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108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颈椎病、腰椎病和骨质增生等称为颈腰椎病,属于中医学中的痹症、痿症范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运动量的减少,腰、肩、四肢及关节疼痛,如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无菌性炎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针对上述疾病也有不少治疗的方案,如按摩、内服药物等等,但治疗效果并不让人满意。牵引、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且不适合腰椎间盘突出较为严重的患者,按摩需要掌握非常全面的经络、医学知识等;而现有的中西医口服治疗药物见效慢、疗程长、治愈率低。此外服药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中药熬制液的服从性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治疗上述疾病的简单、实用且疗效好的药物,成为医药行业的一个研究热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治疗的方案,如按摩、内服药物等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较差,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有良好的活通经络、通经止痛、祛风湿等作用,使其可透过皮肤直达病灶,见效快,疗效持久,治愈率高,不易复发,且药源广、成本低,对皮肤刺激性较小。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当归,15~25份;白芍,15~25份;熟地,10~23份;枸杞子,5~15份,天麻,15~30份;红花,10~22份;路路通,15~25份;透骨草,3~10份;苏木,5~20份;生姜,3~8份;麻油80~100份;铅丹,60~80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当归,18~22份;白芍,18~22份;熟地,14~20份;枸杞子,8~12份,天麻,20~28份;红花,15~20份;路路通,18~22份;透骨草,5~8份;苏木,6~15份;生姜,5~7份;麻油90~98份;铅丹,65~75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当归,20份;白芍,20份;熟地,16份;枸杞子,10份,天麻,10份;红花,15份;路路通,18份;透骨草,5份;苏木,10份;生姜,6份;麻油92份;铅丹,70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现有的治疗的方案,如按摩、内服药物等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较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有良好的活通经络、通经止痛、祛风湿等作用,使其可透过皮肤直达病灶,见效快,疗效持久,治愈率高,不易复发,且药源广、成本低,对皮肤刺激性较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当归,15份;白芍,15份;熟地,10份;枸杞子,5份,天麻,15份;红花,22份;路路通,25份;透骨草,10份;苏木,5份;生姜,3份;麻油80份;铅丹,60份。制备方法为:步骤1,按计量称取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用麻油对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进行浸泡3天;步骤2,将所述步骤1的浸泡物进行炸药、炼油,获得药油;通过文火煎熬至药枯,除去药渣后重新入锅,武火煎熬;步骤3,按计量称取红花和透骨草同时置于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进行煎煮、过滤获得滤液;加入蒸馏水的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三倍,进行煎煮至水量为初始水量的三分之一后再进行过滤;步骤4,在100~120℃温度条件下向所述药油中加入步骤3制备的滤液、同时进行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300°继续煎熬5h;步骤5,向所述步骤4制备的混合液中加入铅丹熬制至粘稠状,滴入水中成珠,后停火,将膏药冷水浸泡6天即可。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当归,25份;白芍,25份;熟地,23份;枸杞子,15份,天麻,30份;红花,10份;路路通,15份;透骨草,10份;苏木,20份;生姜,8份;麻油100份;铅丹,80份。制备方法为:步骤1,按计量称取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用麻油对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进行浸泡3天;步骤2,将所述步骤1的浸泡物进行炸药、炼油,获得药油;通过文火煎熬至药枯,除去药渣后重新入锅,武火煎熬;步骤3,按计量称取红花和透骨草同时置于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进行煎煮、过滤获得滤液;加入蒸馏水的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三倍,进行煎煮至水量为初始水量的三分之一后再进行过滤;步骤4,在100~120℃温度条件下向所述药油中加入步骤3制备的滤液、同时进行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300°继续煎熬5h;步骤5,向所述步骤4制备的混合液中加入铅丹熬制至粘稠状,滴入水中成珠,后停火,将膏药冷水浸泡6天即可。实施例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当归,18份;白芍,18份;熟地,14份;枸杞子,8份,天麻,20份;红花,20份;路路通,22份;透骨草,5份;苏木,6份;生姜,5份;麻油90份;铅丹,65份。制备方法为:步骤1,按计量称取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用麻油对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进行浸泡3天;步骤2,将所述步骤1的浸泡物进行炸药、炼油,获得药油;通过文火煎熬至药枯,除去药渣后重新入锅,武火煎熬;步骤3,按计量称取红花和透骨草同时置于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进行煎煮、过滤获得滤液;加入蒸馏水的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三倍,进行煎煮至水量为初始水量的三分之一后再进行过滤;步骤4,在100~120℃温度条件下向所述药油中加入步骤3制备的滤液、同时进行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300°继续煎熬5h;步骤5,向所述步骤4制备的混合液中加入铅丹熬制至粘稠状,滴入水中成珠,后停火,将膏药冷水浸泡6天即可。实施例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当归,22份;白芍,22份;熟地,20份;枸杞子,12份,天麻,28份;红花,15份;路路通,18份;透骨草,8份;苏木,15份;生姜,7份;麻油98份;铅丹,75份。制备方法为:步骤1,按计量称取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用麻油对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进行浸泡3天;步骤2,将所述步骤1的浸泡物进行炸药、炼油,获得药油;通过文火煎熬至药枯,除去药渣后重新入锅,武火煎熬;步骤3,按计量称取红花和透骨草同时置于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进行煎煮、过滤获得滤液;加入蒸馏水的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三倍,进行煎煮至水量为初始水量的三分之一后再进行过滤;步骤4,在100~120℃温度条件下向所述药油中加入步骤3制备的滤液、同时进行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300°继续煎熬5h;步骤5,向所述步骤4制备的混合液中加入铅丹熬制至粘稠状,滴入水中成珠,后停火,将膏药冷水浸泡6天即可。实施例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当归,20份;白芍,20份;熟地,16份;枸杞子,10份,天麻,10份;红花,15份;路路通,18份;透骨草,5份;苏木,10份;生姜,6份;麻油92份;铅丹,70份。制备方法为:步骤1,按计量称取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用麻油对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天麻、路路通、苏木、生姜进行浸泡3天;步骤2,将所述步骤1的浸泡物进行炸药、炼油,获得药油;通过文火煎熬至药枯,除去药渣后重新入锅,武火煎熬;步骤3,按计量称取红花和透骨草同时置于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进行煎煮、过滤获得滤液;加入蒸馏水的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三倍,进行煎煮至水量为初始水量的三分之一后再进行过滤;步骤4,在100~120℃温度条件下向所述药油中加入步骤3制备的滤液、同时进行持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300°继续煎熬5h;步骤5,向所述步骤4制备的混合液中加入铅丹熬制至粘稠状,滴入水中成珠,后停火,将膏药冷水浸泡6天即可。临床治疗效果:选择确诊的颈椎病患者,共计400例临床确诊案例,所有患者经x光诊断及证实。分为5组,其中每组均为80人,男女比例均为1:1,且年龄分布均为20~60岁。病人贴用本发明制备的治疗颈椎病的膏药,二日更换一次,五次一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重者3个疗程,可达到治愈效果。疗效判定方法: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缓解: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临床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临床性能测试结果实施例治愈数(人)缓解数(人)无效(人)皮肤刺激性17451皮肤发热但无刺激感27541皮肤发热但无刺激感37640皮肤发热但无刺激感47550皮肤发热但无刺激感57820皮肤发热但无刺激感二、典型病例:例1:李某,男,28岁。患者因长期从事程序员工作,患颈椎病2年,时常头昏、手麻、臂膀串通,肩颈部刺痛。服用中成药未有好转。贴用本发明中药膏治疗二个疗程,项背无疼痛感,手臂无发麻感,症状完全消失,一年后追访未见复发。例2:孙某,女,40岁。患者因长期从事流水生产线工作,患颈椎病5年,项背酸痛,右上肢麻木,行走困难。虽多方治疗可总不见好。经贴用本发明中药膏治疗三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一年后追访未见复发。例3:吴某,男,50岁。患者因长期从事司机工作,患颈椎病10年。虽多方治疗可总不见好,甚至愈加严重,出现颈背部酸痛,伴颈肩酸痛、头晕、耳鸣。经贴用本发明中药治疗五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一年后追访未见复发。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