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62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



背景技术:

医用钛是用于制造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件、假体或辅助治疗设备的金属钛。采用医用钛制作的固定螺钉,固定时,螺钉与周边的组织进行紧密接触,皮质层和骨质层绕螺钉的螺纹愈合,不利于骨头的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解决了现有螺钉固定影响骨头的愈合空间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包括头端及头端下方依次设置的杆部和尖部,头端为圆柱状,头端由侧面向中心处均匀设置有多个径向通道,头端顶面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头端中心轴设置且与多个径向通道贯通;杆部从上到下分为光滑端和螺纹端,螺纹端上绕有螺纹;尖部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尖部底端设置有开口。

光滑端和螺纹端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包括竖杆和球形端,竖杆与光滑端底部固定,球形端卡合在螺纹端顶部的凹槽内。

螺纹端的凹槽直径为螺纹端直径的1/3,球形端直径为螺纹端的凹槽直径的2倍。

头端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

头端、杆部和尖部外表面设置有消炎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连接部,方便调整螺纹端和尖部的位置,以根据固定需要调整螺钉的位置和弯曲度;通过第一通孔和径向通道、第二通孔和尖部底端的开口一起通过固定钢丝固定,加强螺钉固定的同时,与周边组织留有足够的愈合空间,避免组织沿螺钉螺纹愈合,导致拆卸时容易造成组织脱离或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的头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的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端,2.杆部,3.尖部,4.连接部;

11.径向通道,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第一通孔;

21.光滑端,22.螺纹端,221.螺纹;

31.第二通孔;

41.竖杆,42.球形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头端1及头端1下方依次设置的杆部2和尖部3,头端1为圆柱状,头端1由侧面向中心处均匀设置有多个径向通道11,头端1顶面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沿头端1中心轴设置且与多个径向通道11贯通;杆部2从上到下分为光滑端21和螺纹端22,螺纹端22上绕有螺纹221;尖部3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31。

尖部3底端设置有开口。

光滑端21和螺纹端22通过连接部4连接,连接部4包括竖杆41和球形端42,竖杆41与光滑端21底部固定,球形端42卡合在螺纹端22顶部的凹槽内。

螺纹端22的凹槽直径为螺纹端22直径的1/3,球形端42直径为螺纹端22的凹槽直径的2倍。

头端1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14。

头端1、杆部2和尖部3外表面设置有消炎涂层。

本发明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使用时,将尖部3向下旋入待固定的皮质层和骨质层。需要固定时,可将固定钢丝从径向通道11插入,从第一通孔14内绕出,然后向下沿螺纹端22的螺纹221环绕,再从第二通孔31内插入尖部3内,从尖部3底端的开口伸出,即可插入待固定的碎骨块,从而达到固定骨块的目的,以防止螺钉固定不好。

连接部4可通过调整光滑端21,从而带动调整螺纹端22的位置,方便根据需要的方向和弯曲度进行塑固定。

头端1的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配合,第一凹槽的正三角形相比较正六边形结构更加稳定,可以采用与内正三角螺钉对应的正三角工具,对螺钉进行紧固与卸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制医用固定螺钉,包括头端及头端下方依次设置的杆部和尖部,头端为圆柱状,头端由侧面向中心处均匀设置有多个径向通道,头端顶面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头端中心轴设置且与多个径向通道贯通;杆部从上到下分为光滑端和螺纹端,螺纹端上绕有螺纹;尖部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本发明设置有连接部,方便调整螺纹端和尖部的位置,以根据固定需要调整螺钉的位置和弯曲度;通过第一通孔和径向通道、第二通孔和尖部底端的开口一起通过固定钢丝固定,加强螺钉固定的同时,与周边组织留有足够的愈合空间,避免组织沿螺钉螺纹愈合,导致拆卸时容易造成组织脱离或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豊;王荣生;马宝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市永盛泰钛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7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