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内科雾化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193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呼吸道内科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呼吸内科临床上,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等最为常见的疾病,临床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热水冲泡粉剂药物饮用来消炎止疼,或将干燥的药剂粉末使用管子吹入到咽喉部位来消炎,但是饮用冲泡的药物见效慢,而采用将粉剂药物吹入到咽喉消炎,干燥的药物粉末沾到咽喉处时会对咽喉造成发干不适,引起病人咳嗽等现象,并会将药物粉末随咳嗽气流而冲出,降低药物的药效,延缓治疗效果。

专利号为:cn20161091621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道内科雾化给药装置,包括底板、混合桶、给药泵、储药桶、雾化器、绕管装置和给药头,所述的底板为长方形板体,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将粉末药物与水充分混合的混合桶,混合桶的出水口与给药泵连接,给药泵通过连接管道与储药桶连接,储药桶下部设有雾化器,雾化器与给药管连接,给药管缠绕于绕管装置上,所述的给药管的末端设有给药头,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给药时,将粉末药物溶解后雾化给药,可控制给药的速率、部位,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高效实用、操作起来简便、省时省力,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该装置虽然能解决引用冲泡药物法与粉剂药物直接吹入发炎处所带来的弊端,但其装置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便,不利于大规模的研发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道给药装置药物利用率低下,装置笨重,使用不便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道内科雾化给药装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道内科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雾化器和连接软管,所述混合罐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一滚动轴承,所述混合罐中贯通所述盖体的中部设有一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部设有一旋转环,所述旋转杆与所述滚动轴承过盈配合,所述混合罐底部设有一排药管;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排药管相连,另一端与雾化器相连,所述雾化器前段设有排雾管,所述排雾管顶端设有一给药孔。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侧壁设有一进气管,呼吸道内科给药装置垂直于所述雾化器的轴线方向设置一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进气管的下部,所述雾化器的中心轴线方向设有一流液管,所述流液管贯通所述阻挡块。进气管中充入压缩气体,进入雾化器中,阻挡块与流液管无缝贴合,形成一储气腔,暂时储存进入的高速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块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为圆柱形或方柱形,所述排气通道的数量≥2。气体通过狭窄的排气通道,进入排气腔中,排气通道数量的设置,可控制通过的气体流量。

所述雾化器()内壁与所述液管外壁夹有一排气腔,所述排气腔下部设有一压缩角,所述压缩角为:30°~90。排气腔中压缩角的设置使得气体得到进一步压缩,从排气腔中排出高速气流。

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流液管之间导通,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排液管和所述雾化器均为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使得携带更为方便,使得装置的替换更为容易,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所述旋转杆与旋转环为一体结构。旋转杆与旋转环的设置,便于对药液进行搅拌,使得药物迅速混合。

所述排液管上设有一阀门。阀门的设置可以方便于控制药液的流量,打开阀门后,药液通过连接软管进入雾化器中,雾化后被人体吸收利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工作时,打开混合罐的上盖,添加进去所需的药品,旋转旋转杆,通过混合罐中的旋转环对药液进行搅拌,加快混合的效率。等混合等混合完毕后,打开排液管上的阀门,药液通过连接软管进入雾化器中,雾化中的药液遇到高速喷出的气流时,被雾化,随着气流的运动进入导雾管,雾化的药液通过给药孔到达所需治疗的部位,对人体进行治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为纯机械结构,构造简单方便,便于携带,通过把药液雾化,使药物的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对药物的浪费。

2.本发明加工方便,组装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研发推广。

3.连接软管与流液管之间导通,连接软管与排液管和雾化器均为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使得携带更为方便,使得装置的替换更为容易,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4.本发明的雾化原理是通过伯努利原理,高速喷出的气流吸引水流的运动,从而使其雾化,与采用电气设备相比,节约能源,操作简单,装置的可靠稳固性更强,故障率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合罐,2-盖体,3-旋转环,4-旋转杆,5-阀门,6-连接软管,7-阻挡块,8-雾化器,9-排气腔,10-导雾管,11-给药孔,12-压缩角,13-排气通道,14-进气管,15-流液管,16-排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吸道内科雾化给药装置,包括混合罐1、雾化器8和连接软管6,所述混合罐1顶部设有盖体2,所述盖体2上设有一滚动轴承,所述混合罐1中贯通所述盖体2的中部设有一旋转杆4,所述旋转杆4底部设有一旋转环3,所述旋转杆4与所述滚动轴承过盈配合,所述混合罐1底部设有一排药管16;所述连接软管6一端与排药管16相连,另一端与雾化器8相连,所述雾化器8前段设有排雾管,所述排雾管顶端设有一给药孔11。

所述雾化器8侧壁设有一进气管14,呼吸道内科给药装置垂直于所述雾化器8的轴线方向设置一阻挡块7,所述阻挡块7位于进气管14的下部,所述雾化器8的中心轴线方向设有一流液管15,所述流液管15贯通所述阻挡块7。

所述阻挡块7上设有排气通道13,所述排气通道13为圆柱形或方柱形,所述排气通道13的数量≥2。

所述雾化器8内壁与所述液管外壁夹有一排气腔9,所述排气腔9下部设有一压缩角12,所述压缩角12为:30°~90。

所述连接软管6与所述流液管15之间导通,所述连接软管6与所述排液管和所述雾化器8均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旋转杆4与旋转环3为一体结构。旋转杆4与旋转环3的设置,便于对药液进行搅拌,使得药物迅速混合。

所述排液管上设有一阀门5。

本发明工作时,打开混合罐1的上盖,添加进去所需的药品,旋转旋转杆4,通过混合罐1中的旋转环3对药液进行搅拌,加快混合的效率。等混合等混合完毕后,打开排液管上的阀门5,药液通过连接软管6进入雾化器8中,进气管14中充入压缩气体,进入雾化器8中,阻挡块7与流液管15无缝贴合,形成一储气腔,暂时储存进入的高速气体,气体通过狭窄的排气通道13,进入排气腔9中,排气通道13数量的设置,可控制通过的气体流量,排气腔9中压缩角12的设置使得气体得到进一步压缩,从排气腔9中排出高速气流。通过伯努利原理,高速喷出的气流吸引水流的运动,从而使药液雾化,随着气流的运动进入导雾管10,雾化的药液通过给药孔11到达所需治疗的部位,对人体进行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