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447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肝,又被称作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无异常,且肝组织检查正常者。

临床上乙肝抗病毒的西药是很常见的,但是由于西药抗病毒副作用大,所以很多患者都在寻找中药进行抗病毒治疗,现有治疗乙肝的中药多是因为慢性乙肝的病程较长,患者的体质虚弱,免疫力差,在选药配伍中多大量使用补益滋养类中药进行治疗,如配方中含有沙参、枸杞、玄参等一系列补益滋养中药,其虽能增强患者体魄,但是会间接提升转氨酶含量,在补益滋养的同时降低了药性,延长了治疗周期。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辨证求因、审因施治、进行整体调节和系统治疗,并且能够运用中药方剂泡茶,把方剂用茶袋装好泡到茶缸内当茶喝疗效独特服用方便的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治疗乙肝的中药多是因为慢性乙肝的病程较长,患者的体质虚弱,免疫力差,在选药配伍中多大量使用补益滋养类中药进行治疗,虽能增强患者体魄,但是会间接提升转氨酶含量,在补益滋养的同时降低了药性,延长了治疗周期,同时需要定时按剂量服用,十分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包括由黄芪、党参、丹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山楂、败酱草、金银花、香橼、郁金、莱菔子、栀子、茵陈、甘草、延胡索、鳖甲、穿山甲片和柴胡组成的原料。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原料包括,黄芪10~30份、党参6~15份、丹参15~30份、当归6~10份、白芍6~15份、白术6~30份、茯苓9~15份、山楂10~30份、败酱草9~15份、金银花6~10份、香橼6~10份、郁金6~10份、莱菔子6~10份、栀子6~10份、茵陈10~30份、甘草3~6份、延胡索6~10份、鳖甲6~10份、穿山甲片3~5份和柴胡6~12份。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原料包括,黄芪12~28份、党参7~14份、丹参17~28份、当归7~9份、白芍8~13份、白术8~28份、茯苓10~14份、山楂12~28份、败酱草10~14份、金银花7~9份、香橼7~9份、郁金7~9份、莱菔子7~9份、栀子7~9份、茵陈12~28份、甘草4~6份、延胡索7~9份、鳖甲7~9份、穿山甲片3~5份和柴胡7~11份。

进一步的,原料包括,黄芪16~24份、党参8~13份、丹参20~25份、当归7~9份、白芍9~12份、白术10~26份、茯苓11~13份、山楂16~24份、败酱草11~13份、金银花7~9份、香橼7~9份、郁金7~9份、莱菔子7~9份、栀子7~9份、茵陈16~24份、甘草4~6份、延胡索7~9份、鳖甲7~9份、穿山甲片3~5份和柴胡8~10份。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原料包括,黄芪18~22份、党参9~12份、丹参21~24份、当归7~9份、白芍10~11份、白术12~24份、茯苓11~13份、山楂18~22份、败酱草11~13份、金银花7~9份、香橼7~9份、郁金7~9份、莱菔子7~9份、栀子7~9份、茵陈18~22份、甘草4~6份、延胡索7~9份、鳖甲7~9份、穿山甲片3~5份和柴胡8~10份。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原料包括,黄芪20份、党参10份、丹参23份、当归8份、白芍10份、白术18份、茯苓12份、山楂20份、败酱草12份、金银花8份、香橼8份、郁金8份、莱菔子8份、栀子8份、茵陈20份、甘草5份、延胡索8份、鳖甲8份、穿山甲片4份和柴胡9份。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黄芪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仓生机。党参益气补血,气血两虚的证候与黄芪配伍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转氨酶含量。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与丹参配伍使用可以补充患者正气提高免疫力,能够促进自身免疫细胞杀灭病毒。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与白芍配合使用能降低转氨酶短期内使患者肝功趋于正常,为其他药物起效做准备。

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香园,理气,舒郁,消痰,利膈,理气宽中,消胀降痰,与茯苓、败酱草、金银花配合可以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阻止脂肪在肝内蓄积,可以有效抑制肝脏纤维增生。

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火。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有利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降低食物在患者肠道堆积,便于进行整体调节和系统治疗。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疸。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使郁金、莱菔子、栀子和茵陈的药效得到提升。

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穿山甲片,活血消痈,排脓,搜风活络,软坚散结,通经下乳。柴胡,和表解里,疏肝,升阳。

各种药材配伍使用,可以达到辨证求因、审因施治、进行整体调节和系统治疗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6~10份延胡索、6~10份鳖甲、3~5份穿山甲片、6~10份栀子、9~15份茯苓干燥、粉碎磨成细粉、过筛,制得组合粉末;

b.将10~30份黄芪、6~15份党参、15~30份丹参、6~10份当归、6~15份白芍、6~30份白术、10~30份山楂、9~15份败酱草、6~10份金银花、6~10份香橼、6~10份郁金、6~10份莱菔子、10~30份茵陈、3~6份甘草和6~12份柴胡加水煎煮、过滤、浓缩浸膏,制得膏状物;

c.将组合粉末与膏状物混合均匀,干燥,粉碎,过筛,用乙醇制粒,干燥,装入茶袋。

可选的,步骤a中,干燥温度为60℃,过筛的目数为100目。

进一步的,步骤b中,将十五味原料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水体积为原料体积的12倍,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后,在-0.08~-0.09mpa,60℃~70℃的环境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浸膏。

可选的,步骤c中,过筛的目数为100目。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药性相近的原料进行处理,使之药效能够相配伍,同时将制得治疗乙肝的中药放置入茶袋,泡到茶缸内当茶喝疗效独特服用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以下之一:

1.黄芪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仓生机。党参益气补血,气血两虚的证候与黄芪配伍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转氨酶含量。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与丹参配伍使用可以补充患者正气提高免疫力,能够促进自身免疫细胞杀灭病毒。

2.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与白芍配合使用能降低转氨酶短期内使患者肝功趋于正常,为其他药物起效做准备。

3.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香园,理气,舒郁,消痰,利膈,理气宽中,消胀降痰,与茯苓、败酱草、金银花配合可以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阻止脂肪在肝内蓄积,可以有效抑制肝脏纤维增生。

4.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穿山甲片,活血消痈,排脓,搜风活络,软坚散结,通经下乳。柴胡,和表解里,疏肝,升阳。各种药材配伍使用,可以达到辨证求因、审因施治、进行整体调节和系统治疗的效果。

5.通过将药性相近的原料进行处理,使之药效能够相配伍,同时将制得治疗乙肝的中药放置入茶袋,泡到茶缸内当茶喝疗效独特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基于以下重量份配比制作治疗乙肝的中药:

先将6份延胡索、6份鳖甲、3份穿山甲片、6份栀子、9份茯苓在60℃环境下干燥、粉碎磨成细粉、使用100目筛网过筛,制得组合粉末;

然后将10份黄芪、6份党参、15份丹参、6份当归、6份白芍、6份白术、10份山楂、9份败酱草、6份金银花、6份香橼、6份郁金、6份莱菔子、10份茵陈、3份甘草和6份柴胡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水体积为原料体积的12倍,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后,在-0.08mpa,60℃的环境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浸膏制得膏状物;

最后将组合粉末与膏状物混合均匀,干燥,粉碎,使用100目筛网过筛,用乙醇制粒,干燥,装入茶袋。

患者李女士,陕西榆林市榆阳区人,29岁,自由工作者,两年前,她在体检时发现其乙肝病毒标志物异常(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均为阳性),其乙肝病毒dna指数为4.2x107拷贝/l、其转氨酶指数明显升高,被确诊患有乙肝。两年来,她曾先后服用过甘利欣、凯西莱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其转氨酶的指数始终未能恢复正常,服用本中药,每日冲泡本中药,连续服用半月,其再次体检谷丙转氨酶的指数降为40国际单位/升,继续服用1月其肝功能趋近于正常。

实施例2

基于以下重量份配比制作治疗乙肝的中药:

先将10份延胡索、10份鳖甲、5份穿山甲片、10份栀子、15份茯苓在60℃环境下干燥、粉碎磨成细粉、使用100目筛网过筛,制得组合粉末;

然后将30份黄芪、15份党参、30份丹参、10份当归、15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楂、15份败酱草、10份金银花、10份香橼、10份郁金、10份莱菔子、30份茵陈、6份甘草和12份柴胡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水体积为原料体积的12倍,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后,在-0.09mpa,60℃的环境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浸膏制得膏状物;

最后将组合粉末与膏状物混合均匀,干燥,粉碎,使用100目筛网过筛,用乙醇制粒,干燥,装入茶袋。

患者小王,陕西宝鸡市金台区人,21岁,大学生,一年前,他在体检时发现其乙肝病毒标志物异常(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均为阳性)、其乙肝病毒dna指数为9.3x106拷贝/l、其谷丙转氨酶的指数为60国际单位/升,被确诊患有乙肝。医生建议他使用干扰素(每次皮下注射500万单位,隔日注射1次)进行治疗。但小王连续使用此药治疗了一年,仍未取得明显的疗效,其乙肝e抗原也未转阴,服用本中药,每日冲泡本中药,连续服用半月,其再次体检谷丙转氨酶的指数降为30国际单位/升,继续服用2月其肝功能趋近于正常。

实施例3

基于以下重量份配比制作治疗乙肝的中药:

先将8份延胡索、8份鳖甲、4份穿山甲片、8份栀子、12份茯苓在60℃环境下干燥、粉碎磨成细粉、使用100目筛网过筛,制得组合粉末;

然后将20份黄芪、10份党参、23份丹参、8份当归、10份白芍、18份白术、20份山楂、12份败酱草、8份金银花、8份香橼、8份郁金、8份莱菔子、20份茵陈、5份甘草和9份柴胡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加水体积为原料体积的12倍,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后,在-0.09mpa,60℃的环境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浸膏制得膏状物;

最后将组合粉末与膏状物混合均匀,干燥,粉碎,使用100目筛网过筛,用乙醇制粒,干燥,装入茶袋。

患者麻先生,陕西铜川市宜君县人,他患糖尿病、乙肝小三阳已经5年了,病情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麻先生的肝纤维化指标为:透明质酸指数大于800纳克/毫升、iv型胶原指数为245纳克/毫升、ⅲ型前胶原指数为160微克/毫升。他在做b超检查时,还发现有慢性肝损害的状况。服用本中药,每日冲泡本中药,连续服用三月,其再次体检透明质酸指数为343.9纳克/毫升、iv型胶原指数为98.16纳克/毫升、ⅲ型前胶原指数为105.8微克/毫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继续服用6月其肝功能趋近于正常。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得治疗乙肝的中药分别标记为a组、b组和c组,且a组与实施例1对应,b组与实施例2对应,c组与实施例3对应,从陕西中医肝肾病医院累积统计30名病患服药记录,其中每10名病患选用一组治疗乙肝的中药,每组病患男女比例趋近相等,且乙肝病毒dna指数为8.3x106~9.7x106拷贝/l、谷丙转氨酶的指数为52~72国际单位/升之间,每组病患每日均冲泡饮用该组中药2次。

最终得出a组10名病患使用实施例1制取的中药,乙肝病毒dna指数和谷丙转氨酶的指数回归正常的平均周期为74天,其中最短59天,最长144天。

最终得出b组10名病患使用实施例2制取的中药,乙肝病毒dna指数和谷丙转氨酶的指数回归正常的平均周期为88天,其中最短66天,最长174天。

最终得出c组10名病患使用实施例3制取的中药,乙肝病毒dna指数和谷丙转氨酶的指数回归正常的平均周期为64天,其中最短51天,最长99天。

由此可得,选用实施例3配比和制备方式制取的治疗乙肝的中药,药效最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