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430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腺体与肺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2012年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而且每年以26.9%的速度递增。在恶性肿瘤中每三到四个人死亡人群中就有一人死于肺癌。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肺癌属中医学“肺积”范畴。主要是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六淫邪毒外袭及饮食、劳倦、情志内伤导致气血不和、脉络受阻、痰浊内生,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毒聚胶结于肺形成的积块。临床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气喘、胸痛、发热乏力等。

纵观现代医学,虽然突飞猛进,但是对于肺癌的治疗依然还是停留在“手术,放、化疗”的常规治疗上。即便近年又发明了“分子靶向治疗”和“多细胞生物免疫疗法”以及当前国际最先进的“重粒子放疗”,但是仍然还是治得了病,救不了命。依旧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而且“放、化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乃至癌细胞的转移及复发仍然在所难免。同时西医治癌症具有“杀癌一千,自损八百”的问题。

关注国内医学界,中西医结合或纯中医中药治癌的医学情报及肺癌的治疗现状:虽然有一定疗效,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但是疗效欠佳,治率低,难以彻底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源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可快速杀灭癌细胞、提高肌体免疫能力,安全可靠的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是由下列种类的中药组成:

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包括: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参、龙葵、牛草、菝葜、大蓟;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包括:八角莲、水蛭、水红花子、石见穿、地鳖虫;

除痰散结类中草药包括:夏枯草、牡蛎、海藻、穿山甲;

利水渗湿类中草药包括:石打穿、半边莲、扛板归、泽漆;

扶正类中草药包括:龟版、核桃树皮、黄芪、人参;

消肿止痛类中草药包括:蟾蜍、铁树叶;

其它中草药:乌头、六方藤、竹菌、巴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是由下列种类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所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50~200g,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草药60~150,所述除痰散结类中草药50~100g,所述利水渗湿类中草药40~90g,所述扶正类中草药30~80g,所述其它中草药20~50g。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是由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七叶一枝花3~27g、半枝莲5~30g、白花蛇舌草5~25g、苦参6~24g、龙葵2~18g、牛草4~26g、菝葜3~25g、大蓟7~28g、八角莲5~25g、水蛭3~23g、水红花子6~28g、石见穿5~30g、地鳖虫4~25g、夏枯草5~25g、牡蛎6~30g、海藻5~28g、穿山甲8~35g、石打穿5~28g、半边莲6~30g、扛板归3~25g、泽漆5~26g、龟版3~21g、核桃树皮6~25g、黄芪5~28g、人参6~24g、乌头3~18g、六方藤3~15g、竹菌5~23g、巴豆2~14g。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还包括蛇莓、紫草、墓头回、漏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草药还包括王不留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其它中草药还包括两面针、甜瓜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具有药源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可快速杀灭癌细胞、提高肌体免疫能力,安全可靠;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用水煎服。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大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是由下列种类的中药组成:

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包括: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参、龙葵、牛草、菝葜、大蓟;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包括:八角莲、水蛭、水红花子、石见穿、地鳖虫;

除痰散结类中草药包括:夏枯草、牡蛎、海藻、穿山甲;

利水渗湿类中草药包括:石打穿、半边莲、扛板归、泽漆;

扶正类中草药包括:龟版、核桃树皮、黄芪、人参;

消肿止痛类中草药包括:蟾蜍、铁树叶;

其它中草药:乌头、六方藤、竹菌、巴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是由下列种类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所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50~200g,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草药60~150,所述除痰散结类中草药50~100g,所述利水渗湿类中草药40~90g,所述扶正类中草药30~80g,所述其它中草药20~50g。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是由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七叶一枝花3~27g、半枝莲5~30g、白花蛇舌草5~25g、苦参6~24g、龙葵2~18g、牛草4~26g、菝葜3~25g、大蓟7~28g、八角莲5~25g、水蛭3~23g、水红花子6~28g、石见穿5~30g、地鳖虫4~25g、夏枯草5~25g、牡蛎6~30g、海藻5~28g、穿山甲8~35g、石打穿5~28g、半边莲6~30g、扛板归3~25g、泽漆5~26g、龟版3~21g、核桃树皮6~25g、黄芪5~28g、人参6~24g、乌头3~18g、六方藤3~15g、竹菌5~23g、巴豆2~14g。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清热解毒类中草药还包括蛇莓、紫草、墓头回、漏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活血化瘀类中草药还包括王不留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其它中草药还包括两面针、甜瓜蒂。

制备及应用方法:

按上述实施例的配方,将本处方药物烘培干燥后混合制成粉剂,然后用全自动卷烟机将以上药粉制成带有过滤嘴的纸卷即可,每支药含药量为1.3克。

应用方法:每日四次(晨起后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1支。

用药禁忌:1、忌食烟、酒、辛辣食品,忌食猪、牛、羊肉及高脂肪食物。2、限盐食(每日2-3克盐),可食白肉鱼类及豆类蛋白。

经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效果实例报告:

病历甲,男,39岁。

病史:患者于2008年11月初感觉胸部隐痛,咳嗽,咯痰带血丝,夜间尤甚,伴食欲不振,全身倦怠乏力,形体日渐消瘦等。2008年12月10日在当地肿瘤医院做胸部x光摄片,肺部ct及病理科检查确诊为“左肺未分化腺癌”而住院治疗。经多个周期放、化疗治疗效果欠佳。因病人拒绝手术治疗而自动退院。经人介绍,于2009年7月12日开始用本发明“药烟”治疗。嘱其每天7时晨起后吸用药烟,每日四次,每次吸一支,每隔四小时一次,点燃后经口鼻缓慢充分吸入,然后经鼻喷出烟雾,经以上治疗一周后,咳嗽有所减轻,治疗三周后,咳血丝痰量明显减少,胸痛亦有所减轻。继续治疗六周后,以上胸痛、咳嗽、咳血丝痰之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有增,倦怠乏力有所好转。病人对治疗增强信心,继续以上治疗四个月后,所有症状全部消失,精神状态好,食欲、睡眠佳,二便正常,体重有增。

病例乙,男,58岁。

病史:于2009年12月中旬感觉右背及肩胛部疼痛,伴咳嗽,痰多,咯白色泡沫样粘液痰,时有发热。在当地社区医院静脉滴注消炎药抗感染治疗10天,症状无改善。继而出现咯痰带血丝,胸闷,易出汗,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之后就医省医院,经初步检查诊为肺癌。转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经全面检查确定诊断“纵膈障肿瘤”,病理诊断为“右肺腺癌”。因属非手术适应症,而给予反复多次放、化疗。因治疗效果不显,之后曾多次辗转于北京、山东、广州三地权威肿瘤医院治疗近三年。终因疗效欠佳,病情逐渐进展、恶化,于2012年8月16日再次入住当地肿瘤医院。经检查颈部淋巴结、肝脏、胰脏均发现有癌细胞扩散及转移病灶。并出现大量胸水量在1000ml以上,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喘憋、痰粘稠不易咯出。持续发热(体温在37.8℃~38.3℃)并出现腹胀、腹泻伴稀便,自汗、不能进食、难以入眠、身体明显消瘦,衰弱无力,病人极为痛苦,经治医生束手无策,只能给予静脉滴注和下胃管输入营养液的支持疗法维持生命。病情危重,医生无奈只有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肺癌晚期,多个脏器广泛转移,并正式下达病危通知书,至此自动退院。病人于2012年8月31日始应用本发明之药烟治疗,每次一支,每日四次,每隔四小时一次,用药一周后,咳嗽略有减轻,痰较粘稠仍不易咯出,气急、喘憋稍有改善。继续治疗二周后,热退,体温降至37.3℃,气急、喘憋明显减轻,治疗至四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肿大颈部淋巴结缩小变软,轻微咳嗽,痰液稀薄容易咯出,痰中偶带血丝,腹胀减轻,但仍有腹泻稀便。开始有食欲,可进食粥浆类流质食物,经胸部x线摄片及b超检查,确定胸水全部自行消退。病情趋于稳定,向好的方面转化,嘱病人继续以上治疗至六周,在一次咳嗽排痰中,咯出一条长约8cm,宽约0.2cm的条状分泌物,因分泌物较坚韧,咯出一半后被动抽出,此后呼吸均匀正常,既往肩背痛及咳、痰、喘、憋一系列呼吸道症状均消失,颈部肿大淋巴结消失,腹胀,腹泻亦逐渐好转,食欲、体重有增,体力也逐渐恢复,自汗、倦怠乏力等伴随症状均消失。可进半流质及软食,病人对治疗信心倍增。

病例丙,女,60岁。

病史:于2010年2月3日,因刺激性咳嗽伴血丝痰,胸部闷痛,气喘,发热住肿瘤医院。经肺ct及病理检验确诊为“右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合并肺感染。因病人精神恐惧,拒绝手术及放、化疗治疗。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置,10天后感染控制,自动退院。出院后曾求治于中医中药治疗近半年,病情无明显改善。经人介绍前来医治,2010年7月28日初诊,病人症见:面色苍白无华,易出汗,声息低微,咳嗽,时见痰血,胸闷,气促,发热(37.8℃),神疲乏力,消瘦,纳差,苔白,脉沉缓。于2010年7月30日始用本发明药烟治疗,每天晨起后吸用,每日四次,每隔四小时,每次吸1支。吸用10天后症见好转,咳嗽减轻,但痰中仍带血丝,胸闷、气促略见好转。用药一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偶有轻咳,血丝痰消失,胸闷、气促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37℃以下),饮食有增,体力有所恢复。治疗三个月后,所有症状均消失,气喘平息,呼吸正常,纳增体壮,精神、睡眠佳,二便正常。再行巩固治疗三个月,半年后,经肿瘤医院复查,肺ct及痰癌细胞检查,癌细胞病灶均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