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364发布日期:2019-05-07 21:0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汽车用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智能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自行车大多数以健身为目的,进行改进和设计,虽然后按摩的自行车,但是大多数为车座按摩或者靠背按摩,对于长期使用自行车时,手臂会施力,这样手臂肌肉会比较酸痛,缺少按摩和运动,会影响手臂肌肉和使得手指变得僵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用性强一种智能按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按摩装置,包括车把,所述车把两端设有左支撑把和右支撑把,所述车把中央设有控制器,所述左支撑把和右支撑把上绕有左护臂和右护臂,所述左支撑把和右支撑把中间设有线缆,所述左护臂和右护臂与线缆相连;

所述左护臂的两端设有左振动片,所述右护臂的两端设有右振动片,所述右振动片之间也设有锗石,所述左护臂和右护臂上还设有左压力感应器和右压力感应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左压力感应器和右压力感应器相连;

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与左压力感应器和右压力感应器相连。该控制器可以根据检测结构,来调节振动片的振动频率。

优选的,所述左护臂和右护臂上设有左锗石和右锗石,所述左锗石和右锗石呈圆形均匀分布在左护臂和右护臂中间。

优选的,所述左锗石和右锗石可以更换为左磁石和右磁石。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把和右支撑把上设有按摩套,所述按摩套上装有按摩石。

优选的,所述左护臂和右护臂上均设有粘扣,所述粘扣的内侧为伸缩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智能按摩装置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创造采在车把两端设置护臂,该护臂与线缆连接,并在护臂上设置了振动片,通过振动片对僵硬的肌肉拍打和按摩,缓解手臂的力量,起到活络筋骨的作用。

2、本发明创造在护臂内设置压力感应器,通过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手臂位置肌肉紧绷状态,来显示压力值,进而通过控制器调节振动片的振动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智能按摩装置的展开示意图。

其中,1-控制器,2-左支撑把,3-右支撑把,4-右护臂,41-右压力感应器,42-右振动片,43-右锗石,5-左护臂,51-左压力感应器,52-左振动片,53-左锗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智能按摩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创造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按摩装置,包括车把1,所述车把1两端设有左支撑把2和右支撑把3,所述车把中央设有控制器1,所述左支撑把2和右支撑把3上绕有左护臂5和右护臂4,所述左支撑把2和右支撑把3中间设有线缆,所述左护臂5和右护臂4与线缆相连;

所述左护臂5的两端设有左振动片52,所述右护臂4的两端设有右振动片42,所述右振动片42之间也设有锗石,所述左护臂5和右护臂4上还设有左压力感应器51和右压力感应器41,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左压力感应器51和右压力感应器41相连;

所述控制器1内设有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与控制器1连接,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与左压力感应器51和右压力感应器41相连。该控制器1可以根据检测结构,来调节振动片的振动频率。

优选的,所述左护臂5和右护臂4上设有左锗石53和右锗石43,所述左锗石53和右锗石43呈圆形均匀分布在左护臂5和右护臂4中间。

优选的,所述左锗石53和右锗石43可以更换为左磁石和右磁石。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把2和右支撑把3上设有按摩套,所述按摩套上装有按摩石。

优选的,所述左护臂5和右护臂4上均设有粘扣,所述粘扣的内侧为伸缩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智能按摩装置,电源设在支撑管内,车座下方设有绕线盘,绕线盘上缠绕有线缆,绕线盘下方连接有第一线管和第二线管,线缆穿入第一线管和第二线管,第一线管安装在横梁上并与智能设备输入端相连,第二线管安装在后斜叉上,线缆一端与电源相连,线缆的另一端与智能设备相连。本发明创造采用绕线盘将多余的线缆收纳起来,并将所需线缆通过第一线管和第二线管将其引入所需设备上并连接,而第二线管和第二线管起到防水收纳的作用,上述线缆的布局结构,无需对自行车结构进行改变或专门设计,节约了生产成本,且线缆内置避免了外露杂乱、缠绕易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明洲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7
技术公布日:2019.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