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专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841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耳鼻专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耳鼻专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耳鼻喉科经常需要针对患者进行消毒检查,其中需要经常用到给患者冲洗化脓或者出血部位,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这些过程的处理,往往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反复冲洗,不仅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存在大量的废液,同时,特别是针对某些患者头部操作,由于患者不配合,头部固定难,不确定因素太大,往往会给医务人员带来诸多操作不便,也会让患者感觉不舒适,进而加大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耳鼻专用清洗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且可以调节大小;通过冲洗装置和回收装置完成清洗回收工作方便快捷;通过缓冲装置对药液流速进行减速处理,其通过电机转动的快慢控制药液流速,便于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耳鼻专用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头部的固定装置、基座、冲洗装置、回收装置、探头和显示屏,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支架安装于基座上,其包括底座、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杆、螺钉和夹爪;所述螺杆设置于底座上,且通过螺钉固定;所述螺杆一端为左旋,另一端为右旋,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夹爪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所述夹爪与头枕转动连接,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带有泵体的药液箱、用于调节药液流速的缓冲装置和给药管,所述缓冲装置一端与药液箱相连通,另一端与给药管相连通,所述探头套装于给药管的出药口一端,且与外部的显示屏相连通过信号传递图像画面;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废液箱、漏斗和废液管,所述漏斗通过废液管与废液箱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电机、内螺杆、外螺母、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内螺杆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所述外螺母上开设有用于与药液箱相连通的储液槽,所述外螺母与内螺杆间形成药液通道,所述储液槽与药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左端盖套装于转轴上,且安装于内螺杆和外螺母的左端密封储液槽和药液通道的一端出口;所述右端盖一侧螺纹连接于外螺母中,且其出口与药液通道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移动装置,其包括主体、限位板、脚轮、弹簧和滑块,所述主体一端转动连接于基座底部,另一端与脚轮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固接于基座底部,所述限位板带有弧形开口,其末端分别连有水平方向上的u形缺口和垂直方向上的u形缺口,所述主体设有限位槽,所述弹簧位于限位槽内,且其一端与主体相固接,另一端与滑块相固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主体的限位槽和限位板的开口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架为可伸缩的伸缩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爪与人体头部相接触处设置有海绵防护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固定装置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且可以调节大小;通过冲洗装置和回收装置完成清洗回收工作方便快捷;通过缓冲装置对药液流速进行减速处理,其通过电机转动的快慢控制药液流速,便于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通过移动装置进行转移,同时在工作时保证其稳定性;通过可伸缩的支架,使其便于不同高度的患者,更加人性化;整个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解决了患者头部固定的难题,极大减轻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所述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耳鼻专用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头部的固定装置1、基座2、冲洗装置3、回收装置4、探头(图中未示出)和显示屏(图中未示出),所述固定装置1通过支架5安装于基座2上,其包括底座11、第一螺母12、第二螺母13、螺杆14、螺钉15和夹爪16;所述螺杆14设置于底座11上,且通过螺钉15固定;所述螺杆14一端为左旋,另一端为右旋,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螺母12和第二螺母13;所述夹爪16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第一螺母12和第二螺母13上;所述夹爪16与头枕17转动连接,所述冲洗装置3包括带有泵体的药液箱31、用于调节药液流速的缓冲装置32和给药管33,所述缓冲装置32一端与药液箱31相连通,另一端与给药管33相连通,所述探头套装于给药管33的出药口一端,且与外部的显示屏相连通过信号传递图像画面;所述回收装置4包括废液箱41、漏斗42和废液管43,所述漏斗42通过废液管43与废液箱41相连。

优选的,下面列举一种具体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32包括电机32-1、内螺杆32-2、外螺母32-3、左端盖32-4和右端盖32-5,所述内螺杆32-2通过转轴与电机32-1相连,所述外螺母32-3上开设有用于与药液箱31相连通的储液槽100,所述外螺母32-3与内螺杆32-2间形成药液通道200,所述储液槽100与药液通道200相连通,所述左端盖32-4套装于转轴上,且安装于内螺杆32-2和外螺母32-3的左端密封储液槽100和药液通道200的一端出口;所述右端盖32-5一侧螺纹连接于外螺母32-3中,且其出口与药液通道200相连通。

优选的,为了便于移动,还包括移动装置6,其包括主体61、限位板62、脚轮63、弹簧64和滑块65,所述主体61一端转动连接于基座2底部,另一端与脚轮63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62固接于基座2底部,所述限位板62带有弧形开口,其末端分别连有水平方向上的u形缺口和垂直方向上的u形缺口,所述主体61设有限位槽61-1,所述弹簧64位于限位槽61-1内,且其一端与主体61相固接,另一端与滑块65相固接;所述滑块65滑动连接于主体的限位槽61-1和限位板62的开口中。滑块沿限位板的弧形开口由下向上并至水平方向滑动,带动主体和脚轮至水平方向,实现移动装置的收缩。

进一步,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人群,所述支架5为可伸缩的伸缩杆。

更进一步,所述夹爪16与人体头部相接触处设置有海绵防护层。通过添加海绵防护层保护患者,增加其舒适性。

对于固定装置的使用,转动螺杆,由于其左右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且被螺钉限制,只能旋转而不能移动,螺杆转动时,带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左右移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移动又使夹爪绕其与头枕的的连接支点转动,从而可以将患者的头部夹紧或松开。

对于缓冲装置,电机转动时,内螺杆在外螺母内转动,外螺母固定于基座上,内螺杆转动时,药液通道内的药液向前驱动流动至右端盖,进入给药管;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内螺杆的转速,实现对药液流速的控制,实现缓冲的作用;防止药液流出过快,造成浪费或者喷射。

通过固定装置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且可以调节大小;通过冲洗装置和回收装置完成清洗回收工作方便快捷;通过缓冲装置对药液流速进行减速处理,其通过电机转动的快慢控制药液流速,便于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通过移动装置进行转移,同时在工作时保证其稳定性;通过可伸缩的支架,使其便于不同高度的患者,更加人性化;整个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解决了患者头部固定的难题,极大减轻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