽肤水若干;

(6)白天涂防晒、隔离霜;晚上涂晚霜;

(7)将面膜敷在面部30-60分钟后洗掉即可。

使用案例

采用实施例三中的面膜的制备、使用方法进行测试。使用方式:洁面后使用此面膜粉,使用前面部轻拍爽肤水,如用晚霜或精华打底效果更佳。使用时间66天。

经过使用后摘取如下案例:

案例一:

黄女士:46岁,脸上晦暗,有斑,混合性皮肤,皮肤黄,有皱纹。使用中药面膜粉三个疗程后,皮肤白嫩有了光泽。眼尾的细纹减少,皮肤紧致;油脂分泌减少。整体肤质提升了一个色度,顾客比较满意。

案例二:

陈姑娘:20岁,脸上青春痘很严重,脓包型皮肤,油脂分泌过盛;毛孔粗大,皮肤发黄,由于长时间使用了一些治疗痘的药物,而引发皮肤成为混合性,v型区(面颊部位)呈干性,缺水干燥,脱皮。使用中药面膜粉三个疗程后,中药吸收后达到平衡皮肤天然分泌,使面部皮肤清爽洁净,及时吸附出皮肤的污垢与油脂,收缩了皮肤毛孔,防止了皮肤的油光。从而减少了青春痘的数量,大型的脓包、痘痘基本上消灭,女孩子很开心。

案例三:

何姑娘:28岁,脸上黑黄、无光泽、皮肤干燥,有时会出现过敏情况;使用中药膜二个疗程后,皮肤黑黄减轻,皮肤整体看起来变白皙了。中药成分有分解黑色素,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能够让皮肤更加白嫩,螯合铜离子,阻止黑色素的形成。脸上的皮肤没有了黄气,整体看起来更加青春靓丽,姑娘很高兴。后来又做了一个疗程的补水中药二号膜,并称以后会长期使用。

案例四:

阿敏:25岁,脸上干、黄、暗沉,皮肤表面粗糙,角质层厚;使用中药面膜粉二个疗程后,皮肤角质层厚的现象有所改善,中药膜在分解黑色素的同时,祛除了皮肤表面的暗沉,加强了新陈代谢,从而加速了皮肤膜的代谢,促进了皮肤老化的角质脱落,让皮肤看起来更加红润有光泽。在快速提亮肤色的同时,防护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让皮肤在绿色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了健康的护理。

案例五:

丽萍:42岁,混合性皮肤,“t”字区油,“v”字区干;脸上黄、干、晦暗、有色斑;在使用中药面膜粉三个疗程后,皮肤黄、黑情况改善了很多;皮肤变得白嫩了很多,斑点也有所淡化,但是没有消失。整体看起来毛孔变小,皮肤紧致,皮肤的水油平衡,不再呈现油光脸。而v字区也没再有干燥脱皮的现象,皮肤细腻了很多。顾客很欢喜,表示会一直做下去。

案例六:

霞:41岁,脸上晦暗,皮肤黑、黄,属于衰老性皮肤,有皱纹,皱纹有增加的趋势。使用中药面膜粉三个疗程后,皮肤白嫩有了光泽。眼尾的细纹减少,皮肤紧致;油脂分泌减少。她比较满意,还为青春期的女儿买了三个疗程的祛痘的面膜。

效果测试

临床客户随机分2组,每组6位客户,美容时间共72小时,使用11次,每次40min。对照组:正常的美容院装产品护理护肤;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实施例三中的一号面膜粉、三号面膜粉前八次交替使用,后三次采用实施例三中的二号面膜粉。

累计敷满敷膜72小时之后于顾客面部情况,使用皮肤检测仪来检测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含水分、油分含量。观察项目为:皮肤的光泽度、光滑度、皮肤油脂分泌情况;皮肤松紧、硬度、有无过敏及不适应,对观察项目设立程度指标,程度越高,得分越高:以(-)为0分,(+)为1分,(++)为2分,(+++)为3分。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备下表:

对试验数据统计后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采用的中药膜对人面部皮肤的改善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案例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