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84355发布日期:2019-02-01 19:2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白领一族,上班时最大限度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往往不注重按规律保养自己的身体,并且思想上压力一直过大,极易造成“上火”的症状,如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还有便秘等诸多小毛病。“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症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

目前,现有专利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443519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润燥通便功能的中药,包括黄连、连翘、防风、白芷、熟大黄、桔梗、石膏、甘草、黄苓、川穹、金银花组成,配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服用方便,具有显著的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的功效。

上述中药虽然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但是,具有清热去火功效的组分较多,由于老年人通常比较虚弱,服用上述中药后,会出现腹泻、气血流失,加重身体虚弱等病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因上火导致身体不适、气脉虚弱,身体乏力等。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熟地黄18~22份、熟大黄2~4份、川穹2~4份、肉苁蓉13~16份、干制红枣8~12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的熟地黄20份、熟大黄3份、川穹3份、肉苁蓉15份、干制红枣1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性质粘腻,有补精益髓之功,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熟地黄中所含的地黄多糖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熟地黄质润入肾,擅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

熟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瘀血闭经、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的功效;

川穹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的功效;

肉苁蓉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结晶性的中性物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能补肾阳、益精血,能抑制“阳虚”症状的出现,有效地预防、治疗男子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及女子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疾病;肉苁蓉能显著提高小肠推进速度,缩短通便时间,同时对大肠的水分吸收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粪便的湿润和排泄,具有真正的润肠通便作用;肉苁蓉多糖对人体淋巴细胞的形成和活性都有显著的影响,能增加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肉苁蓉中所含有的苯炳醇糖是其他药物所没有的成分,有助于延缓衰老,对人体下脑垂体、性腺、胸腺等部分的老化起着明显的延缓作用;

干制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干制红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红枣中富含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干制红枣中富含钙和铁,对防治骨质疏松产后贫血有重要作用;干制红枣中含有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红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和增强食欲的功效;

将熟地黄、熟大黄、川穹、肉苁蓉与干制红枣进行混合,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润肠,补中益气,润燥通便,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特别适用于中老年人,对人体脾胃的损伤较小,能够温和地调理人体的内热症候,具有优异的下火功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山茱萸3~5份、山药10~12份、牡丹皮5~7份、巴戟天8~10份、茯苓15~17份、甘草23~25份、桂圆10~13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山茱萸3份、山药10份、牡丹皮5份、巴戟天10份、茯苓17份、甘草23份、桂圆1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还有生津止渴,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健忘,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的功效;山茱萸醇提取物对四氧嘧啶和肾上腺素性糖尿病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起到抗糖尿病的效果;山茱萸果实煎剂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癌作用;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治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泻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肥胖等病症;

牡丹皮对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菌和抗凝作用;

巴戟天性温补,为“补肾要剂”,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和祛风湿的作用,可治虚损病,如肾虚阳痿、梦遗滑精和腰背酸痛、足膝痿软、宫冷不孕、经期小腹冷痛以及风湿关节痛等症;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还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等;

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

添加上述山茱萸、山药、牡丹皮、巴戟天、茯苓、甘草、桂圆,进一步提高清热解毒,舒肝润肠,补中益气,润燥通便,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以水溶液形式存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水溶液浓度为30~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药组合物的水溶液为30~35%,以水溶液形式存在的流体,相比于由糖衣包裹的片剂或者胶囊来说,肠胃对中药组合物的吸收效果更好,浓度为30~35%的中药组合物的水溶液的吸收效果最佳,同时对肠胃的刺激性较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重量份,称取熟地黄18~22份、熟大黄2~4份、川穹2~4份、肉苁蓉13~16份、干制红枣8~12份、山茱萸3~5份、山药10~12份、牡丹皮5~7份、巴戟天8~10份、茯苓15~17份、甘草23~25份、桂圆10~13份;

(2)浸泡:将熟地黄18~22份、熟大黄2~4份、川穹2~4份、肉苁蓉13~16份、干制红枣8~12份浸泡在质量浓度为3%的醋酸溶液中,时间为10~15min;浸泡后沥干再次浸泡在冷水中,同时放入山茱萸3~5份、巴戟天8~10份、山药10~12份、牡丹皮5~7份、茯苓15~17份、甘草23~25份、桂圆10~13份,浸泡时间为1~1.5h;

(3)加热:将步骤(2)中经冷水浸泡后的各组分投至陶瓷锅内,武火加热至沸腾状态,煎熬10~30分钟;然后采用文火煎熬,煎熬时间为30~50分钟,直至浓缩成30%的药液;

(4)将药液进行过滤,并提取药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熟地黄、熟大黄、川穹、肉苁蓉、干制红枣分别用3%的醋酸溶液、冷水浸泡,首先对药物各组分进行软化,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同时保证了药物各组分的含水量呈饱和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精选药物配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补益肝肾、益脾和胃,涩肠止泻、清热燥湿的功效;

2、本发明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

3、本发明还具有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激活细胞,提高免疫力,改善体质,调节三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实施例五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参照图1所示。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重量份,称取熟地黄20份、熟大黄3份、川穹3份、肉苁蓉15份、干制红枣10份;

(2)浸泡:将熟地黄20份、熟大黄3份、川穹3份、肉苁蓉15份、干制红枣10份浸泡在质量浓度为3%的醋酸溶液中,时间为10分钟;然后取出并浸泡在冷水中,冷水没过各组分,浸泡时间为1h;

(3)加热:将步骤(2)中经冷水浸泡后的各组分投至陶瓷锅内,再加水没过各组分约6厘米,采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状态,煎熬20分钟;然后采用文火煎熬30分钟;再次加水没过各组分约4厘米,水沸后用文火煎煮,直至浓缩成质量浓度约为30%的药液;

(4)将药液进行过滤,并提取药汤。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重量份,称取熟地黄20份、熟大黄3份、川穹3份、肉苁蓉15份、干制红枣10份、山茱萸4份、山药10份、牡丹皮5份、巴戟天10份、茯苓15份、甘草25份、桂圆10份;

(2)浸泡:将熟地黄20份、熟大黄3份、川穹3份、肉苁蓉15份、干制红枣10份浸泡在质量浓度为3%的醋酸溶液中,时间为10min;浸泡后沥干再次浸泡在冷水中,同时放入山茱萸4份、巴戟天10份、山药10份、牡丹皮5份、茯苓15份、甘草25份、桂圆10份,共同浸泡1h;

(3)加热:将步骤(2)中经冷水浸泡后的各组分投至陶瓷锅内,再加水没过各组分约6厘米,采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状态,煎熬20分钟;然后采用文火煎熬30分钟;再次加水没过各组分约4厘米,水沸后用文火煎煮20分钟,直至浓缩成质量浓度约为30%的药液;

(4)将药液进行过滤,并提取药汤。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重量份,称取熟地黄18份、熟大黄2份、川穹2份、肉苁蓉13份、干制红枣8份、山茱萸3份、山药10份、牡丹皮5份、巴戟天10份、茯苓15份、甘草23份、桂圆10份;

(2)浸泡:将熟地黄18份、熟大黄2份、川穹2份、肉苁蓉13份、干制红枣8份浸泡在质量浓度为3%的醋酸溶液中,时间为10min;浸泡后沥干再次浸泡在冷水中,同时放入山茱萸3份、巴戟天10份、山药10份、牡丹皮5份、茯苓15份、甘草23份、桂圆10份,共同浸泡1h;

(3)加热:将步骤(2)中经冷水浸泡后的各组分投至陶瓷锅内,再加水没过各组分约6厘米,采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状态,煎熬20分钟;然后采用文火煎熬30分钟;再次加水没过各组分约4厘米,水沸后用文火煎煮20分钟,直至浓缩成质量浓度约为30%的药液;

(4)将药液进行过滤,并提取药汤。

实施例四:

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重量份,称取熟地黄18份、熟大黄4份、川穹4份、肉苁蓉15份、干制红枣10份、山茱萸5份、山药12份、牡丹皮6份、巴戟天8份、茯苓15份、甘草23份、桂圆10份;

(2)浸泡:将熟地黄18份、熟大黄4份、川穹4份、肉苁蓉15份、干制红枣10份浸泡在质量浓度为3%的醋酸溶液中,时间为10min;浸泡后沥干再次浸泡在冷水中,同时放入山茱萸5份、巴戟天8份、山药12份、牡丹皮6份、茯苓15份、甘草23份、桂圆10份,共同浸泡1h;

(3)加热:将步骤(2)中经冷水浸泡后的各组分投至陶瓷锅内,再加水没过各组分约6厘米,采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状态,煎熬20分钟;然后采用文火煎熬30分钟;再次加水没过各组分约4厘米,水沸后用文火煎煮20分钟,直至浓缩成质量浓度约为30%的药液;

(4)将药液进行过滤,并提取药汤。

实施例五:

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重量份,称取熟地黄22份、熟大黄4份、川穹4份、肉苁蓉16份、干制红枣12份、山茱萸5份、山药12份、牡丹皮7份、巴戟天10份、茯苓17份、甘草25份、桂圆13份;

(2)浸泡:将熟地黄22份、熟大黄4份、川穹4份、肉苁蓉16份、干制红枣12份浸泡在质量浓度为3%的醋酸溶液中,时间为10min;浸泡后沥干再次浸泡在冷水中,同时放入山茱萸5份、巴戟天10份、山药12份、牡丹皮7份、茯苓17份、甘草25份、桂圆13份,共同浸泡1h;

(3)加热:将步骤(2)中经冷水浸泡后的各组分投至陶瓷锅内,再加水没过各组分约6厘米,采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状态,煎熬20分钟;然后采用文火煎熬30分钟;再次加水没过各组分约4厘米,水沸后用文火煎煮20分钟,直至浓缩成质量浓度约为30%的药液;

(4)将药液进行过滤,并提取药汤。

本发明以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所给出的一种用于润燥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在20~75岁。

二、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的诊断标准:

1、排便时间延长,二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

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

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五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的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

2、有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

3、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6个疗程,痊愈81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3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1、张美君,女,52岁,会计师,患者便秘20余年,症状是便次逐年减少为每周1~2次,而他早些年通常是每周4~5次,粪便的性质也变硬,并结成球块状,排便时需要用力;服用本发明3个疗程后,便次增至每周4~5次,排便过程顺畅。

2、吴三平,男,40岁,程序员,患者近5年来,大便一直不畅,数日一行,曾服大黄苏打片、果导等药,只能取效一时,旋即如故。有咳喘病史,夜间咳喘较甚、胸闷、腹胀、口干、舌红、苔薄、脉细;服用本发明1个疗程后,自觉精神大增。

3、李宇浩,男,46岁,公司职员,患者于今年1月间行阑尾切除术,半年来经常下腹胀痛,排气排便不畅,1周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肠粘连、不完全性梗阻,灌肠后得以缓解,近5日腹部胀满,疼痛难忍,大便不行,排气极少,舌质紫暗、脉涩,服用本发明1个疗程后,下腹胀痛、排气排便不畅的症状完全消失。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