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6227阅读:288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残疾人用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



背景技术:

下肢残疾人,在日常的出行或生活中,往往需要拐杖,甚至轮椅才能出行,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而目前残疾人所使用到的拐杖,由于高度是固定的,因此,往往只能购买适合自身高度的拐杖,此外,目前的一些调节高度的爬山拐杖,虽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调节高度,但是,该拐杖是明显不适合下肢残疾人使用的。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包括支撑托架和底座,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和弹性复位器;

所述支撑托架可移动的套嵌在高度调节装置上;

所述底座固定在高度调节装置的底部;

所述弹性复位器一端与支撑托架连接,另一端穿过高度调节装置后与底座相连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高度的调节,使得支撑托架可以在高度调节装置上移动,当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打开调节开关,即可通过下压释放出高度调节装置中的气体,使得高度变低,或者打开调节开关,上拉吸取气体,使得高度提高,而弹性复位器,可以在下压或上拉过程中,对高度的调节具有复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度调节竿、调节腔体和安装在支撑托架上的调节开关;

所述高度调节竿为中空结构;

所述高度调节竿一端可移动的套嵌在调节腔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托架上,并与调节开关相联通,通过高度调节竿在调节腔体上往返移动,可以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被排出或吸进,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开关包括调节旋盖、连通柱和固定在连通柱上的挡块;

所述连通柱固定在调节旋盖上;

所述调节旋盖上的挡块设置在支撑托架内,使连通柱在轴向上形成一段可调节的距离;

所述支撑托架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旋盖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开启调节旋盖,使得调节旋盖沿轴向被拔出一段距离,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和连通柱被排出或被吸入,达到排气下压或吸气上拉的调节高度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盖上设有密封垫圈,所述调节旋盖通过密封垫圈固定在支撑托架上,通过密封垫圈,当调节旋盖关闭时,密封垫圈可以很好的对气体进行阻隔,使得气体不会外漏。

更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竿与调节腔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圈,密封胶圈的设置,可以避免高度调节竿与调节腔体的交接处发生漏气,确保高度得以按照调节的高度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托架上设有弹性护垫,通过弹性护垫的设置,可以使得残疾人的臂部得到保护,不会由于长时间的与支撑架托架接触而造成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器为弹簧,通过弹簧,可以对支撑托架和调节腔体起到调节复位和支撑的作用,简单方便。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耐磨垫片,耐磨垫片的设置,使得底座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保护,不会发生磨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高度的调节,使得支撑托架可以在高度调节装置上移动,当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打开调节开关,即可通过下压释放出高度调节装置中的气体,使得高度变低,或者打开调节开关,上拉吸取气体,使得高度提高,而弹性复位器,可以在下压或上拉过程中,对高度的调节具有复位的作用。

(2)本发明公开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通过高度调节竿在调节腔体上往返移动,可以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被排出或吸进,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作用。

(3)本发明公开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通过开启调节旋盖,使得调节旋盖沿轴向被拔出一段距离,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和连通柱被排出或被吸入,达到排气下压或吸气上拉的调节高度的目的。

(4)本发明公开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通过弹簧,可以对支撑托架和调节腔体起到调节复位和支撑的作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调节开关处的放大图。

图中,1为支撑托架、2为底座、3为高度调节装置、4为弹性复位器、5为高度调节竿、6为调节腔体、7为调节开关、8为调节旋盖、9为连通柱、10为挡块、11为密封垫圈、12为密封胶圈、13为弹性护垫、14为耐磨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包括支撑托架1和底座2,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3和弹性复位器4;支撑托架1可移动的套嵌在高度调节装置3上;底座2固定在高度调节装置3的底部;弹性复位器4一端与支撑托架1连接,另一端穿过高度调节装置3后与底座2相连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3进行高度的调节,使得支撑托架1可以在高度调节装置3上移动,当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打开调节开关,即可通过下压释放出高度调节装置中的气体,使得高度变低,或者打开调节开关,上拉吸取气体,使得高度提高,而弹性复位器,可以在下压或上拉过程中,对高度的调节具有复位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高度调节装置3包括高度调节竿5、调节腔体6和安装在支撑托架1上的调节开关7;高度调节竿5为中空结构;高度调节竿5一端可移动的套嵌在调节腔体6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托架1上,并与调节开关7相联通,通过高度调节竿5在调节腔体上往返移动,可以使得调节腔体6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5被排出或吸进,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作用。

如图2所示,调节开关7包括调节旋盖8、连通柱9和固定在连通柱9上的挡块10;连通柱9固定在调节旋盖8上;调节旋盖8上的挡块10设置在支撑托架1内,使连通柱9在轴向上形成一段可调节的距离;支撑托架上设有外螺纹,调节旋盖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开启调节旋盖,使得调节旋盖沿轴向被拔出一段距离,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和连通柱被排出或被吸入,达到排气下压或吸气上拉的调节高度的目的,其中,在调节旋盖8上设有密封垫圈11,调节旋盖8通过密封垫圈11固定在支撑托架1上,通过密封垫圈11,当调节旋盖8关闭时,密封垫圈11可以很好的对气体进行阻隔,使得气体不会外漏。

在本发明中,在高度调节竿5与调节腔体6之间设有密封胶圈12,密封胶圈12的设置,可以避免高度调节竿5与调节腔体6的交接处发生漏气,确保高度得以按照调节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在支撑托架1上设有弹性护垫13,通过弹性护垫13的设置,可以使得残疾人的臂部得到保护,不会由于长时间的与支撑架托架接触而造成磨损,而弹性复位器为弹簧,通过弹簧,可以对支撑托架和调节腔体起到调节复位和支撑的作用,简单方便,而在底座上设有耐磨垫片14,耐磨垫片14的设置,使得底座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保护,不会发生磨损。

使用时,当需要升高时,只需要打开调节旋盖8,并向上拉起高度调节竿,此时,调节旋盖由于被拔出一小段距离,因此,气体可以通过连通柱和高度调节竿吸入到调节腔体内,当达到需要的高度后,即可关闭调节旋盖,而当需要下降时,只需要打开调节旋盖8,并向下压高度调节竿,此时,调节旋盖由于被拔出一小段距离,因此,气体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竿和连通柱排出调节腔体,当达到需要的高度后,即可关闭调节旋盖。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3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1月10日 12:44
    我是左下肢儿麻,腿细没肌肉,膝下节以下没控制力,以上还可以上,上,左,右都可以。
    0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8月05日 06:25
    我是右下肢肌肉痿缩,膝关节以下前上抬功能不行,往后功能正常,有什么辅助器吗?
    0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6月21日 13:11
    我这是下肢无力。用支架能走嘛。也就是拿柱拐杖可以走嘛?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