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氯化铁诱导的食蟹猴股动脉血栓动物模型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64049发布日期:2019-07-03 03:16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氯化铁诱导的食蟹猴股动脉血栓动物模型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氯化铁诱导的食蟹猴股动脉血栓动物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或脑动脉血栓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病人瘫痪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类血栓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模拟人类疾病。在各种实验性损伤型动脉血栓的模型中,三氯化铁(fecl3)引起的血管损伤导致的动脉血栓模型在各类动物种属中均被广泛使用,包括啮齿类,兔和狗等。通过在动脉外膜局部给予三氯化铁,铁离子介导的化学氧化引起的组织损伤导致血管内皮及组织损伤可导致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和胶原纤维沉积,从而形成血栓。

然而,在啮齿类动物与灵长类动物所观察到的药效往往和人类身上有很大不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技术的进步。

故急需建立一种三氯化铁诱导的食蟹猴股动脉血栓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为探明冠脉综合征发生的病因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与人类更为相关的实验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氯化铁诱导的食蟹猴股动脉血栓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为探明冠脉综合征发生的病因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与人类更为相关的实验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氯化铁诱导的食蟹猴股动脉血栓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实验前称量并记录动物的体重,设置好t402pp流量计,数据采集系统,生理监护仪及电脑软件,实验前将血流计预热10-20min,多普勒探头浸没与生理盐水中平衡10-20min;

b.将动物先进行麻醉镇定,随后用含1.5%异氟烷的氧气维持麻醉,氧气速率为2l/min,随后将动物置于可调温电热板上以维持体温,血压,心率及

c.通过手术,钝性分离并暴露左侧股动脉,分离清理出2-3cm长的血管。通过覆盖一块浸有37℃的温热生理盐水的纱布,来维持该区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湿度;将多普勒探头置于左股动脉上,在放置前,将探头空隙填满37℃温热的超声耦合剂,将探头置于与血管垂直位置,并保证导线没有对血管造成扭转或牵拉,待信号稳定后,持续记录血流速度;

实验前将2片3×5mm大小的滤纸片浸在三氯化铁中备用,实验时将2片滤纸置于多普勒探头的血管上游,一张在血管上方,另一张在血管下方,放置10min后,将滤纸移除,移除后,用浸过生理盐水的棉签将残留的三氯化铁擦去,并继续保持该区域湿润;

继续测量并记录血液流速30min,或者直到血栓形成,血流速度减少到基线的20%以下,并持续超过5min,记录血栓形成时间;

d.待血栓形成后,将血管两端结扎后剪下,剪开血管分离出血栓。将血栓固定。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出血时间。

所述步骤b中动物的麻醉镇定方法是先用1.5mg/kg的舒泰。

所述步骤c中探头空隙填满的超声耦合剂中要避免有起泡出现。

所述步骤c中滤纸片浸入在40%的三氯化铁中备用。

所述步骤c中在使用三氯化铁前,要保证血流速度已经记录了至少5min。

所述步骤c中血栓形成时间,即放置滤纸片到血流速度降低到20%基线值的时间。

所述步骤d中将血栓固定于10%中性甲醛中,用于病例分析。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三氯化铁诱导的食蟹猴股动脉血栓动物模型构建方法,为探明冠脉综合征发生的病因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与人类更为相关的实验数据。这一方法的可重复性较好,其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和所形成的血栓,与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栓在过程和病理上高度一致。此外,由于灵长类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大分子交叉反应性,使得针对血栓的大分子抗体药物的筛选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正常组与模型组出血时间。

图2为血栓形成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实验动物

将实验动物饲养在普通级动物房中,单笼饲养,保持室内温度为20-29℃,相对湿度40-70%,荧光灯12h循环照明,照明时间为08:00-20:00,动物自由取食,自由饮水,饮用水均为经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符合who饮用水规范。

实施例2.实验前准备

实验前称量并记录动物的体重;设置好t402pp流量计,数据采集系统,生理监护仪及电脑软件。实验前将血流计预热10-20min。多普勒探头浸没与生理盐水中平衡10-20min。

实施例3.麻醉

将动物先用1.5mg/kg的舒泰镇定,随后用含1.5%异氟烷的氧气维持麻醉,氧气速率为2l/min。随后将动物置于可调温电热板上以维持体温。血压,心率及体温等生理信号在实验过程中都会被监测。

实施例4.建模过程

通过手术,钝性分离并暴露左侧股动脉,分离清理出2-3cm长的血管。通过覆盖一块浸有37℃的温热生理盐水的纱布,来维持该区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湿度。

将多普勒探头置于左股动脉上。在放置前,将探头空隙填满37℃温热的超声耦合剂,耦合剂中要避免有起泡出现。将探头置于与血管垂直位置,并保证导线没有对血管造成扭转或牵拉。待信号稳定后,持续记录血流速度。

实验前将2片3×5mm大小的滤纸片浸在40%的三氯化铁中备用。实验时将2片滤纸置于多普勒探头的血管上游,一张在血管上方,另一张在血管下方。放置10min后,将滤纸移除。移除后,用浸过生理盐水的棉签将残留的三氯化铁擦去,并继续保持该区域湿润。

继续测量并记录血液流速30min,或者直到血栓形成,血流速度减少到基线的20%以下,并持续超过5min。在使用三氯化铁前,要保证血流速度已经记录了至少5min以上。血栓形成时间,即放置滤纸片到血流速度降低到20%基线值的时间,会被记录下来。

表1.血栓形成时间

实施例5:实验后处理

待血栓形成后,将血管两端结扎后剪下,剪开血管分离出血栓。将血栓固定于10%中性甲醛中,用于病例分析。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出血时间。

表2.出血时间

在该实验中,三氯化铁成功诱导了食蟹猴股动脉血栓,动脉血液流速在15min内下降至基线值的20%,在20min内血液流速完全降为0。

该模型有效模拟了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栓形成过程,而且动物个体差异小,可重复性好,建模稳定。由于食蟹猴和人亲缘关系近,和人的各类抗体等大分子药物有良好的交叉反应性,故该模型可有效应用于各类抗血栓类大分子抗体药物的筛选,评估和申报等应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