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750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临床上常分为以下几类:寻常型银屑病为最常见的一型,多急性发病。典型表现为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稍有浸润增厚。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刮脱,刮净后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刮破薄膜可见小出血点(auspitz征)。皮损好发于头部、骶部和四肢伸侧面。部分患者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脓疱型银屑病较少见,分泛发型和掌跖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在红斑上出现群集性浅表的无菌性脓疱,部分可融合成脓湖。全身均可发病。以四肢屈侧和皱褶部位多见,口腔黏膜可同时受累。急性发病或突然加重时常伴有寒战、发热、关节疼痛、全身不适和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多呈周期性发作,在缓解期往往出现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掌跖脓疱病皮损局限于手足,对称发生,一般状况良好,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红皮病型银屑病又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银屑病。常因外用刺激性较强药物,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所致。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和脱屑,伴有发热、畏寒、不适等全身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关节病型银屑病又称银屑病性关节炎。银屑病患者同时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样的关节损害,可累及全身大小关节,但以末端指(趾)节间关节病变最具特征性。受累关节红肿疼痛,关节周围皮肤也常红肿。关节症状常与皮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血液类风湿因子阴性。

目前,治疗皮肤病常用西药的外用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在药物中掺入类固醇激素,停药后易复发,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抗药性,长期使用对人体产生较多的副作用。中医治疗皮肤病多数采用以毒攻毒方案,毒性药物用量大,对人体危害大。治疗银屑病常用祛风止痒的药物,这些药物只是治标之法,虽然暂时起效,但是容易复发。目前用于治疗牛皮癣等顽固性皮肤病较有效的西药有:乙亚胺、乙双吗啉等免疫抑制剂;较有效的中药,如克银丸、青黛丸等。这些现有常用药品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其疗效均不够理想,停药后易复发;西药化学制品副作用大,长期使用有的会使白细胞减少,甚至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的造成红皮病或剥脱性皮炎等不可逆的病变;中药虽无副作用,突出的问题足疗效慢,疗程长,通常需半年至一年以上时间。所以,针对现有的病理机制和理法方药,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改进和完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见效快,价格低廉,结合君臣佐使配药机理进行配伍,对银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羚羊角8-12份、丹皮10-15份、紫草6-10份、大青叶10-20份、红花10-15份、莪术10-15份、水蛭9-15份、槐花10-20份、土茯苓10-15份、白花蛇草8-12份、虎杖10-15份、地骨皮10-15份、苦参10-20份、木蝴蝶10-15份、甘草6-9份。

作为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羚羊角9份、丹皮11份、紫草7份、大青叶12份、红花11份、莪术11份、水蛭10份、槐花12份、土茯苓11份、白花蛇草9份、虎杖11份、地骨皮11份、苦参12份、木蝴蝶11份、甘草7份。

作为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羚羊角10份、丹皮13份、紫草8份、大青叶15份、红花13份、莪术13份、水蛭12份、槐花15份、土茯苓13份、白花蛇草10份、虎杖13份、地骨皮13份、苦参15份、木蝴蝶13份、甘草8份。

作为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羚羊角11份、丹皮14份、紫草9份、大青叶18份、红花14份、莪术14份、水蛭14份、槐花18份、土茯苓14份、白花蛇草11份、虎杖14份、地骨皮14份、苦参18份、木蝴蝶14份、甘草8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羚羊角、丹皮、紫草、大青叶、红花、莪术、水蛭、槐花、土茯苓、白花蛇草、虎杖、地骨皮、苦参、木蝴蝶、甘草,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置于容器中用常温水浸泡60-100分钟;

2)、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和浸泡用的水置于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70℃后,取滤液,砂锅中的药渣备用,并将滤液倒入容器中;

3)、将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热水,进行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70℃后,滤得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液合并,并混合均匀,晾至室温后装瓶或装袋,得中药组合物药液。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本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1天分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本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制备成粉剂胶囊,具体方案如下:

如上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羚羊角、丹皮、紫草、大青叶、红花、莪术、水蛭、槐花、土茯苓、白花蛇草、虎杖、地骨皮、苦参、木蝴蝶、甘草,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得中药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皮中制成中药胶囊。

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1)步骤中得到的中药粉末的粒度为600目。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标本兼治,不易复发,该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中药片剂、颗粒、中药丸等多种形式,并不局限为汤剂和胶囊,适用于多种治疗方式,用药方式。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剂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有显著疗效。临床研究证实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屑止痒的功效,在改善红斑、浸润、鳞屑,减轻皮损严重程度、皮损面积等方面,有良好效果;且能较好的改善皮损的瘙痒程度。而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而且,该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膏剂,用于涂抹在患者患病皮肤处,直达病灶,效果更好,上述重量份的各类药物粉碎或者经过水煮,得到水提取物,浓缩成膏,以该清膏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这些药物可接受的载体选自:蜂蜜、炼蜜、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主素e、维生素d、氮酮、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乙醇、吐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没食子酸酯类、琼、三乙醇胺、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中各类中药的药理如下:

羚羊角:味:咸;性:寒;入心、肝经;功能: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主治:热病神昏痉默,谵语发狂;头痛眩晕,惊痫搐搦,目赤翳膜。

丹皮:味苦、辛;性寒;入心、甘、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紫草:味:苦;性:寒;入心、肝经;功能: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主治: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大青叶:味:苦;性:寒;入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主治:外感热病、温毒发斑、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喉痹、痄腮丹毒、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

红花:味:辛;性:温;入心经;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主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莪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肝经;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治: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水蛭:味:苦、咸;性:平;入肝经;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消症;主治:血瘀经闭;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槐花:味:苦;性:凉;入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土茯苓:味:甘;性:平;入肝、胃、脾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白花蛇草:味:苦、淡:性:寒;入肝、肾、小肠经;功能:抗癌、解毒、清凉,解热散瘀,消痈;主治:癌症,包括肠癌、胃癌、肝癌、直肠癌。

虎杖:味:苦;性:平;入胆、肝经;功能: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主治: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地骨皮:味:甘;性:寒;入肺、肾经;功能: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主治: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苦参:味:苦;性:寒;入小肠、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木蝴蝶:味:苦、甘;性:凉;入肺、肝、胃经;功能: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主治: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经。功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

目前已公认“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复方使用”、“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最科学最有效的几大优势,其中“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中医组方中各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手段。中医方剂理论认为,每一方剂,不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同时也应该符合方剂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理论,所谓“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对疾病病机的全方位判断基础上的科学配比。中医用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生物学机制,可以取得比西药更持久、更绿色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而这种疗效是建立在上述中医传统原创理论的正确指导之上的,本发明正遵循了这一原则。

君药是指方中治疗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药。臣药是协助主药或加强主药功效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症或抑制主药的毒性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各药的作用。

本发明以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的羚羊角为君药;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丹皮、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紫草为臣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的大青叶、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红花、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莪术、破血逐瘀;通经消症的水蛭、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槐花、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土茯苓、抗癌、解毒、清凉,解热散瘀,消痈的白花蛇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虎杖、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地骨皮、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苦参、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的木蝴蝶为佐药;以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的甘草为使药。配伍合理,无毒副作用,能够从根本上治疗银屑病,见效快,疗程短,不会培养细菌的耐药性,价格低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纯中药配方,降低了银屑病复发率,使治愈率明显提高。其中,各味中药配伍使用,在治疗银屑病的同时,能明显增加机体免疫能力,本方除对银屑病有效率达90%以上的较好疗效,还对常见皮肤病如痤疮、皮肤瘙痒症、玫瑰糠疹、湿疹、扁平苔癣、神经性皮炎、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等治愈率可达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熟羚羊角12份、丹皮15份、紫草10份、大青叶20份、红花15份、莪术15份、水蛭15份、槐花20份、土茯苓15份、白花蛇草12份、虎杖15份、地骨皮15份、苦参20份、木蝴蝶15份、甘草9份。

本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羚羊角12份、丹皮15份、紫草10份、大青叶20份、红花15份、莪术15份、水蛭15份、槐花20份、土茯苓15份、白花蛇草12份、虎杖15份、地骨皮15份、苦参20份、木蝴蝶15份、甘草9份,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置于容器中用常温水浸泡60分钟;

2)、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和浸泡用的水置于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后,取滤液,砂锅中的药渣备用,并将滤液倒入容器中;

3)、将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热水,进行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后,滤得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液合并,并混合均匀,晾至室温后装瓶或装袋,得中药组合物药液。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羚羊角8份、丹皮10份、紫草6份、大青叶10份、红花10份、莪术10份、水蛭9份、槐花10份、土茯苓10份、白花蛇草8份、虎杖10份、地骨皮10份、苦参10份、木蝴蝶10份、甘草6份。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羚羊角8份、丹皮10份、紫草6份、大青叶10份、红花10份、莪术10份、水蛭9份、槐花10份、土茯苓10份、白花蛇草8份、虎杖10份、地骨皮10份、苦参10份、木蝴蝶10份、甘草6份,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研磨成粉,过500目筛分后,得中药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皮中制成中药胶囊。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羚羊角9份、丹皮11份、紫草7份、大青叶12份、红花11份、莪术11份、水蛭10份、槐花12份、土茯苓11份、白花蛇草9份、虎杖11份、地骨皮11份、苦参12份、木蝴蝶11份、甘草7份。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羚羊角9份、丹皮11份、紫草7份、大青叶12份、红花11份、莪术11份、水蛭10份、槐花12份、土茯苓11份、白花蛇草9份、虎杖11份、地骨皮11份、苦参12份、木蝴蝶11份、甘草7份,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置于容器中用常温水浸泡80分钟;

2)、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和浸泡用的水置于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60℃后,取滤液,砂锅中的药渣备用,并将滤液倒入容器中;

3)、将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热水,进行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60℃后,滤得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液合并,并混合均匀,晾至室温后装瓶或装袋,得中药组合物药液。

实施例四: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羚羊角10份、丹皮13份、紫草8份、大青叶15份、红花13份、莪术13份、水蛭12份、槐花15份、土茯苓13份、白花蛇草10份、虎杖13份、地骨皮13份、苦参15份、木蝴蝶13份、甘草8份。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羚羊角10份、丹皮13份、紫草8份、大青叶15份、红花13份、莪术13份、水蛭12份、槐花15份、土茯苓13份、白花蛇草10份、虎杖13份、地骨皮13份、苦参15份、木蝴蝶13份、甘草8份,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研磨成粉,过600目筛分后,得中药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皮中制成中药胶囊。

实施例五: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羚羊角11份、丹皮14份、紫草9份、大青叶18份、红花14份、莪术14份、水蛭14份、槐花18份、土茯苓14份、白花蛇草11份、虎杖14份、地骨皮14份、苦参18份、木蝴蝶14份、甘草8份。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羚羊角11份、丹皮14份、紫草9份、大青叶18份、红花14份、莪术14份、水蛭14份、槐花18份、土茯苓14份、白花蛇草11份、虎杖14份、地骨皮14份、苦参18份、木蝴蝶14份、甘草8份,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置于容器中用常温水浸泡80分钟;

2)、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和浸泡用的水置于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70℃后,取滤液,砂锅中的药渣备用,并将滤液倒入容器中;

3)、将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热水,进行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70℃后,滤得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液合并,并混合均匀,晾至室温后装瓶或装袋,得中药组合物药液。

本发明同时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数据进行了临床疗效追踪,疗效汇总如下:

1.选银屑病患者4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5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其共同的典型症状包括新皮疹不断出现,以丘疹、斑丘疹为主,疹基底皮肤颜色鲜红,刮去鳞屑点状出血,可有同形反应;次症包括初发或复发,可有不同程度瘙痒,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

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优选配方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疗程35天。对照组口服一般治疗用药物,按剂量和次数服用,疗程35天。

3.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拟订,其均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者;并符合中医银屑病血热证诊断标准者。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不留疤痕;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见恶化。

4.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5%,显效15%,有效10%,无效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显效18%,有效22%,无效40%,总有效率60%。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有效调节机体素质,改善皮损症状,用于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无副作用、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中药进行了毒性试验,试验效果如下:

选用体重20~25克,11周龄的健康小鼠(同次试验体重相差不超过2克)。大鼠20周龄;体重80~120克,同次试验体重相差不超过10g。试验时,将动物按体积随机分成4~5组,每组至少10只动物,给受试物后即刻观察动物反应情况,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6个月,观察毒性反应,应,注意记录动物的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食欲(饲料消耗量)、大小便及其颜色、被毛、肤色、呼吸、鼻、眼、口腔无异常分泌物,体重变化等,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白鼠身体状况均正常,且未见小白鼠生病或死亡。提示该药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的治疗案例如下:

案例一,张某,男,40岁,银屑病史四年。2012年冬初发,肘部起少数红疹,2014年腿上又起了几个豆粒大小的红斑,红斑上还有一些白色的东西,平时还非常痒,上面覆盖着白皮。2015年5月开始,四肢红疹渐增多至全身,开始外用“激素”药膏,一抹就好,停了就出。之后停用外用药,服用中药。先严重后见效。后因感冒皮损加重。再服前药就无效了。2017年5月开始在我处治疗,初诊时腋下片状红斑,四肢点片状红斑,上被多层鳞屑。尤以下肢皮损严重,融合成片,皮肤湿热。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红斑连接成片有断开的趋势,瘙痒症状得到改善,坚持服用本发明3个月后,红斑的症状也得到改善,已无瘙痒的感觉。

案例二,李某,男,20余年前在野外从事施工工作,,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四肢开始出现皮疹,后扩散至前胸后背,伴庠,挠后出现破皮出血,就诊于不少大医院,诊断为“银屑病”,予以口服和外用药物治疗,皮损好转。期间未复发。5年前患者因在农田劳动,经常受到水的浸泡,双手双足出现少量绿豆大小丘疹,随后扩展融合成肥厚斑块,嵴沟明显,伴少量细小鳞屑,后扩散至小腿、手臂、出现瘙痒,挠后有大片皮屑退掉,出血,全身表现出湿热的症状,精神、食欲、睡眠良好,无烟酒嗜好.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瘙痒、肥厚症状及鳞屑症状有所改善,坚持服用本发明3个月后,小腿及手臂的红斑的症状也得到改善,已无瘙痒的感觉。后一直坚持服用半年后已基本痊愈。

案例三,王某,男,58岁,农民,头部患牛皮癣八年,期间也使用过去牛皮癣的洗发产品,也吃过药物及外抹的药物,都有所好转,但是一停药就复发,久治不愈,近年来头部的皮损斑块增多,经反复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特别是皮痒难耐,每天洗头,依旧很严重,不停的挠头,严重影响了生活,给予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中的汤剂3天后,头皮皮肤变薄,趋向痊愈,再继续用药10天,头皮皮肤斑痕全部消失,随后又继续服用一个月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案例四,张某,女,65岁,农民,平时比较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衣服不勤换,不勤洗澡,脾气急躁,耐心差,两年前得牛皮癣,浑身皮痒,搔挠后不知痛楚,夜间更厉害,情绪烦躁,皮肤逐渐增厚,有银白色鳞屑,曾口服各种药物,也抹过皮康王,有所好转,停药后又复发,经涂抹本发明组合物制备的膏剂后,5天后银白色鳞屑消失,瘙痒症状明显减轻,后继续涂抹该膏药,早晚各一次,勤洗澡,一个月后痊愈,一年后追访无复发。

案例五,陈某,男,55岁。45岁开始有银屑病,主要出现在前胸部,大臂处,大腿两侧,头皮处,偶见红点,患病处经常出现片状白屑,层状脱落,晚上睡觉时,午夜时皮肤患病处会出现奇痒现象,严重影响到睡眠,来本所,发现其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象弦细,辩证为血热血燥型银屑病,给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并配合膏剂,内服外用,15天后症状明显好转,无夜间奇痒症状,皮损症状也明显减轻,继续用药15天,症状消失,痊愈,半年后追访,无复发。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