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膜的医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690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隔膜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带隔膜的医用导管。



背景技术:

介入类医用导管一般可应用于体内减压、输营养液或者患者体内造影。

目前市场上有如公告号为cn201361361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腔胃肠引流管,其通过将两根管道并排使用从而实现了可以同时输入以及输出的作用,但是由于双腔的导管具的横截面积都是固定的,这样当传导的介质较多或者介质的颗粒较大的时候,就容易使得导管发生堵塞等情况,使用的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隔膜的医用导管,旨在解决医用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导管堵塞并应发使用稳定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隔膜的医用导管,包括圆柱形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管体的内腔分为主管腔和辅助管腔,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中所述隔膜的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隔膜两端所对应的所述管体横截面的弦长,并且所述隔膜横截面的长度小于所述隔膜两端所对应的所述管体横截面的弧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应用于导尿管、呼吸管、血液循环管以及造影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管体的厚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介质进出所述管体的导流口,所述隔膜靠近所述导流口的端部与所述管体的端部之间留有用于介质通过的间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介质进出所述管体的导流口,所述主管腔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主管腔连通的延长管,所述导流口位于所述辅助管腔以及所述延长管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膜的材料为硅胶、橡胶、pu、pet、pp或pvc中的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膜设置有若干个。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以及所述隔膜采用热熔挤出或者热熔注塑制备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隔膜的医用导管,将管体放置于人体中之后,管体在发生弯折的时候,由于隔膜是弹性的,如此就能够使得管体的弯折正常的进行,通过隔膜的弹性形变性质就能够较好的使得管体发生形变,并减小管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舒适度更高,同时对患者的机体产生的影响就更小,便于患者康复,同时由于管体的外壁是一根圆柱形的结构,如此也能够与人体组织更好的契合,对人体产生的不良效果也更小;不仅如此,由于隔膜的长度是介于隔膜两端所对应的管体的弦长和弧长之间的,所以当管体弯折的时候,隔膜能够通过自身的一个非弹性的形态变化,而对管体的弯折引起的长度变化进行弥补,并进一步的减小隔膜对管体弯折所产生的的阻力大小,使用舒适度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同时当较多介质通过管体时,比如液体营养液等较多的时候,隔膜就能够在介质的压力作用下首先可以发生非弹性形变,并增大介质通过时候的面积,使得介质能够更好的通过,即主管腔以及辅助管腔的大小都能够根据具体介质的数量进行变化,如此不仅能够提高传送介质的效率,同时也能够防止管体发生堵塞,使用的稳定性高;而当介质更多的时候,隔膜还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管体对介质的适应性更高;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主管腔还是辅助管腔都能够通过隔膜的形变而对管腔的横截面积进行改变,并对具体的介质情况进行适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截面图;

图3是图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截面图。

其中,1、管体;2、隔膜;3、主管腔;4、辅助管腔;5、导流口;6、延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隔膜的医用导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实施例1

一种带隔膜的医用导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管应用于胃管中,其包括圆柱形的管体1,所述管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由弹性pu材料制成的隔膜2,通过所述隔膜2将所述管体1的内腔分为主管腔3和辅助管腔4,与所述管体1轴心相垂直的横截面中所述隔膜2的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隔膜2两端所对应的所述管体1横截面的弦长,并且所述隔膜2横截面的长度小于所述隔膜2两端所对应的所述管体1横截面的弧长。

所述管体1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介质进出所述管体1的导流口5,所述主管腔3的端部与所述主管腔3连通设置有延长管6,所述导流口5位于所述辅助管腔4以及所述延长管6上;所述隔膜2的横截面长度等于同一个横截面上所述管体1的弦长和弧长之和的一半;同时所述隔膜2的厚度是小于所述管体1的厚度的,二者都是通过热熔挤出的方式制成的。

在使用该胃管的时候,管体1穿过人体并位于人体的组织中,当人体活动并带动管体1发生弯折的时候,由于隔膜2的长度是大于隔膜2两端所对应的管体1的弦长的,如此管体1形变的过程中隔膜2就能够通过其自身的形变从而不对管体1的形变产生阻碍作用,即管体1的弯曲过程能够较为简单的进行,如此使得管体1与人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所以管体1不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为舒适,同时由于对人体组织产生的作用小,这样也就能够更好的利于人体康复。

不仅如此,当通过管体1与人体进行介质的交换的时候,当介质通过主管腔3或者辅助管腔4的时候,由于隔膜2为软质的弹性结构,所以当隔膜2一侧的介质较多的时候,隔膜2首先就能够通过发生非弹性形变,从而加大介质较多一方的横截面积,并使得介质的通过更为简单,提高了介质传导的效率,同时由于横截面增大了,如此也同时能够防止管体1发生堵塞,使用过程更为稳定;而当介质进一步增多的时候,隔膜2还能够进一步的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介质的通过更快;其中,由于隔膜2的长度与管体1的弦长和弧长之间都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即使介质较多,也能够较好的防止隔膜2贴在管体1的内壁上,如此主管腔3和辅助管腔4就都能够正常的对介质进行传导,当辅助管腔4中介质较多的时候,隔膜2向主管腔3方向发生活动,并大大的增加了辅助管腔4的横截面积,从而加快的介质的传导;由于隔膜2的厚度小于管体1的厚度,所以隔膜2占用了较小的管道内的体积,用于传导介质的体积更大,同时隔膜2的形变也更容易进行,管道能够更好的弯折。

由于延长管6加长了胃管的总长度,如此在对患者时候的时候,辅助管腔4的末端留在胃部中,而延长管6就能够继续延伸并进入到肠道中,所以在对胃部消化营养不便的患者的时候,能够将营养介质直接的送入到肠道中,同时由于辅助管腔4的末端还在胃部中,所以对胃液等介质的导出还能够正常的进行,实用性强;其中隔膜2也能够保持扩大主管腔3和辅助管腔4开口大小的同时,防止贴合到管体1的内壁上。

同时,胃管在工作的过程中,胃液等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但是由于隔膜2是由pu材料制成的,所以隔膜2不仅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而且还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所以能够较好的抵御胃液等的腐蚀效果,从而更为长久的进行工作,使用寿命长;而管体1和隔膜2是通过热熔挤出的方式制成的,所以管体1外壁的光滑度较高,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就进一步的减小了管体1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使用舒适度更高。

实施例2

一种带隔膜2的医用导管,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管应用于导尿管中,所述管体1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介质进出所述管体1的导流口5,位于所述导流口5端的所述隔膜2端部与所述管体1端部之间留有用于介质通过的间隙,并且所述隔膜2的横截面长与所述隔膜2两端所对应的所述管体1的弦长的长度差,等于所述隔膜2两端所对应的弦长和弧长长度差的0.95倍。

通过管体1与人体膀胱中进行介质的交换时,由于管体1上的导流口5较少,这样介质较多的时候,介质就可以以较快的速度从导流口5流出并作用于人体膀胱上,如此在对膀胱进行清洗的时候,还能够使得清洗治疗的效果更好;其中,由于隔膜2的长度与管体1的弦长和弧长之间都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即使介质较多,也能够较好的防止隔膜2贴在管体1的内壁上,如此主管腔3和辅助管腔4就都能够正常的对介质进行传导。

其中,由于在管体1的端部只有一个腔体上开有导流口5,由于导流口5在管体1的外壁上具有凹陷结构,所以当管体1在进出人体的时候,导流口5的外壁都容易给人体造成一定的摩擦,并使得使用舒适度较低,此时介质在到达管体1的端部之后,隔膜2端部与管体1端部之间具有介质通过的间隙,所以主管腔3和辅助管腔4中的介质都可以通过导流口5进出管体1,所以就能够减少管体1上导流口5的数量,从而减小对人体造成的不好的影响,使用舒适度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

实施例3

一种带隔膜2的医用导管,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管应用于呼吸管中,所述隔膜2设置有若干个,并将管体1分成一个主管腔3以及若干个辅助管腔4,其中所述管体1和所述隔膜2都是通过热熔注塑制成的。

由于辅助管腔4具有若干个,这样在通过管体1向肺部通入空气的时候,若干个辅助管腔上的不同位置的导流口5就能够与肺部之间进行介质的流动,所以与肺部之间介质的交换范围更广,效果更好;同时由于管体1也是热熔注塑形成的,如此管体1的外壁就能够保持一个较为光滑的状态,与人体产生的相互作用也就越小,使用舒适度更高

实施例4

一种带隔膜2的医用导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管应用于血液循环管中,也可以使用在造影管中,同时所述隔膜2的材料为硅胶材料,也可以为橡胶、pet、pp或pvc中的一种,如此在具体使用在不同的患者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材料,并使得导管最为适合患者进行使用,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