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4574阅读:1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特别是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有关文献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乏力等症状,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临床上多见,尤其那些患有慢性病且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更多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有一部分患者因伴发肺栓塞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以解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

述下肢深静脉血栓。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桃仁8~20g、当归8~20g、泽兰6~15g、红花6~15g、花椒3~8g、木姜子3~12g、牛膝15~30g、木瓜8~20g、白芷8~20g、金银花15~30g、三七3~15g、艾叶3~12g、黄柏8~20g、五加皮8~20g、玄参15~30g、伸筋草9~20g、透骨草9~20g。

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桃仁10~17g、当归10~17g、泽兰8~13g、红花8~13g、花椒5~7g、木姜子5~11g、牛膝17~26g、木瓜10~17g、白芷10~17g、金银花18~26g、三七5~13g、艾叶5~11g、黄柏10~17g、五加皮10~17g、玄参18~26g、伸筋草10~17g、透骨草10~17g。

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桃仁15g、当归15g、泽兰12g、红花12g、花椒6g、木姜子10g、牛膝23g、木瓜15g、白芷15g、金银花23g、三七12g、艾叶10g、黄柏15g、五加皮15g、玄参23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

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成粉末状待用;

b、将研磨好的粉末状物经分离筛过滤后,放入专用药器中混均待用;

c、将拌均的粉末状物以5mm~6mm的厚度平摊于紫外线杀菌箱内的层板上,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

d、将适量的黄酒盛装到无菌室中的药器内,进而再慢慢倒入消毒后的粉末状物,一边倒一边搅拌,使其成软膏状外敷药物,然后分装密封即可备用。

一种上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软膏状外敷药物以2.5mm~3.2mm的厚度外涂至患处皮肤,外用纱布包扎固定后,把熬制好的石蜡放在托盘中渐冷却至饼状,趁热将石蜡饼敷于纱布外侧,进而再用厚布袋包扎固定,待冷却后取下石蜡,间隔3小时操作一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4~5个疗程后,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桃仁,性味:苦甘、平,具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泽兰,性味:味苦、辛、性微温,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解毒消痈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浮肿、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

花椒,性味:辛、温,有毒,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等症;

木姜子,性味:辛、苦、性温,具有温中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消食、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寒腹痛、暑湿吐泻、食滞饱胀、痛经、疝痛、疟疾、疮疡肿痛;

牛膝,性味:苦、酸、性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征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木瓜,性味:性温、味酸,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

白芷,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艾叶,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等症;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五加皮,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

玄参,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伸筋草,性味:苦、辛、温、平、无毒,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疸、咳嗽、疮疡、疱疹、烫伤;

透骨草,性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则,从依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下肢深静脉血栓,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桃仁15g、当归15g、泽兰12g、红花12g、花椒6g、木姜子10g、牛膝23g、木瓜15g、白芷15g、金银花23g、三七12g、艾叶10g、黄柏15g、五加皮15g、玄参23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桃仁17g、当归17g、泽兰13g、红花13g、花椒7g、木姜子11g、牛膝26g、木瓜17g、白芷17g、金银花26g、三七13g、艾叶11g、黄柏17g、五加皮17g、玄参26g、伸筋草17g、透骨草17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桃仁20g、当归20g、泽兰15g、红花15g、花椒8g、木姜子12g、牛膝30g、木瓜20g、白芷20g、金银花30g、三七15g、艾叶12g、黄柏20g、五加皮20g、玄参30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810例,年龄为60岁以上的470例,只有340例为60岁以下。810例患者中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的620例,有效的190例,总有效率达1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