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923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或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高血压病人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一同称为“三高”,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需要健管家进行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主要病种之一。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西医治疗高血压,然而,西药治疗高血压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效果不佳且无法根除该病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品副作用大并且效果不好,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解决治疗高血压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桑寄生11~18份、桑椹8~15份、牛膝5~9份、夏枯草10~16份、益母草7~12份、何首乌9~14份、当归6~11份、白芍5~11份、川芎9~14份、杜仲9~13份、水牛角4~8份、牡丹皮6~11份、生石膏11~14份、生大黄4~6份、牛黄1~2份、天麻4~9份、珍珠母11~16份、葛根8~13份、鸡血藤4~9份、山栀11~21份、钩藤15~21份、罗布麻叶19~25份、黑种草子15~23份、柏子仁15~24份、川射干15~21份、山香圆叶17~24份、红芪8~13份、百合11~19份、地龙12~18份、川木通7~18份、葶苈子13~20份、槐花8~13份、石决明10~19份、干地黄11~19份、酸枣仁7~15份、黄柏6~11份、红松籽3~7份。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桑寄生14~17份、桑椹10~13份、牛膝6~9份、夏枯草12~15份、益母草10~12份、何首乌10~13份、当归8~10份、白芍7~10份、川芎11~13份、杜仲10~12份、水牛角5~8份、牡丹皮7~10份、生石膏12~14份、生大黄5~6份、牛黄1~2份、天麻5~9份、珍珠母13~15份、葛根10~12份、鸡血藤5~8份、山栀16~20份、钩藤17~19份、罗布麻叶20~24份、黑种草子17~22份、柏子仁18~22份、川射干17~20份、山香圆叶18~23份、红芪10~13份、百合13~18份、地龙13~17份、川木通10~17份、葶苈子15~18份、槐花9~12份、石决明12~17份、干地黄12~17份、酸枣仁10~14份、黄柏7~10份、红松籽4~6份。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桑寄生15份、桑椹12份、牛膝7份、夏枯草14份、益母草11份、何首乌12份、当归9份、白芍9份、川芎12份、杜仲11份、水牛角7份、牡丹皮8份、生石膏13份、生大黄5份、牛黄1份、天麻8份、珍珠母14份、葛根11份、鸡血藤7份、山栀18份、钩藤18份、罗布麻叶23份、黑种草子20份、柏子仁21份、川射干19份、山香圆叶21份、红芪12份、百合16份、地龙16份、川木通15份、葶苈子17份、槐花11份、石决明15份、干地黄16份、酸枣仁13份、黄柏9份、红松籽5份。

其中,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桑椹: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造成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牛膝: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罗布麻叶: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

益母草: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定惊,止血;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天麻: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石决明: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的作用。

地龙: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肺热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鸡血藤: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当归:当归,属伞形科的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各地均有栽培。当归的根可入药,一般做药用,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白芍:用于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杜仲:杜仲又名胶木,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水牛角:是水牛的双角,在中药使用中,为中药犀角的代用品。水牛角形状弯曲呈弧形,根部方形或略呈三角形,中空,一侧表面有多数平行的凹纹,角端尖锐;色黑褐,质坚硬,剖面纹细而不显,气腥。水牛角是附骨而生,中空有髓质,犀角长于皮肤上,乃表皮角化而成。水牛角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等病症。

牡丹皮: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生石膏: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生石膏性大寒,用石膏磨制而成,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生大黄:即原生药材的饮片。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

牛黄: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

山栀: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钩藤:钩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主治肝火上逆头痛目赤,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热盛动风惊痫,小儿惊风等疾病。

黑种草子:黑种草子是一种维吾尔族常用药,又名赛拉纳赫布,赛拉纳赫布——朝格,色雅担,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可以调理胃火,助消化,固齿。

柏子仁:含有脂肪泊约14%,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还含有少量挥发油,皂甙、蛋白质、钙、铁多种维生素等。柏子仁性平味甘。具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常食有健美作用。

川射干:具有消热解毒,消痰利咽功效。

山香圆叶: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活血止痛。用于乳蛾喉痹,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跌扑伤痛。

红芪: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川木通: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葶苈子:葶苈子首见于《本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葶苈大枣泻肺汤、己椒苈黄丸、大陷胸丸等方剂中。

槐花: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而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质、槐花二醇(sophoradiol)、维生素a等物质(具体可参见下面的含量表)。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

干地黄:有助于滋阴,养血的功效,有助于治疗发热,消渴。具有治疗吐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黄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红松籽:《本草纲目》高度评价:“味甘、小温,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散水气,润肺、治燥结咳嗽,治虚秘,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松籽所含天然维生素主要有b2、b1、e及胡萝卜素等,其中以维生素e的含量为最大,有助于保持皮肤柔软和丰满,改善皮肤保持水分的功能,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并具有广泛的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红松籽所含的皮诺林酸又称洗血因子,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调节水盐代谢,促进脂肪降解,减少血小板的凝集,增加抗凝作用,具有极好的降血脂作用。同时,它还能抑制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促进干扰素和淋巴因子的释放,活化nk细胞,杀死、抑制癌细胞。另外,松籽油还含有一些抗炎成分,对皮炎,支气管炎、脚气、粉刺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降脂、清栓、洗血、清脑、保肝、健胃、壮阳等功效。

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桑寄生、桑椹、牛膝、夏枯草、益母草、何首乌、当归、白芍、川芎、杜仲、水牛角、牡丹皮、生石膏、生大黄、牛黄、天麻、珍珠母、葛根、鸡血藤、山栀、钩藤、罗布麻叶、黑种草子、柏子仁、川射干、山香圆叶、红芪、百合、地龙、川木通、葶苈子、槐花、石决明、干地黄、酸枣仁、黄柏、红松籽浸泡在容器内,加入水至没过全部药材,浸泡20~25小时,然后武火煮开至沸腾,转文火熬制40~60分钟,得药液,经80~100目的滤网过滤,得过滤液a;

(2)将所得药渣加入适量水,再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先使用武火加热,将加热容器内的混合药液煮沸,再使用文火加热,将煮沸后的混合药液继续加热70~80分钟,保温50~60分钟,经100-120目的滤网过滤,得过滤液b;

(3)将滤液a和滤液b均匀混合,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中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本发明的中药组分相辅相成,具有较好的降低高血压的效果,并且不具有副作用;

2、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本发明还具有其他保健效果,更有利于人体的身体健康;

3、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本发明制备简单,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桑寄生15份、桑椹12份、牛膝7份、夏枯草14份、益母草11份、何首乌12份、当归9份、白芍9份、川芎12份、杜仲11份、水牛角7份、牡丹皮8份、生石膏13份、生大黄5份、牛黄1份、天麻8份、珍珠母14份、葛根11份、鸡血藤7份、山栀18份、钩藤18份、罗布麻叶23份、黑种草子20份、柏子仁21份、川射干19份、山香圆叶21份、红芪12份、百合16份、地龙16份、川木通15份、葶苈子17份、槐花11份、石决明15份、干地黄16份、酸枣仁13份、黄柏9份、红松籽5份。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桑椹12份、牛膝7份、夏枯草14份、益母草11份、何首乌12份、当归9份、白芍9份、川芎12份、杜仲11份、水牛角7份、牡丹皮8份、生石膏13份、生大黄5份、牛黄1份、天麻8份、珍珠母14份、山栀18份、钩藤18份、罗布麻叶23份、黑种草子20份、柏子仁21份、川射干19份、山香圆叶21份、红芪12份、百合16份、地龙16份、川木通15份、葶苈子17份、槐花11份、石决明15份、干地黄16份、酸枣仁13份、黄柏9份、红松籽5份。

桑寄生、葛根、鸡血藤、槐花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桑寄生5份、桑椹2份、牛膝1份、夏枯草2份、益母草3份、何首乌2份、当归1份、白芍2份、川芎2份、杜仲1份、水牛角1份、牡丹皮2份、生石膏4份、生大黄2份、牛黄1份、天麻2份、珍珠母1份、葛根3份、鸡血藤4~9份、山栀3份、钩藤1份、罗布麻叶3份、黑种草子2份、柏子仁3份、川射干2份、山香圆叶1份、红芪2份、百合3份、地龙4份、川木通1份、葶苈子2份、槐花1份、石决明2份、干地黄1份、酸枣仁2份、黄柏3份、红松籽1份。

实施例4

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保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桑寄生35份、桑椹25份、牛膝34份、夏枯草28份、益母草24份、何首乌35份、当归37份、白芍28份、川芎23份、杜仲37份、水牛角37份、牡丹皮31份、生石膏38份、生大黄28份、牛黄37份、天麻32份、珍珠母29份、葛根34份、鸡血藤32份、山栀37份、钩藤34份、罗布麻叶39份、黑种草子38份、柏子仁37份、川射干31份、山香圆叶35份、红芪29份、百合34份、地龙37份、川木通29份、葶苈子36份、槐花33份、石决明28份、干地黄37份、酸枣仁38份、黄柏29份、红松籽34份。

将实施例1~4中的组分在相同的制备方法下进行制备,得到中药药剂,将四组实验鼠,每组20只实验鼠进行实验,第一组的实验鼠食用实施例1中的中药,第二组的实验鼠食用实施例2中的中药,第三组的实验鼠食用实施例3中的中药,第四组的实验鼠食用实施例4中的中药,得到四组实验鼠的血压降低的平均值的表格:

根据实验,本发明的组分相辅相成,并且在本发明的组分的范围内得到的中药药剂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压,并且,当血压降低到健康值时,需要不再降低,并且在食用的过程中,还具有保健的作用,更有利于人体的身体健康,不具有副作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