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滴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1996发布日期:2018-09-25 16:1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头痛、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涉及都梁滴丸及其制备工艺。技术背景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类型,属祖国医学的“头风”、“厥头痛”、“夹脑风”范畴,清代名医叶桂在论述偏头痛的治疗中明确指出:“此因客邪入于头中,偏痛无时,非辛香温热之药不能送邪达外”。从其用词措意上看:一方面该病具有发作急剧、难于快速缓解的特点,需要治疗药物具有速效的特点,另一方面表明辛香温散之药具有能速效治疗该病的作用。纵观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都梁丸这一由川芎、白芷药对组成的复方充分体现了叶桂“非辛香温热之药不能搜逐其邪,非温散之药不能送邪达外”的观点,由于该组配在头痛、偏头痛治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成了运用最多的基础方,但由于其制剂上的局限性,限制了该品种疗效的发挥不具备速效的特点,不能满足头痛急性发作之需。基于这样一个现状,我们选择都梁丸这一由川芎白芷药对组成的复方做为基础方,根据其药物的特性将其研究开发成速效制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开展都梁滴丸的研制,其主要目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进一步发掘和继承祖国医药学中的宝贵遗产,并有所提高。(二)为治疗头痛、偏头痛提供高效、速效选择:一方面通过减少药物的服用量,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使药物具有高效的特性;另一方面通过给药途径的改变,以提高药物发挥作用的速度,使药物具有速效的特性,从而全面提高药物疗效。(三)使制剂具有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了提高传统中成药都梁丸的疗效,更好满足头痛、偏头痛临床治疗需要,我们从剂型的选择、工艺路线确定、工艺条件的筛选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剂型的选择来看,我们考虑到都梁丸为大蜜丸,存在服用剂量过多,吸收、显效较慢,外观不易为患者接受,在存贮过程中常有生虫、发霉干硬、反砂等问题出现,质量较难控制,再加之,偏头痛发作时疼痛剧烈难忍,需要迅速止痛治疗,而大蜜丸不具备此特性,诸多原因限制了该传统中成药的临床使用,违背了宜病、宜药性的原则。我们根据都梁丸中白芷、川芎具有辛香走窜的特性,其药效成分可以通过舌下静脉以及口腔粘膜、呼吸道粘膜等迅速吸收发挥疗效的特点,以及头痛、偏头痛发作时需要迅速止痛的要求,遵循剂型宜病、宜药性的原则,我们选择能较好保护有效成分,有利于药效成分吸收并迅速发挥作用的具有固体分散物特性的滴丸为剂型。从工艺路线的确定来看,我们为了提高制剂疗效,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分析了白芷、川芎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了解到它们所含各类充分对头痛、偏头痛的治疗均具有相应的作用,必须多方面考虑各类成分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提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制剂疗效。同时,我们结合剂型制备上的要求,一方面尽可能提取有效成分,尽量保证原方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尽可能少地提取无效成分,去除杂质,减少服药量,以及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生产设备实际。结果表明以乙醇渗漉提取减压回收,提取物中杂质少、有效成分含量高,再用聚乙二醇做基质均匀分散制成滴丸。为此,本发明研制出一种新型都梁滴丸,很好的解决都梁丸存在的问题,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头痛、偏头痛的都梁滴丸。该滴丸具有剂型独特、服用方便、疗效迅速、生产工艺简洁、制造成本低等诸多优点,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所述的都梁滴丸由以下原料药组成:以上共制成都梁滴丸1000粒。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都梁滴丸由以下原料药组成:以上共制成都梁滴丸1000粒。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都梁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川芎和白芷分别粉碎成粗粉;(2)将川芎和白芷分别投入渗漉罐中加入浓度为70-90%的乙醇浸泡并渗漉;(3)将白芷渗漉液减压浓缩,收集上层油状物,得白芷提取物;(4)将川芎渗漉液减压浓缩,得川芎提取物;(5)将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加入白芷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混合均匀,滴入液体石蜡中制得都梁滴丸,或包薄膜衣。.其中,步骤(1)所述的粗粉,过筛的目数是20目。其中,步骤(2)所述白芷渗漉用乙醇浓度为85%,用量为药材的6倍,浸渍时间为24小时;川芎渗漉用乙醇浓度为90%,用量为药材的4倍,浸渍时间为24小时。其中,步骤(3)所述白芷渗漉液浓缩温度为55℃,真空度为0.09mpa,浓缩最终体积为乙醇用量的1/20。其中,步骤(4)所述川芎渗漉液浓缩温度为55℃,真空度为0.09mpa,浓缩至浸膏密度为1.20(50℃)。其中,步骤(5)所述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为2:3;滴制温度80℃;滴出口与冷却液距离6cm;冷却液石蜡油的温度10-1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都梁滴丸在制备治疗头痛、偏头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都梁滴丸临床治疗效果突出,结果如下:本发明所选用的实验用药为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98)jzl-03号文,本药的功能主治及《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员》制定的“都梁滴丸治疗头痛的临床验证方案”于1998年4月至6月进行了临床试验,共有试验病人60例,其中住院病例27例,门诊病例33例。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治疗组30例,用都梁滴丸,临床基本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28例,总显效2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都梁丸治疗,其中临床基本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总有效27例,总显效14例。两组总有效率对比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总结如下:一、性别分布表1性别分布表x2=0,p=1.000,p>0.05,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二、年龄分布表2年龄分布表总数<3030~40~50~60~65治疗组3019947对照组30310863治疗组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46.97±11.71岁对照组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43.43±11.90岁x2=3.111,p=0.5393,p>0.05,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三、两组病例血压分布情况表3两组病例血压分布表(例数)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分布比较,x2收=0.12,p=0.729,p>0.05;x2舒=0.11,p=1.000,p>0.05。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四、两组病例病程分布表4两组病例病程分布(例数)x2=0.118,p=0.9472,p>0.05,两组病例病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五、两组病例病情轻重分布表5两组病例病情轻重分布情况(例数)轻症中症重症治疗组10182对照组9183两组病例病情分布x2=0.253,p=0.8813,p>0.05,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六、病症体征分布表6症状体征分布治疗组(%)对照组(%)头痛30(100.0)30(100.0)头晕目眩27(90.00)27(90.00)恶心呕吐17(56.67)17(56.67)畏光14(46.46)9(30.00)畏声15(50.00)15(50.00)精神不振25(83.33)28(93.33)遇风寒加重18(60.00)14(46.67)舌质紫暗20(66.67)18(60.00)舌有瘀斑6(20.00)12(40.00)舌苔薄白21(70.00)17(56.67)脉浮紧7(23.33)8(26.67)脉弦17(56.67)15(30.00)脉沉涩5(16.67)3(10.00)根据症状、舌、脉分析,符合中医“风寒瘀血阻脉络症”的辩证诊断。七、综合疗效表7综合疗效对比两组病例总有效率经ridit检验分析,r=0.3720,p>0.05,总显效率经u检验分析,u=1.774,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八、症状体征消失情况表8两组病例症状体征消失情况对比表两组病例症状对比,头痛、精神不振的改善治疗组由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症状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九、两组病例统计分治疗前后对比表9两组病例统计分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前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差,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积分治疗前后自身对比,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积分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十、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表10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压对比表(例)各组治疗前后相互对比,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血压变化情况相似。十一、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流变化对比分析表11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流变化对比分析表治疗组中hct疗后与疗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血流变各项指标治疗前后自身对比,以及两组疗后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十二、治疗组病例病情与疗效关系表12治疗组病例病情与疗效关系例(%)经ridit检验,轻症与中症对比。r=0.6111,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情疗效相似。十三、治疗组病例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13治疗组病例年龄与疗效的关系例总数总有效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3011010030~98341140~99423050~44310060~65760241各年龄组与疗效的关系,经ridit检验30~、40~、50~岁组由于60~65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性p>0.05。十四、治疗组每次平均疼痛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表14治疗组每次平均疼痛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总数总有效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6小时171665516小时~33210012小时~1092431平均疼痛时间各组之间相互对比,经ridi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效相似。十五、两组病例疗后头痛症首次起效时间对比分析表15两组病例疗后头痛症首次起效时间对比表首次起效时间治疗组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十六、两组病例疗后头痛症首次消失时间对比分析表16两组病例疗后头痛症首次消失时间对比表首次消失病例数消失时间治疗组1863.389±38.42对照组7117.113±70.643t2.467p<0.05消失时间对比治疗组由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十七、两组病例基本控制时间对比分析表17两组病例基本控制时间对比(小时)两组对比,治疗组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试验总结通过临床验证证实都梁滴丸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风寒瘀血阻滞脉络症),疗效较好,起效时间短,消失时间和临床控制时间快,用药量少,便于携带,安全无副作用。尽管上述实验中本发明仅选用实施例1的药物作为实验药物,但是实际上,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药物也能起到相同或者相近的治疗效果,由于受到篇幅限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本发明的都梁滴丸与现有产品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剂型优势:都梁丸为传统中成药,剂型为大蜜丸,存在服用剂量过多,吸收、显效较慢,外观不易为患者接受,在存贮过程中常有生虫、发霉干硬、反砂等问题出现,质量较难控制,并且携带不方便。都梁滴丸服用剂量小(药材用量仅相当于都梁丸的1/5),药效成分可以通过舌下静脉以及口腔粘膜、呼吸道粘膜等迅速吸收发挥疗效,具有吸收快、显效快,首过效应小的特点,并且贮存携带方便,更能满足头痛、偏头痛急性发作时需要迅速止痛的要求。(2)质控优势:都梁丸由于受蜜丸特性的影响,卫生学检查常不合要求,质量难以控制。而都梁滴丸为提取制剂,我们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标准,质量有了保障,易于控制。(3)药效优势:通过主要药效学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都梁滴丸具有显著的抑制偏头痛模型硬脑膜周围血浆蛋白渗出和提高小鼠痛阈的作用,且口服安全,具有用药量小,能速效发挥作用的特点,是一个较好的治疗头痛、偏头痛的中药剂型。(4)临床优势1.都梁滴丸服用剂量小,仅相当于都梁丸的1/37.5,相当于都梁丸药材用量的1/5,使用都梁滴丸可大量节约药材。2.都梁滴丸起效时间短,最快仅7分钟,平均仅18分钟左右。而都梁丸最快者也需40分钟,平均需要57.87分钟。都梁滴丸头痛首次消失时间约在1小时左右,基本控制时间约在一天之内;而都梁丸首次消失时间约在2.5小时左右,基本控制时间约在2天左右。(5)制备工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用时短、降低成产成本。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都梁滴丸稳定性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但不作为限制使用。实施例一、都梁滴丸称取9公斤,目数为20目的白芷粗粉,加1.5倍85%乙醇至室温下浸泡24小时后开始渗漉,速度为1615ml/小时,期间补加4.5倍85%乙醇,渗漉完毕后合并渗漉液于55℃以下,真空-0.06mpa~-0.09mpa条件下回收乙醇,至药液体积约为乙醇用量的二十分之一,冷藏静置12小时,收集上层油层得白芷提取物。称取2.25公斤,目数为20目的川芎粗粉,加1.5倍90%乙醇至室温下浸泡24小时后开始渗漉,速度为400ml/小时,期间补加2.5倍90%乙醇,渗漉完毕后合并渗漉液于55℃以下,真空-0.06mpa~-0.09mpa条件下回收乙醇,至浓缩液为稠膏状,相对密度在1.20~1.30(50℃)之间,得川芎提取物。称取适量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重量比为2:3)加热溶化后加入以上白芷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温度控制在80~85℃,滴距控制在6cm,冷却液石蜡油温度控制在10~15℃,得重量0.03克的都梁滴丸10万粒。实施例二、都梁滴丸称取9公斤白芷粗粉,目数为60目,加2.5倍85%乙醇室温浸泡24小时后开始渗漉,速度为3230ml/小时,期间补加5.5倍85%乙醇,渗漉完毕后合并渗漉液于55℃以下,真空-0.06mpa~-0.09mpa条件下回收乙醇,至药液体积约为乙醇用量的二十分之一,冷藏静置12小时,收集上层油层得白芷提取物。称取2.25公斤川芎粗粉,目数为60目,加3.5倍90%乙醇室温浸泡24小时后开始渗漉,速度为800ml/小时,期间补加4.5倍90%乙醇,渗漉完毕后合并渗漉液于55℃以下,真空-0.06mpa~-0.09mpa条件下回收乙醇,至浓缩液为稠膏状,相对密度在1.20~1.30(50℃)之间,得川芎提取物。称取适量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重量比为2:3)加热溶化后加入以上白芷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温度控制在100~110℃,滴距控制在20cm,冷却液石蜡油温度控制在35~45℃,得重量0.03克的都梁滴丸10万粒。实施例三、都梁滴丸称取9公斤白芷粗粉,目数为80目,加4.5倍85%乙醇室温浸泡24小时后开始渗漉,速度为4040ml/小时,期间补加3.5倍85%乙醇,渗漉完毕后合并渗漉液于55℃以下,真空-0.06mpa~-0.09mpa条件下回收乙醇,至药液体积约为乙醇用量的二十分之一,冷藏静置12小时,收集上层油层得白芷提取物。称取2.25公斤川芎粗粉,目数为80目,加4.5倍90%乙醇室温浸泡24小时后开始渗漉,速度为1200ml/小时,期间补加6.5倍90%乙醇,渗漉完毕后合并渗漉液于55℃以下,真空-0.06mpa~-0.09mpa条件下回收乙醇,至浓缩液为稠膏状,相对密度在1.20~1.30(50℃)之间,得川芎提取物。称取适量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重量比为2:3)加热溶化后加入以上白芷提取物和川芎提取物,温度控制在60~65℃,滴距控制在3cm,冷却液石蜡油温度控制在0~5℃,得重量0.03克的都梁滴丸10万粒。实施例四、都梁滴丸的制备工艺的筛选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是经过筛选得到的,实验过程如下:1.白芷提取条件的考察考察的条件包括: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溶媒用量。(药材量1000g)a.乙醇浓度:55%~95%;(55、60、65、70、75、80、85、90、95)b.浸泡时间:6~54小时;(6、12、18、24、30、36、42、48、54)c.溶媒用量:4~8倍;(4、4.5、5、5.5、6、6.5、7、7.5、8)选用u9(98)表的1、2、5列进行实验安排,具体实验方法:欧前胡素标准曲线的制定精密称取欧前胡素对照品4.9m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摇匀,精密吸取该标准液0.5、1.0、1.5、2.0、2.5、3.0、3.5、4.0、4.5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甲醇为空白,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54nm处进行检测。求得标准曲线为:y=0.09497+0.05176xr=0.9993样品的检测取白芷粗粉500g,按实验号的条件,提取得渗漉液,将渗漉液于5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分取相当于50g药材的药液用400ml(200、100、100)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后用甲醇定容至50ml,经0.45μm膜过滤,滤液在254nm处测定其吸收度,并以欧前胡素计算香豆素含量,结果以每g药材含量多少mg总香豆素计算。因素水平表因素123456789a556065707580859095b61218243036424854c4.04.55.05.56.06.57.07.58.0a:乙醇浓度;b:浸泡时间;c:溶媒用量倍数白芷渗漉条件考察表回归方程如下:y=2.984+0.590a-0.46b-0.06cr=0.5099上述结果表明,对总香豆素的提取以乙醇浓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浸泡时间和溶媒用量。上述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太低,说明影响因素之间并非线性关系。根据均匀设计本身具有的特性,即最优的实验结果离优化结果往往相差不远,由表可知,以6、7号组配较为合理,可提出较多的香豆素,考虑到生产实际和降低成本,将白芷的渗漉条件定为:乙醇浓度:85%;浸泡时间:24小时;乙醇用量:药材量的6倍。经重复实验,采用该条件渗漉提取总香豆素的收率为:4.6573mg/g原药材,说明实验条件合理。2.川芎实验提取条件的考察考察的条件包括: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溶媒用量。乙醇浓度:55%~95%;浸泡时间:6~54小时;溶媒用量:4~8倍。选用u9(98)表的1、2、5列进行实验安排,具体实验方法:川芎嗪工作曲线的制定精密称取川芎嗪对照品4.9mg,溶于50ml甲醇中,分别精密吸取0.2、0.4、0.6、0.8、1.0、1.2、1.4ml的标准液于10ml容量瓶定容,工作曲线为:y=-38385.38+7807.13x,r=0.9898阿魏酸工作曲线的制定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2.45mg,溶于100ml甲醇中,分别吸取2、4、6、8、10、12、14μl标准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工作曲线为:y=-44124.43+3018023.41x,r=0.9918。取川芎粗粉500g,按实验号的条件提取得渗漉液,将渗漉液在5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评判公式如下:总评分=30×x/xmax+35×y/ymax+35×z/zmaxx表示挥发油在272nm处的吸收值;y表示川芎嗪的浓度;z表示阿魏酸的浓度;xmas、ymax、zmax分别表示在九个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实验结果。因素水平表a:乙醇浓度;b:浸泡时间;c:溶媒用量倍数川芎渗漉条件考察表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103.932+0.602x-0.64y-1.1zr=0.9299上述结果表明,对川芎的提取以乙醇浓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浸泡时间和溶媒用量。上述方程的复相关系数良好,说明影响为浸泡时间和溶媒用量。根据均匀设计本身具有的特性,即最优实验结果离优化结果往往相差不远,由表可知,以8号组配较为合理,可提出较多的有效成分。根据回归方程,乙醇浓度越高越好,溶媒用量在选定范围内越少越好,浸泡时间影响不大,考虑到生产实际,不便将乙醇浓度提高到95%,以及保障在打生产时能充分浸泡药材,故将川芎渗漉条件定位:乙醇浓度:90%;浸泡时间:24小时;乙醇用量:药材量4倍。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