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无菌湿化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78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无菌湿化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湿化瓶,用于医疗吸氧,属于吸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吸氧是医院常用的抢救手段之一,人工制备的医用氧气极其干燥,如果直接吸入医用氧气,会导致呼吸道干燥不适,因此,氧气湿化成为患者吸氧的必须环节,以前的湿化瓶多为非一次性的,近些年一次性的湿化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现有的湿化瓶一般由上盖、瓶体、下盖、滤膜、密封垫和连接管组成。在使用时将湿化液罐装入湿化瓶内,拧紧盖子,将湿化瓶悬挂到流量计上,然后用连接管连接流量计与湿化瓶,并且调整流量计,然后给患者吸氧。

现有的湿化瓶虽然也有一定的阻菌功能,但是其阻菌的效果并不明显,病人在吸入氧气的过程中容易同时吸入细菌,最终造成肺部感染;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因动荡、倾斜、大流量供氧会导致湿化液从湿化瓶的出氧口端喷射而出,并沿吸氧管进入患者鼻腔后吸入口腔、肺部导致呛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湿化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的湿化液在使用过种中出现染菌时对患者造成感染和在使用过程中因动荡、倾斜、大流量供氧会导致湿化液从湿化瓶的出氧口端喷射而出,并沿吸氧管进入患者鼻腔后吸入口腔、肺部导致呛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湿化瓶,包括瓶体、上盖、过滤膜和连接管,在上盖的轴心设有连接管,该连接管设有向内凸出的连接管内端口;上盖密封地盖在瓶体的端口上;其中,还包括阻菌膜压板、压力阀定位板、压力阀和分流装置;所述的过滤膜夹在阻菌膜压板与压力阀定位板之间,三者设有中心孔并套装在上盖口内的连接管内端口上,并在压力阀定位板与阻菌膜压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在该阻菌膜压板对应于该过滤膜的区域分布有多个小孔;该连接管内端口与分流装置的顶端连接,该分流装置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孔;在该压力阀定位板的中心孔周围设有上下相通的泄压孔和通孔,在该泄压孔内装有泄压孔过滤膜;在该通孔上装有压力阀。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的上盖上设有出气孔,在该出气孔内装有安全阀。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的阻菌膜压板周边和中心孔的下面分别设有下延伸外环和下延伸内环;在所述的压力阀定位板周边和中心孔的上面分别设有上延伸外环和上延伸内环,该下延伸外环与上延伸外环、以及下延伸内环与上延伸内环分别嵌套组装;所述的过滤膜为环形并设在下延伸外环与下延伸内环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压力阀和安全阀由橡胶制成,在该压力阀和安全阀的中心和外周分别设有切缝和环形凹槽。

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泄压孔过滤膜用卡环固定在泄压孔内。

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分流装置的顶端通过凹凸结构与该连接管内端口卡接,在该分流装置的下端设有分流盘,在该分流盘的周边均布有所述的分流孔,在该分流盘的下面装有分流盘下盖。

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上盖的内部周边设有向下的内凸缘,在该内凸缘与上盖的外周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的瓶体的端口配合地嵌入焊接接在该环形凹槽内。

本发明一次性使用无菌湿化瓶的主要优点:由于设置了阻菌膜压板、压力阀定位板和压力阀以及泄压孔等构造,无论在运输、使用过程中都能够避免液体喷出,不会呛咳病患,同时,由于过滤膜将湿化液与病患隔离,可有效防止湿化液在院内使用意外染菌时对病患造成的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阻菌膜压板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压力阀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1中的压力阀定位板的放大图;

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9中两个通孔安装压力阀后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盖,11、连接管,12、出气孔,13、内凸缘,14、环形凹槽,15、连接管内端口,2、阻菌膜压板,21、中心孔,22、下延伸内环,23、下延伸外环,24、小孔,3、过滤膜、4、压力阀定位板,41、上延伸外环,42、上延伸内环,43、泄压口,44、中心孔,45、通孔,5、泄压孔过滤膜,6、卡环,7、压力阀,71、切缝,72、环形槽,8、分流装置,81、上端内凹槽,82、分流盘上盖,83、分流孔,84、分流盘下盖,9、瓶体,10、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湿化瓶,包括瓶体9、上盖1、过滤膜3、连接管11、阻菌膜压板2、压力阀定位板4、压力阀7和分流装置8,在上盖1的轴心设有连接管11,该连接管11设有向内凸出的连接管内端口15;上盖1密封地盖在瓶体9的端口上;所述的过滤膜3夹在阻菌膜压板2与压力阀定位板4之间,三者设有中心孔并套装在上盖1口内的连接管内端口15上,并在压力阀定位板4与阻菌膜压板2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用于分离湿化液。在该阻菌膜压板2对应于该过滤膜3的区域分布有多个小孔24;该连接管内端口15与分流装置8的顶端连接,该分流装置8的底端设有多个分流孔83。在该压力阀定位板4的中心孔44周围设有上下相通的一个泄压孔43和两个通孔45(均与瓶体9相通),在该泄压孔43内装有泄压孔过滤膜5;在该通孔45上装有压力阀7。泄压孔过滤膜5和过滤膜3的孔径一般为0.45um,为常规技术。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的上盖1上设有出气孔12,在该出气孔12内装有安全阀10。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的阻菌膜压板2周边和中心孔21的下面分别设有下延伸外环23和下延伸内环22;在所述的压力阀定位板4周边和中心孔44的上面分别设有上延伸外环41和上延伸内环42,该下延伸外环23与上延伸外环41、以及下延伸内环22与上延伸内环42分别嵌套组装;所述的过滤膜3设在下延伸外环23与下延伸内环22之间。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压力阀7和安全阀10由橡胶制成,在该压力阀7的中心和外周分别设有切缝71和环形凹槽72,环形凹槽72用于卡在压力阀定位板4的中心孔44的边缘。安全阀10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与压力阀7基本相同。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泄压孔过滤膜5用卡环固定在泄压孔43内。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分流装置8的顶端通过凹凸结构与该连接管内端口15卡接,在该分流装置8的下端设有分流盘上盖82,在该分流盘上盖82的周边均布有所述的分流孔83,在该分流盘上盖82的下面装有分流盘下盖84。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上盖1的内部周边设有向下的内凸缘13,在该内凸缘13与上盖1的外周之间形成环形凹槽14,所述的瓶体9的端口配合地嵌入连焊接在该环形凹槽14内。

在运输湿化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动荡、倾斜,甚至是倒置的可能,此时压力阀7不会被打开,瓶体9和压力阀定位板4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湿化液不会进入瓶体9的上盖1内。

本发明事先(如出厂时)将湿化液直接装入瓶体9中,不需要在使用时再装入湿化液,非常方便。为了解决湿化液在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倾斜、颠簸、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湿化液透过过滤膜后凝结成水滴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倒置的可能等问题,产品中在过滤膜3上部设计一层阻菌膜压板2,阻菌膜压板2和压力阀定位板4形成密闭空间,使湿化液和瓶体上盖分离成两个密闭的空间。阻菌膜压板2下面的过滤膜3,用于阻挡细菌及气溶胶。压力阀7主要功能是缓解瓶内压力,在用户吸氧时打开,不吸氧时关闭,并在运输时用来隔离湿化液和过滤膜。压力阀定位板4上的泄压孔43,在吸氧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如果不能把压力泄掉,在护士取瓶时瓶体内的压力会促使水从连接管11的孔喷射出去,因此在压力阀定位板4上设有一个小小的泄压孔43(孔径0.5mm),起到泄压的作用。泄压孔43上有0.45um孔径的泄压孔过滤膜5,其作用是阻止湿化液从泄压孔中通过。当临床使用吸氧流量过大时,产生的大量气泡会迅速上升到瓶体口端接近压力阀定位板4并被压力阀定位板阻档,由于压力阀7的切缝71打开很小,被压力阀定位板4阻档的气泡在通过压力阀7的切缝71时产生破裂,此时会有少量水份进入密封腔,这些水份同时会被溅射到过滤膜3上,由于过滤膜3良好的过滤能力,膜片上的水份在瓶内压力的作用下,会有少量的水份通过过滤膜3缓慢渗透到其上方,并慢慢随氧气气流蒸发,从而有效解决氧疗过程呛咳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