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358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治疗中,针对于一些呼吸道或者其他不能自主呼吸的的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辅助治疗。但是关于气管的固定,现在临床中,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一般都采用纱布加医用胶布进行辅助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方法,存在固定不牢,长时间固定易脱落,切口处渗液易脱落,胶布长时间粘在皮肤上易造成皮肤过敏溃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该结构设计新颖,实用性强,解决了纱布加医用胶布固定难的问题,使用该结构干净,卫生,便于术后伤口恢复,减轻患者痛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它包括套管和固定翼,所述套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沿着套管的中心线在套管的外侧对称设有一对固定翼,固定翼与套管一体成型,相对应的两个固定翼之间设有水平方向的颈部固定带和纵向的头部固定带,颈部固定带和头部固定带均为弹性带,头部固定带上设有可穿过耳朵的孔洞。

根据上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所述颈部固定带的内表面设有颈部保护垫。

根据上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翼的上部设有纵向穿线孔,固定翼的下部设有横向穿线孔,颈部固定带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横向穿线孔之间,头部固定带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横向穿线孔之间。

根据上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所述套管的材质为医用塑料,套管的内部设有插管固定塞,插管固定塞中设有可穿过插管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套管和固定翼,所述套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沿着套管的中心线在套管的外侧对称设有一对固定翼,固定翼与套管一体成型,相对应的两个固定翼之间设有水平方向的颈部固定带和纵向的头部固定带,颈部固定带和头部固定带均为弹性带,头部固定带上设有可穿过耳朵的孔洞;该结构颈部固定带用于围绕颈部固定;头部固定带用于二次固定,而且由于设有可穿过耳朵的孔洞,可避免给耳朵带来不适感。

2.本实用新型所述颈部固定带的内表面设有颈部保护垫,避免了固定的过程中易勒进病患颈部,可以减轻病患痛苦;结构中套管的内部设有插管固定塞,插管固定塞中设有可穿过插管的通孔,该结构用于固定气管切开套管。

3.本实用新型结构套管为可清洁医用塑料管,不需要经常更换医用布条,节省时间,减轻医护工作者工作负担;该产品清洁方便,可长期使用,从而避免更换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成本低,且所有相关材料都是符合医护标准的材料,符合卫生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它包括套管1和固定翼2,所述套管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套管1的材质为医用塑料,套管1的内部设有插管固定塞3,插管固定塞3中设有可穿过插管的通孔4;沿着所述套管1的中心线在套管的外侧对称设有一对固定翼2,固定翼2与套管1一体成型,相对应的两个固定翼2之间设有水平方向的颈部固定带5和纵向的头部固定带6,颈部固定带5和头部固定带6均为弹性带,颈部固定带5的内表面设有颈部保护垫7,头部固定带6上设有可穿过耳朵的孔洞8。

根据上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翼2的上部设有纵向穿线孔21,固定翼2的下部设有横向穿线孔22,颈部固定带5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横向穿线孔21之间,头部固定带6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横向穿线孔22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