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0266发布日期:2018-11-24 12:0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呼吸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辅助呼吸之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呼吸面罩(中国台湾公开号第201703807号申请案),包含一个支撑架、一个软罩垫,及一支导气管。该支撑架包括一个呈中空环型的基部、一个由该基部内环缘向后延伸的套设部、一个设于该基部上方并由该基部向后延伸且末端呈勾状的定位销,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基部两侧的翼部。该基部内环缘与该套设部围绕界定出一个通道。该软罩垫包括一个能移除且装设抵靠于该支撑架并具有一个开口端的本体、一个开设于该本体且供该定位销穿设的穿孔,及一个设置于该本体且能贴合于患者脸部的罩裙,该本体的该开口端能移除且套设于套设部,所述翼部支撑于该本体两侧,并配合该定位销以固定该本体。该导气管连通该通道。

虽然,利用上述结构的组成,能使该支撑架与该软罩垫之间的组装简单,且方便拆卸,使用上相当便利。但是,申请人基于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开发设计,终于研发出一种能提升较佳气密效果且不变形的呼吸面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较佳气密效果且不变形的呼吸面罩。

本发明呼吸面罩,包含一个支撑单元及一个软罩单元,该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基座以及一对呈相对且固接于该基座的翼架,该基座具有一个围绕一条轴线且呈中空环状的盘部,以及一个由该盘部内环缘凸设的套设部,所述翼架分别呈倒l形,分别具有一个连接于该盘部外环缘的连接段,以及一个相交连接于该连接段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分别具有一个顶缘,以及一个由于该顶缘凹设且呈凹孔状的定位部,该软罩单元采用能挠曲变形的材料制成杯状,安装于该支撑单元,并包括一个围绕该轴线且呈中空环状的且抵靠于该盘部的底壁、一个连接于该底壁内环缘且气密套设于该套设部外部的环套部、一个围绕该轴线且连接于该底壁外环缘的周壁、一个相反于该底壁且连接于该周壁的囊罩部,以及一个分别衔接于该周壁与该囊罩部之间的抵靠部,该底壁具有一个能气密贴合于该盘部的底面,该周壁具有一个外周面及一对由该外周面凸出呈凸榫状且能与所述定位部互相嵌扣的卡定部,该囊罩部的厚度小于该周壁的厚度,该抵靠部由该周壁朝该囊罩部延伸时逐渐减少肉厚,该抵靠部具有一对分别对应于所述顶缘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由该周壁朝该囊罩部延伸时逐渐朝外倾斜,且所述外侧面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卡定部的第一端及一个沿环向相反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轴线之间所产生一个第一夹角,小于该第二端与该轴线之间所产生一个第二夹角,且所述外侧面在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延伸时,与该轴线之间所产生的夹角逐渐加大,且该软罩单元能由一个原始状态转换成一个充气密闭状态,该软罩单元在原始状态时,该抵靠部的外侧面不与所述顶缘接触,该软罩单元在充气密闭状态时,该抵靠部产生变形且使所述外侧面分别抵靠于所述顶缘。

本发明呼吸面罩,该软罩单元的所述外侧面还各具有一个与该外周面衔接的底缘,该软罩单元在原始状态时,所述底缘与所述翼架的顶缘之间产生有一个不小于2㎜的间隙。

本发明呼吸面罩,该支撑单元的所述支撑段的顶缘呈外凸弯弧状,所述顶缘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定位部的连结端及一个相反于该连结端且对应于所述第二端的末端,且所述连结端朝所述末端延伸时逐渐偏向该基座。

本发明呼吸面罩,该软罩单元的抵靠部配合所述支撑段的顶缘也呈弯弧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软罩单元的该抵靠部的外侧面由该周壁朝该囊罩部延伸时逐渐朝外倾斜,以及所述外侧面由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延伸时,与该轴线之间所产生的夹角逐渐加大的作用,使得该软罩单元在充气密闭状态时,所述外侧面能因为膨胀变形而抵靠于所述顶缘上,且能产生缓冲平衡、不变形、不漏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呼吸面罩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实施例之一个组合剖视图;

图4是该实施例之一个侧视组合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直线ⅴ-ⅴ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的直线ⅵ-ⅵ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类似于图5的一个充气膨胀示意图;及

图8是类似于图6的一个充气膨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呼吸面罩的一个实施例,主要包含一个支撑单元10及一个软罩单元20。另外,该支撑单元10能再配合一支导气管30及一对连接件40,以分别供输气连接及方便配戴定位,该导气管与所述连接件与本发明的特征无关,所以以下未针对该导气管与所述连接件的细部结构多加说明。

该支撑单元10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并包括一个基座11,以及一对呈相对且固接于该基座11的翼架12。该基座11具有一个围绕一条轴线l且呈中空环状的盘部111,以及一个由该盘部111内环缘凸设的套设部112。所述翼架12分别呈倒l形,分别具有一个连接于该盘部111外环缘的连接段121、一个相交连接于该连接段121的支撑段122,所述支撑段122分别具有一个顶缘123,以及一个由于该顶缘123凹设且呈凹孔状的定位部124。所述顶缘123呈外凸弯弧状,所述顶缘123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定位部124的连结端125及一个相反于该连结端125的末端126,且该连结端125朝该末端126延伸时逐渐偏向该基座11。

该软罩单元20采用能挠曲变形的硅胶材料制成杯状,安装于该支撑单元10,并包括一个围绕该轴线l且呈中空环状并抵靠于该盘部111的底壁21、一个连接于该底壁21内环缘且气密套设于该套设部112外部的环套部22、一个围绕该轴线l且连接于该底壁21外环缘的周壁23、一个相反于该底壁21且连接于该周壁23的囊罩部24,以及一个衔接于该周壁23与该囊罩部24之间的抵靠部25,该底壁21具有一个气密贴合于该盘部111的底面211,该周壁23具有一个外周面231及一对由该外周面231凸出呈凸榫状且能与所述定位部124互相嵌扣的卡定部232。该囊罩部24的厚度小于该周壁23的厚度,该抵靠部25由该周壁23朝该囊罩部24延伸时逐渐减少肉厚,该抵靠部25配合所述支撑段122的顶缘123也呈弯弧状,并具有一对分别对应于所述顶缘123的外侧面251,所述外侧面251由该周壁23朝该囊罩部24延伸时逐渐朝外倾斜,且所述外侧面251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卡定部232的第一端252、一个沿环向相反于该第一端252且对应于所述末端126的第二端253,以及一个与该外周面231衔接的底缘254,该第一端252与该轴线l之间所产生一个第一夹角θ1(见图5),小于该第二端253与该轴线l之间所产生一个第二夹角θ2(见图6),且所述外侧面251在该第一端252朝该第二端253延伸时,与该轴线l之间所产生的夹角逐渐加大。且该软罩单元20能由一个原始状态(见图5及图6)转换成一个充气密闭(见图7及图8)状态,该软罩单元20在原始状态时,该抵靠部25的外侧面251不与所述顶缘123接触,且所述底缘254与所述顶缘123之间产生有一个不小于2㎜的间隙。

再如图3至图6所示,当本发明呼吸面罩整体组配完成,能将该软罩单元20的囊罩部24罩设于人体的鼻部外部,且在尚未自该导气管30输入压力气体之前,该囊罩部24尚未膨胀变形,该抵靠部25的外侧面251不与所述顶缘123接触。

又如图3、图7及图8所示,当自该导气管30输入压力气体,且使得该软罩单元20内部呈充气密闭状态时,该软罩单元20内部的气体压力大于大气压力,该底壁21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能使得该底面211气密贴合于该盘部111(配合参图3),再加上该环套部22气密套设于该套设部112外部,所以空气不会自该软罩单元20底部与该基座11之间产生泄漏。同时,压力气体会使该周壁23、该囊罩部24与该抵靠部25膨胀(见图7箭头),尤其是该抵靠部25的所述外侧面251,会因为膨胀变形而分别抵靠于所述顶缘123。

此时,该软罩单元20利用该抵靠部25抵靠于所述翼架12的顶缘123,除了能达到稳定定位外,还能使得该软罩单元20产生缓冲平衡作用,而不会受气体压力作用而产生变形,气体也不会自该囊罩部24与人体鼻部之间产生泄漏,可以达到较佳的供气效果。且利用所述底缘254与所述顶缘123之间产生有不小于2㎜的间隙的作用,能允许该抵靠部25产生弹性变形的空间,又再利用该第一端252与该轴线l之间所产生的第一夹角θ1,小于该第二端253与该轴线l之间所产生的第二夹角θ2的作用,使得对应于该抵靠部25对应于该第二端253处的变形能力优于对应于该第一端252处的变形能力,则能确保鼻梁两侧与该囊罩部24之间产生较佳的密合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呼吸面罩,整体结构简单,配戴时能产生较佳的防漏效果,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