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担架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154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救护车担架梯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紧急救护过程中,救护人员将伤员固定在担架车或担架上,通过人力抬上救护车。在这过程中,如果遇到撞击或晃动会对担架上的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如果伤员体重过重也不利于救护人员将其抬上救护车。

针对以上问题,部分救护车的尾部安装了梯板,梯板铰接在救护车的地板上,从而使得梯板可以翻转。当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将梯板向上翻转,使梯板呈竖直状态贴附在救护车的后门上,则梯板不会影响救护车的形式。当需要将伤员移动至救护车车厢内时,将梯板向下翻转与地面搭接,可使救护车车厢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斜面,通过该斜面可将担架车推入救护车车厢内。

但由于担架车底部通常连接万向轮,以方便推动担架车过程中,方便担架车的转向。但将担架车从梯板上推入救护车车厢内时,当担架车处于梯板上时,万向轮易出现偏转,从而不便于控制担架车的方向。另外,在将伤员从梯板上推入救护车车厢的过程中,一但救护人员放开担架车,担架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向下滑动,担架车滑到地面时,将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将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目前的救护车梯板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护车担架梯板,以方便将担架车推入救护车车厢内,并提高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救护车担架梯板包括设置在救护车的后车门处的梯板,所述梯板的一端为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救护车底板上的铰接端,梯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还包括安装在救护车上的气缸和空压机,所述气缸的缸体铰接在救护车底板上,梯板上固定有推动臂,梯板和推动臂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侧,气缸的活塞杆与推动臂铰接;梯板的表面设有两向下凹陷并向救护车车厢延伸的滑道,两滑道相互平行;两滑道之间设有若干沿滑道设置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从梯板的铰接端向自由端依次设置的喷嘴、限位板和限位棱,所述梯板上设有凹槽,喷嘴设于凹槽内,限位板一端铰接在凹槽的两侧壁上,限位板转入凹槽内后,限位板将喷嘴覆盖,限位板与限位棱相抵时,限位板与梯板的角度为90°,所述空压机与喷嘴通过电磁阀连通;所述梯板的自由端设有位于滑道内的控制部,控制部包括与电磁阀电连接的控制器、一端与梯板铰接的控制杆、用于使控制杆与梯板垂直的平衡弹簧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按压开关,控制杆向梯板铰接端转动将挤压第一按压开关,所述气缸的缸体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按压开关,气缸收缩时将挤压第二按压开关。

本方案救护车担架梯板的原理在于:

目前通常采用担架车将伤员送入救护车,担架车通常包括四个支腿,支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为了提高担架车的稳定性,担架车前后两端固定有将支腿相连的加强杆,且加强杆接近地面。将担架车送入救护车车厢前,通过使气缸收缩,则气缸将拉动推动臂,从而使梯板向下翻转,梯板使得救护车车厢和地面之间具有一个过渡斜面,通过该斜面可将救护车送入车厢内。

将担架车推上梯板之前,需将万向轮对准滑道,即万向轮将在滑动内滑动,滑道对万向轮具有限位作用,防止万向轮偏转使其仅能朝车厢滑动。当万向轮经过控制杆时,控制杆受到万向轮的挤压将向梯板的铰接端转动,因此第一按压开关将受到挤压,从而第一按压开关将向控制发出脉冲信号,而控制器发出执行信号,则电磁阀打开。电磁阀打开使得空压机与喷嘴连通,喷嘴喷出气流;气流作用在限位板上,将使限位板翻转并与限位棱相抵,从而使得限位板与梯板垂直。限位板与梯板处于垂直状态时,担架车在梯板上滑动时,加强杆将会撞击限位板,从而使限位板转动,而当加强杆越过限位板后,限位板又恢复为与限位棱相抵的状态。而当救护人员出现失误,担架车在重力作用下在梯板上自由向下滑动时,加强杆将从梯板的铰接端撞向限位板,由于限位棱对限位板的阻挡作用,限位板可将担架车阻挡在梯板上,避免担架车从梯板上滑下产生较大的震动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本救护车担架梯板对电磁阀的开启状态的控制过程为:当气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气缸将推动推动臂使梯板翻转并呈竖直状态,从而使梯板收起。气缸伸长时,第二按压开关不受到挤压,从而第二按压开关将向控制器发出脉冲信号,则控制器发出执行信号使电磁阀关闭。而当梯板放下后,当第一按压开关受到挤压,则第一按压开关向控制器发出脉冲信号,然后控制器发出执行信号使电磁阀关闭。因此梯板收起时,电磁阀即关闭;而梯板放下后,当有担架车从地面推上救护车时,电磁阀才打开。当担架车需从救护车内推出时,控制杆将向梯板的自由端转动,从而第一按压开关不会受到挤压,因此推出担架车的过程中限位板不会阻挡担架车在梯板上运行。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设置梯板,担架车可直接推入救护车的车厢内,而无需由救护人员将伤员抬入救护车内,一方面更省力,另一方面震动更小,可避免伤员受到二次伤害。

(二)在将担架车推入救护车内时,当救护人员配合不当时,担架车不再受到推力时,限位板对担架车具有限位作用,避免担架车下滑,导致在慌乱中使担架车产生震动,使伤员遭受二次伤害;因此通过设置限位板提高了防护效果。

(三)滑道对万向轮具有限位作用,从而使得万向轮仅能朝向救护车车厢方向滚动,更方便将担架车推入救护车内。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部还包括固定在控制杆上的齿轮和与梯板滑动连接的齿条,齿轮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按压开关与齿条朝向梯板自由端的一端相对。控制杆受到挤压转动时,齿条将在梯板上滑动;当担架车从地面推向梯板时,控制杆向梯板的铰接端转动,则齿条将向梯板自由端滑动,第一按压开关受到挤压;而担架车从救护车车厢内推出时,控制杆向梯板自由端转动,齿条向梯板的铰接端滑动,第一按压开关将不受到挤压。通过将控制杆的转动改变为齿条的滑动方向,可使第一按压开关受到更稳定的挤压力,减少失灵概率。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平衡弹簧为扭簧;扭簧可直接安装在铰接处,安装空间小。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梯板自由端固定有可与救护车后门接触的弹性块。当梯板收起时,弹性块位于救护车后门与梯板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梯板擦伤后门油漆。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杆位于梯板表面的下方;由于梯板安装在滑道内,使控制杆处于梯板表面下方,可避免人在梯板上走动时,误触动控制杆导致电磁阀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救护车担架梯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梯板沿滑道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梯板沿两滑道对称平面的剖视图;

图4为担架车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梯板10、滑道11、控制杆12、齿轮13、齿条14、第一按压开关15、限位板16、喷嘴17、限位棱18、推动臂20、气缸30、第二按压开关31、担架车40、万向轮41、加强杆42。

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救护车担架梯板10包括设置在救护车的后车门处的梯板10、安装在救护车上的气缸30和空压机。梯板10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救护车底板上,该端为梯板10的铰接端;梯板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梯板10的自由端可沿铰接轴转动。气缸30的缸体铰接在救护车底板上,且梯板10的铰接端固定有推动臂20,梯板10和推动臂20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侧,气缸30的活塞杆与推动臂20铰接;气缸30收缩时,将拉动梯板10沿铰接轴向上转动,使梯板10呈收起状态;而气缸30伸长时,气缸30将推动梯板10向下转动,从而将梯板10放下,则在救护车车厢和地面之间则形成一个斜面,担架车40可通过该斜面推入救护车车厢内。梯板10自由端固定有弹性块,弹性块有橡胶制成,当梯板10收起时,弹性块位于救护车后门与梯板10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梯板10擦伤后门油漆。

梯板10的表面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11,滑道11向下凹陷且滑道11向救护车车厢延伸并与救护车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滑道11之间设有十个沿滑道11设置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从梯板10的铰接端向自由端依次设置的喷嘴17、限位板16和限位棱18,梯板10上设有凹槽,喷嘴17设于凹槽内,限位棱18由靠近梯板10自由端的凹槽的侧壁向上凸起形成,限位板16一端铰接在凹槽的两侧壁上,限位板16转入凹槽内,限位板16的表面与梯板10的表面平齐,且限位板16将喷嘴17覆盖。限位板16向上转动,当限位板16与梯板10呈90°夹角时,限位板16将被限位棱18限位,使得限位板16不能再向梯板10的自由端转动。当喷嘴17喷出气流时,将使限位板16向上翻转并垂直于梯板10;当喷嘴17不喷出气流时,且梯板10收起,则限位板16将再自身重力作用下返回凹槽内。

空压机与喷嘴17通过电磁阀连接,当电磁阀打开,则空压机和喷嘴17导通,喷嘴17将喷出气流。电磁阀的开闭由控制部和第二按压开关31进行控制,控制部设置在梯板10自由端的滑道11内。控制部包括控制器、控制杆12、平衡弹簧和第一按压开关15,控制杆12通过销轴铰接在梯板10上,平衡弹簧套为套设在销轴上的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控制杆12在不受外力时,控制杆12与梯板10呈相互垂直状态;且控制杆12与梯板10呈相互垂直状态时,控制杆12仍然位于梯板10的表面以下。控制杆12上固定有齿轮13,梯板10上滑动连接有齿条14,齿条14在梯板10上仅可沿平行于滑道11方向滑动,且齿轮13与齿条14啮合。第一按压开关15安装在梯板10的自由端,且第一按压开关15与齿条14靠近梯板10自由端的一端相对,从而当齿条14向梯板10自由端滑动时,齿条14将挤压第一按压开关15。第二按压开关31设置在气缸30的缸体上,则气缸30收缩时将挤压第二按压开关31。第一按压开关15和第二按压开关31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电磁阀也与控制器电连接。气缸30伸长时,第二按压开关31不受到挤压,第二按压开关31将向控制器发出脉冲信号,则控制器发出执行信号使电磁阀关闭。而当梯板10放下后,当第一按压开关15受到挤压,则第一按压开关15向控制器发出脉冲信号,然后控制器发出执行信号使电磁阀关闭。因此梯板10收起时,电磁阀即关闭;而梯板10放下后,当有担架车40从地面推上救护车时,电磁阀才打开。

本实施例救护车担架梯板10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担架车40包括四个支腿,支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41,担架车40前后两端固定有将支腿相连的加强杆42。将担架车40推上梯板10之前,将万向轮41对准滑道11,使万向轮41仅能朝车厢滑动。万向轮41经过控制杆12时,控制杆12受到万向轮41的挤压将向梯板10的铰接端转动,第一按压开关15将向控制发出脉冲信号,电磁阀打开。喷嘴17喷出气流,气流作用在限位板16上,将使限位板16翻转并与梯板10垂直。担架车40在梯板10上滑动时,加强杆42将会撞击限位板16,从而使限位板16转动,而当加强杆42越过限位板16后,限位板16又恢复为与限位棱18相抵的状态。则当救护人员出现失误,担架车40在重力作用下在梯板10上自由向下滑动时,加强杆42将从梯板10的铰接端撞向限位板16,由于限位棱18对限位板16的阻挡作用,限位板16可将担架车40阻挡在梯板10上,避免担架车40从梯板10上滑下产生较大的震动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需要将担架车40从救护车内推出时,控制杆12受到万向轮41的挤压将向梯板10的自由端转动,则齿条14背离第一按压开关15滑动,即第一按压开关15不会受到挤压,因此推出担架车40的过程中限位板16不会阻挡担架车40在梯板10上运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