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3581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和黏膜将人体保护起来,使人体对外界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系统,当有害物质将要侵入人体时,首先是皮肤和黏膜将外界致病因素阻挡在体外。所以皮肤和黏膜是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科技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化速度加快,造成大量人群聚集,其必然结果使生命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宇宙射线和太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地表面和建筑物的辐射,以及生存环境中的温度变化等各种物理刺激,不包括空气中微量污染物或食物中外来物质的吸收,以及看不见的病菌、细菌、真菌等的生物因子的侵入等各种化学刺激。由于机体内的复杂和强有力的保护机制,使得活体生物能够克服这些侵害而得以生存下来。然而,当机体保护机制不能抵御这些侵害时,必将导致相应的组织特别是皮肤组织的损伤和病变。例如,这些皮肤黏膜疾病包括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色素沉着、日光性皮炎、过敏性或特异性湿疹、股癣和手足癣,以及带状疱疹等。常见的药物如皮炎平等在治疗效果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基本没有效果,也不能用于褥疮等皮肤粘膜溃疡及烫伤、伤口不愈合等疾患治疗。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皮肤黏膜疾病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标本兼治,且达到健康相关产品生物安全性标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包括有效成分、防腐剂、透皮剂、抗真菌制剂、基质,其中有效成分主要是由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薄荷、冰片组成,其重量份数分别为280~320份的百部、280~320份的芙蓉叶、430~480份的苦参、430~480份的独角莲、580~620份的山栀子、130~180份的当归、130~180份的赤芍、100~150份的连翘、100~150份的葫术,100~150份的土茯苓,80~120份的地丁、80~120份的元参、80~120份的丹参、80~120份的白鲜皮、80~120份的防风、40~70份的白芷、40~70份的黄连、20~40份的生地黄、130~180份的薄荷、40~70份的冰片。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有效成分中百部的重量份数为280份、芙蓉叶的重量份数为280份、苦参的重量份数为430份、独角莲的重量份数为430份、山栀子的重量份数为580份、当归的重量份数为130份、赤芍的重量份数为130份、连翘的重量份数为100份、葫术的重量份数为100份,土茯苓的重量份数为100份,地丁的重量份数为80份、元参的重量份数为80份、丹参的重量份数为80份、白鲜皮的重量份数为80份、防风的重量份数为80份、白芷的重量份数为40份、黄连的重量份数为40份、生地黄的重量份数为20份、薄荷的重量份数为130份、冰片的重量份数为40份。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防腐剂是尼泊金乙酯,所述的尼泊金乙酯的重量份数为150~200份。尼泊金乙酯为白色结晶物,味微苦,灼麻,主要用作食品、化妆品、医药的杀菌防腐剂,对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用作抑菌防腐剂,广泛用于液体制剂及半固体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透皮剂是丙酸氯倍他索,所述的丙酸氯倍他索的重量份数是430~480份。丙酸氯倍他索的化学名为16β-甲基-11β-羟基-17-(1-氧代丙基)-9-氟-21-氯-孕甾-1,4-二烯-3,20-二酮,适用于慢性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神经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等皮质类。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抗真菌制剂是酮康唑,所述的酮康唑的重量份数是800~900份。酮康唑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其生长。酮康唑可用于治疗浅表和深部真菌病,如皮肤和指甲癣、阴道白色念珠菌病、胃肠真菌感染等,以及由白色念珠菌、类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全身感染。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基质包括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酸、十六醇、吐温80、司盘80、纯化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440~460份的液体石蜡、440~460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100~120份的十八酸、200~220份的十六醇、100~120份的吐温80、50~70份的司盘80、80000~100000份的纯化水。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纯净水,将称量好的纯净水按照重量份数平均分成三份,将称量好的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浸泡时间2h,得到混合物a备用;

步骤2、将步骤1浸泡好的混合物a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a,另置备用,将药渣重新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得到混合物b;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b,另置备用,将药渣重新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得到混合物c;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c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c,将浓缩液a、浓缩液b、浓缩液c混合在一起,30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浓缩药液;

步骤5、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尼泊金乙酯、司盘80,将称量好的药品溶于步骤4制得的浓缩药液中,待用;

步骤6、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酸、十六醇、吐温80,将称量好的药品在水浴的条件下,加热到80℃,搅拌完全溶解,得到基质待用;

步骤7、将步骤6制得的基质缓慢加入步骤5制得的浓缩药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定重量份数的薄荷脑、冰片,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制得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浓缩药液加热到80℃,待用。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6中搅拌器转速设定为200~500rad/min,搅拌时间10~20min。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的工作环境是室温18~26℃,相对湿度45~65%,洁净级别10万级。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百部亦称婆妇草,药虱药,是百部科的植物。散热解表。百部富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根含百部碱、对叶百部碱、斯替宁碱、次百部碱、氧化百部碱。尚含糖2.32%,脂类0.84%,蛋白质9.25%,灰分12.1%,以及乙酸、甲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等。百部润而不燥,能开泄降气,清肺热而解表,用于皮肤疥癣、湿疹、牛皮癣、遍身黄肿、皮炎、湿疹等症。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芙蓉叶是中药的一种,有消肿祛脓之疗效,取自木芙蓉植株,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独角莲块茎入药称白附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山栀子对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都有疗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等中药辅助以上的主要成分,令标热清,本寒化,标本兼治,寒热并举,将几种功效主治相近的药物配合在一起,效力益彰,能够对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色素沉着、日光性皮炎、过敏性或特异性湿疹、股癣和手足癣,以及带状疱疹等都有疗效,将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涂抹在经过消毒的患处,每次以覆盖住创面为宜。对一般创伤每天涂抹2~4次,7天一个疗程,2至4天即有明显改善,2~4个疗程痊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能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例如气单胞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克雷伯氏菌、溶血不动杆菌、肺炎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致病性酵母菌,而且使用及携带方便,药效持续时间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包括有效成分、防腐剂、透皮剂、抗真菌制剂、基质,其中有效成分主要是由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薄荷、冰片组成,其中百部的重量份数为280份、芙蓉叶的重量份数为280份、苦参的重量份数为430份、独角莲的重量份数为430份、山栀子的重量份数为580份、当归的重量份数为130份、赤芍的重量份数为130份、连翘的重量份数为100份、葫术的重量份数为100份,土茯苓的重量份数为100份,地丁的重量份数为80份、元参的重量份数为80份、丹参的重量份数为80份、白鲜皮的重量份数为80份、防风的重量份数为80份、白芷的重量份数为40份、黄连的重量份数为40份、生地黄的重量份数为20份、薄荷的重量份数为130份、冰片的重量份数为40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防腐剂是尼泊金乙酯,所述的尼泊金乙酯的重量份数为150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透皮剂是丙酸氯倍他索,所述的丙酸氯倍他索的重量份数是430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抗真菌制剂是酮康唑,所述的酮康唑的重量份数是800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基质包括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酸、十六醇、吐温80、司盘80、纯化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440份的液体石蜡、440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100份的十八酸、200份的十六醇、120份的吐温80、50份的司盘80、80000份的纯化水。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进行杀菌实验,实验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抑菌实验的对照组采用0.5%浓度的碘酊,菌种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具体实验步骤为:

(1)制备菌液,将上述四组菌种分别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在37℃下培养24h,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体于装有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震荡均匀,制成菌悬液;

(2)分别取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和碘酊各20ml,分别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备用;

(3)将制成的菌悬液0.1ml分别置于测试培养皿中,混合均匀,分别标记为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组和碘酊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能够得出本实施方式相比于一般的碘酊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并且能够长时间的抑菌效果。

表1杀菌效果对照表

具体实施方式二: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纯净水,将称量好的纯净水按照重量份数平均分成三份,将称量好的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浸泡时间2h,得到混合物a备用;

步骤2、将步骤1浸泡好的混合物a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a,另置备用,将药渣重新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得到混合物b;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b,另置备用,将药渣重新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得到混合物c;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c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c,将浓缩液a、浓缩液b、浓缩液c混合在一起,30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浓缩药液;

步骤5、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尼泊金乙酯、司盘80,将称量好的药品溶于步骤4制得的浓缩药液中,待用;

步骤6、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酸、十六醇、吐温80,将称量好的药品在水浴的条件下,加热到80℃,搅拌完全溶解,得到基质待用;

步骤7、将步骤6制得的基质缓慢加入步骤5制得的浓缩药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定重量份数的薄荷脑、冰片,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制得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浓缩药液加热到80℃,待用。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6中搅拌器转速设定为200rad/min,搅拌时间20min。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的工作环境是室温26℃,相对湿度45%,洁净级别10万级。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一种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包括有效成分、防腐剂、透皮剂、抗真菌制剂、基质,其中有效成分主要是由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薄荷、冰片组成,其重量份数分别为320份的百部、320份的芙蓉叶、480份的苦参、480份的独角莲、620份的山栀子、180份的当归、180份的赤芍、150份的连翘、150份的葫术,150份的土茯苓,120份的地丁、120份的元参、120份的丹参、120份的白鲜皮、120份的防风、70份的白芷、70份的黄连、40份的生地黄、180份的薄荷、70份的冰片。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防腐剂是尼泊金乙酯,所述的尼泊金乙酯的重量份数为200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透皮剂是丙酸氯倍他索,所述的丙酸氯倍他索的重量份数是480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抗真菌制剂是酮康唑,所述的酮康唑的重量份数是900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所述的基质包括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酸、十六醇、吐温80、司盘80、纯化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460份的液体石蜡、460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120份的十八酸、220份的十六醇、120份的吐温80、70份的司盘80、100000份的纯化水。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对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色素沉着、日光性皮炎、过敏性或特异性湿疹、股癣和手足癣,以及带状疱疹等都有疗效,将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涂抹在经过消毒的患处,每次以覆盖住创面为宜。对一般创伤每天涂抹2~4次,7天一个疗程,2至4天即有明显改善,2~4个疗程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四: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纯净水,将称量好的纯净水按照重量份数平均分成三份,将称量好的百部、芙蓉叶、苦参、独角莲、山栀子、当归、赤芍、连翘、葫术,土茯苓,地丁、元参、丹参、白鲜皮、防风、白芷、黄连、生地黄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浸泡时间2h,得到混合物a备用;

步骤2、将步骤1浸泡好的混合物a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a,另置备用,将药渣重新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得到混合物b;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b,另置备用,将药渣重新浸泡于一份纯净水中,得到混合物c;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c进行蒸煮到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后,将药液挤出,得到浓缩液c,将浓缩液a、浓缩液b、浓缩液c混合在一起,30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浓缩药液;

步骤5、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尼泊金乙酯、司盘80,将称量好的药品溶于步骤4制得的浓缩药液中,待用;

步骤6、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酸、十六醇、吐温80,将称量好的药品在水浴的条件下,加热到80℃,搅拌完全溶解,得到基质待用;

步骤7、将步骤6制得的基质缓慢加入步骤5制得的浓缩药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定重量份数的薄荷脑、冰片,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制得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浓缩药液加热到80℃,待用。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6中搅拌器转速设定200rad/min,搅拌时间20min。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用于皮肤黏膜疾病的膏体制剂的制备方法的工作环境是室温26℃,相对湿度65%,洁净级别10万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