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甲状腺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状腺疾病,发病年龄20-60岁居多,中年女性发病率高,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以发热、甲状腺部位疼痛、甲状腺肿大,伴有甲亢、甲减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认为本病属“瘿病”范畴。我国古代医家认为瘿病的主要病机是痰凝、气滞、血疲壅结于颈前。其中部分患者由于痰气郁结化火,火耗伤阴精,从而导致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瘿病初期多实证,日久病可由实证转变为虚证,尤其是以气虚、阴虚为主,从而出现了虚实夹杂的复杂的病证。结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中药进行筛选提取和/或配伍制得的中药制剂,在治疗本病上显示了独特优势,不仅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缓解,而且使复发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和开发。
目前对于甲状腺炎的治疗,无论国内国外,西医治疗上多以激素治疗,如口服强的松或应用氢化考的松静脉滴注,用药后患者的发热及甲状腺肿痛有的能够很快控制。但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容易加重,或甲状腺肿疼从一侧发展到另一侧,导致病程延长。20%-30%的病人停药后病情复发。长期使用激素还会出现其他副作用,如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等等,用药期间还有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及消化道溃疡病的可能性。而中药在治疗甲状腺炎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开发疗效稳定、价格便宜的中药制剂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甲状腺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疗效显著,制备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甲状腺炎的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一、各原料在本药物中的功能及功能主治:
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马勃:辛,平。归肺经。清肺利咽,止血。用于风热郁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蒲公英:味甘,平,无毒。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银花:性味甘;寒。清热解毒,炒炭凉血止血。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二、制备方法及用法用量
本发明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浙贝母16-20份,桔梗6-9份,玄参8-10份,僵蚕8-10份,马勃8-10份,蒲公英4-6份,夏枯草10-12份,银花4-6份,连翘6-9份,赤芍6-9份,并将原料药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加入4-10倍量的水作为溶剂浸没原料药,加热至沸腾,保持微腾1-3小时后滤出煎液,再次煎煮,合并煎出液;以上诸药均是经过清除杂质洗净及晒干处理的;
步骤2、将步骤1中合并的煎出液浓缩至70-90℃的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再加入适量糊精,制粒,过14-16目筛,在70-90℃下真空干燥,整粒,分装。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与用量:
颗粒剂每袋相当于生药8克,一次一袋,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1
步骤1、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浙贝母20份,桔梗9份,玄参10份,僵蚕10份,马勃10份,蒲公英6份,夏枯草12份,银花6份,连翘9份,赤芍9份。将原料药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加入4倍量的水作为溶剂浸没原料药,加热至沸腾,保持微腾1小时后滤出煎液,再次煎煮,合并煎出液;以上诸药均是经过清除杂质洗净及晒干处理的;
步骤2、将步骤1中合并的煎出液浓缩至70℃的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再加入适量糊精,制粒,过14目筛,在70℃下真空干燥,整粒,分装。
实施例2
步骤1、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浙贝母16份,桔梗6份,玄参8份,僵蚕8份,马勃8份,蒲公英4份,夏枯草10份,银花4份,连翘6份,赤芍6份。将原料药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作为溶剂浸没原料药,加热至沸腾,保持微腾3小时后滤出煎液,再次煎煮,合并煎出液;以上诸药均是经过清除杂质洗净及晒干处理的;
步骤2、将步骤1中合并的煎出液浓缩至90℃的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再加入适量糊精,制粒,过16目筛,在90℃下真空干燥,整粒,分装。
实施例3
步骤1、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浙贝母18份,桔梗7.5份,玄参9份,僵蚕9份,马勃9份,蒲公英5份,夏枯草11份,银花5份,连翘7.5份,赤芍7.5份。将原料药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加入7倍量的水作为溶剂浸没原料药,加热至沸腾,保持微腾2小时后滤出煎液,再次煎煮,合并煎出液;以上诸药均是经过清除杂质洗净及晒干处理的;
步骤2、将步骤1中合并的煎出液浓缩至80℃的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再加入适量糊精,制粒,过15目筛,在80℃下真空干燥,整粒,分装。
三、临床实例
1、病例资料:选择医院门诊甲状腺炎患者80例,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18~50岁,平均34.56±6.32岁,病程3-50d,平均病程18.25±5.53d。
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0岁~50岁,平均35.55±6.43岁,病程1-55d,平均病程18.60±6.33d。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病例诊断标准
①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腮腺炎病史;②甲状腺疼痛肿大,伴触痛明显,可有放射性痛,局部无红肿,可呈弥漫性肿或结节性肿;③多有咽痛、头痛、发热、畏寒、乏力、多汗,或有颈部压迫感、声音嘶哑;④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促甲状腺素(tsh)降低;⑤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增快;⑥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甲状腺两叶弥漫性肿大,内回声分布不均匀,片状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低回声区血流信号减少或无,病灶周围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风热痰阻证辨证标准。主症: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颈前肿大,疼痛,压痛,可有压迫感或放射性痛;次症:声音嘶哑,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3、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制备的袋装颗粒,一次一袋,早晚各一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泼尼松片,每次30mg,每日1次,口服。待体温、esr正常后减量,每周减5~10mg,直至减为每日5mg而逐渐停药。1周为1个疗程,疗程不超过9周。
4、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甲状腺恢复正常,全部症状、体征消失,血清ft3、ft4、tsh及esr正常,cdfi正常;
好转:甲状腺疼痛消失,甲状腺肿减轻ⅰ度以上,血清ft3、ft4、tsh、esr改善≥3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血清ft3、ft4、tsh、esr无明显改善,或较治疗前改善<30%。
5、治疗效果:
在临床观察过程中,8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率95%,临床效果显著;对照组临床痊愈率70%。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痊愈率方面治疗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两组体温、甲状腺疼痛改善时间及总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各方面效果更为显著,而且甲状腺疼痛改善时间及总治疗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痊愈病例随访3个月,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