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177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相关申请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08月30日、申请号为201310390605.1,发明名称为《大蒜素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大蒜素的新用途,具体地,涉及大蒜素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更具体,本发明涉及大蒜素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大蒜素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药物和食品及其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以及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正常人体内存在大量的共生菌群,这些细菌大部分寄生在人的肠道中,数量超过1000万亿个,相当于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其微生物基因数量约为300万个,大约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量的100多倍。如此海量的基因能够帮助微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同时形成了与人体密不可分的互惠共生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得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愈发深刻,但是了解人类的基因组并不能完全的把握人类的健康,在人体肠道内永久定居的微生物群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极其深远,小到消化道内环境,消化问题,大到胖瘦问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人类的生命健康已经与它们息息相关,因此人体肠道微生物基因组也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套基因组。目前,研究证实人体的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都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发酵多糖代谢产物主要有短键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等)、气体(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和氨,其中氢气和二氧化碳是结肠中气体的主要成分。人肠道体外研究表明,丁酸可促进肠黏膜修复及其功能恢复,并且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形成,并且可以减少肠道上皮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起着抗炎和抗肿瘤作用。此外,另有研究报道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和(或)梭菌属数量的变化以及细菌unculturedbacteriumclonenbw1009b01c1的出现,可能会影响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肠道菌群谱可以致病,亦可以防病。然而,目前调节动物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有效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的手段。发明人研究发现,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而发挥增强免疫力、减肥、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等功效,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已知,大蒜素(allicin),化学名为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是大蒜的主要有效成分,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乙醚等有机溶剂,现阶段并未见大蒜素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和报道。因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大蒜素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大蒜素能显著提高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从而能够显著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而发挥增强免疫力、减肥、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等功效。由此,对动物给药大蒜素能够有效地调节其肠道菌群,从而增强其免疫力,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肿瘤等疾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大蒜素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中的术语“动物”所指的动物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动物可以为任何具有肠道器官的动物,优选哺乳动物,更优选大鼠、小鼠、人,最优选人。另外,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预防或治疗”主要是指预防或辅助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肿瘤等疾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服用大蒜素没有任何副作用,因而大蒜素的给药剂量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提高被给药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以及有效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即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将所述大蒜素以0.3-1.0mg/kg的剂量对所述动物进行给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将所述大蒜素以0.5mg/kg的剂量对所述动物进行给药。由此,被给药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增加明显,即大蒜素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的效果显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大蒜素的来源即提供形式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直接通过市购获得,也可以以富含大蒜素的大蒜制品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大蒜素以选自大蒜汁、大蒜粉、黑蒜汁和黑蒜粉的至少一种形式提供。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基于上述的大蒜素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大蒜素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上述药物能够用于调节动物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能够发挥增强免疫力、减肥、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等功效。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用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肿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日对所述动物给药0.3-1.0mg/kg优选0.5mg/kg的大蒜素。由此,能够显著提高被给药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有效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肿瘤等疾病。如前所述,大蒜素的来源即提供形式不受特别限制,可以直接通过市购获得,也可以以富含大蒜素的大蒜制品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大蒜素以选自大蒜汁、大蒜粉、黑蒜汁和黑蒜粉的至少一种形式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药物包含:大蒜素;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发明人惊奇地发现,本发明的药物能够显著提高被给药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有效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肿瘤等疾病。如前所述,本发明的药物中所包含的大蒜素的来源即提供形式不受特别限制,可以直接通过市购获得,也可以以富含大蒜素的大蒜制品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大蒜素以选自大蒜汁、大蒜粉、黑蒜汁和黑蒜粉的至少一种形式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赋形剂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使药物形成容易进行给药的剂型即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所述赋形剂为选自粘合剂、填料、涂膜聚合物、增塑剂、助流剂、崩解剂和润滑剂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药物的剂型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便于进行给药即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所述药物呈选自胶囊剂、丸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内服膏剂、气雾剂以及喷雾剂的至少一种的形式。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药物呈胶囊剂的形式。由此,易于进行给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药物的给药剂量不受特别限制,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给药对象的健康状况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为0.3-1.0mg大蒜素/kg,优选0.5mg大蒜素/kg。由此,被给药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显著增加,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的效果显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用于调节动物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能够发挥增强免疫力、减肥、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等功效。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药物用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肿瘤。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食品包含:大蒜素;以及食品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食品能够显著提高被给药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有效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有效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肿瘤等疾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食品”应作广义理解,其可以是任何可被食用的形式,即除了常规的食品形式外,本发明的食品还可以为保健品、饮品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大蒜素的提供形式不受特别限制,可以直接通过市购获得,也可以以富含大蒜素的大蒜制品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大蒜素以选自大蒜汁、大蒜粉、黑蒜汁和黑蒜粉的至少一种形式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前面所述的药物或者食品,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发明人发现,对动物给药前面所述的本发明的药物或食品,能够显著提高被给药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有效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有效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肿瘤等疾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给药”应作广义理解,除了常规的药物给药外,针对食品时可以理解为对动物进行饲喂或提供该食品。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是对所述动物给药大蒜素、前面所述的药物或者食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被给药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等益生菌的数量,有效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进而通过肠道菌群的作用有效预防或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肿瘤等疾病。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大蒜素以及包含大蒜素的本发明的食品或药物,增强动物免疫力的作用优于单一成分的黄芪、低聚果糖、壳寡糖或酵母葡聚糖的作用效果。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大蒜素的新用途——在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中的用途,正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和大量的实验工作才意外发现的。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例如参考j.萨姆布鲁克等著,黄培堂等译的《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科学出版社)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例如可以采购自illumina公司。本发明所述大蒜素、大蒜、大蒜汁、大蒜粉、黑蒜、黑蒜汁、黑蒜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按需要根据现有常规技术提取制备得到,在这里不一一累述。下面实施例1-5中介绍了大蒜素胶囊、大蒜汁、大蒜粉、黑蒜汁、黑蒜粉的制备方法,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大蒜素胶囊的制备原料:大蒜素8份,颗粒淀粉6份制备方法:称取大蒜素8份、颗粒淀粉6份,采用超细粉碎设备加工粉碎,使得所粉碎的大蒜素、颗粒淀粉的颗粒粒径为100微米的细粉,均质成混合细粉,将内容物料置于软胶囊压丸机中,按照现有软胶囊生产技术填充压制成软胶囊。实施例2:大蒜汁的制备原料:新鲜大蒜制备方法:选用大小均匀的新鲜大蒜,去皮,洗净去皮的蒜瓣,并把衣膜去尽,用不锈钢破碎机破碎5min。用榨汁机(8000rpm)榨汁10min,然后用60目网布经离心机过滤5min后即得大蒜汁。实施例3:大蒜粉的制备原料:新鲜大蒜制备方法:选用大小均匀的新鲜大蒜,去皮,洗净去皮的蒜瓣,并把衣膜去尽,将蒜瓣置于低温干燥设备中,60℃条件下恒温5-6小时,至含水量低于5%;将干燥后的蒜瓣筛选除杂,用粉碎机粉碎直至成粉,用80-100目筛过筛即得大蒜粉。实施例4:黑蒜汁的制备原料:新鲜黑蒜制备方法:选用大小均匀的新鲜黑蒜,去皮,洗净去皮的蒜瓣,并把衣膜去尽,用不锈钢破碎机破碎5min。用榨汁机(8000rpm)榨汁10min,然后用60目网布经离心机过滤5min后即得黑蒜汁。实施例5:黑蒜粉的制备原料:新鲜黑蒜制备方法:选用大小均匀的新鲜黑蒜,去皮,洗净去皮的蒜瓣,并把衣膜去尽,将蒜瓣置于低温干燥设备中,60℃条件下恒温5-6小时,至含水量低于5%;将干燥后的蒜瓣筛选除杂,用粉碎机粉碎直至成粉,用80-100目筛过筛即得黑蒜粉。然后,以实施例1-5中制备获得的大蒜素胶囊、大蒜汁、大蒜粉、黑蒜汁和黑蒜粉,进行以下实验:实施例6: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食品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1.试食实验的分组将实施例1-5所得产品依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的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人体试食实验评价办法进行评价。下面是试食实验的分组:表1试食实验分组表2.人体试食实验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10人,分组情况如下:组1为正常人群,组2为ii型糖尿病患者,组3为高血脂患者,组4为肿瘤患者,组5为高血压患者、组6为肥胖患者。在受试者试食之前,均无菌采取受试者粪便,16srdna测序检验肠道菌群,作为本底水平的参照。按表1的分组情况,组1服用大蒜素胶囊、组2服用大蒜汁、组3服用大蒜粉、组4服用黑蒜汁、组5服用黑蒜粉、组6服用大蒜素胶囊,4周后,采取受试者粪便,16srdna测序检验肠道菌群,与本底水平对比,对比其相对丰度增加的倍数。3.肠道菌群检测方法粪便样本首先进行dna提取,pcr扩增16srdna的v3~v5区域,然后用454平台测序,测序方向v5->v3。每个样品原始数据平均7795条tag,读长400bp左右。最终用于分析的tag数平均为3235,读长265bp左右。16s分析主要采用mothur软件(http://www.mothur.org/wiki/mothur_manual)包括质控,otu聚类,注释等分析,并在完成数据物种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各个物种的相对丰度。4.实验结果表2人肠道菌群各菌属的测序数据丰度对比(与试食之前的本底水平相比提高倍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试食前,试食后各组受试者的有益菌群的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组1正常人群的栖粪杆菌属、粪球菌属、乳杆菌属得到了增长(p<0.05),真杆菌、罗斯拜瑞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丁酸弧菌属、乳球菌属均显著增长(p<0.01);组2糖尿病患者的罗斯拜瑞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丁酸弧菌属、乳球菌属得到了增长(p<0.05),栖粪杆菌属、粪球菌属、乳杆菌属、真杆菌属得到了显著增长(p<0.01);组3高血脂患者的真杆菌属、粪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得到了增长(p<0.05),栖粪杆菌属、乳杆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丁酸弧菌属、乳球菌属均显著增长(p<0.01);组4高血压患者的真杆菌属、粪球菌属、栖粪杆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丁酸弧菌属、乳球菌属得到了增长(p<0.05),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均显著增长(p<0.01);组5肿瘤患者的真杆菌属、粪球菌属、栖粪杆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乳球菌属得到了增长(p<0.05),丁酸弧菌属、乳杆菌属均显著增长(p<0.01);组6肥胖患者的栖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得到了增长(p<0.05),真杆菌属、粪球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乳球菌属、丁酸弧菌属、乳杆菌属均得到了显著增长(p<0.01)。由此,表明本发明的大蒜素产品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显著。本发明通过肠道菌群实验首次揭示了大蒜素对肠道中的益生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实施例7:大蒜素降血糖的动物实验按照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的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评价办法,对实施例1所得大蒜素胶囊进行评价,具体如下:1、试验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按照标准方法制备小剂量链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模型,三日后根据大鼠血糖值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连续灌胃给药8天,每日1次,给药剂量为0.5mg大蒜素/kg,最后一次给药后两小时取血,测定血糖值。2、试验对象:将受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受试sd大鼠原用饮食控制及活动不变,组1服用大蒜素胶囊、组2服用大蒜汁、组3服用大蒜粉、组4服用黑蒜汁、组5服用黑蒜粉。3、实验结果不同实验组降血糖的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不同实验组降血糖效果比较注:(1)与空白组比较*p<0.01;(2)与空白组比较△p<0.05表3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对大鼠实验性糖尿病的高血糖均具有下降作用,显示大蒜素产品具有降血糖的功能,对糖尿病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实施例8:大蒜素降血脂的动物实验按照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的辅助降血脂功能动物实验评价办法,对实施例1-5所得大蒜素相关产品进行评价,具体如下:1、试验材料及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重200±20g,由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诱发大鼠高血脂症病理模型配方(高脂饲料):基础饲料中加入1%胆固醇,10%蛋黄,10%猪油,烘干成块。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制备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高血脂大鼠(高血脂症模型对照组),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配方为基础饲料93.8%、胆固醇1.0%、猪油5.0%、胆盐0.2%),不给予受试物;给药方法:将受试高脂血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受试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原用饮食控制及活动不变,组1服用大蒜素胶囊、组2服用大蒜汁、组3服用大蒜粉、组4服用黑蒜汁、组5服用黑蒜粉,给药剂量为0.5mg大蒜素/kg。所有动物均在相同环境下饲养20天。末次给予各受试物的4h后,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mmol/l,氯化铁显色法)、血清三酰甘油(tgmmol/l,乙酰丙酮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ol/l,磷钨酸法)。2、实验结果各组大鼠血清总tg、tc和hdl-c的含量见表4。表4不同实验组降tc、tg、hdl-c的效果比较注:(1)*表示p<0.05;(2)**表示p<0.01由上述结果可知:与试食前相比,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获得的大蒜素产品的大鼠,试食30天后大鼠胆固醇、甘油三脂较试食前均有明显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较试食前有明显的升高,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实施例9:大蒜素降血糖降血脂的人体试食实验依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的辅助降血糖、降血脂功能人体试食实验评价办法,对实施例1-5所得大蒜素产品进行评价,具体如下:1、人体试食及试验方法:按自愿原则选择50例ⅱ型糖尿病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10人,年龄范围43-75岁,无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采取试食前中后对比设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受试者原用治疗药物种类、饮食控制及活动不变,组1服用大蒜素胶囊、组2服用大蒜汁、组3服用大蒜粉、组4服用黑蒜汁、组5服用黑蒜粉,每日服用1次,于饭后服用,连续服用30天,给药剂量为0.5mg大蒜素/kg。监测病人血压、大小便、体重的变化,并测定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2、评判标准:显效:基本症状消失,空腹或餐后2小时的血糖较治疗前下降不超过30.0%。有效:基本症状明显改善,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较治疗前下降不超过10.0%。无效:基本症状无明显改善,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较治疗前下降小于10.0%。3、人体试食结果:试食30天后,服用各大蒜素产品的病人,与试食前相比,病人的血压、大小便、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明显减低,具体结果见表5。关于对试食前后的血脂的影响:服用各组组合物的病人,与试食前相比,试食30天后病人的胆固醇、甘油三脂较试食前均有明显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较试食前有明显的升高,具体结果见表6。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具有明显的辅助降血糖、降血脂的保健功能,并对受试人群健康无损害作用。表5试吃人群血糖检测结果表6试吃人群血脂检测结果注:(1)*表示p<0.05;(2)**表示p<0.01实施例10:大蒜素在抗肿瘤方面的动物实验按照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的辅助抗肿瘤功能动物实验评价办法,对实施例1-5所得产品进行评价,具体如下:1、试验材料及方法:balb/c小鼠(4-6周龄,雄性,体重20-24g)60只,将对数生长期的鼠肝癌细胞mm45t.li接种在balb/c小鼠右腋皮下,每只接种5×107个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给药方法:将受试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原用饮食控制及活动不变,组1服用大蒜素胶囊、组2服用大蒜汁、组3服用大蒜粉、组4服用黑蒜汁、组5服用黑蒜粉、组6服用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天,给药剂量为0.5mg大蒜素/kg。观察小鼠治疗前后一般情况及肿瘤大小变化。成瘤后用游标卡尺每2d测量1次肿瘤最长径(a)和最短径(b),按公式tv=a×b2/2求出瘤体近似体积(tv:体积)。按以下方法评价药物抑瘤作用:于末次给药的第2d处死动物称取瘤体重量,并按下式计算药物抑瘤率(ir):肿瘤生长抑瘤率=(对照组平均瘤重-大蒜素产品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用肿瘤生长抑制率ir评价药物抗肿瘤活性作用,疗效评价标准:ir<30为无效,ir≥30为有效。结果见下表。表7不同实验组肿瘤生长抑制的效果比较上述结果表明:服用实施例1-5制备获得的大蒜素产品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试食30天后药物抑瘤率均有明显的降低,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对肿瘤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实施例11:大蒜素对肥胖的治疗效果试验按照以下步骤,评价实施例1-5所得大蒜素产品对肥胖的治疗效果:1、试验材料及方法受试对象:经体检符合试验要求,超重度在20%以上的肥胖志愿者50名,无其它疾病,内脏功能正常。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按组1服用大蒜素胶囊、组2服用大蒜汁、组3服用大蒜粉、组4服用黑蒜汁、组5服用黑蒜粉,每日服用1次,于饭后服用,连续服用30天,给药剂量为0.5mg大蒜素/kg。试食期间日常饮食及运动量与试验前保持一致。各项指标于试食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各测试1次。2、功效性观察①测量身高(cm)、体重(kg)并计算标准体重、超重度: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超重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②体内脂肪总量(kg)及脂肪百分率(%)测定:用电阻抗仪测定人体脂肪含量。③腰围、臀围(cm)测量:用皮尺测量。3、观察结果3.1体重、体内脂肪总量及脂肪百分率测定关于对试食前后的体重、体脂,服用各组含大蒜素产品的病人,与试食前相比,试食30天后病人的体重、体脂较试食前均有明显的降低,体脂百分率较试食前有明显的升高,具体结果见表8。表8试食前后体重、体脂测定结果(n=190)注:(1)*表示p<0.05;(2)**表示p<0.013.2腰围、臀围的测量关于对试食前后的腰围、臀围,服用各组组合物的病人,与试食前相比,试食30天后病人的腰围、臀围较试食前均有明显的降低,具体结果见表9。表9试食前后腰围、臀围测量结果(n=190)注:(1)*表示p<0.05;(2)**表示p<0.01由上述结果可知,受试者连续服用含大蒜素产品30天后,体重、体内脂肪总量、体脂百分率、腰围、臀围均显著下降。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对人体具有明显的减肥作用,且服用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实施例12:大蒜素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实验按照以下步骤,评价实施例1-5所得大蒜素产品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其中,50例高血压患者,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第一辑)》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1、诊断标准: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等于或高于95mmhg(12.721.3kpa),两者有1项经核实,即可确诊。2、治疗方法:用自身对照设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根据实施例中的表1的分组情况,使组1服用大蒜素胶囊、组2服用大蒜汁、组3服用大蒜粉、组4服用黑蒜汁、组5服用黑蒜粉,每日服用1次,于饭后服用,连续服用30天,给药剂量为0.5mg大蒜素/kg。试食期间日常饮食及运动量与试验前保持一致。各项指标于试食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各测试1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第一辑)》中的疗效标准,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1.3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将至正常,但以下降20mmhg(2.7kpa)或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1.3kpa),但以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1.3~2.5kpa),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4kpa);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各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0。表10试食前后血压(舒张压)测量结果(mmhg)组别试食前(mmhg)试食30天后(mmhg)组1102.3±1.3094.3±2.30*组296.5±1.2085.1±2.60**组3106.7±1.4095.3±1.70*组4103.5±1.7089.4±2.00**组5104.7±2.1090.3±2.30**注:(1)*表示有效;(2)**表示显效由上述结果可知,本试食试验中,受试者连续服用大蒜素产品30天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对人体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服用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实施例13:大蒜素增强免疫力功能实验按照以下步骤,研究实施例1所得大蒜素胶囊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1、试验材料实验动物:balb/c1月龄二级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健康状况良好,由武汉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鄂)2008-0004。每批动物随机分组。实施例1所得大蒜素胶囊的推荐剂量为小鼠每日1mg/kg·bw(体重),分别以小鼠推荐0.5倍、1倍和2倍作为低剂量组(0.5mg/kg·bw)、中剂量组(1mg/kg·bw)、高剂量组(2mg/kg·bw)。设4个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1组为黄芪多糖胶囊(主要原料:黄芪、低聚异麦芽糖,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040082),阳性对照2组为低聚果糖口服液(主要原料:低聚果糖,珠海圣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050336),阳性对照3组为壳寡糖胶囊(主要原料:壳寡糖,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110158),阳性对照4组为酵母葡聚糖胶囊(主要原料:酵母葡聚糖,南京大渊美容保健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110445)。其它主要的试剂试药为:绵羊红细胞(srbc)、hank’s液、豚鼠血清、墨汁。其中hank’s液的配制方法为:(1)贮存液:nacl:80.00g,kcl:4.00g,na2hpo4·12h2o:1.52g,kh2po4:0.60g,葡萄糖:4.0g,0.4%酚红液:50.00ml,双馏水加定容至100ml,115℃高压灭菌15min,冰冻保存。(2)工作液:向贮存液加入9倍体积的双馏水,115℃高压灭菌15min。临用时用灭菌的5.6%nahco3溶液调ph值至7.2-7.4(溶液呈橙红色)。生理盐水的配制:将9.00克nacl溶于991克双馏水中即得0.9%的nacl溶液。2、试验方法试验采取灌胃法。每日灌胃一次,空白对照组灌同等体积蒸馏水。根据上述的实验安排,对各组小鼠连续给予受试物30天后,测定各项指标。2.1对小鼠体重、胸腺/体重、脾脏/体重的影响小鼠灌胃30天后脱颈处死,称重。取胸腺和脾脏,分别称量胸腺和脾脏重量,测定胸腺/体重值,以及脾脏/体重值。2.2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pfc)的影响抗体生成细胞的测定,溶血空斑试验,是一种体外检测单个抗体形成细胞(浆细胞)的方法。腹腔注射0.2ml2%(v/v)srbc免疫每只小鼠。免疫5天后,取小鼠脾脏制成细胞浓度为5×106个/ml的脾细胞液。溶解琼脂糖制成l%的溶液,于48℃水浴保温,与等量2倍浓度的hank’s液混合,分装至小试管中,每管0.5ml。加入0.05ml10%srbc和0.01ml脾细胞悬液,迅速混匀,倾倒在玻片上。于37℃恒温箱中温育lh,将补体(豚鼠血清)加在玻片槽中,再温育1.5h。计数空斑。2.3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作用的影响(血清溶血素的测定)腹腔注射0.2ml2%(v/v)srbc免疫每只小鼠。免疫5天后,摘眼球取血于离心管内,放置1h,3000rpm离心5分钟,收集血清。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400倍,依次加入稀释的小鼠血清1.0ml、10%(v/v)的srbc0.5ml、补体(用生理盐水1:10稀释)1.00ml。另设用生理盐水代替的不加血清的对照管。置37℃水浴20分钟后置0℃冰箱30分钟中止反应,3000rpm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1.0ml,于分光光度计540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值。2.4对小鼠碳廓清的影响对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稀释4倍的墨汁,0.1ml/10g体重。待墨汁注入后立即计时。分别于注入墨汁后l分钟、10分钟取血0.02ml加至2.0ml0.1%na2co3溶液(即1g/l)中,于600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值,以na2co3溶液作对照。另取肝脏和脾脏称重。以吞噬指数(α)来表示小鼠碳廓清的能力。3、试验结果3.1体重、胸腺/体重、脾脏/体重的测定结果各受试物对小鼠体重、胸腺/体重比值,以及脾脏/体重比值的影响,测定结果如表11、12和13所示。表11各受试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由表11可知,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前,以及30天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相比,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即给小鼠饲喂3个低、中、高剂量组和4个阳性对照组的样品对小鼠的体重无影响。表12受试物对小鼠胸腺/体重比值的影响由表12可知,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胸腺/体重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即给小鼠饲喂3个剂量组和4个阳性对照组的样品对小鼠的胸腺/体重比值均有所增加。表13受试物对小鼠脾脏/体重比值的影响由表3可知,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脾脏/体重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即给小鼠饲喂3个剂量组和4个阳性对照组的样品对小鼠的脾脏/体重比值均有所增加。3.2抗体生成细胞(pfc)测定结果抗体生成细胞(pfc)检测结果表14所示。表14受试物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影响由表14可知,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1组以及低、中剂量组的pfc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高剂量组以及3个阳性对照组对小鼠pfc无影响,而阳性对照1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对小鼠pfc有显著影响。3.3血清溶血素的测定结果血清溶血素的测定结果如表15所示。表15受试物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由表15可知,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的hc50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阳性对照3组的hc50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低剂量组以及中剂量组,均能够极显著地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hc50,阳性对照3组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hc50,而阳性对照1组、阳性对照2组、阳性对照4组、高剂量组对小鼠血清溶血素hc50无影响。3.4小鼠碳廓清实验结果小鼠碳廓清实验结果如表16所示。表16受试物对小鼠碳廓清的影响由表16可知,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0天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本发明所述大蒜素产品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阳性对照1组、阳性对照2组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的组对小鼠碳廓清能力均无影响。这表明本发明所述大蒜素产品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可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由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提高免疫力功能性的实验前后结果表明,各批小鼠体重、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均无显著差异。在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实验、血清溶血素测定实验、以及小鼠碳廓清实验中,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认为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和作用,而且本发明所述的大蒜素产品对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优于单一成分的黄芪、低聚果糖、壳寡糖、酵母葡聚糖的作用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