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药用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691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药用瓶体结构。



背景技术:

皮肤病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涂药操作时,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将药膏或药液挤出至患处,再用手指涂匀,以使药物尽量覆盖患处的表面。这种操作的缺陷时:药物和患处的细菌都会在手指部有残留,在患者抓握其他物体时,容易将药物或患者的细菌通过手指转移到其他物体或人体上,造成传染。鉴于这种技术问题,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用手指涂抹药物,减少传染机会的一种涂药用瓶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用手指涂抹药物,减少传染机会的一种涂药用瓶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药用瓶体结构,包括瓶体和瓶盖,其中,所述瓶体上进一步设置有透明窗,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上插合连接有液体管,所述液体管的端部设置有涂抹棉球,所述瓶盖、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接头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瓶体与所述瓶盖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透明窗为长方形,所述透明窗与所述瓶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瓶体、所述瓶盖为塑料制品。

更换涂抹棉球时,用镊子将涂抹棉球从液体管的端部拔下,更换新的涂抹棉球即可。

本发明的瓶体内用于盛放液体药物或流体药膏。

药瓶容量为50cm,药瓶为圆柱体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用手指涂抹药物,减少传染机会。具体为:

本发明的瓶体内盛放液体药物或流体药膏。瓶体上设置有透明窗,用于观察药物的使用情况,瓶盖上设置有单向阀,防止挤出的药液或药膏回流,液体管的端部设置有涂抹棉球,涂抹棉球塞在液体管的端部,更换涂抹棉球时,用镊子将涂抹棉球从液体管的端部拔下,更换新的涂抹棉球即可。本发明在使用时,倒置瓶体并挤压瓶体,使瓶体内的药液或药膏通过单向阀进入液体管,并通过涂抹棉球进行皮肤病患处的涂药操作。操作过程中可以用镊子更换涂抹棉球。整个涂药过程中,无需手指涂抹,也能均匀的涂抹药液或药膏,减少了传染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瓶体2、透明窗3、瓶盖

4、单向阀5、接头6、液体管

7、涂抹棉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包括瓶体和瓶盖,其中,瓶体1上进一步设置有透明窗2,瓶盖3上设置有单向阀4,单向阀4上设置有接头5,接头5上插合连接有液体管6,液体管6的端部设置有涂抹棉球7,瓶盖3、单向阀4与接头5在制造时一体成型,瓶体1与瓶盖3之间螺纹连接。透明窗2为长方形,透明窗2与瓶体1在制造时一体成型;瓶体1、瓶盖3为塑料制品。更换涂抹棉球7时,用镊子将涂抹棉球7从液体管6的端部拔下,更换新的涂抹棉球7即可。本发明的瓶体1内用于盛放液体药物或流体药膏。药瓶容量为50cm,药瓶为圆柱体状。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用手指涂抹药物,减少传染机会。本发明的瓶体内盛放液体药物或流体药膏。瓶体上设置有透明窗,用于观察药物的使用情况,瓶盖上设置有单向阀,防止挤出的药液或药膏回流,液体管的端部设置有涂抹棉球,涂抹棉球塞在液体管的端部,更换涂抹棉球时,用镊子将涂抹棉球从液体管的端部拔下,更换新的涂抹棉球即可。本发明在使用时,倒置瓶体并挤压瓶体,使瓶体内的药液或药膏通过单向阀进入液体管,并通过涂抹棉球进行皮肤病患处的涂药操作。操作过程中可以用镊子更换涂抹棉球。整个涂药过程中,无需手指涂抹,也能均匀的涂抹药液或药膏,减少了传染的机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药用瓶体结构,包括瓶体和瓶盖,其中,瓶体上进一步设置有透明窗,瓶盖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上设置有接头,接头上插合连接有液体管,液体管的端部设置有涂抹棉球,瓶盖、单向阀与接头在制造时一体成型,瓶体与瓶盖之间螺纹连接。透明窗为长方形,透明窗与瓶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瓶体、瓶盖为塑料制品。药瓶容量为50cm,药瓶为圆柱体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用手指涂抹药物,减少传染机会。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美英
技术研发日:2017.06.21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