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043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新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靶向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与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并称为现代医学的三大挑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亦不尽人意。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年均肿瘤的研发及治疗费用开支不低数百亿,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失。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及广州等城市乳腺癌已经成为对女性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已经由1972年的17/10万发展到现在的52.98/10万,35年间增幅超过200%。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被确诊患乳腺癌。在我国乳腺癌已成为现代女性的“头号杀手”。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乳腺癌的治疗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形成了乳腺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放疗是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和消灭癌细胞的作用。手术、放疗均属于局部治疗。化学治疗是一种应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简称化疗。内分泌治疗是采用药物或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方法来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减少内分泌激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与化疗药物相比,是具有多环节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肿瘤治疗药。中医治疗肿瘤强调调节与平衡的原则,恢复和增强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治疗肿瘤的目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均属于全身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兼顾病人的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对早、中期乳腺癌患者争取治愈,对晚期患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包括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乳腺手术有保留乳房手术(保乳手术)和全乳房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手术有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只切除前哨淋巴结,经检测前哨淋巴结转移再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也有人称之为保腋窝手术。保乳手术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目前还做不到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能进行保乳手术。对不适合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还需要切除乳房,医生可以采用整形外科技术重建乳房。乳房重建可采用自体组织重建,也可采用假体重建。可以在切除肿瘤手术的同时进行乳房重建,也可在治疗结束后,各项复查结果正常时进行重建。进行乳房重建不会影响乳腺癌的整体治疗。现有的治疗方法成本高昂、疗程长,效果欠佳。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以解癌症患者的燃眉之急。硫酸铝是一种常见的硫酸盐,在造纸工业中作为松香胶、蜡乳液等胶料的沉淀剂,水处理中作絮凝剂,还可作泡沫灭火器的内留剂,制造明矾、铝白的原料,石油脱色、脱臭剂、某些药物的辅料等。大约占总产量50%的硫酸铝第一大用途是用于造纸,第二大用途是在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做絮凝剂,大约占硫酸铝总产量40%。当向这类水中加入硫酸铝后,可以生成胶状的、能吸附和沉淀出细菌、胶体和其他悬浮物的氢氧化铝絮片,用在饮用水处理中可控制水的颜色和味道。在医药方面,硫酸铝也有少量的应用,如周国燎,吴树荣,陈缙云,等.复方硫酸铝溶液的组方研究[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1981(2).公开了瘤内注射治疗膀胱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早期膀胱肿瘤的治愈率达91.1%。后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对膀胱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随后30年多年以来,未见硫酸铝可以用于治疗其他肿瘤。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靶向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其活性成分包括硫酸铝。作为上述药物的进一步改进,硫酸铝为注射级以上的硫酸铝,或使用如下方法纯化得到:1)将硫酸铝与超纯水混合溶解,得到硫酸铝溶液;2)对硫酸铝溶液进行精滤,冷冻干燥得到硫酸铝。作为上述药物的进一步改进,药物为注射制剂。进一步的,注射制剂选自注射粉针剂、注射液。作为上述药物的进一步改进,硫酸铝与超纯水的质量混合比为1:(2~5),溶解后使用的超纯水纯化。进一步的,硫酸铝与超纯水的质量混合比为1:3,溶解后使用等质量的超纯水纯化。作为上述药物的进一步改进,使用孔径为0.22μm的滤膜对硫酸铝溶液进行精滤。作为上述药物的进一步改进,硫酸铝选自硫酸铝的水合物。本发明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攻克,并首次发现“硫酸铝”,能分辨识别人体正常组织与癌组织,使其癌组织自行从正常组织分离脱落,同时能分辨识别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并选择性饿死癌细胞的首次突破。是目前为止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最快最确切且低毒高效,对正常细胞基本没有抑制作用,能迅速杀灭癌细胞缩小瘤体一代领先性化药,其疗效远优目前传统抗癌药,它的诞生能挽救数以万计的患者生命,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实体癌的治疗。发明人历经数十年并投入巨资进行研究,研发成功具世界最前沿领先性系列抗癌特效新药,其疗效是百年至今人类对于恶性肿瘤实体癌的治疗、放化疗、手术及现代任何治疗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在给药后能使恶性肿瘤实体癌逐渐从人体正常组织自行分离脱落。药理:细胞凋亡的关键途径如下:⑴、可改变癌细胞生理特征。⑵、抑制癌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水解酶。⑶、抑制癌细胞线粒体的代谢功能,从而实现抗肿瘤作用。⑷、该药物能结合到癌细胞的dna中,促进其裂解。⑸、能快速强收敛凝聚细胞表面糖蛋白。(6)、有效控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⑺、该药物能有效改变细胞表面的蛋白结构。⑻、阻断信号通路。⑼、改变细胞微结构。⑽、并与细胞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从而改变其生物效应。⑾、因正常细胞吸食有规律反之癌细胞无规律这一特性。⑿、该化合物能识别分辨正常组织与非正常组织,正常细胞与非正常细胞并选择性饿死及杀灭癌细胞不抑制正常细胞,使得恶性肿瘤实体癌组织逐渐呈现碎片脱落的人类医学重大突破,对肿瘤抑制率高达99.8~99.9%,甚至达到100%。毒理:大剂量经数十年研究及测验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药效:具有剂量微、起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等特点,治疗上述恶性肿瘤能迅速缩小瘤体、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用法用量:如下表:序号肿瘤体积(cm3)药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方法1实体癌2×2×21000mg×3ml局部注射2实体癌4×4×42000mg×6ml局部注射3实体癌6×6×63000mg×9ml局部注射4实体癌8×8×84000mg×12ml局部注射5实体癌10×10×105000mg×15ml局部注射6实体癌12×12×126000mg×18ml局部注射注:药物起效时间为3~5分钟,癌细胞开始出现调亡,注射完毕后25~30分钟内禁止走动,避免药效损失。功能与主治:乳腺癌。细胞实验数据表明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mcf-7(14.598mg/ml)、mda-mb-231(10.220mg/ml);对2种人乳腺癌细胞均有明显促凋亡作用,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均能将2种人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通过注射硫酸铝制剂治疗乳腺癌,具有剂量微、起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等特点,能迅速缩小瘤体、诱导凋亡、抑制增殖,如早期发现其恶性肿瘤体积在2cm×2cm×2cm到3cm×3cm×3cm,可实现只需进一针,36h至72h肿瘤细胞活性全部消失,对人类攻克乳腺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纯化后硫酸铝的hplc色谱图;图2是急性毒性实验的动物照片;图3是硫酸铝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的浓度-抑制率曲线;a、b分别为mcf-7、mda-mb-231细胞的浓度-抑制率曲线;图4是硫酸铝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箭头表示坏死细胞;图5是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图中,a为溶媒对照组,b为硫酸铝10mg/ml组,c为硫酸铝30mg/ml组,d为硫酸铝100mg/ml组;图6是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图中,a为溶媒对照组,b为硫酸铝10mg/ml组,c为硫酸铝30mg/ml组,d为硫酸铝100mg/ml组;图7是硫酸铝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箭头表示细胞核皱缩,提示为凋亡细胞;图8是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周期的影响;图中,a为溶媒对照组,b为硫酸铝10mg/ml组,c为硫酸铝30mg/ml组,d为硫酸铝100mg/ml组;图9是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周期的影响;图中,a为溶媒对照组,b为硫酸铝10mg/ml组,c为硫酸铝30mg/ml组,d为硫酸铝100mg/ml组。具体实施方式确证化学结构的试验资料实验委托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进行)。一、新药名称、分子式及分子量中文名:硫酸铝分子式:al2(so4)3·18h2o,分子量:666.4。二、确证化学结构的方法1、水分测定1.1测试条件:仪器:v-30卡式水分测定仪方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32水分测定法第一法。1.2测定结果表1、硫酸铝中水分测定结果1.3、解析根据硫酸铝结构及水分含量计算,结构中含有结晶水的个数为18。铝元素的测定2.1、测试条件仪器:agilent240-duo原吸收光谱仪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硫酸铝样品中铝元素含量。2.2、测试结果表2、硫酸铝样品中铝元素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硫酸铝样品中铝元素的平均百分含量为8.15%。2.3、解析根据上述水分测定,按18个结晶水计算,铝元素占分子量的比例为8.11%,与上述原子吸收测定的铝元素含量一致,进一步表明样品中含有铝元素和18个结晶水。硫酸根离子的测定3.1、测试条件仪器:ics900离子色谱仪方法:以25mm氢氧化钠作为淋洗液,色谱柱为dionexionpactmas18(4×250m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5ul;采用无水硫酸钠作为对照品,按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含量。3.2、测试结果表3、硫酸铝中硫酸根含量测定结果*为实际浓度。经测定,样品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为45.5%。3.3、解析样品色谱图与对照品色谱图保留时间一致,表明样品中含有高浓度的硫酸根;根据水分及铝元素含量测定结果,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为43.4%,与分子结构中硫酸根离子分子量占比为43.2%基本一致。4、结论根据水分测定、铝元素含量测定、硫酸根含量测定结果综合分析,本品分子式为al2(so4)3·18h2o。为了彻底杜绝无三废排放以避免纯化,可直接采用厂家生产的高纯硫酸铝(分析纯或药用级),但必须要从生产厂家源头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硫酸铝的纯化1)将硫酸铝按1:3的质量比溶解于纯水中;2)用等质量的纯水清洗,精滤除杂;3)将精滤后的纯化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纯白色粉末的硫酸铝纯化物。纯化后硫酸铝的hplc色谱图如图1所示,可见纯化后的硫酸铝的纯度较提纯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冷冻干燥得到的硫酸铝具有更好的溶解性。下面结合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安全性实验:安全性实验委托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部进行,实验设计参考:1.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三版2.2014版药物安全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具体实验方法如下:实验材料硫酸铝,分子式:al2(so4)3·18h2o,分子量:666.4。一、急性毒性试验1.试验目的:观察硫酸铝在单次给予后一定时间内是否产生的毒性反应,为初步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和其毒性靶器官,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2、试验动物和饲养条件spf级昆明小鼠40只,20±2g,雌雄各半。动物生产供应单位: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部,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粤)2011-0029,动物质量合格证明:no.440085000购入日期:2016年08月15日;动物标识方法:用饱和苦味酸将动物不同部位的皮毛涂染代表不同动物号,不同的动物饲养笼以动物饲养信息卡片标记进行区分。饲养温度20~26℃;湿度40rh%~70rh%;换气次数:饲养室大于15次/小时;饲养密度:群养,每笼不多于6只。使用饲料:spf级大、小鼠颗粒饲料,由北京科澳有限公司提供。对照组和给药组动物照片如图2所示。3、实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具体如下:表4、急性毒性试验分组和给药剂量组别药物给药剂量(mg/kg)给药容量动物数量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10gbw10只雌10只雄给药组硫酸铝溶液20000.2ml/10gbw10只雌10只雄硫酸铝溶液的配制方法为:用注射器准确抽取生理盐水5ml,注入装有硫酸铝的安剖内,混匀静置10~20min充分溶解得到。给药途径:灌胃给药。给药频率和观察时间:灌胃给药1次,药后观察14天。检测指标:临床观察: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症状;体重测量:于给药d0、d3、d7、d14称量动物体重;脏器系数测定:于第15天处死动物,解剖观察主要脏器异常情况,取心、肝、脾、肺、肾5个脏器称重。结果处理和分析:用统计软件spss24处理,计算两组动物的平均体重和脏器系数并作比较。实验结果:实验期间,对照组、给药组未见小鼠死亡及未见明显异常。给药组动物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详见表5。表5、急性毒性小鼠体重的比较脏器系数统计结果详见表6。表6、急性毒性小鼠脏器系数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全部存活无一死亡。结论:硫酸铝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给药剂量2000mg/kg、0.2ml/10gbw0,2ml/10gbw生理盐水,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对照试验实验委托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进行。1、实验材料1.1受试物:化合物配制:称取硫酸铝9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ml,并振荡至全部溶解,即得600mg/ml硫酸铝溶液,此为最高浓度工作液,将母液进行除菌处理后备用。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母液依次配制成200、60、20、6、2、0.6mg/ml的工作液。1.2阳性对照药:顺铂(ddp),批号:sjjmi-ie,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5-氟尿嘧啶(5-fu),批号:hfbm160120325008,amresco公司。阳性对照药配制:称取ddp或5-fu2mg,用新鲜完全培养基配制成100mm的母液,再用新鲜完全培养基将母液依次配制成200、60、20、6、2、0.6μm的工作液。1.3主要材料:1.4主要仪器:2、试验方法2.1细胞培养取已长满的mcf-7、mda-mb-231细胞,采用含10%fbs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根据细胞生长情况,1~2d传代或换液,至对数生长期备用。2.2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试验取对数期生长的mcf-7、mda-mb-231细胞以每孔5×103个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待12h细胞贴壁后,设置溶媒对照组、阳性对照药(ddp)组、阳性对照药(5-fu)组、硫酸铝组(0.3-300mg/ml),每组5个复孔。溶媒对照组以新鲜完全dmem培养基孵育细胞,硫酸铝组分别以含终浓度为0.3-300mg/ml硫酸铝的新鲜完全dmem孵育细胞,ddp和5-fu组分别以含终浓度为100、30、10、3、1、0.3μm化合物的新鲜完全dmem孵育细胞。按上述处理方式孵育细胞72h后在每孔中加入cck-810μl,继续培养1h后使用酶标仪在45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度。以溶媒对照组od值为100%细胞活力,其余各组od值与溶媒对照组od值的比值为相对活力。以细胞增殖抑制率评价化合物对mcf-7、mda-mb-231细胞的毒性,若出现有细胞增殖抑制率>100%时,判为仪器的系统误差,按100%计。2.3细胞凋亡的检测2.3.1annexinv-fitc和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f-7、mda-mb-231细胞,常规消化收集细胞,以5×105/孔的密度接种至6孔板中,待12h细胞贴壁后,设置溶媒对照组、硫酸铝组(10、30、100mg/ml),每组5个复孔。溶媒对照组以新鲜完全dmem培养基孵育细胞,硫酸铝组分别以含终浓度为10、30、100mg/ml硫酸铝的新鲜完全dmem孵育细胞。6h后,常规消化收集细胞,加入500μlbindingbuffer缓冲液重悬细胞,将细胞转入1.5mlep管中,加入5μl的annexinv-fitc、5μl的pi,在室温避光条件下孵育15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2.3.2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按照2.3.1方法处理细胞,在化合物处理6h后,在6孔板中每孔加入hoechst33342染色液1ml,充分覆盖住细胞,置于37℃培养20-30min。弃去染色液,用pbs洗涤2-3次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荧光检测。2.4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f-7、mda-mb-231细胞,常规消化收集细胞,以5×105/孔的密度接种至6孔板中,待12h细胞贴壁后,设置溶媒对照组、硫酸铝组(100、30、10mg/ml),每组5个复孔。溶媒对照组以新鲜完全dmem培养基孵育细胞,硫酸铝组分别以含终浓度为10、30、100mg/ml硫酸铝的新鲜完全dmem孵育细胞。6h后,常规消化收集细胞,用70%冷乙醇固定过夜,加5μl的pi,室温避光孵育30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2.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studentt-test检验,多样本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one-wayanova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所检验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3、结果评价3.1硫酸铝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处理细胞后,出现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细胞碎片增多、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出现沙粒状空泡等现象。细胞状态与共培养时间有明确相关性,约在共培养12h后,细胞出现变圆、皱缩的现象;在共培养24h后,出现部分细胞胀大,细胞透光性变差,细胞间间隙增大;在共培养48h后,细胞出现沙粒状空泡,出现细胞破裂等情形;在共培养72h后,沙粒状空泡样细胞基本完全破裂,在300、100、30mg/ml浓度条件下无完整细胞形态的细胞,只见少量浓缩成黑点状。细胞与供试品或阳性对照药ddp和5-fu共培养72h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增殖抑制结果详见表7。表7、不同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注:*表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p<0.01。ic50表示抑制50%肿瘤细胞的浓度,emax表示对肿瘤细胞的最大抑制率。硫酸铝对乳腺癌细胞的浓度-抑制率曲线如图3所示,a、b分别为mcf-7、mda-mb-231细胞。硫酸铝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如图4所示,箭头表示坏死细胞。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硫酸铝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坏死。3.2硫酸铝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浓度为10、30、100mg/ml的硫酸铝干预乳腺癌细胞6h后,收集细胞,annexinv-fitc/pi双染后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可将双染后的细胞分成4组:q1-ul代表机械损伤细胞(annexinv-/pi+);q1-ur晚期凋亡细胞(annexinv+/pi+);q1-ll存活细胞(annexinv-/pi-);q1-lr早期凋亡细胞(annexinv+/pi-)。实验结果如表8所示:表8、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注:*表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p<0.01。结果表明:经硫酸铝处理的mcf-7细胞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数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p<0.05),并具有浓度-效应关系;经硫酸铝处理的mcf-7细胞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数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p<0.05),并具有浓度-效应关系;经硫酸铝处理的mda-mb-231细胞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数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p<0.05),并具有浓度-效应关系。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如图5所示;图中,a为溶媒对照组,b为硫酸铝10mg/ml组,c为硫酸铝30mg/ml组,d为硫酸铝100mg/ml组;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影响如图6所示;图中,a为溶媒对照组,b为硫酸铝10mg/ml组,c为硫酸铝30mg/ml组,d为硫酸铝100mg/ml组;硫酸铝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如图7所示,箭头表示细胞核皱缩,提示为凋亡细胞。3.3硫酸铝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浓度为10、30、100mg/ml的硫酸铝干预乳腺癌细胞6h后,收集细胞,用70%冷乙醇固定后,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实验结果如表9所示。表9、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p<0.01。结果表明:硫酸铝处理后,g0/g1细胞比例明显增加,g2/m期比例明显减少,表明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主要是将乳腺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阻止其进入s期。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周期的影响如图8所示;图中,a为溶媒对照组,b为硫酸铝10mg/ml组,c为硫酸铝30mg/ml组,d为硫酸铝100mg/ml组;硫酸铝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周期的影响如图9所示;图中,a为溶媒对照组,b为硫酸铝10mg/ml组,c为硫酸铝30mg/ml组,d为硫酸铝100mg/ml组。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硫酸铝可显著抑制2种乳腺癌细胞增殖,并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在高浓度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将癌细胞完全杀死,其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本化合物发挥抑制癌细胞浓度较高,为mg/ml级,可能与其特有的作用机制相关。该化合物可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可改变癌细胞的生理特征,在细胞表面聚集后,能够有效改变细胞表面的蛋白结构,引起细胞表面和细胞间质的蛋白沉淀,导致细胞通透性严重下降,细胞间隙收缩,降低肿瘤细胞的分裂能力,有效控制细胞的增殖以及转移。化合物进入细胞内后,可抑制癌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水解酶,能够直接结合到癌细胞的dna中,引起dna的裂解,并且有效抑制癌细胞线粒体的代谢功能,结合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改变其生物效应,引起细胞微结构发生改变,阻断信号通路,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代谢,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实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建议:如动物实验小鼠肿瘤移植成熟注射进针给药完毕,应栓塞进针通道或者封闭进针通道,同时必须单只隔离喂养,因药物注射完毕或多或少有一定气味及出现小鼓包,小鼠如果群体喂养会出现相互撕咬而导致药水流出影响药效。如人体肿瘤进针不需要栓塞进针通道或者封闭进针通道。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