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70865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全球人群高发的疾病。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而其中8%~15%为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是指:经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足量且合理的3种或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仍未能控制在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的目标值,对于患有糖尿病或肾脏疾病者未能降至130/80mmhg以下,应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药物依赖性很高,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几种降压药物,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花费巨大,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很低。患者往往容易发生心血管、脑血管、肾脏等重要脏器并发症,致死致残,危害大,是高血压防治领域的一大难点。

肾动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一直被认为是高血压诱发和维持的成因。早在1941年,grimson等就开始进行腰腹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长期随访却发现:简单的腰腹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伴有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包括肠道、膀胱、勃起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因此,腰腹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因为弊大于利而未能在临床普及。

后来出现了使用射频能量消融双侧肾动脉交感神经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技术。通过射频消融选择性地切断肾动脉交感神经,不影响其他腹部、骨盆或下肢神经支配。结果表明:经皮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使顽固性高血压压力显著而持续地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法。

根据上述,目前临床进行的肾神经消融手术,是通过x线(dsa)透视间接地观察导管的位置,同时,因传统消融导管普遍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消融点无法在肾动脉内壁的均匀分布,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消融位置不准确,因此不能安全、有效地进行消融,此外,现有临床传统手术操作缺乏有效的规范化以及系统化,从而不仅给手术操作带来极大的隐患,还极大的制约了临床的推广与应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装置及其方法,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动脉鞘管、造影导管、射频消融仪、消融导管、导丝、电极头、温度传感器、阻抗传感器、血管封合器,所述的动脉鞘管为8f动脉鞘管,所述的动脉鞘管用于支撑肾动脉,便于后续造影导管深入,所述的造影导管为6fjr4.0,所述的造影导管用于送入造影剂,所述的射频消融仪用于提供和控制射频能量,所述的消融导管用于起到支撑与连接作用,所述的导丝数量为四件,所述的导丝与射频消融仪相连,所述的导丝用于传递射频消融仪发射出的能量,所述的电极头数量为四件,所述的电极头位于导丝中端,所述的电极头用于接触肾动脉内壁凝固区组织并对其进行射频消融,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消融导管右侧上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患者体温,所述的阻抗传感器位于消融导管右侧下端,所述的阻抗传感器用于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所述的血管封合器用于封闭股动脉穿刺处。

其工作步骤如下:

⑴、手术前24小时,患者服用负荷量阿司匹林(即300毫克)与负荷量氯吡格雷(即300毫克);

⑵、造影时,确定股动脉穿刺点并对其进行穿刺,放置8f动脉鞘管后送入6fjr4.0造影导管,接着注入造影剂对其进行造影,即达到对双侧肾动脉造影确定肾动脉解剖情况;

⑶、消融前,撤出造影导管,接着经动脉鞘管将消融导管送入至肾动脉开口,即电极头接触肾动脉内壁凝固区组织;

⑷、消融时,首先根据肾动脉造影情况确定肾动脉消融位置,同步设置射频消融仪参数;即温度45-60℃、能量6-10w、频率范围为150khz~1mhz,接着在x线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高频率的交流电磁波,通过导丝以及电极头的传递作用,对肾动脉不同切面的交感神经进行射频消融;

⑸、消融后,首先撤出消融导管,再进行双侧肾动脉造影后撤出动脉鞘管,接着应用血管封合器封闭股动脉穿刺处,最后对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即可。

进一步,所述的射频消融仪型号为ibi-1500t型温控射频消融仪。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⑵前对股动脉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即提高后续穿刺的安全。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⑵中造影目的为检测是否存有双肾动脉狭窄、双支或其他畸形等。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⑶中射频消融位置一般为肾动脉主干远段第一分叉处作为起始点。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⑷中采用由远及近缓慢旋转消融导管,即电极头沿肾动脉内壁进行环形消融,随后消融导管后撤1-2厘米,接着再次作环形旋转消融,即由远及近依次至肾动脉开口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⑶和步骤⑷中可通过温度传感器与阻抗传感器的检测作用,来达到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即体温、心率和血压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并记录rsd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电血压变化。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⑵、步骤⑶、步骤⑶和步骤⑸中给予患者芬太尼镇痛。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⑸后患者康复阶段,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毫克,1次/日,氯吡格雷75毫克,1次/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装置及其方法,首先通过对若干数量导丝与电极头的巧妙分布设计,能够实现消融点在肾动脉内壁的均匀分布,确保后续消融位置的稳定与均匀,给射频消融效果带来显著的提高,其次通过结合该发明方法,能够加深手术过程的规范化、系统化,确保了手术的质量,也极大的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射频消融仪、消融导管和导丝主视图;

图2是电极头部位放大图;

图3是动脉鞘管主视图;

图4是造影导管主视图;

图5是血管封合器主视图。

动脉鞘管1、造影导管2、射频消融仪3、消融导管4、导丝5、电极头6、温度传感器7、阻抗传感器8、血管封合器9。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实施例

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射频消融肾动脉交感神经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动脉鞘管1、造影导管2、射频消融仪3、消融导管4、导丝5、电极头6、温度传感器7、阻抗传感器8、血管封合器9,所述的动脉鞘管1为8f动脉鞘管1,所述的动脉鞘管1用于支撑肾动脉,便于后续造影导管2深入,所述的造影导管2为6fjr4.0,所述的造影导管2用于送入造影剂,所述的射频消融仪3用于提供和控制射频能量,所述的消融导管4用于起到支撑与连接作用,所述的导丝5数量为四件,所述的导丝5与射频消融仪3相连,所述的导丝5用于传递射频消融仪3发射出的能量,所述的电极头6数量为四件,所述的电极头6位于导丝5中端,所述的电极头6用于接触肾动脉内壁凝固区组织并对其进行射频消融,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位于消融导管4右侧上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患者体温,所述的阻抗传感器8位于消融导管4右侧下端,所述的阻抗传感器8用于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所述的血管封合器9用于封闭股动脉穿刺处。

其工作步骤如下:

⑴、手术前24小时,患者服用负荷量阿司匹林(即300毫克)与负荷量氯吡格雷(即300毫克);

⑵、造影时,确定股动脉穿刺点并对其进行穿刺,放置8f动脉鞘管1后送入6fjr4.0造影导管2,接着注入造影剂对其进行造影,即达到对双侧肾动脉造影确定肾动脉解剖情况;

⑶、消融前,撤出造影导管2,接着经动脉鞘管将消融导管4送入至肾动脉开口,即电极头6接触肾动脉内壁凝固区组织;

⑷、消融时,首先根据肾动脉造影情况确定肾动脉消融位置,同步设置射频消融仪3参数;即温度45-60℃、能量6-10w、频率范围为150khz~1mhz,接着在x线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高频率的交流电磁波,通过导丝5以及电极头6的传递作用,对肾动脉不同切面的交感神经进行射频消融;

⑸、消融后,首先撤出消融导管4,再进行双侧肾动脉造影后撤出动脉鞘管1,接着应用血管封合器9封闭股动脉穿刺处,最后对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即可。

所述的射频消融仪型号3为ibi-1500t型温控射频消融仪,所述的步骤⑵前对股动脉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即提高后续穿刺的安全,所述的步骤⑵中造影目的为检测是否存有双肾动脉狭窄、双支或其他畸形等,所述的步骤⑶中射频消融位置一般为肾动脉主干远段第一分叉处作为起始点,所述的步骤⑷中采用由远及近缓慢旋转消融导管4,即电极头6沿肾动脉内壁进行环形消融,随后消融导管4后撤1-2厘米,接着再次作环形旋转消融,即由远及近依次至肾动脉开口位置,所述的步骤⑶和步骤⑷中可通过温度传感器7与阻抗传感器8的检测作用,来达到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即体温、心率和血压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并记录rsd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电血压变化,所述的步骤⑵、步骤⑶、步骤⑶和步骤⑸中给予患者芬太尼镇痛,所述的步骤⑸后患者康复阶段,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毫克,1次/日,氯吡格雷75毫克,1次/日。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