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609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健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舱调控的结构。

技术背景

高压氧舱是一种大型系统设备,主要由氧舱舱体、供排气系统、供排氧系统、电气系统、空调系统、监视操控系统及安全系统等组形成。当前高压氧舱只能在医院中使用,不能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不能供个人在家庭中使用,主要是因为当前氧舱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高昂,而且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现有氧舱在温度、气压、氧浓度的调节上并没有一个综合的控制系统,再者,具体的控制结构以及监控方式都无法有效地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进行氧舱内部压力、温度、氧气浓度可调的家用氧舱。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包括氧舱舱体和主机,所述的氧舱舱体和主机之间通过设有排气管道、空气管道和氧气管道而相互连接,所述主机包括

压力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子流量计、第一空气过滤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控制模组中,且与舱体内部相连通,检测舱内压力,第一电子流量计与排气管道相连接并控制空气排出的流量;

温度调节模块,设有可温控制冷模组和温度传感器,可温控制冷模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冷端铝制气道和风扇翅片散热器,调节氧舱舱体的气体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排气管道、空气管道内;

氧气调节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空气过滤器、分子筛和氧浓度仪,所述分子筛的出气口处设有所述的氧浓度仪,监测产生的氧气浓度,在分子筛与氧浓度仪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子流量计,所述第二电子流量计与氧气管道相连接并控制氧气输出的流量;

以及控制模组,包括显示屏、电源控制、wifi、压力传感器和cpu,输出控制舱内的气体压力、温度、氧浓度和氧气流量命令。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冷端铝制气道和风扇翅片散热器贴于半导体的制冷片冷端与热端,冷端铝制气道的进口与散热器出口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风扇翅片散热器为一体安装的铝挤翅片与风扇。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水分离器,所述水分离器的壳体内设有分离隔板,壳体底部设有排水孔,水分离器的进气口与冷端铝制气道出口相连接,出气口与主机的空气管道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水分离器、电子流量计分别通过空气管道、排气管道而与舱体内部相连接,氧浓度仪通过氧气管道与舱体内部相连接,且氧舱舱体、主机、空气管道和氧气管道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氧舱舱体和主机在接口处设有气管接头,所述的气管接头为直通气管,气管接头两侧各有向外凸起的宝塔状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气管接头处设置多种通道:排气管道、空气管道和氧气管道,分别对进入的空气、氧气以及排出的废气进行控制和监控,再附以压力检测管道,能够进行远端的气压监控而对数据检测不失真,同时,该压力传感器可直接放置在主机处,而避免了其接线到舱体内的问题,使舱体的空间利用和设计更加合理化,也避免了直接碰撞的损坏隐患。2.而在分子筛和排气管道的位置分别单独设置了电子流量计,其除了能进行空气流量的监控以外,还能精确地控制流经该电子流量计的流量,调节输出量,从而控制氧气的输出量或气体的排出量,进而控制舱体的内部气压。3.增加水分离器,可以将水和气体更好地分离出来,从而实现过滤效果。4.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排气管道、空气管道内,可以更方便灵活地进行舱内气体温度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视觉的主机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包括氧舱舱体1和主机2,所述的氧舱舱体和主机之间通过设有排气管道3、空气管道4和氧气管道5而相互连接,其中空气管道采用10mmpu,氧气管道采用4mm硅胶所制得,所述主机包括

压力调节模块,包括电子流量计、第一空气过滤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控制模组中,且通过一特定的压力检测管道6与舱体内部相连通,检测舱内压力,第一电子流量计与排气管道3相连接并控制空气排出的流量;具体地,当舱内压力到达设定的压力时,所述压力传感器会给一个电源信号到第一电子流量计,通知第一电子流量计打开排气,以稳定舱内压力,当舱内压力因为异常原因导致压力超过最大设定压力时,压力传感器会给一个信号到电源控制部份,通知电源控制部份对压缩机进行断电处理,以防止压缩机持续工作导致压力过高损坏舱体;

温度调节模块,设有可温控制冷模组和温度传感器,可温控制冷模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7、冷端铝制气道和风扇翅片散热器8,调节氧舱舱体的气体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排气管道、空气管道内;第一第二空气过滤器的后方都设有压缩机,其正常工作时为一端进气、一端出气,可对空气进行加压,压缩机通过供电后将对空气作压缩充压动作,通过10mmpu空气管与散热器或分子筛相连接进行空气的供应,该空气压缩过程中将生产大量的热能,因而需要设置温度调节模块来进行调整;

氧气调节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空气过滤器、分子筛9和氧浓度仪,所述分子筛的出气口处设有所述的氧浓度仪,监测产生的氧气浓度,在分子筛与氧浓度仪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子流量计,所述第二电子流量计与氧气管道相连接并控制氧气输出的流量;分子筛为双塔结构,其采用沸石分子筛,利用变压吸附技术(psa)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可滤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获取高纯度氧气。压缩空气由进气阀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吸附塔,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被吸附,流出的气体即为高纯度的氧气,当吸附塔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进气阀关闭,冲洗阀打开,吸附塔进入冲洗阶段,过后冲洗阀关闭,解吸阀打开进入解吸再生阶段,即完成一个循环周期;

以及控制模组,包括显示屏、电源控制、wifi、压力传感器,cpu,输出控制舱内的气体压力、温度、氧浓度和氧气流量命令。所述显示屏为控制程式启动,显示舱内压力,氧气浓度,计时,氧气流量大小等参数,在主机正常工作时显示工作状态,而有异常时则会有提醒报警显示,同时,通过控制压缩机、制冷模组的启动与停止,从而向电子流量计,氧浓度仪,分子筛等设备提供通断电信号。该wifi模块负责对电子流量计的流量值、氧浓度仪的氧浓度、压力传感器所监测的压力、温度等数值通过wifi上传到服务器。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第一电子流量计和第二电子流量计内部设有可调整孔径大小的通气孔,控制输入氧气的流量,调整含氧比例,或控制排出气体的流量,调整舱内压力。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冷端铝制气道和风扇翅片散热器贴于半导体的制冷片冷端与热端,冷端铝制气道的进口与散热器出口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风扇翅片散热器为一体安装的铝挤翅片与风扇。因压缩机对空气加压后生产大量热能,10mmpu空气管道内温度过高时,可经过风扇翅片散热器进行吹风散热,达到给内部气体降温的目的。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水分离器10,所述水分离器的壳体内设有分离隔板,壳体底部设有排水孔,水分离器的进气口与冷端铝制气道出口使用10mmpu空气管道相连接,出气口与主机的接头使用10mmpu空气管道相连接。当压缩空气进入水分离器后产生流向和速度的急剧变化,再依靠惯性作用,将密度比压缩空气大的水滴分离出来,压缩空气自入口进入水分离器壳体后,气流先受分离隔板阻挡而撞击折回向下,继而又回升向上,产生环形回转,这样使水滴在离心力和惯性力作用下,从空气中分离析出并沉降在壳体底部,通过壳体底部的排水孔把水排出去。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水分离器10、电子流量计分别通过空气管道4、排气管道3而与舱体内部相连接,氧浓度仪通过氧气管道与舱体内部相连接,且氧舱舱体、主机、空气管道和氧气管道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作为对上述一种智能化调控的家用氧舱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氧舱舱体和主机之间设有气管接头11,所述的气管接头为直通气管,气管接头两侧各有向外凸起的宝塔状接口,在气管插上去时可撑住气管内壁,防止气管接头漏气和脱落。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