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281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是人体受外邪,试图依靠自身力量将外邪宣发出去的方式,这是肺脏承担的任务,靠的就是肺本身具有的宣发向上的能力。但是咳嗽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内异物;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治疗咳嗽应区分咳嗽类型,西药、中药皆可。

目前市面上治疗咳嗽的药物例如川贝枇杷糖浆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存在治标不治本及副作用的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咳嗽的发病机理,采用外感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的治法,进行辩证的组方配伍,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配方简单、成本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地黄8~15份、麦冬3~5份、赤芍7~10份、批把叶8~15份、玄参7~10份、薄荷4~6份、川贝母3~9份、知母7~10份、金银花7~10份、重楼7~10份、桔梗7~10份、甘草8~15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地黄10份、麦冬4份、赤芍8份、批把叶11份、玄参8份、薄荷5份、川贝母5份、知母9份、金银花9份、重楼8份、桔梗9份、甘草12份。

本发明药物组分中。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鲜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等功效,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等功效,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等功效,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同用,可用于血热吐衄。

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等功效。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用于咽喉炎,高血压,支气管炎。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具有胸膈郁积,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等功效,可治疗小儿百日咳。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味甘寒,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

桔梗具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

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批把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性味苦,凉,入肺、胃经,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润肺止咳、降胃止呕、预防流感、镇痛等功效,可治疗慢性气管炎。

薄荷性味辛,凉,入肺、肝经,具有抗病毒、镇痛、止痒、抗刺激、止咳、杀菌作用。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等功效。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甘草性味甘,平,入心、脾二经,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方简单,原料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实施例1。

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地黄9g、赤芍8g、玄参8g、桔梗8g、麦冬4g、批把叶15g、川贝母3g、金银花7g、薄荷6g、知母10g、重楼10g、甘草15g。

实施例2。

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3g、赤芍9g、玄参9g、桔梗8g、川贝母7g、金银花8g、麦冬5g、批把叶9g、薄荷6g、知母8g、重楼8g、甘草10g。

实施例3。

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1g、赤芍9g、玄参9g、桔梗9g、川贝母5g、金银花9g、麦冬3g、批把叶11g、薄荷4g、知母8g、重楼8g、甘草11g。

实施例4。

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地黄9g、赤芍8g、玄参8g、桔梗8g、川贝母4g、金银花8g、麦冬4g、批把叶13g、薄荷5g、知母9g、重楼9g、甘草13g。

实施例5。

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5g、赤芍10g、玄参10g、桔梗10g、、川贝母9g、金银花10g、麦冬3g、批把叶8g薄荷4g、知母8g、重楼7g、甘草9g。

主要病例。

病例1:姚某,女,49岁。患者近期出现其证咳嗽痰少,喉中声哑,烦渴引饮,大便秘涩,肌肤枯燥。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脉滑数或细数。诊断为:肺燥咳嗽。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药剂,2个疗程,所有症状完全消失,痊愈。

病例2:张某,男,52岁。咳嗽频作,咽痒声重,鼻流清涕,或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伴有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诊断为:风寒咳嗽。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药剂1个疗程,症状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诸症皆消,痊愈。

病例3:汤某,男,45岁。患者近期咳嗽,无痰,或有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汗出,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诊断为:风热咳嗽。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药剂的药剂1个疗程,所有症状完全消失痊愈。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肺止咳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含有如下组分:地黄8~15份、麦冬3~5份、赤芍7~10份、批把叶8~15份、玄参7~10份、薄荷4~6份、川贝母3~9份、知母7~10份、金银花7~10份、重楼7~10份、桔梗7~10份、甘草8~15份。该中药组合物配方简单、成本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可根治各种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技术研发人员:任秀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任秀敏
技术研发日:2016.11.21
技术公布日:2018.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