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木提取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0655发布日期:2018-12-14 22:14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楤木植物和楤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预防或/和治疗微生物感染及抗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1.楤木楤木属五加科植物,全世界共有40余种,大多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我国广泛分布28种,其中龙牙楤木(araliaetata)、虎刺葱木(araliaarmata)、长刺葱木(araliaspinifolia)、黄毛楤木(araliadelaisneana)、远东楤木(araliaschmidtii)等系楤木属植物,我国传统中药用其叶、茎、根。已有药理活性的报道。太白楤木(araliataibaiensisz.z.wangeth.c.zheng)芽挥发油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作用(mic=1:100,v/v);龙牙楤木(araliaelate(miq.seem.))具有抗柯萨奇病毒b3和a16、腺病毒ⅲ型、埃可病毒ⅵ型及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辽东楤木总皂苷亦具有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太白楤木(araliataibaiensisz.z.wangeth.c.zheng)总皂苷具有抗hbv的作用;楤木中的齐墩果酸和棘茎楤木(araliaechinocaulishand.-mazz)根皮的水和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长白楤木挥发油和醇提物及棘茎楤木根皮部位的水和醇提取物具有镇痛的作用。还有报道其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正性肌力、保护心肌、抗肿瘤、保肝等作用。本专利中涉及的楤木为生长在浙江地域并习称"红楤木"的棘茎楤木araliaechinocaulishand.-mazz.,用其根茎叶,迄今未见其抗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结核菌报道;还未见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methicllin-resistant,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mrse)、大肠埃希菌(esbls)escherichiacoli,eco+、肺炎克雷伯(esbls)k.penumonia,kpn+的报道,也未见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methicin-suseptable,mssa)、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msse)、大肠埃希菌(非esbls)escherichiacoli,eco-、肺炎克雷伯(非esbls)k.penumonia,kpn-、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e)的报道;也未见胃肠致病菌的福氏志贺菌ⅱa、副溶血性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罗森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斯坦利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报道。本专利中涉及的楤木为生长在浙江地域并习称"红楤木"的棘茎楤木araliaechinocaulishand.-mazz.,用其根茎叶,迄今未见其具有杀灭、阻断和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及抗ev71病毒的报道;也未见其叶醇提物的抗炎报道。2.病毒2.1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极易变异的负链rna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即流感。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分为甲、乙、丙三型,由于甲型更容易发生变异,流行最为广泛和严重。流感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对人民健康和劳动生产力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的威胁很大,常因导致并发症而死亡。目前,流感是我国重点监测疾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道疾病到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我国农业部已将禽流感列为甲类传染病。在亚洲流行的h5n1型,可以由禽鸟传人,对人有很高的致病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长期的流感病人抗病毒药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另外,由于病毒只能在活细胞生长的特殊性以及流感病毒的亚型变异速度很快,使得化学药物和流感病毒疫苗难以发挥其最佳治疗和预防效果。中医药对流感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是开发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一种新的尝试。2.2.手足口病毒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是由71型(ev71)感染引起,易引起爆发或流行,传染性强,重症病例比例大,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药物与方法。2.3.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感染部位广泛,常发于癌症或其他慢性病应用各种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近年来,hsv发病率急剧增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健康。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抗病毒药物接近50种,应用到临床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仅无环鸟苷有效,但已被发现有耐药株发生。因此,大力开发研制新的低毒、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刻不容缓。中草药来源广泛,现已成为研究热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zvz)为一种α-疱疹病毒,它在人类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常见疾病。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vzv通过神经系统感染人体,经历两次病毒血症后,病毒到达皮肤表层,而产生典型的疱疹样皮损。随后病毒又进入周围神经系统,并潜伏在脊神经节。vzv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其自然感染仅发生于人与大猩猩。3.致病菌3.1.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ylori、hp或hp)普遍存在于人胃黏膜中的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hp感染可引起多种慢性胃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以至胃癌,研究显示h.pylori的感染潜在增加2.7-12.0倍的胃癌危险。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目前国际上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主要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为基础,合并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根除率达90%。但目前其毒副反应大、易继发耐药、产生二重感染、患者依从性等问题。3.2.结核杆菌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人类死亡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其致死率仅次于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大量使用和抗结核作用位点的突变,导致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不断出现。2011年全球有870万人罹患tb,并有140万人死亡(其中非艾滋病患者约100万)。我国是全球22个tb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估计年发病人数为130万,占全球新发病人数的14.3%,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目前结核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顺应性较差。一线抗结核药物和二线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出现耐多药结核杆菌,不能达到有效控制结核病。中药的资源丰富、治疗时重视整体协同、毒副作用小以及不易产生耐药等特点和优势,使得抗结核中药在日益严峻的结核治疗方面展现出了越来越光明的应用前景。3.3.耐药菌近年来,滥用化药抗菌药情况普遍,致使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治疗难度增大,疗效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3.1.革兰氏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能产生多种毒素、酶及抗原蛋白,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能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血液及全身各脏器感染。该菌具有广谱耐药性,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和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吡肟、头孢唑啉、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60%,对利福平的耐药性已上升且大于50%。表皮葡萄球菌(mrse)是机会致病菌,可引发尿路感染、菌血症、术后伤口感染和心肌炎、瓣膜修复术后心内膜炎、骨髓炎、透析性腹膜炎等,死亡率可达63%-74%。近年来发现,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占表皮葡萄球菌的2/3,对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去甲万古霉素均有耐药性。3.3.2.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中最为重要的一类菌(俗称肺炎杆菌),在院内感染的败血症中,病死率较高。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是严重的耐药致病菌,耐药机制复杂,其中致病菌能够打开β-内酰胺环,使具该结构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失去活性。3.4.胃肠致病菌3.4.1.福氏志贺氏菌福氏志贺菌(shigellaflexneri),是志贺菌的一种,有14个血清型或亚型,是一类不形成芽孢的细菌,能够侵袭大肠引起典型菌痢症状(发热、腹痛、腹泻),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严重危害性的肠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感染菌株,2a是主要的血清型,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次感染痢疾,年累计发病数一直位于第三位。由于志贺氏菌感染剂量极低(10-100个细菌),最常见的扩散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5岁以下儿童和免疫障碍的人为主要感染人群。3.4.2.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噬盐性弧菌,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状,无牙孢。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沙、浮游生物和鱼贝中的海洋性细菌,为海产食品引起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的沿海地区,经常由于食用带有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食品,引起爆发性食物中毒。在非沿海地区,因食用此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中毒者亦时有发生。3.4.3.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属多价o抗血清的b群,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感染发病率居沙门菌感染的首位,占40%~80%,且多见于婴幼儿,可导致医院感染和暴发性食物中毒,病死率较高。3.4.4.肠炎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感染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和呕吐等。4.炎症炎症是人类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劳动者生产效率的疾病;有些反复发作并渐续加重的会成慢性炎性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临床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甾体(said)和非甾体(nsaid)两类抗炎药,虽然可供使用的药物很多,但多存在着较严重副作用。甾体类抗炎药有产生激素依赖性、免疫抑制及影响全身代谢的副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又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pg)的生成,易造成胃肠粘膜损伤。因此寻找高效、低毒副作用低的新药是医药行业关注热点,其中对天然来源抗炎药也寄予厚望。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概述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楤木植物、楤木提取物。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为以下一种或多种:(1)水提物;(2)醇水混合提取物;(3)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楤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楤木提取物制剂,所述的药物与药学上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剂学上接受的制剂。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楤木植物、楤木植物提取物用于制备抗感染和炎症的药物用途,特别是在抗幽门螺旋杆菌、结核菌、耐药致病菌、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的用途。发明详述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楤木植物、楤木提取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所述的药材或原药材是楤木。本发明中所述的生药也是楤木。本发明的楤木的鲜品或干品;楤木的药用部位选自根、茎、叶或任意组合;优选的药用部位选自根、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楤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楤木提取物为以下用水提、醇提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一种或多种:(1)水提物;(2)醇提物;(3)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为了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收率,可以对楤木原药材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平均粒径优选10-80目,更优先是20-65目,最优选是30-50目。本发明提供的提取物的第一种制备方法:所述提取物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楤木加入溶剂提取,过滤并浓缩滤液,干燥获得。所述的溶剂:本领域常用的溶剂均可以用于本发明。优选溶剂水和c1-c5的醇类。c1-c5的醇类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或其混合物。选自水、无水乙醇、乙醇水溶液;更优选溶剂选自乙醇水溶液。乙醇或乙醇水溶液和其他溶剂相比,具有低毒,防腐,污染小,价格低等优点,更适合于本发明应用于药物产品工业化大生产。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优选30%-100%的乙醇水溶液,更优选50%-95%的乙醇水溶液,进一步优选60%-80%的乙醇水溶液,最优选75%的乙醇水溶液。溶剂的量是指提取每公斤原药材所用的溶剂量,即提取每公斤药材计使用溶剂的重量(单位kg)或体积(单位l)。溶剂用量是原药材用量的2-30倍;更优选5-16倍;进一步优选6-15倍;最优选8-10倍。提取的温度:优选是室温到溶剂回流的温度;更优选是40℃-溶剂回流的温度;进一步优选是50℃-溶剂回流的温度;最优选是溶剂回流的温度。提取的次数:可以是1~5次;优选是2~3次。提取的时间:每次0.5~5小时;优选每次0.5~3小时;更优选每次1~3小时。浓缩的温度:可以是55~90℃;优选62~80℃;更优选65~75℃。浓缩后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1~1.5,优选1.2~1.4。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提取物是楤木经水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3-30倍的水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5-16倍的水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8-16倍的水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乙醇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3-30倍的30%-10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3-30倍的50%-95%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3-30倍的65%-8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5-15倍的30%-10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5-15倍的50%-95%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5-15倍的60%-8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8-10倍的30%-10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8-10倍的50%-95%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8-10倍的60%-8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并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原药材加入5~30倍(包括5~15倍,包括6~16倍)的水、无水乙醇、乙醇水溶液煎煮和/或回流提取1~5次(包括2~3次),每次0.5~5小时(包括0.5~3小时,包括1~3小时),过滤并浓缩滤液,干燥获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原药材加入5~30倍(包括5~15倍,包括6~16倍)的水、无水乙醇、乙醇水溶液煎煮和/或回流提取1~5次(包括2~3次),每次0.5~5小时(包括0.5~3小时,包括1~3小时),过滤并合并提取液,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5(包括1.2~1.4)的稠膏,减压干燥,即得。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原药材加5~30倍(包括5~15倍,包括6~16倍)的30~99%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1~5次(包括2~3次),每次0.5~5小时(包括0.5~3小时,包括1~3小时),过滤并合并提取液,60~90℃(包括65~7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5(包括1.2~1.4)的稠膏,减压干燥,即得。本发明提供的提取物的第二种制备方法:所述提取物是原药材经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并获得。本发明的超临界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是楤木经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在分离釜中获得提取物,提取的条件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例如:(1)不加夹带剂的提取物;(2)加夹带剂的提取物;(3)不加夹带剂提取后再加夹带剂的提取物。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的条件如下:萃取釜:萃取温度为30-70℃;优选为35-60℃;更优选为37-50℃;最优选40-45℃。萃取温度可以选自35℃,37℃,40℃,42℃,45℃,47℃,50℃。萃取压力为10-45mpa;优选为13-35mpa;优选为16-24mpa;更优选为18-22mpa。萃取压力可以选自15mpa,16mpa、20mpa,20.2mpa,20.5mpa,20.6mpa,29.6mpa,30mpa。萃取釜可以是1个或多个分离釜,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或更多。如果是多个萃取釜的,可以是并联或串联。为了尽量节约原药材的加料和卸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优选是多个萃取釜并联。在一部分萃取釜加料或卸料的时候,另外的萃取釜同时进行萃取。萃取剂流速:萃取剂二氧化碳的流速会对本发明的生产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二氧化碳的流速过快,二氧化碳和萃取溶质不能充分接触,会降低每体积二氧化碳的萃取效率;如果二氧化碳的流速过慢,会降低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因此,萃取剂二氧化碳的流速需要一个合适的流速。萃取剂二氧化碳的流速为每公斤药材每小时20-300升(以每公斤药材每小时计,单位为l/h·kg生药),即20-300l/h·kg;优选的萃取剂二氧化碳的流速为40-260l/h·kg;更优选为60-230l/h·kg;进一步优选为80-200l/h·kg;最优选为100-175l/h·kg,或者100-150l/h·kg,125-175l/h·kg。萃取剂二氧化碳的流速可以选自20l/h·kg;40l/h·kg;60l/h·kg;80l/h·kg;100l/h·kg;125l/h·kg;150l/h·kg;175l/h·kg;200l/h·kg;230l/h·kg;260l/h·kg;280l/h·kg;300l/h·kg。萃取时间分钟(min):30-400min,优选40-160min,更优选50-160min,最优选65-106min。萃取时间可以是60-70min,70-80min,80-100min,110-120min,120-130min,140-150min,155-165min。例如萃取时间可以是62min,65min,70min,75min,82min,90min,95min,98min,100min,106min,110min,120min,132min,145min,160min。夹带剂:本发明的超临界提取方案中,可以选择性的使用夹带剂或不使用夹带剂;优先是使用夹带剂。本领域常用的溶剂均可以作为本发明的夹带剂。例如本发明的夹带剂可以选自:0%-100%v/v的乙醇水溶液、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中至少一种,即作为带剂的溶剂可以是单一溶剂,或其中任何一种溶剂与另一种、及多种溶剂间的彼此混合溶剂等。本文中100%v/v的乙醇水溶液表示无水乙醇;本文中0%v/v的乙醇水溶液表示没有醇的水。例如本发明的夹带剂可以选自:水、无水乙醇、30%-100%v/v的乙醇水溶液、乙酸乙酯、丙酮。优选的夹带剂选自水、无水乙醇、30%-99%v/v的乙醇水溶液。更优选的夹带剂选自75%-95%v/v的乙醇水溶液。最优选的夹带剂选自95%v/v的乙醇水溶液。夹带剂的量(以每公斤药材计为l/kg,kg/kg;或以每克药材计为ml/g,g/g):夹带剂的量为0.10-2.5l/kg;;优选0.20-1.5l/kg;,更优选0.30-0.80l/kg;最优选0.40-0.60l/kg;分离釜:分离釜的温度为25-70℃,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35-55℃。分离釜的温度可以选自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分离釜的压力为2-15mpa;优选为3-15mpa;更优选为4-12mpa;最优选为4.5-10mpa。分离釜的压力可以选自4.65mpa,4.9mpa,5.1mpa,5.2mpa,5.3mpa,5.4mpa,5.5mpa,5.6mpa,5.7mpa,5.8mpa,6mpa,7mpa,8mpa,8.5mpa,9mpa,9.5mpa,10mpa。分离釜可以是1个或多个分离釜,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或更多。如果是多个分离釜的,可以是并联或串联,为了尽量提高提取物的回收率,优选是多个分离釜串联。分离釜i压力和温度:分离釜i的温度为30-70℃,优选为50-60℃;更优选为53-57℃;最优选为55℃。分离釜i的温度可以选自53℃,54℃,55℃,56℃,57℃。分离釜i的压力为4-17mpa;优选为5-15mpa;更优选为6-12mpa;最优选为8-10mpa。分离釜i的压力可以选自8mpa,8.5mpa,9mpa,9.5mpa,10mpa。分离釜ii压力和温度:分离釜ii的温度为25-50℃,优选为30-45℃;更优选为32-47℃;最优选为35℃。分离釜ii的温度可以选自30℃,31℃,32℃,33℃,34℃,35℃,36℃,37℃,38℃,39℃,40℃。分离釜ii的压力为2-8mpa;优选为3-7mpa;更优选为4-6mpa;最优选为4.5-5.5mpa。分离釜ii的压力可以选自4.65mpa,4.9mpa,5.1mpa,5.2mpa,5.3mpa,5.4mpa,5.5mpa。分离釜iii压力和温度:分离釜iii的温度为25-50℃,优选为30-45℃;更优选为32-42℃;最优选为35-40℃。分离釜iii的温度可以选自35℃,36℃,37℃,38℃,39℃,40℃。分离釜iii的压力为2-8mpa;优选为3-7mpa;更优选为4-6mpa;最优选为4.5-5.5mpa。分离釜iii的压力可以选自4.65mpa,4.9mpa,5.1mpa,5.2mpa,5.3mpa,5.4mpa,5.5mpa。分离釜中的得到的提取物,就是本发明的楤木提取物。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是对原药材不加夹带剂的进行超临界提取,原药材加入萃取釜,萃取釜温度为37℃-50℃,压力为10mpa-40mpa,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萃取釜的流量为20-300kg/小时,萃取时间为60-300分钟,分离釜i的温度为50℃-60℃,压力为7.5mpa-9mpa,分离釜ii的温度为32℃-47℃,压力为4.0mpa-6mpa,分离釜中的得到的提取物即为本发明的提取物。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是对原药材加夹带剂进行超临界提取,原药材加入萃取釜,萃取釜温度为37℃-50℃,压力为10mpa-40mpa,加入夹带剂,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萃取釜的流量为20-300l/h·kg生药,萃取时间为60-300分钟,分离釜i的温度为50℃-60℃,压力为7.5mpa-9mpa,分离釜ii的温度为32℃-47℃,压力为4.0mpa-6mpa;分离釜中的得到的提取物即为本发明的提取物。所述的夹带剂选自水、无水乙醇、30%-99%的乙醇水溶液、乙酸乙酯、丙酮等中至少一种,即作为带剂的溶剂可以是单一溶剂,或其中任何一种溶剂与另一种、及多种溶剂间的彼此混合溶剂等。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是对原药材先不加夹带剂进行超临界提取后再加夹带剂的进行提取,原药材加入萃取釜,萃取釜温度为37℃-50℃,压力为10mpa-40mpa,分离釜i的温度为50℃-60℃,压力为7.5mpa-9mpa,分离釜ii的温度为32℃-45℃,压力为4.0mpa-6mpa;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萃取釜的流量为20-300l/h·kg生药,萃取时间为60-300分钟;放出分离釜中的提取物;再加入夹带剂,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萃取釜的保持流量为20-300l/h·kg生药,再萃取60-300分钟;分离釜中再次得到的提取物即为本发明的提取物。所述的夹带剂选自水、无水乙醇、30%-99%的乙醇水溶液、乙酸乙酯、丙酮等中至少一种,即作为带剂的溶剂可以是单一溶剂,或其中任何一种溶剂与另一种、及多种溶剂间的彼此混合溶剂等。本领域常用的干燥均可以用于本发明,例如: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线干燥或微波干燥。或联合使用上述一种或多种干燥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提取物的第四种制备方法:所述提取物是原药材经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后,其剩余的药材再加入溶剂提取,过滤并浓缩滤液,干燥获得。具体的提取方法可以第一种方式相同。在本发明中,术语“提取”可以是常温下的浸渍,或者超临界状态下的提取,或者在升高的温度下的提取(例如煎煮和/或回流),或者这些操作方式的结合。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对提取物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进一步纯化,例如除溶剂、沉淀除杂质、溶剂萃取、树脂吸附分离等。如本文所述的,术语“提取物”将包括可用于实现本发明任何目的的任何纯度的提取物,提取物的提取纯度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含有楤木提取物的制剂,所述的药物与药学上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剂学上接受的制剂。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的组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无毒生理学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的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本领域公知的任何辅料及起控释作用的辅料。常用的辅料包括稀释剂、黏合剂、润湿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致孔剂、增塑剂、填充剂、增溶剂和乳化剂。稀释剂可以是但不限于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碳酸钙等;湿润剂可以是但不限于水、乙醇、异丙醇等;粘合剂可以是淀粉浆、糊精、糖浆、蜂蜜、葡萄糖溶液、微晶纤维素、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等;崩解剂可以是但不限于干淀粉、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碳酸氢钠与枸橼酸、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磺酸钠等;润滑剂和助流剂可以是但不限于滑石粉、二氧化硅、硬脂酸盐、酒石酸、液体石蜡、聚乙二醇;增溶剂和乳化剂可以是但不限于乙醇、异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苄醇、苯甲酸苄酯、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甲基甲酰胺、油类(特别是棉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胚芽油、橄榄油、蓖麻油和芝麻油)、甘油、四氢呋喃醇、聚乙二醇和脱水山梨糖醇的脂肪酸酯及它们的混合物。起缓控释作用的辅料可以选自亲水性凝胶材料、蜡脂类材料和不溶性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亲水性凝胶材料可以选自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普、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盐,所述的蜡脂类材料可以选自十六醇、十八醇、蜂蜡、山嵛酸甘油酯、硬脂酸和巴西棕榈蜡,所述的不溶性材料可以选自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聚氧乙烯和聚乙烯。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可向药物制剂中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或其它添加剂。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含楤木的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的制剂。可通过将组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固体或液体赋形剂和/或辅剂结合,制成适于人或动物使用的任何剂型。该制剂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优选口服制剂、喷雾剂、注射剂。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楤木植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第四方面还提供了楤木提取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感染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细菌选自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其耐药菌。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细菌选自不动杆菌属、杆菌属、弯曲杆菌属、衣原体、披衣菌属、梭菌属、柠檬酸菌属、埃希杆菌属、肠道菌属、肠球菌属、弗朗西斯氏菌属、嗜血杆菌属、缠绕杆菌属、克雷白石杆菌属、李斯特菌属、莫拉均属、分枝杆菌属、奈瑟是菌属、变形菌属、假单胞菌属、沙门氏菌属、沙雷菌属、志贺菌属、寡养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连锁状球菌属或涅尔森菌属。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病菌选自革兰氏阳性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methicllin-resistant,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methicin-suseptable)、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mrse)、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msse),还选自革兰氏阴性菌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esbls)eco+、肺炎克雷伯(esbls)kpn+、大肠埃希菌(非esbls)eco-、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e)、肠炎沙门氏菌、斯坦利沙门氏菌、罗森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鲍曼不动杆菌。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细菌选自幽门螺旋杆菌、结核杆菌,及其耐药菌。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病毒选自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流感病毒选自h1n1、h3n2、h5n1、h7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肠道病毒选自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疱疹病毒选自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肠道病毒选自71型、所述的柯萨奇病毒选自柯萨奇病毒16型。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肠道病毒引起的病症是手足口病。本发明第四方面还提供了楤木提取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炎症包括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也包括非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非微生物感染引起炎症的因子包括: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坏死组织、免疫反应。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炎症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局部表现和全身性反应:局部表现,体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性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炎症包括但不限于如:疖、痈、皮下脓肿;口腔炎、牙龈炎;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重症肺炎、呼吸道感染;心包肝、肝周炎、气囊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瓣膜修复术后心内膜炎;肠炎、直肠炎、伪膜性肠炎、结肠炎、慢性胃炎、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和透析性腹膜炎、新生儿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浓血症、菌血症、毒血症、内毒素性休克、全身脏器感染、眼部感染、非淋性尿路感染、创伤感染;胆囊炎、胆道感染;膀胱炎、肾炎、前列腺炎、尿道炎、阑尾炎、输卵管炎、慢性子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附件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衰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皮肤软组织感染、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剥脱性皮炎;;急性腹泻;发热症;骨髓炎;关节炎等。有益技术效果:对楤木根、茎、叶不同部位和水、醇、超临界不同提取方法获得提取物研究中,首次发现具有抑制hp、结核菌、耐药株革兰氏致病菌和胃肠致病菌作用,还首次发现抗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疱疹病毒的作用,为从畲药民族药寻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结核菌、hp、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疱疹病毒等预防/治疗用药提供新途径,另外还发现消炎作用。而超临界提取在楤木提取物中应用也是首次。其中:1.抗病原菌效果1.1.幽门螺旋杆菌:楤木根水提物cgs、楤木茎水提物cjs、楤木根醇提物cgc、楤木茎醇提物cjc均有效。在体外筛选实验中,cgs、cjs、cgc、cjc的mic分别为1-16mg/ml、2-4mg/ml、1-2mg/ml、0.5-2mg/ml。1.2.结核:楤木根水提物cgs和楤木根醇提物cgc有效。在体外筛选实验中,cgs、cgc的ic50分别为625ug/ml和1250ug/ml,有一定的抑制结核菌的效果。1.3.革兰氏菌:楤木根水提物cgs、楤木茎水提物cjs、楤木根醇提物cgc、楤木茎醇提物cjc均有效。在体外抗阳性菌筛选实验中,cgs、cjs、cgc、cjc的mic范围分别依次为0.25-128mg/ml、0.25-128mg/ml、1-64mg/ml、0.5-128mg/ml。在体外抗阴性菌筛选实验中,cgs、cjs、cgc、cjc的mic范围分别为8-128mg/ml、8-128mg/ml、8-64mg/ml、1-128mg/ml。1.4.胃肠道致病菌:楤木根水提物cgs,楤木茎水提物cjs,楤木茎醇提物cjc有效。在体外筛选实验中,cgs、cjs、cjcmic范围分别为0.5-16mg/ml、4-64mg/ml、2-64mg/ml。2.抗病毒效果2.1.流感病毒:超临界提取物cjlw-2(1-1)在杀灭和治疗模型有效,楤木根水提物cgs在杀灭和预防模型有效、楤木茎醇提物cjc在杀灭模型有效。在体外杀灭模型实验中,cgs浓度为15.63ug/ml、31.25ug/ml时相应杀灭率分别为17.68%、31.55%;cjc浓度为15.63ug/ml、31.25ug/ml、62.50ug/ml、125.00ug/ml时相应杀灭率分别为9.23%、9.68%、11.61%、11.16%;cjlw-2(1-1)浓度为125.00ug/ml、250.00ug/ml时相应杀灭率分别为9.10%、19.03%。在体外治疗模型实验中,cjlw-2(1-1)在浓度为7.81ug/ml、15.63ug/ml、31.25ug/ml、62.50ug/ml、125.00ug/ml、250.00ug/ml时相应抑制率分别为14.94%、16.47%、15.28%、17.02%、22.77%、25.02%。在体外预防模型实验中,cgs浓度为31.25ug/ml时相应阻断率为0.91%。2.2.ev71病毒:楤木根水提物cgs有效在体外筛选实验中,cgs50ug/ml时抑制率为56.1%,能有效抑制ev71在rd细胞中复制扩增。2.3.hsv-1病毒:楤木根醇提物cgc、楤木茎超临界不加夹带剂样品cjlw-2(1-1)有效。在体外筛选实验中,cgc50ug/ml时抑制率为50%,25ug/ml时抑制率为25%;cjlw-2(1-1)400ug/ml、200ug/ml时抑制率均为25%,提示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hsv-i)作用。3.抗炎:楤木根水提物cgs和楤木叶醇提物cyc均有效。在小鼠耳肿胀实验中,cgs和cyc抗炎率分别为22.700%(20g/kg)、13.300%(20g/kg)。化药治疗虽见效快,但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且副作用大,停药后病症易反弹;中药复方治疗药物服用量大,疗程长,病人服药不方便。本发明克服西药和中药复方治疗缺点,提供一种科学合理、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单味中药作为抗病毒、抗菌和抗炎的理想药物。附图说明图1.楤木杀灭模型筛选结果图。图1显示:病毒对照多数细胞死亡并脱落;空白对照细胞状态良好;达菲在浓度为3.91ug/ml、7.81ug/ml、15.63ug/ml、31.25ug/ml、62.50ug/ml时细胞数量较病毒对照多,且状态较好;板蓝根颗粒在浓度为62.50ug/ml、125ug/ml、250ug/ml时亦表现出对细胞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说明试验方法正确,可为样品抗病毒结果判断提供参考。楤木根水提物cgs在浓度为15.63ug/ml、31.25ug/ml时,超临界提取物cj151012j-固在浓度为62.50ug/ml时,存活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病毒对照并且细胞状态较病毒对照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楤木提取实施例实施例1-5水提和醇提水提:药材粉碎后称重,装入10l圆底烧瓶中,分两次加水回流提取。第一次加10倍水,提取1小时后过滤,第二次加水8倍,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旋转蒸发仪上浓缩,水浴75℃、转速80rpm,浓缩至比重为1.18-1.22时,倾倒入不锈钢盘中置减压干燥烘箱65℃,真空烘干后粉碎。醇提:药材粉碎后称重,装入10l圆底烧瓶中,分两次加70%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加10倍70%乙醇(叶加16倍70%乙醇),提取1小时后过滤,第二次加70%乙醇8倍(叶加16倍70%乙醇),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旋转蒸发仪上浓缩,水浴温度65℃、转速80rpm,浓缩至比重为1.18-1.22时,倾倒入不锈钢盘中置减压干燥烘箱,温度65℃,真空烘干后粉碎。实施例6-9:超临界不加夹带剂提取称取150g粉碎好的楤木茎,放入到萃取釜中。当温度稳定,通入二氧化碳。当萃取釜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调节分离釜i和ii的压力,稳定,循环,开始计录萃取时间。不同的萃取条件如:实施例10称取粉碎后楤木茎1.236kg,装入5l萃取釜中。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ii的压力分别为16mpa、8mpa、5.1mpa,温度分别为40℃、55℃、35℃,二氧化碳流速为25-35l/h,萃取88min,收集到样品12.47g,收率1.0%,编号cjlw-2(1-1)。实施例11-14:超临界加夹带剂提取称取200g粉碎好的楤木茎,放入到萃取釜中。当温度稳定,开启主泵,通入二氧化碳。通过控制阀,调节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ii、到设定值。开启副泵,加入50%投料量的夹带剂,每半个小时内加30%g、40%、30%的夹带剂,进行萃取。每隔10-20分钟,从出料口收集混合物,视性状选择过滤或旋转蒸发除去夹带剂,收集到超临界萃取产物,详细参数如下:实施例15称取粉碎后楤木茎1.334kg,装入5l萃取釜中。萃取釜、分离釜i、分离釜ii的压力分别为20.5mpa、8mpa、5.4mpa,温度分别为45℃、55℃、35℃,二氧化碳流速为25-35l/h。开启副泵,在60min内加入210g95%乙醇,萃取160min,旋转蒸发除去夹带剂,得到8.66g的提取物,收率0.65%,编号cj20151012j。药理试验试验例1:抗病原菌筛选实验试验例1.1: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hp)1)菌种2株标准株:atcc700392和悉尼株ss1;1株临床多重耐药株:耐甲硝唑、耐阿莫西林株、耐克拉霉素。2)对照品对照药为头花蓼单方制剂和西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3)样品试验样品:实施例1-4所得楤木提取物浸膏。4)方法:琼脂稀释法。按文献报道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并与对照相比。5)结果:棘茎楤木根水提物(cgs)、棘茎楤木茎水提物(cjs)、棘茎楤木根醇提物(cgc)、棘茎楤木茎醇提物(cjc)均有效。cgs、cjs、cgc、cjc,其mic分别为1-16mg/ml、2-4mg/ml、1-2mg/ml、0.5-2mg/ml。表1.初筛hp4个样品活性表试验例1.2:抗结核菌筛选1)菌种:使用实验室制备的毒力自主发光结核菌mtbautoluminescenth37ra(简称alra)2)对照品、样品及核心仪器阳性对照药:利福平(rif),失效日期2017.11,批号:r0808,amresco公司产品,纯度>95%(hplc),红色粉末状。贮存方法:-20℃保存。核心仪器:发光检测仪为美国promega公司的glomax2020;生化培养箱:上海恒科仪器(lrh-70),台式恒温振荡器:太仓市实验设备厂(thz-d);电子天平:上海浦春仪器(je3002)。3)样品:实施例1和3所得楤木提取物浸膏。4)方法37℃培养alra菌液至对数期。用7h9培养基稀释菌液,使发光值在15000-25000rlu/ml之间。取稀释后的菌液195ul+5ul样品稀释后的母液,每个样品的每个浓度设3个重复,并设置阳性对照(rif:母液浓度为40ug/ml,终浓度1ug/ml)和阴性对照(dmso)。检测阴性空白对照的发光值作为第0天的发光值并记录。5)结果:棘茎楤木根水提物cgs和棘茎楤木根醇提物cgc有抗结核菌的作用。cgs、cgc的ic50分别为625ug/ml和1250ug/ml。表2.抗结核菌筛选结果表序号编号ic50(ug/ml)备注1cgs6252cgc1250实验例1.3:抗革兰氏菌筛选1.普通致病菌1.1.试验菌株1.1.1.受试菌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methicllin-resistant,mrsa)6株、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mrse)5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methicin-suseptable,mssa)6株、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msse)5株、大肠埃希菌(esbls)escherichiacoli,eco+6株、肺炎克雷伯(esbls)k.penumonia,kpn+6株、大肠埃希菌(非esbls)escherichiacoli,eco-6株、肺炎克雷伯(非esbls)k.penumonia,kpn-6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e)5株。以上菌株均为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四川地区、北京地区、上海等收集的临床分离致病菌。在收集单位经vitek-60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1.1.2.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检测中心。1.2.对照品头孢吡肟(标准品)源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品。1.3.样品:实施例1-4所得棘茎楤木提取物浸膏。1.4.方法以头花蓼单方、炒黄连单方、头孢吡肟为对照药材,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样品体外抗菌的最低抑菌浓度。1.4.1.头孢吡肟对照品称取药品9.5mg,加入4.1ml的生理盐水,混匀,各吸取1ml于两个培养皿中,再加入15ml的培养基,使其终浓度为145ug/ml,再吸取2ml于西林瓶中,再在该西林瓶中加入2ml的生理盐水,混匀,各吸取1ml加入两个平皿中,再加入15ml的培养基,使其终浓度为72.4ug/ml,依照此法倍比稀释,使平皿内所含药物终浓度依次为128、64、32、16、8、4、2、1、0.5、0.25、0.125、0.06、0.03、0.015、0.008ug/ml。待冷却后用多点接种仪(mit-p,sukuma)接种细菌,接种菌量约为104cfu/ml,每皿接种27株菌,2个皿接种54株菌,盖上皿盖。置于35-37℃培养箱内培养18-20h,观察记录结果。以平皿内未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判断为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1.4.2.头花蓼单方、黄连浸膏及棘茎楤木样品配制方法取灭菌烧杯,加入已称量好的中药样品7.68g,再定量加入约50℃的已融化的m-h琼脂培养基60ml,混匀后分别吸取15ml于两个平皿中,使其浓度为128mg/ml,再在剩余的30ml培养基中加入30ml培养基,混匀,分别再从中吸取15ml于2个培养皿中,使其浓度为64mg/ml,依照此法倍比稀释,使每皿内所含药物终浓度依次为128、64、32、16、8、4、2、1、0.5、0.25、0.125、0.06、0.03、0.015、0.008mg/ml。待冷却后用多点接种仪(mit-p,sukuma)接种细菌,接种菌量约为104cfu/ml,每皿可接种27株菌,2个皿共接种43株菌,盖上皿盖。置于35-37℃培养箱内培养18-20h,观察记录结果。1.5.实验结果1.5.1.对革兰氏阳性菌:棘茎楤木根水提物cgs、棘茎楤木茎水提物cjs、棘茎楤木根醇提物cgc、棘茎楤木茎醇提物cjc均有效cgs、cjs、cgc、cjc对22株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范围分别依次为0.25-128mg/ml、0.25-128mg/ml、1-64mg/ml、0.5-128mg/ml。表3.4个样品对22株革兰氏阳性菌mic值表1.5.2.对革兰氏阴性菌:棘茎楤木根水提物cgs、棘茎楤木茎水提物cjs、棘茎楤木根醇提物cgc、棘茎楤木茎醇提物cjc均有效,cgs、cjs、cgc、cjcmic范围分别为8-128mg/ml、8-128mg/ml、8-64mg/ml、1-128mg/ml。表4.4个楤木样品对29株革兰氏阴性菌的mic值表注: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2.抗肠道致病菌2.1.试验菌株2.1.1.受试菌株大肠埃希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福氏ⅱa、副溶血性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罗森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斯坦利沙门氏菌各1株。2.2.对照品头花蓼、黄连、双黄连口服液。2.3.样品:实施例1、2和4所得楤木提取物浸膏2.4.方法2.4.1.双黄连口服液分别移取药品10ml于烧杯中,加入20ml的培养基,混匀,吸取15ml于培养皿中,使其终浓度为0.33ml/ml,再在烧杯中加入15ml的培养基,再吸取15ml于培养皿中,使其终浓度为0.17ml/ml,依照此法倍比稀释,使药物终浓度依次为0.33、0.17、0.083、0.042、0.021、0.010、0.005、0.003ml/ml。待冷却后用多点接种仪(mit-p,sukuma)接种细菌,接种菌量约为104cfu/ml,每皿接种13株菌,盖上皿盖。置于35-37℃培养箱内培养18-20h,观察记录结果。以平皿内未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判断为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2.4.2.对照品tqs-1、hgj-1和中药浸膏样品配制方法取灭菌烧杯,加入已称量好的中药样品3.84g,再定量加入约50℃的已融化的m-h琼脂培养基30ml,混匀后吸取15ml于平皿中,使其浓度为128mg/ml,再在剩余的15ml培养基中加入15ml培养基,混匀,再从中吸取15ml于培养皿中,使其浓度为64mg/ml,依照此法倍比稀释,使每皿内所含药物终浓度依次为128、64、32、16、8、4、2、1、0.5、0.25、0.125、0.06、0.03、0.015、0.008mg/ml。待冷却后用多点接种仪(mit-p,sukuma)接种细菌,接种菌量约为104cfu/ml,每皿接种13株菌,盖上皿盖。置于35-37℃培养箱内培养18-20h,观察记录结果。以平皿内未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判断为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2.5.实验结果:棘茎楤木根水提物cgs、棘茎楤木茎水提物cjs、棘茎楤木茎醇提物cjc均有效。cgs、cjs、cjcmic范围分别为0.5-16mg/ml、4-64mg/ml、2-64mg/ml。表5.对胃肠道致病菌的mic值试验例2:抗病毒筛选试验例2.1抗流感病毒筛选1.实验病毒株流感病毒h3n2,由浙江省丽水市疾控中心从临床分离鉴定所得。2.实验试剂、材料、设备和场地试剂:dmem(1x);fbs;hbss(1x);pbs(1x);0.25%trypsin-edta(1x);均为gibco产品。l-glutamine,liquid;青链霉素混合液(100x);均为solarbio产品。材料:96孔板;10ml一次性移液管;6孔板;均为costar产品。50ml离心管;15ml离心管;25cm2细胞培养瓶;均为corning产品。血凝滴度板;移液枪及枪头。设备: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二级生物安全柜。场地:细胞培养bsl-2实验室。3.样品:实施例1、4和7所得棘茎楤木提取物浸膏4.实验方法样品配制:称取样品0.0200g于1.5mlep管中,用1mldmso溶解后吸取100ul用900ul维持液稀释后即浓度为2mg/ml,于4℃冷藏备用。培养病毒:将状态良好细胞洗去胎牛血清,加入病毒液于35℃,5%co2培养箱中孵育1-2小时后将病毒液弃去,加入维持液于35℃,5%co2培养3-7天,待70%的细胞死亡,将该病毒培养液冻融3次后进行ha试验。待测定tcid50之后将病毒液稀释分装于-80℃冰箱中冻存以备用。ha试验方法:将o型血血清弃去,取200ul的血红细胞于1.5mlep管中,用1ml的pbs清洗3次,吸取100ul的红细胞用pbs稀释至10ml混匀为1%的血红细胞。将培养好的病毒液倍比稀释为数个浓度1:1、1:2、1:4、1:8、1:16等,每个浓度的病毒液取50ul分别加入50ul的1%血红细胞混匀,待40分钟后查看结果,若红细胞分散即为有病毒,若红细胞聚集成一点即为无病毒。样品最大无毒浓度确定:将状态良好的浓度约为105个/ml的细胞均匀铺于96孔板中,培养至第二天长成单层后,将配制好的样品加入细胞并倍比稀释为8个浓度,于37℃、5%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细胞的状态。样品抗病毒实验步骤:cck-8细胞显色法。①预防模型:将浓度为105个/ml的细胞液100ul/孔铺于96孔板,待第二天细胞长至单层后用hbss50ul/孔将细胞板洗一次,再加入配制好的样品,于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h后弃去,再加入病毒液(ha=1)10ul,再于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h后弃去,再加入100ul维持液培养48h后观察结果。阻断率(%)=[(给药组平均值-病毒对照平均值)/(正常细胞对照平均值-病毒对照平均值)]×100%②治疗模型:将浓度为105个/ml的细胞液100ul/孔铺于96孔板,待第二天细胞长至单层后用hbss50ul/孔将细胞板洗一次,再加入ha=1的h3n2病毒液10ul/孔,于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小时,孵育之后将病毒液弃去,再加入配制好的药液100ug/孔,培养48小时观察细胞状态。抑制率(%)=[(给药组平均值-病毒对照平均值)/(正常细胞对照平均值-病毒对照平均值)]×100%③杀灭模型:将浓度为105个/ml的细胞液100ul/孔铺于96孔板,待第二天细胞长至单层备用。第二天用ha=1的病毒液将样品稀释为试验浓度,于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小时后加入用hbss清洗后的细胞板,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后观察结果。杀灭率(%)=[(给药组平均值-病毒对照平均值)/(正常细胞对照平均值-病毒对照平均值)]×100%结果判断方法:通过cck-8细胞显色法测定显色液的od值,再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状态,综合评价样品的抗h3n2的效果。5.实验结果:超临界提取物cj151012j在杀灭和治疗模型有效,楤木根水提物cgs在杀灭和预防模型有效、楤木茎醇提物cjc在杀灭模型有效。5.1.杀灭模型实验中,cgs浓度为15.63ug/ml、31.25ug/ml时相应杀灭率分别为17.68%、31.55%;cjc浓度为15.63ug/ml、31.25ug/ml、62.50ug/ml、125.00ug/ml时相应杀灭率分别为9.23%、9.68%、11.61%、11.16%;cj151012j-固浓度为125.00ug/ml、250.00ug/ml时相应杀灭率分别为9.10%、19.03%。5.2.治疗模型实验中,cj151012j在浓度为7.81ug/ml、15.63ug/ml、31.25ug/ml、62.50ug/ml、125.00ug/ml、250.00ug/ml时相应抑制率分别为14.94%、16.47%、15.28%、17.02%、22.77%、25.02%。5.3.预防模型实验中,cgs浓度为31.25ug/ml时相应阻断率为0.91%。试验例2.2:抗手足口病毒筛选1.病毒株和细胞病毒:ev71病毒,在复旦大学药学院抗病毒研究室保存,临用时新鲜制备。细胞模型:vero细胞2.样品:实施例1所得棘茎楤木提取物浸膏3.方法:mtt法检测样品对细胞的毒性再通过观察cpe(cytopathiceffect)确定样品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检测过程:样品细胞毒性试验。将rd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小时,形成细胞单层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样品稀释液,继续培养72小时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确定样品对细胞的毒性浓度。体外抗病毒试验:将rd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小时,形成细胞单层后,加入相应病毒液感染细胞,然后换入对细胞最大无毒浓度(细胞活性≥90%时的浓度)以下的样品稀释液,再经72小时培养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cpe),确定样品对病毒的抑制作用。4.结果:棘茎楤木根水提物cgs有效。cgs在50ug/ml时对手足口病毒ev71的抑制率为56.1%,可见,cgs能有效抑制ev71在rd细胞中复制扩增。表6.楤木抗手足口病毒ev71筛选结果表实施例3.抗疱疹病毒活性检测实验1.材料1.1.实验病毒株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i,为复旦大学药学院抗病毒药物研究室保存,临用时新鲜制备。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1.2.样品:为制备实施例3、6所得样品:cgc、cjlw-2(1-1)。1.3.主要仪器:co2细胞培养箱:mco-15ac型,日本三洋(sanyo)公司;电子天平:sartorius1700型,德国w-germany;超净工作台:sw-cj-1f型,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离心机:ld5-2a型,北京医用离心机厂;酸度计:orionstara211,thermo公司;酶标仪:bio-rad680型,美国伯乐bio-rad公司;生物倒置显微镜:xds-1b型,重庆光学仪器厂;电热恒温水浴锅:dk-s26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微量振荡仪:mh-1型,江苏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漩涡混合器:wh-861型,江苏太仓华利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1.4.试剂: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dmem培养基购自sigma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0.25%胰酶购自吉诺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胎牛血清购自gibco公司;完全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以及双抗的dmem培养液);细胞维持液(含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磷酸缓冲液(pbs,ph7.4),本实验室自制。2.实验方法2.1.样品配制方法测试样品溶解于dmso中,预先配置成40mg/ml浓度,然后用细胞培养液稀释,按照常规测试浓度,以200ug/ml开始倍比稀释。2.2.样品细胞毒性试验vero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小时,形成细胞单层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样品稀释液,继续培养72小时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确定样品对细胞的毒性浓度。2.3.体外抗病毒试验细胞活性大于90%以上的最大药物浓度作为药效测试的最大起始浓度,倍比稀释5个浓度进行药效活性检测。vero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小时,形成细胞单层后,加入相应病毒液感染细胞,然后换入对细胞最大无毒浓度及以下的5个样品稀释液,再经72小时培养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cpe),确定样品对病毒的抑制作用。2.4.实验结果判定方法mtt法测定样品对细胞的毒性,观察细胞病变作用cpe(cytopathiceffect)确定样品对病毒的抑制作用。tc50和ic50值按照reed-muench法原理进行计算。3.抗单纯疱疹病毒病毒筛选结果3.1样品对vero细胞的毒性表7.楤木对vero细胞的毒性结果表3.2)样品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sv-i作用表8.楤木抗疱疹病毒hsv-1筛选结果表实施例4.抗炎1.受试动物实验动物为km雄性小鼠,18-22g,spf级。2.对照品阳性对照药,抗炎为地塞米松片剂。3.样品:实施例1和5所得棘茎楤木提取物浸膏。4.方法每组动物连续给药5-6天,所有小鼠在末次给药后右耳涂上致炎剂,致炎剂为巴豆油。4小时后,处死动物,剪下左右两耳,用打孔器于同一部位冲下两耳片。计算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统计比较。5.结果:棘茎楤木根水提物cgs和棘茎楤木叶醇提物cyc有效。cgs,20g/kg时,抗炎率为22.700%;cyc,20g/kg时,抗炎率为13.300%。表9.小鼠巴豆油耳肿胀模型初筛2个样品活性表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