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棱形结构的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217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三棱形结构的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三棱形结构的吸引管。



背景技术:

腹腔吸引管用于从腹腔内将液体引流至体外的装置,其一般用作术后渗血渗液、积脓感染等情况,以促进伤口愈合。现有腹腔吸引管具有支管和弯管两种,无论哪一种,其基本结构均是由内管、外管、螺母和接头组成。外管远端设有多个吸引孔,而近端无孔,外管通过螺母与内管相套接。如中国专利cn204468951的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那样,传统的腹腔吸引管在使用时,人体内的肌肉和内脏组织会由于吸引孔所提供的负压而堵塞吸引孔,进而导致引流过程不通畅,引流效果差,在结束引流后,引流之处依然存在一定量的积液,导致患者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吸引管的治疗效果始终得不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对胆总管进行引流时,表现尤为明显。

通过对现有腹腔吸引管的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现有的腹腔吸引管都是圆管式的,圆管式的腹腔吸引管与人体皮肤贴合面积较大,这是导致人体内的肌肉和内脏组织会堵塞吸引孔的主要原因。在中国专利cn204468951中,为了防止腹腔吸引管损伤大网膜,其在传统的腹腔吸引管上增加了配管,以使吸引孔的负压与人体内的压力差值维持在较低值,当大网膜贴近配管孔洞时,也因压力不大而不会被吸到配管内,即使被吸入,由于负压吸引力不会发生恶性循环增大,进而不会使大网膜发生较严重损伤。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腹腔吸引管与人体皮肤的贴合面积,缓解了肌肉和内脏组织堵塞吸引孔的现象,但是,由于其只是通过配管让人体肌肉和内脏组织与吸引管间接接触,在做引流手术时,其依然无法避免肌肉和内脏组织堵塞吸引孔的问题,进而使引流手术不彻底,患者术后复发率依然相对较高。

同时,由于现有的腹腔吸引管都是圆管式结构,在引流后拔出吸引管时,由于血压和肌肉的剧烈收缩,吸引管会被裹在人体内进而产生吸力,吸引管不易拔出且会拉扯肌肉组织,导致患者在拔出的过程中会承受异常的痛苦,炎症处易再次出血,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感,降低了手术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三棱形结构的吸引管,以解决传统吸引管所存在的肌肉和内脏组织堵塞吸引孔、引流手术不彻底、患者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三棱形结构的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吸引管本体的一端上均布吸引孔,吸引管本体带有吸引孔的部分形成吸引部,吸引部具有三棱形结构,吸引部的侧面内凹形成圆弧面,吸引孔设置在圆弧面的弧顶处,吸引部的三个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不小于50°。

进一步,吸引部的两个相邻侧面的相交处通过圆弧过渡,以形成圆弧支撑部。

进一步,吸引孔的中心轴不与吸引部的中心轴垂直。

进一步,吸引孔朝向远离吸引部的方向。

进一步,吸引孔的中心轴与吸引部的中心轴呈30°-70°的夹角。

进一步,吸引孔的直径大小为4-5mm。

进一步,所述吸引管本体为三棱形结构,且与吸引部的三棱形结构相匹配。

进一步,贯穿吸引部中心和吸引管本体中心的引流通道的直径不小于3mm。

进一步,吸引部的一端设置管帽,吸引管本体的一端通过螺母接头与外部装置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三棱形结构的吸引管,通过将吸引管设置为三棱形结构,进而减少了与肌肉和内脏组织的贴合面积,肌肉和内脏组织不会堵塞吸引孔,解决了传统吸引管所存在的肌肉和内脏组织堵塞吸引孔、引流手术不彻底、患者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的问题,引流效率高,吸引孔被堵塞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治疗效果好,同时具有三棱形结构的吸引管力学性能好,结构强度大,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腹腔吸引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吸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吸引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吸引部剖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腹腔吸引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管帽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吸引管本体,2为吸引孔,3为吸引部,4为圆弧面,5为引流通道,6为圆弧支撑部,7为管帽,8为螺母接头,9为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具有多棱形结构的腹腔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1,吸引管本体1的一端上均布吸引孔2,吸引管本体1带有吸引孔2的部分形成吸引部3,吸引部3具有多棱形结构,吸引部3的侧面内凹形成圆弧面4,圆弧面4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不小于50°,吸引孔2设置在圆弧面4的弧顶处,吸引部3和吸引管本体1的中心通过引流通道5贯通,吸引孔2与引流通道5连通。将吸引部3设计为多棱形结构,吸引部3的侧面内凹形成圆弧面4,由此形成“引流槽”结构,吸引管本体1伸入人体内时,与人体肌肉和内脏组织接触的是吸引部3的棱角,吸引部3的棱角撑开肌肉和内脏组织,使该处的积液沿吸引部的侧面流淌,进而再通过吸引孔2吸收,达到引流的作用,在整个引流过程中,肌肉和内脏组织都被吸引部3的棱角撑开着,由此大幅缩小了彼此之间的贴合面积,而吸引孔2设置在吸引部3侧面的弧顶处,肌肉和内脏组织不会贴合并堵塞该处,进而完全解决了肌肉和内脏组织堵塞吸引孔2的问题,引流效果彻底,能将该处的积液几乎全部引流出体外,吸引管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得到了明显降低。同时,由于吸引部3多棱形结构的设置,在拔出吸引管本体1时,与肌肉组织贴合面积少,血压和肌肉的剧烈收缩对其产生的吸力很小,能够轻松将吸引管本体1拔出,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感大幅降低,肌肉组织处被拉扯出血的情况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保证了引流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吸引部3棱角的锐利,提高与肌肉组织接触舒适性的同时,便于其更好地撑开肌肉组织,吸引部3的两个相邻侧面的相交处通过圆弧过渡,以形成圆弧支撑部6。圆弧支撑部6的设置促使圆弧支撑部6在肌肉组织上的作用力面积增大,肌肉组织的受压变形量减小,进而使圆弧支撑部6不易陷入肌肉组织内,保证了撑开肌肉组织的效果。进一步地,为了使圆弧支撑部6与肌肉组织接触之处的积液顺利引流至吸引孔2处,圆弧支撑部6沿吸引部3的中心轴线呈波浪线形(图中未画出),即圆弧支撑部6在与肌肉组织接触的地方设置凹陷区,以便于积液通过凹陷区流淌至吸引孔2处,进而顺利排出圆弧支撑部6与肌肉组织接触之处的积液,同时,波浪形的设计并不会影响吸引管本体1的顺利拔出,患者的痛苦感增加不明显。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吸引孔2的引流效果,防止积液中的胶状物(例如血凝块等)堵塞吸引孔2,吸引孔2的中心轴不与吸引部3的中心轴垂直,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能够达到上述效果,吸引孔2的中心轴与吸引部3的中心轴呈30°-70°的夹角,优选为40°-50°。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吸引孔2朝向远离吸引部3的方向。由于吸引管本体1在使用时是插入人体腹腔内的,而患者一般是侧卧或躺卧的姿势进行引流,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止积液中的胶状物堵塞吸引孔2,吸引孔2朝向远离吸引部3的方向,积液在流淌过程中,吸引孔2依靠负压来吸收并引流积液,在此过程中,胶状物不易被吸引孔2捕获,进而有效避免了胶状物堵塞吸引孔2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吸引孔2不会与肌肉和内脏组织贴合,因此,为了提高引流效率,吸引孔2的直径大小可以为2-6mm,更优选为4-5mm,突破了传统吸引管的吸引孔直径只能在1.5-3mm之间的技术障碍(传统的吸引管的吸引孔的孔径越大,对肌肉和内脏组织的吸附效果越明显,越容易对肌肉和内脏组织造成损伤),使吸引管的引流效率达到新的高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吸引孔2之间的间距大小为2-4mm,优选为2.4-2.8mm。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引管本体1为多棱形结构,且与吸引部3的多棱形结构相同,如图5所示,以进一步保证能将吸引管本体1轻松拔出。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吸引部3为三棱形结构,吸引部3的侧面内凹形成的三个圆弧面4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相等。三棱形结构相比于四棱形、五棱形等结构,其在引流效率、吸引孔堵塞情况、管体的力学性能上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其他棱形结构,三棱形结构更适合用作腹腔吸引管的管体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吸引管的引流效率,贯穿吸引部3中心和吸引管本体1中心的引流通道5的直径不小于3mm。

进一步地,吸引部3的一端设置管帽7,吸引管本体1的一端通过螺母接头8与外部装置连接。管帽7的设置是便于吸引管本体1能顺畅的进入人体内,进而减轻吸引管本体1进入人体时的痛苦,提高患者对吸引管的接收度。

进一步地,管帽7具有半球形结构,管帽7的中部设置有引流孔9,如图6所示,引流孔9与引流通道5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