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2223发布日期:2019-06-22 00:1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的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形吻合器主要包括肛肠(痔)吻合器和管型消化道吻合器,肛肠(痔)吻合器适用于齿状线上粘膜切除,管型消化道吻合器适用于食管、胃、肠等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消化道的端端、端侧和侧侧吻合。在现有的圆形吻合器中,根据人体肛门或者胃肠道的不同直径,设计了不同外径的圆形吻合器,圆形吻合器的主要设计理念是能顺利进出人体肛门或者胃肠道,方便器械的进入同时手术完成后方便器械的取出,但是现有的圆形吻合器忽略了圆形吻合器的内径要求,在临床手术中,患者的病变组织往往很大,需要切除的组织很多,同时在许多肿瘤患者的肿瘤切除手术中,医生为了防止肿瘤细胞的转移、扩散,为了彻底有效的切除病变组织,医生往往也会扩大肿瘤周围组织的切除范围,现有的圆形吻合器只能切除较小的组织,在临床手术中使用现有的圆形吻合器经常不能有效彻底的切除病变组织,不能满足医生的切除要求,在手术中,医生经常需要进行二次切除和缝合,在良性肿瘤切除中,虽然医生可以二次切除,但是这样增加了病人的负担,同时大大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在肿瘤手术切除中,还大大增加了肿瘤细胞转移、扩散的可能性,这样造成手术的质量不高患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同时,现有圆形吻合器在临床手术中,医生的手术视野差,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另一方面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从2010年开始已经成为主要的致死原因,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最普遍的4个癌症是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这几种癌症占到了中国癌症诊断的57%,这些肿瘤患者的治疗都会需要使用到圆形吻合器。

显然,现有圆形吻合器存在不足和弊端,因此,基于上述的分析,现有圆形吻合器的切除机构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由上述显然可以看出,在临床手术中急需设计一种既能顺利进出人体肛门或者胃肠道,方便器械的进入和手术完成后方便器械取出,也具有大容量的切除机构,同时需要提高医生的手术视野,以解决现有圆形吻合器的不足和弊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在临床手术中需要设计一种既能顺利进出人体肛门或者胃肠道,方便器械的进入和手术完成后方便器械取出,也具有大容量的切除机构,同时提高医生的手术视野,以解决现有圆形吻合器的不足和弊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包含抵钉座组件和钉仓组件,在临床手术中,抵钉座组件与钉仓组件配合完成手术的切除和缝合,所述抵钉座组件主要包括抵钉座、盖帽、连杆和垫刀圈,在装配过程中,连杆和抵钉座固定连接,盖帽与抵钉座装配固定,所述抵钉座表面设计有用于缝合钉变形的凹槽,抵钉座中间设计有与连杆连接的连接孔,然后将垫刀圈至于抵钉座的凹槽内;所述垫刀圈设计有用于切割的垫板,同时设计有与抵钉座固定的卡扣,抵钉座内侧设计有与垫刀圈连接的内槽,钉仓组件主要包括钉仓、钉仓套、推片、切割刀,在装配过程中,切割刀与推片采用一体成形,然后将推片前端的片子装进钉仓内,钉仓与钉仓套通过设计的卡扣连接固定,所述切割刀采用外翻设计,与推片内壁连接,所述推片内壁采用u型或梯形设计,所述推片设计有滑动槽,与钉仓套的支撑筋能顺利移动,所述推片与钉仓套设计有扩大医生手术视野的大开口,所述抵钉座组件与钉仓组件通过连杆和连接,抵钉座组件与钉仓组件可以前后或者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抵钉座表面设计有用于缝合钉变形的凹槽,凹槽的横截面设计为半圆形或椭圆形,且凹槽的深度控制在0.2毫米至1.5毫米之间,凹槽的纵切面设计为梯形,凹槽的纵切面底部宽度控制在0.1毫米至0.8毫米之间,凹槽的纵切面上端宽度控制在0.2毫米至1.5毫米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垫刀圈设计有用于切割的垫板,垫板的厚度控制在0.1毫米至2毫米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垫刀圈设计有与抵钉座固定的卡扣或卡圈,所述抵钉座内侧设计有与垫刀圈连接的内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割刀采用外翻设计,在外翻边缘或内部设计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圆形、半圆或其他形状防止转动机构,切割刀与推片采用一体成形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片内壁采用u型或梯形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片设计有滑动槽,与钉仓套的支撑筋能顺利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片与钉仓套设计有扩大医生手术视野的大开口观察孔,观察孔的数量不低于2个,钉仓套观察孔的宽度控制在8毫米至33毫米直径,观察孔的长度控制在20毫米至55毫米之间,推片的观察孔不得大于钉仓套的观察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钉仓套内壁均匀布置有增强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抵钉座组件至少包含带有抵钉座、盖帽、连杆和垫刀圈;所述钉仓组件主要包括钉仓、钉仓套、推片、切割刀,所述抵钉座组件与钉仓组件通过连杆连接,抵钉座组件与钉仓组件可以前后或者上下移动。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后,在临床手术中种既能顺利进出人体肛门或者胃肠道,方便器械的进入和手术完成后方便器械取出,同时切割刀的外翻设计,推片内壁采用u型或梯形设计,极大的增加了组织的容纳空间,解决了现有圆形吻合器的不足和弊端,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推片和钉仓套的大开口观察孔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手术视野,方便了手术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抵钉座组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钉仓组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抵钉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抵钉座凹槽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垫刀圈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抵钉座与垫刀圈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切割刀、钉仓与推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推片大开口观察孔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推片滑动槽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钉仓套大开口观察孔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钉仓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推片的片子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切割刀外翻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看图1、图4、图5、图8、图13、图14所示,本发明的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包含抵钉座组件100和钉仓组件200,在临床手术中,抵钉座组件100与钉仓组件200配合完成手术的切除和缝合,所述抵钉座组件100主要包括抵钉座2、盖帽1、连杆6和垫刀圈3,连杆6和抵钉座2固定连接,盖帽1与抵钉座2装配固定,所述抵钉座2表面设计有用于缝合钉变形的凹槽e,抵钉座2中间设计有与连杆6连接的连接孔b,然后将垫刀圈3置于抵钉座2的凹槽c内;所述垫刀圈3设计有用于切割的垫板d,同时设计有与抵钉座2固定的卡扣n,抵钉座2内侧设计有与垫刀圈3连接的内槽c,钉仓组件200主要包括钉仓4、钉仓套7、推片8、切割刀5,在装配过程中,切割刀5与推片8采用一体成形,然后将推片8前端的片子f装进钉仓4内,钉仓4与钉仓套7通过设计的卡扣h连接固定,所述切割刀5采用外翻设计,与推片8内壁连接,所述推片8内壁采用u型或梯形设计,所述推片8设计有滑动槽j,所述推片8与钉仓套7设计有扩大医生手术视野的大开口l(m),所述抵钉座组件100与钉仓组件200通过连杆6连接,抵钉座组件100与钉仓组件200可以前后或者上下移动。

参看图5、图6所示,抵钉座2表面设计有用于缝合钉变形的凹槽e,凹槽e的横截面设计为半圆形或椭圆形,且凹槽e的深度q控制在0.2毫米至1.5毫米之间,凹槽e的纵切面设计为梯形,凹槽e的纵切面底部宽度w控制在0.1毫米至0.8毫米之间,凹槽的纵切面上端宽度z控制在0.2毫米至1.5毫米之间。

参看图8所示,垫刀圈3设计有用于切割的垫板d,垫板d的厚度控制在0.1毫米至2毫米之间。

参看图7、图8所示,垫刀圈3设计有与抵钉座2固定的卡扣或卡圈n,所述抵钉座2内侧设计有与垫刀圈连接的内槽c。

参看图9、图15所示,所述切割刀5采用外翻设计55,在外翻边缘或内部设计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圆形、半圆或其他形状防止转动机构66,切割刀5与推片8采用一体成形设计。

参看图9所示,推片8内壁采用u型或梯形设计。

参看图11所示,推片8设计有滑动槽11,滑动槽11的数量不低于2个。

参看图10所示,推片8设计有扩大医生手术视野的大开口观察孔22,推片8的观察孔22不得大于钉仓套7的观察孔33。

参看图12所示,钉仓套7设计有扩大医生手术视野的大开口观察孔33,观察孔33的数量不低于2个,钉仓套7的观察孔33宽度s控制在8毫米至33毫米直径,观察孔33的长度r控制在20毫米至55毫米之间,钉仓套7的观察孔33尺寸不得小于推片8观察孔22的尺寸。

参看图13所示,钉仓套7内壁均匀布置有增强筋44。

本发明经过临床验证,手术效果十分理想,有效避免了原有技术的不足,达到预期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产业利用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外科圆形吻合器的大容量切除机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