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6231阅读:1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



背景技术:

中风和脊髓损伤是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医学研究表明减重下的步态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康复训练方式。现有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减重装置大多采用单绳牵引悬吊,通过电机带动单绳,单绳悬吊连接架,通过绑带将与连接架人体连接,从而实现主动式或被动式的减重。现有的主动式或被动式单绳悬吊减重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单绳减重装置由于只有一点受力,会对患者产生前后和侧向的拉力;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电机预设弹簧的张力进行动态减重,体积较大,操作较复杂,且一个电机一般只能预设一股绳子的张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双肩平衡悬吊减重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电机(2)、卷绳装置(3)、悬吊绳(8)、动态减重弹簧(9)、连接架(10)和长度补偿弹簧(11);所述电机(2)和卷绳装置(3)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所述电机(2)带动所述卷绳装置(3)的轴转动;

所述卷绳装置(3)包括出绳口(32)、卷筒(33)和壳体(34);所述卷筒(33)设在所述壳体(34)内,所述卷筒(33)转动连接在所述卷绳装置(3)的轴上;所述壳体(34)上设有两个出绳口(32),两根悬吊绳(8)同向缠绕在所述卷筒(33)上,分别从两个出绳口(32)的出口处穿出;两根悬吊绳(8)分别连接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的一端,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0)的两端;所述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机构(1),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0)的中部。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两根悬吊绳(8)分别经过若干滑轮(4)后连接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所述滑轮(4)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滑轮和若干水平设置的滑轮。通过滑轮使悬吊绳平稳经过,可以有效防止悬吊绳脱落。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1)上固定有水平滑轮轴,竖直设置的滑轮连接在水平滑轮轴上;所述支撑机构(1)上固定有直角固定件,所述直角固定件包括两块上下相对设置的直角固定板,两块直角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竖直滑轮轴,水平设置的滑轮连接在竖直滑轮轴上。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两个出绳口(32)的出口处分别固定有限位球(31),所述限位球(31)上开有适应所述悬吊绳(8)直径的通孔,所述悬吊绳(8)从通孔处穿出。通过限位球限位悬吊绳的位置,使悬吊绳与出绳口出口处的滑轮位置相对不变,有效避免了悬吊绳脱落。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34)为圆柱体,所述卷筒(33)与所述壳体(34)同中心轴设在所述壳体(34)内,两个直线型出绳口(32)分别与所述壳体(34)相切设在所述壳体(34)的上下方。出绳口的结构设置使悬吊绳与出绳口出口处的滑轮位置相对不变,有效避免了悬吊绳脱落。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2)的轴上连接有第一带轮(5),所述卷绳装置(3)的轴上连接有第二带轮(7),所述第一带轮(5)通过同步带(6)连接所述第二带轮(7)。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1)采用底部开口的罩壳,所述电机(2)和卷绳装置(3)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板上,所述悬吊绳(8)从所述支撑机构(1)底部的开口穿出后连接所述长度补偿弹簧(11),所述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板上。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板上固定有吊钩,所述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所述吊钩。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10)包括两块条形连接板,两块条形连接板的两端之间和中部之间均连接有连接轴,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0)两端的连接轴上,所述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0)中部的连接轴上。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悬吊绳(8)采用钢丝绳。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同一个电机驱动两根悬吊绳,保证两根悬吊绳的张力一致,实现对患者的双肩平衡悬吊减重;动态减重弹簧根据每名患者的体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张力,可以根据患者体重自动进行动态减重调节;长度补偿弹簧在动态减重过程中,跟随动态减重弹簧进行伸缩,有效进行了长度补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悬吊减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卷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悬吊减重机构,悬吊减重机构包括电机2、卷绳装置3、滑轮4、第一带轮5、同步带6、第二带轮7、悬吊绳8、动态减重弹簧9、连接架10和长度补偿弹簧11。

支撑机构1采用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罩壳,电机2和卷绳装置3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机构1的底板上,第一带轮5连接在电机2的轴上,第二带轮7连接在卷绳装置3的轴上,第一带轮5通过同步带6连接第二带轮7。

卷绳装置3包括限位球31、出绳口32、卷筒33和壳体34;卷筒33与圆柱体的壳体34同中心轴设在壳体34内,卷筒33转动连接在卷绳装置3的轴上;两个直线型出绳口32分别与壳体34相切设在壳体34的上下方;两个限位球31分别固定在两个出绳口32的出口处,各限位球31上分别开有适应悬吊绳8直径的通孔;悬吊绳8采用钢丝绳,两根悬吊绳8同向缠绕在卷筒33上,分别从两个限位球31上的通孔处穿出。

滑轮4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滑轮和若干水平设置的滑轮;支撑机构1的侧板上焊接有水平滑轮轴,竖直设置的滑轮连接在水平滑轮轴上;支撑机构1的侧板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直角固定件,直角固定件包括两块上下相对设置的直角固定板,两块直角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竖直滑轮轴,水平设置的滑轮连接在竖直滑轮轴上;水平滑轮轴和竖直滑轮轴均采用销轴。

连接架10包括两块条形连接板,两块条形连接板的两端之间和中部之间均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采用销轴。

两根悬吊绳8分别经过若干滑轮4后从支撑机构1底部的开口穿出并连接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的一端,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连接架10两端的连接轴上;支撑机构1的顶板上焊接有吊钩,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吊钩,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架10中部的连接轴上。

下肢步态训练开始前,电机2反转,带动卷绳装置3放绳,两根悬吊绳8带动连接架10下降,将患者与连接架10连接;然后电机2正转,带动卷绳装置3收绳,两根悬吊绳8带动连接架10上升,缓慢悬吊患者;连接架10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电机2停止工作;这个过程中,通过调整悬吊绳8的长度,使动态减重弹簧9具有一定的拉力。

患者训练过程中,动态减重弹簧9跟随患者重心的上下浮动不断伸缩,达到动态减重的目的。电机2停止工作后,悬吊绳8的长度固定,此时长度补偿弹簧11跟随动态减重弹簧9不断伸缩,对悬吊绳8进行长度补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