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转移因子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9826发布日期:2019-02-26 19:24阅读:1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备转移因子的工艺。



背景技术:

转移因子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是一种能传递迟发性超敏反应、分子量小于10000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及核苷酸的混合物,其具有活性不被胰蛋白酶、核糖核酸酶所破坏,耐热、无种属界限的特点。

转移因子的主要成分为健康猪或牛脾脏中提取的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等。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关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球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对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有一定的疗效。

目前,转移因子的制备工艺通常按照以下步骤依次实施:脾脏清洗、切碎、胶体磨、冻融、离心、上清液过滤、超滤,最终得到转移因子。在上述制备工艺中,离心在转移因子制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步骤,离心时物料温度不能超过8摄氏度,必须使用低温冷冻离心机,然而,适合工业生产的低温冷冻离心机价格昂贵,投资大,且耗时耗力,影响产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转移因子的工艺,结合物理和化学工艺,经过冻融后,省略离心步骤,可直接实现固液分离,过滤得到上清液后经超滤得到转移因子。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转移因子的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或冷冻的脾脏及淋巴结在6-10℃的温度下去脂肪及结缔组织,并用纯化水洗净;

(2)将步骤(1)中洗净的组织切成小块,用绞肉机绞碎,并按1:1的比例加入注射用水;

(3)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8.5,并加入千分之五的甲醛溶液;

(4)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制成匀浆,置-20℃反复冻融2次,融化温度不超过37℃;

(5)将匀浆倒出至容器,用酸调节ph值至3.5-4.2,并加入絮凝剂;

(6)将步骤(5)得到的匀浆置-20℃反复冻融多次,融化温度不超过37℃,直至脾脏组织成海绵状,取上清液;

(7)将步骤(6)得到的上清液用微孔滤膜进行过滤,然后用超滤膜进行超滤。

优选地,步骤(1)中的脾脏及淋巴结在8℃的温度下去脂肪及结缔组织。

优选地,在步骤(3)将ph值调节至8.3。

优选地,在步骤(5)中采用盐酸或冰醋酸将ph值调节至3.8。

优选地,步骤(5)中的絮凝剂为壳聚糖。

优选地,步骤(7)中的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45μm,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

同种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且蛋白质表面能形成水化膜,这就使得蛋白质溶液(实际上是胶体)十分稳定。为此,本发明一方面将蛋白质的ph调整为碱性,这时的蛋白质分子呈等电状态,使分子不稳定;另一方面,加入甲醛消除水膜的保护作用,使蛋白质沉淀,并增加沉淀物的硬度,提高分离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转移因子的工艺的流程为:将脾脏洗净、绞碎、分离蛋白质分子、匀浆ph调节、凝聚、分离上清液和过滤。在本发明的制备转移因子的工艺中加入了甲醛,增加沉淀物的硬度,提高了分离效果,此外,加入了絮凝剂,利用絮凝剂增强了分离效果,使蛋白质分子凝聚。虽然目前有许多分离提取转移因子的方法,但此工艺极大简化了转移因子的分离提取过程,本发明的制备转移因子的工艺省略了传统的转移因子制备工艺中的离心工艺,从而省略离心机,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成本、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称的份均是指重量份。

实施例

(1)取新鲜或冷冻的脾脏及淋巴结在8℃的低温环境下去脂肪及结缔组织,并用纯化水洗净,称重;

(2)将步骤(1)中洗净的组织切成小块,用绞肉机绞碎,使其成为肉糜状,按照肉糜与注射用水的体积比为1:1的比例加入注射用水;

(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节至8.3,并加入千分之五的甲醛溶液,以此方式,使蛋白质分子沉淀,提高分离效果;

(4)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制成匀浆,将制成的匀浆置于-20℃反复冻融2次,融化温度不超过37℃;

(5)将步骤(4)中经反复冻融后的匀浆倒出至容器,用醋酸将匀浆ph值调节至3.8,并加入壳聚糖;

(6)将步骤(5)得到的匀浆置-20℃反复冻融3次,融化温度不超过37℃,直至脾脏组织成海绵状,通过挤压的方式即可从海绵状组织中分离出上清液;

(7)将步骤(6)得到的上清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进行过滤,然后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得到转移因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转移因子的工艺,其具体步骤为:将脾脏洗净、绞碎、分离蛋白质分子、匀浆pH调节、凝聚、分离上清液和过滤。虽然目前有许多分离提取转移因子的方法,但此工艺极大简化了转移因子的分离提取过程,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成本、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丁志勇;郭刚;赵小翠;李艳蕊;朱建华;谢晓芸;赵丽平;田英华;徐玲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隽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高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8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