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8903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按抑郁症的症侯群特点,当归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绝大多数人能够合理释放和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但仍有一部分人不能够正确处理,因而随着心理压力的增大,产生了一系列如焦虑、抑郁或烦躁等心理障碍症状,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痛苦。其中,抑郁症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社会职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疾病。

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针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中药组合物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近年来,在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对抑郁症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在审因辨证上,还是在选方用药上,都具有严谨的思辨过程和强大的说服力。抑郁症的疾病过程是一个多脏病变互相影响、相互传变,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所以在治疗方面应辨证论治,五脏调补兼施,将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发展方向。因此,探寻一种行之有效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极大地拓展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辨治思路,有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群体的主观症状感受,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解决了现有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大,应用明显减少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2-18份皂荚、12-18份三棱、12-18份莪术、26-32份大黄、26-32份槟榔、26-32份茵陈蒿、35-40份牵牛子、10-15份小麦粉。

优选的,上述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5份皂荚、15份三棱、15份莪术、30份大黄、30份槟榔、30份茵陈蒿、40份牵牛子、12份小麦粉。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小麦粉:取小麦,去皮、磨粉,过200目筛,得到小麦粉;

步骤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12-18份皂荚、12-18份三棱、12-18份莪术、26-32份大黄、26-32份槟榔、26-32份茵陈蒿、35-40份牵牛子、10-15份小麦粉;

步骤3,将称取的皂荚、三棱、莪术、大黄、槟榔、茵陈蒿、牵牛子分别粉碎,混合,然后加入称取的小麦粉,混匀,得到药物混合物,加入相当于药物混合物总重量3-5倍的水,文火煎煮30-60min,过滤,收集的滤液即为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药液,直接服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小麦粉:取小麦,去皮、磨粉,过200目筛,得到小麦粉;

步骤(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12-18份皂荚、12-18份三棱、12-18份莪术、26-32份大黄、26-32份槟榔、26-32份茵陈蒿、35-40份牵牛子、10-15份小麦粉;

步骤(3),将称取的皂荚、三棱、莪术、大黄、槟榔、茵陈蒿、牵牛子分别粉碎,混合,然后加入称取的小麦粉,混匀,得到药物混合物,然后按照中成药常规技术制成片剂、丸剂、散剂、冲剂或者胶囊。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改善情志不舒诱发的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中药配方讲究的是各药物组分之间的配伍作用,通过配伍可以增强药效、扩大治疗范围、较少不良反应等,所以中药组合物不是组分之间的简单加和作用。抑郁症的疾病过程是一个多脏病变互相影响、相互传变,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所以在治疗方面应辨证论治,五脏调补兼施、防治结合,将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中以三棱、莪术为君药,重在行气解郁。若肝郁及脾,或思虑不解,劳倦伤脾,均能使脾失健运,导致气滞痰郁。若湿浊停留,或食滞不消,或痰湿化热,则可发展为湿郁、食郁、热郁等证。故本发明中用皂荚、牵牛子,重在祛痰开窍;用大黄、槟榔重在消积行气。若久郁伤脾,饮食减少,生化乏源,则气血不足,心脾两虚,郁久化火易伤阴血,累及于肾,阴虚火旺,由此可发展成种种虚损之候。故用小麦养心、益肾,和胃安中。

本发明将上述诸药合用,共奏行气疏肝、活血解郁之功,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药性平和,虚实兼顾,疏通气机,具有行气疏肝、活血解郁之功,对由于情志不舒诱发或加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具有治疗作用,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异物梗阻,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统而治之。此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药性平和,虚实兼顾,疏通气机,调其情志。尤其能够改善由于情志不舒诱发或加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下面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和条件进行。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2-18份皂荚、12-18份三棱、12-18份莪术、26-32份大黄、26-32份槟榔、26-32份茵陈蒿、35-40份牵牛子、10-15份小麦粉。

上述组分分别具有以下的功效与作用:

1、皂荚:性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的功效。用于顽痰阻肺,咳喘痰多,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等病症。《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皂荚“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本草纲目》中记载:皂荚“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痰气喘咳,民疠济癣”。“其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异之,则通上下诸窍”。《本经逢原》中记载:“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经实验表明,皂苷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从而产生祛痰作用。另外大量皂荚中所含之皂苷,不仅刺激胃肠粘膜,产生呕吐、腹泻,而且腐蚀胃粘膜,发生吸收中毒,甚至产生全身毒性,引起溶血,特别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先痉挛后麻痹,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三棱:性辛、苦,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等病症。《本草纲目》中记载:三棱“通肝经积血,女人月水,产后恶血”。《开宝本草》中记载:三棱“老癖症瘕,积聚结块,产后恶血血结,通月水,堕胎,止痛利气”。《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三棱“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医学启源》中记载:三棱“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气”。经实验研究表明,三棱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的作用,三棱中的总黄酮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亦有研究表明,三棱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理机理为血细胞积压和血沉速率的显著减小而导致全血粘度降低,从而起到活血化瘀之功效。

3、莪术:性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块,疲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等病症。《本草经疏》中记载:“蓬获莪行气破血散结,是其功能之所长,若夫妇人、小儿气血两虚,脾胃素弱而无积滞者,用之反能损真气,使食愈不消而脾胃益弱。即有血气凝结、饮食积滞,亦当与健脾开胃、补益元气药同用,乃无损耳”。《汤液本草》中记载:“蓬莪茂色黑,破气中之血,入气药发诸香,虽为泄剂,亦能益气,故孙用和治气短不能接续。所以大小七香丸、集香丸散及汤内多用此也”。《萃金裘本草述录》中记载:莪术“破气中之血,血涩于气中则气不通,此味能疏阳气以达于阴血,血达而气乃畅,放前人谓之益气”。经实验研究表明,莪术增加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在活血化瘀药中最为明显,并且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4、大黄: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魈,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等病症。《本经》中记载: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别录》中记载:“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日华子本草》中记载:“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疮疖痈毒”。《本草纲目》中记载:“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经实验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泻下作用,蒽醌甙是其产生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双蒽酮番泻甙的作用最强,游离型蒽醌类只有微弱的泻下作用。实验证明大黄煎剂的泻下作用明显,但受煎煮时间、加热温度和酸碱性的影响,长时间的加热会使大黄致泻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的泻下效力降低。另外,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炎症和病原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槟榔:性苦、辛,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用于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等病症。《用药心法》中记载:“槟榔,苦以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药性论》中记载:槟榔“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日华子本草》中记载:槟榔“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经研究表明,大黄对胆碱受体的作用机理是槟榔碱具有兴奋m胆碱受体的作用,嚼食槟榔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另外槟榔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6、茵陈蒿: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病症。《本经》中记载:茵陈蒿“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日华子本草》中记载:“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本草蒙筌》中记载:“行滞,止痛,宽膈,化痰。”《本草再新》中记载:“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经实验研究表明,茵陈蒿具有利胆作用:本品煎剂、水浸剂、去挥发油水浸剂、挥发油、醇提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利胆作用。另外茵陈蒿具有表明仍有一定的保肝作用,解热作用,以及抗菌、消炎等作用。

7、牵牛子:性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等病症。《别录》中记载:茵陈蒿“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药性论》中记载:茵陈蒿“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日华子本草》中记载:茵陈蒿“取腰痛,下冷脓,并一切气壅滞”。经实验研究表明,牵牛子具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作用机理是牵牛子甙的化学性质与泻根素相似,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刺激肠道,增进蠕动,导致泻下;另外可能与牵牛子具有利尿作用有关。

8、小麦:味甘,性凉。归心、脾、肾经。具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的功效。用于脏躁;烦热,消渴,泄利等病症。《别录》中记载:小麦“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本草拾遗》中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中记载:小麦“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本草再新》中记载:小麦“养心,益肾,和血,健脾”。经实验研究表明,小麦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以及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抑郁症的发病过程应该是一个多脏腑病变的过程。早在《内经》中就有“五神脏”的理论,人的精神、神志是由五脏分管,但神与神之间、脏与脏之间、神与脏之间的生理、病理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中医学观点认为,郁怒不畅,使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可以化火,气滞又可导致血瘀不行。情志不遂,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渐耗,心失所养,神失所藏,即所谓忧郁伤神,可以导致心神不安。正如《灵枢·口问》篇中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故本发明中以三棱、莪术为君药,重在行气解郁。若肝郁及脾,或思虑不解,劳倦伤脾,均能使脾失健运,导致气滞痰郁。若湿浊停留,或食滞不消,或痰湿化热,则可发展为湿郁、食郁、热郁等证。故本发明中用皂荚、牵牛子,重在祛痰开窍;用大黄、槟榔重在消积行气。若久郁伤脾,饮食减少,生化乏源,则气血不足,心脾两虚,郁久化火易伤阴血,累及于肾,阴虚火旺,由此可发展成种种虚损之候。故用小麦养心、益肾,和胃安中,并能缓和组合物中大黄、槟榔药物的降泄滑肠之性。诸药合用,共奏行气疏肝、活血解郁之功,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药性平和,虚实兼顾,疏通气机,调其情志。

中医有“久病多虚”之说,从有关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来看,近年来以“虚”为其机理的研究逐渐增多,同时也符合《内经》中“五神脏”的理论,五神舍脏,五脏藏精,精气养神,五脏虚损,精气亏虚,精不养神。抑郁症的疾病过程是一个多脏病变互相影响、相互传变,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所以在治疗方面应辨证论治,五脏调补兼施、防治结合,将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5份皂荚、15份三棱、15份莪术、30份大黄、30份槟榔、30份茵陈蒿、40份牵牛子、12份小麦粉。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制备小麦粉:取小麦,去皮、磨粉,过200目筛,得到小麦粉;

步骤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15份皂荚、15份三棱、15份莪术、30份大黄、30份槟榔、30份茵陈蒿、40份牵牛子、12份小麦粉;

步骤3,将称取的皂荚、三棱、莪术、大黄、槟榔、茵陈蒿、牵牛子分别粉碎,混合,然后加入称取的小麦粉,混匀,得到药物混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中药汤剂,直接服用,每次服用150ml,每日3次。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2份皂荚、12份三棱、12份莪术、26份大黄、26份槟榔、26份茵陈蒿、35份牵牛子、10份小麦粉。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制备小麦粉:取小麦,去皮、磨粉,过200目筛,得到小麦粉;

步骤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12份皂荚、12份三棱、12份莪术、26份大黄、26份槟榔、26份茵陈蒿、35份牵牛子、10份小麦粉;

步骤3,将称取的皂荚、三棱、莪术、大黄、槟榔、茵陈蒿、牵牛子分别粉碎,混合,然后加入称取的小麦粉,混匀,得到药物混合物,加入相当于药物混合物总重量5倍的水,文火煎煮30min,两层医用纱布过滤,收集的滤液即为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药液,直接服用,每次服用150ml,每日3次。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8份皂荚、18份三棱、18份莪术、32份大黄、32份槟榔、32份茵陈蒿、40份牵牛子、15份小麦粉。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制备小麦粉:取小麦,去皮、磨粉,过200目筛,得到小麦粉;

步骤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18份皂荚、18份三棱、18份莪术、32份大黄、32份槟榔、32份茵陈蒿、40份牵牛子、15份小麦粉;

步骤3,将称取的皂荚、三棱、莪术、大黄、槟榔、茵陈蒿、牵牛子分别粉碎,混合,然后加入称取的小麦粉,混匀,得到药物混合物,然后按照中成药常规技术制成片剂、丸剂、散剂、冲剂或者胶囊服用,每次服用10-15g,每日2次。

实施例4

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7份皂荚、15份三棱、12份莪术、26份大黄、28份槟榔、32份茵陈蒿、36份牵牛子、11份小麦粉。制备方法、用法和用量均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配方替换为实施例4的配方。

实施例5

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3份皂荚、13份三棱、16份莪术、31份大黄、31份槟榔、27份茵陈蒿、39份牵牛子、13份小麦粉。制备方法、用法和用量均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将配方替换为实施例5的配方。

实施例6

一种具有治疗抑郁症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15份皂荚、16份三棱、15份莪术、32份大黄、32份槟榔、30份茵陈蒿、40份牵牛子、13份小麦粉。制备方法、用法和用量均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将配方替换为实施例6的配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药材组分均为市售中药药材,小麦为市售小麦。

下面列举一些临床实例并以实施例1的配方为例,说明本发明本身药物的效果。

一、临床实验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的分组

选取抑郁症患者100例,其中男32例,女6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平均(40.22±11.17)岁;病程平均(14.84±9.92)个月,hamd抑郁量表基线分(27.36±4.32)分,中医证候积分基线分(27.84±4.17)分。对照组50例,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平均(40.66±12.76)岁;病程平均(13.84±9.65)个月;hamd抑郁量表基线分(26.12±4.14)分,中医证候积分基线分(26.84±5.24)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抑郁症严重程度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

1.2.1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症诊断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

1.2.2抑郁症肝肾阳虚型的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抑郁症肝肾阳虚证的宏观辨证指标研究》中的辨证指标。主症:情绪低沉、神疲乏力、兴趣减退、性欲减退、畏寒喜暖;次症:善惊易恐、腰膝酸软、意志减退、思维迟缓、少言寡语、舌体胖大、舌质淡暗(白)。如果患者同时具备主症中的症状至少4项,次症中的症状至少6项,且症状持续至少2周,即可诊为抑郁症肝肾阳虚型。

1.2.3纳入标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中的轻、中度患者;符合抑郁症肝肾阳虚型中医辨证标准患者;hamd量表(24项)评分≥18分;年龄18-65岁;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有一定表达能力;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同时符合上述6项方可入选。

1.2.4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严重失语、失认,无法沟通者;属其它精神疾病伴发的抑郁者;有严重自杀倾向者(hamd量表第三项≥3分);属继发于躯体疾病的抑郁者;属于重度抑郁发作者(hamd评分≥35分);已知的酗酒或物质依赖者;试验前1个月内曾进行抗抑郁治疗者;试验期间同时使用其它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或疗法;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孕期、哺乳期妇女。符合上述1项即予排除。

1.3分组及随机化方法

对同时符合上述标准的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别纳入相应的治疗组或对照组。随机化方法为:先用sas统计分析系统procplan过程语句,给定种子数,生成随机数字表,由与本项研究无关的人员控制分配方案,按随机数字表将对应的分组代码装入信封并密封,临床医生按顺序号依次纳入受试者时拆开信封,按信封内的分组代码,受试者分别进入不同处理组。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各组分粉碎、混合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散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g,疗程为6周。对照组用氟西汀(美国礼来制药公司,批号0972a),每日1次,每次20mg,疗程均为6周。

2观察与评价

2.1证候学疗效

参照《抑郁症肝肾阳虚证的宏观辨证指标研究》中的辨证指标制定《抑郁症肝肾阳虚证的中医证候评定量表》,分别于试验开始时,试验开始后2周、4周、6周时进行量表评分:根据无、轻、中、重的程度不同,主要症状分别记0、2、4、6分;次要症状分别记0、1、2、3分;舌脉依无和有记0和2分。证候学疗效的计算方法: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其中疗效指数<30%为无效,30%≤疗效指数<50%为进步,50%≤疗效指数<80%为显著进步,疗效指数≥80%为临床控制。总有效率为临床控制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之和。

2.2证候学指标的减分值比较

《抑郁症肝肾阳虚证的中医证候评定量表》中12项证候学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减分值。

2.3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sas8.2软件包完成。定量指标比较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定性指标比较主要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缺失数据的处理采用了意向性分析。

3结果

3.1脱落病例

治疗组因药物不良反应仅在治疗2周后脱落1例;对照组因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2周后脱落2例,治疗4周后再脱落1例。

3.2两组治疗前后证候学疗效比较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证候学疗效均不断提高,但治疗组在治疗2周、4周、6周时的证候学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在治疗6周时,治疗组的证候学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的证候学总有效率仅为84%,结果参见表1。

3.3两组治疗前后证候学指标的减分值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6周时对神疲乏力、性欲减退、畏寒喜暖、腰膝酸软、舌质淡的减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情绪低沉、兴趣减退、善惊易恐、思维迟缓、少言寡语、舌体胖大的减分值与对照组相当(p>0.05),对意志减退的减分值不如对照组(p>0.05),结果参见表2。

表1不同治疗时段的证候学疗效比较

表2治疗前后证候学指标的减分值比较

二、动物实验

1实验目的

对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称取皂荚、三棱、莪术、大黄、槟榔、茵陈蒿、牵牛子分别粉碎,混合,然后加入称取的小麦粉,混匀,得到药物混合物,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散剂,并对其急性毒性做出评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2实验材料

2.1受试药物: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称取皂荚、三棱、莪术、大黄、槟榔、茵陈蒿、牵牛子分别粉碎,混合,然后加入称取的小麦粉,混匀,得到药物混合物,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散剂。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5g,每日2次。成人(按70kg体重计)日用药剂量为0.43g/kg。

2.2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g-25g,雌雄各半,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3实验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的散剂,放入研钵中研成细粉,加水充分混匀,制成一定浓度的药物悬浊液。给药剂量按动物每千克体重的药物细粉重量计算。

2.4方法

2.4.1预试验: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禁食16h后ig给药。给药组小鼠以最大质量浓度(0.6g/ml)、ig给药可承受的最大体积(40ml/kg)、2次间隔6h给予药物悬浊液。空白组ig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4d,结果显示全部小鼠存活,未能测出该受试物ld50值,提示该受试物毒性很低,依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改用最大给药量给药。

2.4.2最大给药量的测定:按动物体质量随机分2组(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禁食16h后,小鼠ig给予受试物最大质量浓度0.6g/ml及最大ig给药容积40ml/kg,每日ig给药2次,间隔6h。空白组ig等量蒸馏水。给药后4h内连续观察,每天上下午各观察1次,连续观察14d。观察动物体质量、精神状态、毛色、自主活动、呼吸、饮食、二便、口鼻分泌物等一般状态,并详细记录症状出现、恢复及死亡时间。体质量测定:购入日、动物分组时、给药后每隔2d均测定1次,动物剖检时测定1次。整个试验结束次日动物脱臼处死,进行解剖。剖检时对动物外表、全身各脏器进行肉眼观察,若发现异常则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2.4.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3实验结果

3.1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

各组动物从试验前至试验结束时,未呈现出差异趋势,各受试动物体质量均呈一定程度的增长,说明该受试物ig给药后未影响受试动物的生长,结果见表3、表4。

3.2毒性反应

从给药当日直至试验结束,小鼠状态良好,活动和饮食均表现正常,且毛顺光亮,粪便成形,未出现动物死亡情况,亦未观察到明显的异常反应情况。

计算24小时总给予药量为48g/kg,成人(按70kg体重计)临床日用药剂量为30g/70kg(即0.43g/kg),推算出相当于临床日用药剂量的倍数(倍数=48/0.43=111倍)大于100倍,表明该中药组合物毒性较低,安全范围大。

3.3对小鼠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试验结束次日,所有动物均进行了大体解剖观察,肉眼未发现器官出现体积、颜色、质地等改变。特别观察了脑、心、肝、脾、肺、肾等重要脏器,未见出血、充血、渗出、溃疡、穿孔、炎症,胸腔、腹腔及心包腔均无积液,表明该中药组合物毒性较低,安全范围大。

表3对雄性小鼠体质量的影响(n=10)

表4对雌性小鼠体质量的影响(n=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涉及数值范围时,应理解为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由于采用的步骤方法与实施例相同,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的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由于实施例1-6的效果相似,本发明仅描述了实施例1的效果,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