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302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乙肝的纯中药水丸,属于中药配制和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发展中 国家发病率较高,据统计,我国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1. 2亿,多数无症状,其中 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约有乙肝患者5000万。因起病缓慢,多以亚临床型 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患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 接触进行传播。目前乙肝疫苗的应用只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但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当前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其肝细胞损伤不是HBV在肝细胞内复制的结果,而是由T细 胞毒反应所介导。人感染HBV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 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这些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有重要意义。一、急性肝炎,当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HBV后,其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 攻击受染的肝细胞,由破坏的肝细胞释放入血的HBV,而被特异性抗体所结合,且干扰素生 成较多,而致HBV被清除,病情好转,终归痊愈。二、慢性活动性肝炎,见于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调节紊乱者。感染HBV后由于Tc 细胞功能不正常,或特异抗体封闭部分肝细胞靶抗原而制约T细胞毒反应,致使部分肝细 胞受损害,干扰素产生较少,HBV持续复制。特异抗体形成不足肝细胞反复被HBV侵入,形 成感染慢性化。此外,肝细胞膜特异脂蛋白(Lsp)因HBV感染而形成自身抗原,刺激B细胞 产生抗-lsp(lgp型),在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活性降低的情况下,自身免疫性ADCC效应 致肝细胞进行性损害。三、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感染HBV, 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致肝细胞损害轻微或不出现肝细胞损害。尤其无症状的HbeAg 携带者,因缺乏干扰素,不能清除病毒,以致长期携带HBV。四、重型肝炎和急性重型肝炎的发生,由于机体免疫反应过强,短期内T细胞毒反 应迅速破坏大量产生HBV的肝细胞;或短期内大量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可致 Schwartzmana反应,使肝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加以_a肿瘤坏死因子(TNF_a)、IL_I和白 三烯等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释放,促使肝细胞损伤。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与急性 重型肝炎相似,但进展较缓慢。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乙肝病毒 会很快被清除。患者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一旦乙肝病毒没能及时清除,乙肝会转为慢性,病 毒会长时间携带,查体表现为乙肝抗原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乙肝 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繁殖复制,则可出现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有患者肝区不适、隐隐作 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泻。病人有时会伴有低烧,严重的病人可出现黄疸, 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型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罹难患者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 识模糊、谵妄、昏迷。慢性乙肝患者病程日久,会沿着“乙肝_肝硬化_肝癌”的方向演变,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乙肝目前在治疗上尚无特效药,多以服用抗病毒、调节免疫、活血化瘀、抗纤维化 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品及干扰素介入治疗。罹难乙肝患者亟待一种有效的药品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服用方便、疗效显著、价位适中、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及 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是由桑寄生、片姜黄、地肤子、余甘子、草果、黄连、板蓝根、鸡骨 草、茵陈、一点红、虎杖、贯众、斑蝥、旱莲草、虫草、黄芪、芦荟、太子参、山豆根、当归、甘草 二十一味中药组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每250克水丸(药粉加小米)成药按药量配比含桑寄生20g、片姜黄9g、地肤子 9g、余甘子3g、草果3g、黄连5g、板蓝根25g、鸡骨草20g、茵陈20g、一点红15g、虎杖9g、贯 众9g、斑蝥2g、旱莲草15g、虫草8g、黄芪20g、芦荟10g、太子参9g、山豆根12g、当归9g、甘 草6g,原料药共238g.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药按处方量称重标准。2、将1000ml生水煮沸,将以上全方原料药放入容器内,倒入开水,搅拌均勻,浸泡 5小时。3、将以上药材捞出放入烘干机内烘干备用。4、将烘干后的干燥药品放入药材粉碎机内,粉碎为120目药粉备用。5、用煮熟淘净的小米起模成型。6、将成型后的泛丸放入制丸机内。7、将原浸泡药液加适量白酒。8、按传统工艺制作成水丸。9、将水丸取出,放入烘干机内烘干(亦可晒干)包装备用。本发明是以中药为原料、采用增强药效的特除工艺制成,主要赋型剂为白酒。白酒 本身虽无粘性,但是一良好的灭菌性有机溶酶,能溶解药物中的粘性物质、胶质等,并能杀 灭药粉中的细菌,具有防腐作用,使药物在泛制过程中不霉变,制成水丸后水分挥发快。疫毒感染是导致乙肝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乙肝疫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机体的 脏器组织功能失调,导致发病,蛰伏于女性患者体内的疫毒还通过分娩等途径传染婴儿。因 此疫毒感染是导致乙肝发病的主要致病过程,治疗乙肝“因邪而发热,治其邪不治其热,而 热自去”,疫毒湿热瘀郁,肝脾肾失养,因此乙肝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肝主疏泻,体阴而阳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 泄,导致乙肝的疫毒之邪具有偏嗜肝特性,使肝郁气滞,乘犯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水谷 津液不归正化,变生内湿,由于疫毒之邪本具火热之性,故每与湿热胶结,寤久入络,而成湿热疫毒瘀郁之症,病久肝气郁可化火,湿邪蕴久生热。本发明先以一点红、虎杖、贯众、板蓝 根、旱莲草、鸡骨草、山豆根抗毒保肝,乙肝大多属肝肾阴虚之症,又配伍虫草、太子参、桑寄 生、黄芪以增强体质,佐以余甘子、地肤子、黄连、片姜黄、草果、甘草清热泻火、破血解毒,又 以茵陈、芦荟、当归活血退黄疸,再以斑蝥以毒攻毒,防止肝病进一步恶化为肝硬化、肝癌, 以固后天之本。全方之药相辅为用,标本兼治,以消解泄化疫毒为主,祛邪扶正、调养为佐。具有抑 制病毒、清热保肝、增强体质之功效,本发明适用于治疗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 使用多年,总有效率98%,其中治愈率93%以上,疗效明显优于现有临床治疗用药。实施例唐乃君,男,45岁,经医院确诊为乙肝,病史7年,肝区疼痛,乏力。多处治 疗效果不明显,后改服本发明药品90天,症状消失,体力恢复,乙肝五项,大、小三阳转阴正 常,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在石料厂破碎石头),三年至今无复发,达临床治愈目的。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发明药品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组成,其原料药组成如下桑寄生20g、片姜黄9g、地肤子9g、余甘子3g、草果3g、黄连5g、板蓝根25g、鸡骨草20g、茵陈20g、一点红15g、虎杖9g、贯众9g、斑蝥2g、旱莲草15g、虫草8g、黄芪20g、芦荟10g、太子参9g、山豆根12g、当归9g、甘草6g,原料药共238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经增强药效处理的水丸剂。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药按处方量称重标准。2)将1000ml生水煮沸,将以上全方原料药放入容器内,倒入开水,搅拌均勻,浸泡5小时。3)将以上药材捞出放入烘干机内烘干备用。4)将烘干后的干燥药品放入药材粉碎机内,粉碎为120目药粉备用。5)用煮熟淘净的小米起模成型。6)将成型后的泛丸放入制丸机内。7)将原浸泡药液加适量白酒。8)按传统工艺制作成水丸。9)将水丸取出,放入烘干机内烘干(亦可晒干)包装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治疗乙肝的药物(乙肝康泰丸),是由桑寄生、片姜黄、地肤子、余甘子、草果、黄连、板蓝根、鸡骨草、茵陈、一点红、虎杖、贯众、斑蝥、旱莲草、虫草、黄芪、芦荟、太子参、山豆根、当归、甘草等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加工成易于服用的水丸。该药能有效的保护肝脏,抑制病毒,短期服药既有显著疗效,可促使乙肝罹难患者大、小三阳,乙肝五项转阴或正常,症状减轻至消失,有效率98%治愈率在93%以上,是目前治疗乙肝的有效药品。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1890144SQ20091001518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
发明者贺光民 申请人:贺光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