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0956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特别是供风湿痹痛患者使用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风湿是指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可能是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在现代医学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滑囊炎、强直性脊柱炎、粘附性肩囊炎、骨性关节炎、银屑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病、红斑狼疮、巨细胞性动脉炎、多发性肌炎、腱鞘炎、纤维肌痛、炎性肠病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痹病,痹病是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外邪,阻滞经络,痹阻气血,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麻木、重着、肿胀、届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临床表现的病证,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形成痰瘀痹阻,气血耗伤,甚至内传脏腑。辨证应分清虚实及病邪的偏胜。其病机是邪气阻滞,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治疗大法,但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应互相配合,又有主次,并视病情佐以养血祛风、温阳散寒、健脾化湿及凉血清热之法,以增强祛邪活络之力,病程日久应辅以补益气血、补养肝肾、祛痰、化瘀等治法,虚实兼顾,标本并治。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风湿痹痛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风湿痹痛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以解决风湿痹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风湿痹痛。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没药3~15g、乳香3~15g、鸡血藤9~18g、红花3~12g、麻黄2~12g、全蝎3~7g、桂枝2~7g、透骨草9~18g、秦艽3~15g、灵仙6~10g、桑枝15~35g、钩藤3~15g、细辛1~5g、小白花蛇3~7g、乌蛇8~25g、银扁担5~12g。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没药5~13g、乳香5~13g、鸡血藤10~15g、红花5~11g、麻黄5~11g、全蝎4~6g、桂枝3~6g、透骨草10~15g、秦艽5~13g、灵仙7~9g、桑枝18~31g、钩藤5~13g、细辛2~3g、小白花蛇4~6g、乌蛇9~22g、银扁担6~11g。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没药12g、乳香12g、鸡血藤13g、红花10g、麻黄10g、全蝎5g、桂枝5g、透骨草13g、秦艽12g、灵仙8g、桑枝28g、钩藤12g、细辛2.5g、小白花蛇5g、乌蛇20g、银扁担10g。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磨成粗粒状待用;

b、将研磨好的粗粒状药物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用三个小药袋将上药均分封口,进而再用白酒浸泡30分钟,入笼屉蒸煮25分钟,即得外敷药物。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外敷药物以每日三次外敷,早、中、晚各换药一次,趁热敷于患处,三个小药袋交替使用(使用前将小药袋上笼蒸煮10~15分钟),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症状消失,病告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没药,性味:苦、平,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等症;

乳香,性味:味辛、苦、微温,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鸡血藤,性味:苦、甘、温,具有补血、活血、通络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

麻黄,性味:辛、微苦、性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等症;

桂枝,性味:辛、甘、性温,具有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透骨草,性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等症;

秦艽,性味:辛、苦、平,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症;

灵仙,性味:味辛、咸、微苦、性温,小毒,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等症;

桑枝,性味:苦、性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

钩藤,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细辛,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小白花蛇,性味:甘、碱、温,有毒,具有搜风、活络、定惊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口眼㖞斜、四肢麻木、抽搐痉挛、关节酸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癞、梅毒、恶疮;

乌蛇,性味:甘咸、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

银扁担,性味: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具有祛瘀生新、镇痛、祛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内有瘀血。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原则,从依据风湿痹痛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风湿痹痛,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风湿痹痛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没药12g、乳香12g、鸡血藤13g、红花10g、麻黄10g、全蝎5g、桂枝5g、透骨草13g、秦艽12g、灵仙8g、桑枝28g、钩藤12g、细辛2.5g、小白花蛇5g、乌蛇20g、银扁担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没药13g、乳香13g、鸡血藤15g、红花11g、麻黄11g、全蝎6g、桂枝6g、透骨草15g、秦艽13g、灵仙9g、桑枝31g、钩藤13g、细辛3g、小白花蛇6g、乌蛇22g、银扁担11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没药15g、乳香15g、鸡血藤18g、红花12g、麻黄12g、全蝎7g、桂枝7g、透骨草18g、秦艽15g、灵仙10g、桑枝35g、钩藤15g、细辛5g、小白花蛇7g、乌蛇25g、银扁担12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风湿痹痛患者共1150例,年龄为61岁以上的785例,只有365例为61岁以下。1150例患者中痊愈的950例,有效的108例,无效的92例。总有效率达9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