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黄精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32843阅读:28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清蒸黄精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收载的清蒸黄精炮制方法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后,大小分开,略泡润透,置容器中蒸8-12h,停火,置容器内闷润过夜后,取出切厚片,干燥。此法存在蒸制时间不够准确,闷润时间不明确,对干燥的温度也没有具体规定等不足之处,导致在实际生产中,清蒸黄精饮片的质量不一,影响清蒸黄精饮片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清蒸黄精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优化出科学、适宜的清蒸黄精炮制工艺。

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有黄精及酒黄精两种炮制品,但仅做了一般原则性规定,没有科学具体的工艺参数,在实际生产中只能靠工人的经验来加工,难于保证加工后饮片的质量。本发明在结合药厂的实际生产经验,对清蒸黄精炮制过程中的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及干燥温度等进行了考察,对清蒸黄精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蒸黄精的炮制方法,它明确了清蒸黄精的炮制的工艺参数,根据该参数生产获得的清蒸黄精质量稳定,符合药材要求,产品品质优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清蒸黄精的炮制方法,将干燥黄精药材用蒸馏水浸泡10-15分钟,将浸泡后的黄精药材蒸制6-14h,将蒸制后的黄精药材切成片,然后在60-90℃下干燥,干燥至含水量降至8-11%,获得清蒸黄精。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明确的蒸制时间、闷润时间及干燥温度,根据该参数生产获得的清蒸黄精质量稳定,符合药材要求,提高了清蒸黄精饮片的质量,同时也为研究了黄精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揭示炮制过程中的原理,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清蒸黄精的炮制方法

1实验材料与仪器

1.1实验药材来源

本课题药材样品均由贵州省大禹王种植公司提供,为12月采收的三年生多花黄精,经贵州大学熊新源教授鉴定为黄精属植物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

1.2实验试剂

1.3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与结果

酒黄精的炮制方法,向干燥100g黄精药材中加入20g黄酒,使黄精药材将黄酒完全吸收,再闷润0-36h后,将吸收了黄酒的黄精药材进行蒸制,蒸制7-13h后取出,并将其切成片,然后在60-90℃下干燥,干燥至含水量降至8-11%,将干燥后的黄精药材粉碎至过40目筛,获得酒黄精。

2.1清蒸黄精蒸制时间的考察

(1)不同蒸制时间样品的处理

选取产地加工后的干燥黄精100g,用蒸馏水泡10min,润透,放入蒸锅内分别蒸制6、8、10、12、14h后,闷10h,取出样品,记录样品的外观口感后,切厚片,放入60℃烘箱干燥,至样品含水量降至约10%,停止干燥,取出样品,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备用。

(2)不同蒸制时间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

清蒸黄精以内外滋润、色黑、味甜、无苦味及无麻舌感为上品。所以以样品的滋润情况(30%)、颜色(30%)及口感(40%)等感官综合评定对样品进行评分,评分标准见表1。

表1样品外观口感评分标准

以样品的滋润情况、颜色及口感为指标,由5人分别对各样品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最后取5人评分的平均值为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结果见表2。

表2样品外观口感评分

(3)不同蒸制时间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

法测量各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结果见表3。

表3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

(4)蒸制时间时间的选择

综合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多糖含量、醇浸物含量及水浸物含量,计算各样品的隶属度,运用公式:综合评分=多糖隶属度×30%+外观口感隶属度×30%+水浸物隶属度×20%+醇浸物隶属度×20%,计算各样品的综合评分,结果见表4。

表4不同蒸制时间样品的综合评分

由表4可知,蒸12h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最高为81分,蒸6h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最低,为74分。蒸6h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为6.76%,蒸14h样品的多糖含量最低,为5.66%;蒸12h样品的醇浸物含量最高,为77.75%,蒸6h样品的醇浸物含量最低,为71.52%;蒸12h样品的水浸物含量最高,为80.27%,蒸10h样品的水浸物含量最低,为74.03%。蒸制时间为12h时样品的综合评分最高,为0.73;蒸制时间为6h时样品的综合评分最低,为0.31。

2.2清蒸黄精闷润时间的考察

(1)不同闷润时间样品的处理

选取产地加工后的干燥黄精100g,用蒸馏水泡10min,润透,放入蒸锅内蒸制6h后,分别闷8、10、12、14、16h后,取出样品,记录样品的外观口感后,切厚片,放入60℃烘箱干燥,至样品含水量降至约10%,停止干燥,取出样品,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备用。

(2)不同闷润时间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

对样品外观口感评分方法对样品进行进行评分,所得评分结果见表5。

表5不同闷润时间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

(3)不同闷润时间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

测量各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结果见表6。

表6不同闷润时间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

(4)清蒸黄精闷润时间的选择

综合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多糖含量、醇浸物含量及水浸物含量,计算各样品的隶属度,运用公式:综合评分=外观口感隶属度×30%+多糖隶属度×30%+水浸物隶属度×20%+醇浸物隶属度×20%,计算各样品的综合评分,结果见表7。

表7不同闷润时间样品的综合评分

由表7可知,闷10h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最高,为77分,闷16h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最低,为76分。闷8h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为6.87%,闷12h样品的多糖含量最低,为6.45%;闷16h样品的醇浸物含量最高,为75.75%,闷14h样品的醇浸物含量最低,为71.11%;闷16h样品的水浸物含量最高,为78.57%,闷10h样品的水浸物含量最低,为74.24%。闷润时间为8h时样品的综合评分最高,为0.69;闷润时间为14h时样品的综合评分最低,为0.34。

2.3清蒸黄精干燥温度的考察

(1)不同干燥温度样品的处理

选取产地加工后的干燥黄精100g,用蒸馏水泡10min,润透,放入蒸锅内分别蒸制6h后,闷10h后,取出样品,切厚片,分别放入60、70、80、90℃烘箱干燥,至样品含水量降至约10%,停止干燥,记录干燥时间,取出样品,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备用。

(2)不同干燥温度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测定

测量各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运用公式:综合评分=多糖隶属度×35%+水浸物隶属度×25%+醇浸物隶属度×25%+时间隶属度×15%,计算各样品的综合评分,结果见表见表8。

表8不同干燥温度样品的综合评分

由表8可知,干燥温度为70℃时,样品的多糖含量、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均达到最大值;随着干燥温度的上升,干燥所需时间急剧减少,但是样品的多糖、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也急剧减少。干燥温度达到90℃以上时,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干燥温度在60℃时,干燥时间较长,多糖含量、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均有所下降。通过对各样品指标的综合计算,得到70℃烘箱干燥的多花黄精样品的综合分数最高,为0.90;90℃烘箱干燥的多花黄精样品的综合分数最低,为0.15。随着干燥温度的上升,各样品的综合分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4清蒸黄精的正交试验

以蒸制时间、闷润时间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各取三个水平设计实验,因素水平表见表9。

表9因素水平表

以表9的因素水平表进行实验,测量各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多糖含量、水浸物及醇浸物含量,计算各样品的隶属度,运用公式:综合评分=外观口感隶属度×30%+多糖隶属度×30%+水浸物隶属度×20%+醇浸物隶属度×20%,计算各样品的综合评分,结果见表10。

表10样品的综合评分

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见表11。

表11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见表12。

表12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由表11和表12可知,3种因素对样品综合评分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b>c>a,表明闷润时间对清蒸黄精饮片的综合评分影响最大,干燥温度其次,蒸制时间的影响最小。最优酒黄精加工工艺为a2b1c2,即在蒸制时间为12小时,闷润时间为7小时,干燥温度为70℃。

3小结与讨论

历代的黄精炮制方法多达20多种,本发明对黄精的炮制法中的清蒸法进行了优化,通过综合评分法对黄精炮制过程中的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及干燥温度进行了研究,得到酒黄精的最佳的闷润时间为0h,最佳的蒸制时间为11h,最佳的干燥温度为70℃;得到清蒸黄精的最佳的蒸制时间为12h,最佳的闷润时间为8h,最佳的干燥温度为70℃。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更加合理具体的炮制加工工艺。优化得到酒黄精的炮制工艺宜为取净黄精,加20%的黄酒,吸尽黄酒,闷润6小时后,蒸制12小时,取出切厚片,65℃干燥;优化得到清蒸黄精的炮制工艺宜为取黄精,用水略泡10min润透,蒸制12小时后,闷润7小时,取出切厚片,70℃干燥。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样品在外观、口感、多糖含量、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方面都非常优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