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4731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性多发病,它严重地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随着病史的延长病情不断加重,从而导致心、脑、肾等脏器产生病变。临床上高血压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现有技术中,西医治疗药物一般是各种降压药,主要有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针对申请人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方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检索,结果如下:

1、以“高血压”和本发明配方为关键词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涉及的专利有公开(公告)号:cn103735899a《一种高血压注射护理药物及其制作方法》;公开(公告)号:cn104162026a《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公告)号:cn104857341a《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公开(公告)号:cn104666999a《一种降血压的中药配方》,申请人对上述专利进行了分析,并未发现与本发明相类似的中药组方。

2、以“高血压”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论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高血压病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张芝兰,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古代有关眩晕、头痛和现代关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历代医家诊治高血压及其相关证候的经验,为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上述检索材料作为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在此引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服用后可快速降低血压,克服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乏力等症状,长期服用可起到平稳降压的功能;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具体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芦根5-13,夏枯草3-9,栀子4-7,知母3-10,石膏3-7,黄芩3-8,黄连4-10,黄柏4-13,龙胆7-12,金银花5-13,蒲公英7-15,生地黄4-9,玄参5-9,牡丹皮3-10,赤芍2-6,郁李仁3-8,独活5-10,防己3-9,秦艽4-6,桑寄生5-8,五加皮4-15,苍术2-7,茯苓4-13,泽泻2-6,茵陈3-8,吴茱萸2-6,香附3-9,薤白3-7,麦芽3-16,山楂5-9。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芦根、金银花、玄参、独活、桑寄生、山楂各5重量份;

夏枯草、知母、石膏、黄芩、牡丹皮、郁李仁、防己、茵陈、香附、薤白、麦芽各3重量份;

栀子、黄连、黄柏、生地黄、秦艽、五加皮、茯苓各4重量份;

龙胆、蒲公英各7重量份;

赤芍、苍术、吴茱萸、泽泻各2重量份。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芦根、黄柏、金银花、茯苓各13重量份;

夏枯草、生地黄、玄参、香附、防己、山楂各9重量份;

栀子、石膏、苍术、薤白各7重量份;

知母、黄连、龙胆、蒲公英、牡丹皮、独活、五加皮、麦芽各10重量份;

黄芩、郁李仁、桑寄生、茵陈各8重量份;

赤芍、秦艽、泽泻、吴茱萸各6重量份。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芦根、黄连、黄柏、龙胆、金银花、独活各8重量份;

夏枯草、栀子、知母、石膏、黄芩、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防己、桑寄生、香附、山楂各6重量份;

蒲公英、五加皮、茯苓、麦芽10各重量份;

赤芍、郁李仁各4重量份;

秦艽、苍术、泽泻、吴茱萸、薤白、茵陈各5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可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滴丸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选定的重量份取各所述原料药组分,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胶囊剂。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选定的重量份数取各原料药粉碎,粉碎粒度为20-40目,加入30-50体积倍量的无水乙醇,微波提取30min-40min,过滤,得到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微波提取液,备用。

(2)收集步骤(1)中得到的药渣,加入25-40体积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提取2h,合并每次的醇提液,过滤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醇提取液,备用。

(3)收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加入15-20体积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并且收集滤液,合并各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水提取液,备用。

(4)将步骤(1)得到的微波提取液、步骤(2)得到的醇提取液和步骤(3)得到的水提取液合并,在60℃下干燥,得到干浸膏,浸膏的相对密度在60℃时为1.25-1.30,浸膏粉碎,过80-120目筛,得到干浸膏粉,40-60℃烘干,装入胶囊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本发明中采用中药的拉丁名称如下:

芦根rhizomaphragmitis,夏枯草spicaprunellae,栀子fructusgardeniae,知母rhizomaanemarrhenae,石膏gypsumfibrosum,黄芩radixscutellariae,黄连rhizomacoptidis,黄柏cortexphellodendri,龙胆radixgentianae,金银花floslonicerae,蒲公英herbataraxaci,生地黄radixrehmanniae,玄参radixscrophulariae,牡丹皮cortexmoutan,赤芍radixpaeoniaerubra,郁李仁semenpruni,独活radixangelicaepubescentis,防己radixstephaniaetetrandrae,秦艽radixgentianaemacrophyllae,桑寄生:herbataxilli,五加皮cortexacanthopanacis,苍术rhizomaatractylodis,茯苓poria,泽泻rhizomaalismatis,茵陈herbaartemisiaescopariae,吴茱萸fructusevodiae,香附rhizomacyperi,薤白bulbusalliimacrostemonis,麦芽fructushordeigerminatus,山楂fructuscrataegi。

本发明采用的中药的性味与归经如下:

芦根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夏枯草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栀子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知母

【性味与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石膏

【性味与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黄芩

【性味与归径】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连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柏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龙胆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金银花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蒲公英

【性味与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生地黄

【性味与归经】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玄参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

牡丹皮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赤芍【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徵}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郁李仁

【性味与归经】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独活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防己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膀胱、肺经。

【功能与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秦艽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桑寄生

【性味与归经】苦、甘,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五加皮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苍术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

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茯苓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泽泻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茵陈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吴茱萸

【性味与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香附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薤白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麦芽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山楂

【性味与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本发明制得的胶囊剂的质量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项下对胶囊剂的要求。

本发明制得的胶囊每粒装有原生药0.30g,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2粒。

本发明对于治疗由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乏力等症状具有较佳的效果,长期服用能够起到稳定血压的功效。

以下为本发明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性验证:

一、动物实验

药品: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去掉胶囊,配成1.20g原生药/ml的药液。

复方降压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4462,配成2.0g原生药/ml的药液。

仪器:hem-808f电子血压计。

动物:4月龄的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300-350g,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室提供。

实验方法:建模前连续5天测定各鼠尾血压(电容积法)求出平均值,作为正常血压值,5天后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0只大鼠作为建模组进行建模,将建模组的30只大鼠放入隔音室内笼养,在笼中连接一个20w高音扬声器,进行噪音刺激,每天刺激3分钟,噪音刺激每30秒一次,每次刺激30秒,连续刺激2个月,测定大鼠血压值,血压值普遍增高,大鼠正常收缩压为113±8mmhg,以大鼠血压升至123±8mmhg为已经形成高血压模型的大鼠,再将建模组的大鼠平均分成3组,分别为发明药物组、生理盐水组、复方降压片药物组。

每天给发明药物组的各大鼠用本发明药物配成的药液灌胃3次,每次灌胃3ml;给复方降压片药物组的各大鼠用复方降压片药物配成的药液灌胃3次,每次灌胃3ml;给空白对照组的大鼠和生理盐水组的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3次,每次灌胃3ml。

在给药的第二周时,测定给药1小时后各组大鼠的血压值,并按下式计算:降压率=[(给药前血压值-给药后血压值)/(给药前血压值)]×100%。表一和表二分别为两周后,各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率。

其中,pa<0.01,pb<0.01

表一

其中,pa<0.01,pb<0.01

表二

从表一和表二中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2015年患者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在45-65岁,平均年龄58岁。

2、治疗方法

服用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治疗高血压的胶囊,每日早、中、晚各服药一次,每次服用两粒,两周为一个疗程。

3、临床观察总结

96%的患者,连续服药一个疗程,头痛、眩晕、耳鸣、乏力等症状改善,血压明显有降低;100%的患者服用两个疗程后血压达到平稳,未出现副作用。

4、案例并举

(1)刘xx男50岁,自述近一个月以来头痛、眩晕,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痛时脸烘热,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检测为高血压中度,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分别为173、109,服药两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恢复正常,且血压稳定。

(2)张xx,女56岁,就诊时,自述近半年来头痛兼目眩。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粘白。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分别为152、96。服药四个疗程后,病症消失,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分别降低至116,75,为正常血压。半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芦根8g,夏枯草6g,栀子6g,知母6g,石膏6g,黄芩6g,黄连8,黄柏8g,龙胆8g,金银花8g,蒲公英10g,生地黄6g,玄参6g,牡丹皮6g,赤芍4g,郁李仁4g,独活8g,防己6g,秦艽5g,桑寄生6g,五加皮10g,苍术5g,茯苓10g,泽泻5g,茵陈5g,吴茱萸5g,香附6g,薤白5g,麦芽10g,山楂6g。

制备方法为:

(1)按照选定的重量份数取各原料药粉碎,粉碎粒度为40目,加入50体积倍量的无水乙醇,微波提取40min,过滤,得到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微波提取液,备用。

(2)收集步骤(1)中得到的药渣,加入40体积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h,合并每次的醇提液,过滤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醇提取液,备用。

(3)收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加入20体积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并且收集滤液,合并各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水提取液,备用。

(4)将步骤(1)得到的微波提取液、步骤(2)得到的醇提取液和步骤(3)得到的水提取液合并,在60℃下干燥,得到干浸膏,浸膏的相对密度在60℃时为1.30,浸膏粉碎,过120目筛,得到干浸膏粉,60℃烘干,装入胶囊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实施例2

芦根5g,夏枯草3g,栀子4g,知母3g,石膏3g,黄芩3g,黄连4g,黄柏4g,龙胆7g,金银花5g,蒲公英7g,生地黄4g,玄参5g,牡丹皮3g,赤芍2g,郁李仁3g,独活5g,防己3g,秦艽4g,桑寄生5g,五加皮4g,苍术2g,茯苓4g,泽泻2g,茵陈3g,吴茱萸2g,香附3g,薤白3g,麦芽3g,山楂5g。

制备方法为:

(1)按照选定的重量份数取各原料药粉碎,粉碎粒度为40目,加入50体积倍量的无水乙醇,微波提取40min,过滤,得到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微波提取液,备用。

(2)收集步骤(1)中得到的药渣,加入40体积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h,合并每次的醇提液,过滤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醇提取液,备用。

(3)收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加入20体积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并且收集滤液,合并各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水提取液,备用。

(4)将步骤(1)得到的微波提取液、步骤(2)得到的醇提取液和步骤(3)得到的水提取液合并,在60℃下干燥,得到干浸膏,浸膏的相对密度在60℃时为1.30,浸膏粉碎,过120目筛,得到干浸膏粉,60℃烘干,装入胶囊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实施例3

芦根13,夏枯草9g,栀子7g,知母10g,石膏7g,黄芩8g,黄连10g,黄柏13g,龙胆12g,金银花13g,蒲公英15g,生地黄9g,玄参9g,牡丹皮10g,赤芍6g,郁李仁8g,独活10g,防己9g,秦艽6g,桑寄生8g,五加皮15g,苍术7g,茯苓13g,泽泻6g,茵陈8g,吴茱萸6g,香附9g,薤白7g,麦芽16g,山楂9g。

制备方法为:

(1)按照选定的重量份数取各原料药粉碎,粉碎粒度为40目,加入50体积倍量的无水乙醇,微波提取40min,过滤,得到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微波提取液,备用。

(2)收集步骤(1)中得到的药渣,加入40体积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h,合并每次的醇提液,过滤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醇提取液,备用。

(3)收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加入20体积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并且收集滤液,合并各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水提取液,备用。

(4)将步骤(1)得到的微波提取液、步骤(2)得到的醇提取液和步骤(3)得到的水提取液合并,在60℃下干燥,得到干浸膏,浸膏的相对密度在60℃时为1.30,浸膏粉碎,过120目筛,得到干浸膏粉,60℃烘干,装入胶囊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